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Q1我国乘用车批发销量厂商排名统计(附细分数据)

乘用车(passenger vehicle)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个座位,乘用车涵盖了轿车、微型客车以及不超过9座的轻型客车。乘用车下细分为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多用途车(MPV)、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专用乘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

1、狭义乘用车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乘用车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2022年1-3月我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一汽大众、长安汽车、上汽大众、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销量分别为43.4万辆、36.1万辆、33.1万辆、32.6、29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21.2%、-1.7%、33%、-2.3%、179.1%。

2022年1-3月狭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TOP15

排名 厂商 2022年1-3月(万辆) 2021年1-3月(万辆) 同比增速(%)
1 一汽大众 43.4 55.1 -21.2
2 长安汽车 36.1 36.7 -1.7
3 上汽大众 33.1 24.9 33
4 吉利汽车 32.6 33.4 -2.3
5 比亚迪汽车 29 10.4 179.1
6 上汽通用 27.5 33.6 -18.2
7 东风日产 27.3 26.2 4.3
8 广汽丰田 24.7 20 23.4
9 长城汽车 24.1 27.9 -13.9
10 广汽本田 21.2 18.2 16.7
11 奇瑞汽车 20.9 18.3 14.2
12 东风本田 20.9 20.3 2.9
13 上汽通用五菱 19.9 19.8 0.4
14 一汽丰田 19.7 21.7 -8.9
15 上汽乘用车 19.1 15.6 22.7

数据来源:乘联会

2、广义乘用车

2022年1-3月我国广义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一汽大众、长安汽车、上汽大众、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销量分别为43.4万辆、37万辆、33.1万辆、32.6万辆、29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21.2%、-1.1%、33%、-2.3%、179.1%。

2022年1-3月广义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TOP15

排名 厂商 2022年1-3月(万辆) 2021年1-3月(万辆) 同比增速(%)
1 一汽大众 43.4 55.4 -21.2
2 长安汽车 37 37.4 -1.1
3 上汽大众 33.1 24.9 33
4 吉利汽车 32.6 33.4 -2.3
5 比亚迪汽车 29 10.4 179.1
6 上汽通用 27.5 33.6 -18.2
7 东风日产 27.3 26.2 4.8
8 上汽通用五菱 25.5 22.8 11.7
9 广汽丰田 24.7 20 23.4
10 长城汽车 24.1 27.9 -13.9
11 广汽本田 21.2 18.2 16.7
12 奇瑞汽车 21.1 18.6 13.3
13 东风本田 20.9 20.3 2.9
14 一汽丰田 19.7 21.7 -8.9
15 上汽乘用车 19.1 15.6 22.7

数据来源:乘联会

3、新能源乘用车

2022年2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前五的厂商分别为比亚迪汽车、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当月销量分别为87473辆、56515辆、26046辆、14285辆、10271辆。所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分别为27.6%、17.8%、8.2%、4.5%、3.2%。

2022年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TOP15

排名 厂商 2022年2月(辆) 上年同期(辆) 同比(%) 市场份额(%)
1 比亚迪汽车 87473 10245 753.8 27.6
2 特斯拉中国 56515 25899 118.2 17.8
3 上汽通用五菱 26046 20819 25.1 8.2
4 吉利汽车 14285 1758 712.6 4.5
5 奇瑞汽车 10271 1800 470.6 3.2
6 上汽乘用车 9154 6775 35.1 2.9
7 广汽埃安 8526 3239 163.2 2.7
8 理想汽车 8414 2300 265.8 2.7
9 哪吒汽车 7117 2002 255.5 2.2
10 长城汽车 6565 7374 -11 2.1
11 上汽大众 6313 823 667.1 2
12 小鹏汽车 6225 2223 180 2
13 易捷特 6210 1443 330.4 2
14 蔚来汽车 6131 5578 9.9 1.9
15 长安汽车 5613 3274 71.4 1.8
汇总 264858 95552 177.2 83.6

数据来源:乘联会

3、汽车系列

2022年3月,我国乘用车销量排行前三的汽车系列分别为宏光MINI、Model Y、MODEL 3,销量分别为42544辆、39353辆、25733辆。

2022年3月我国乘用车按汽车系列销量TOP10

排名 汽车系列 车型级别 厂商 销量(辆)
1 宏光MINI 微型轿车 上汽通用五菱 42544
2 Model Y 中型SUV 特斯拉中国 39353
3 MODEL 3 中型轿车 特斯拉中国 25733
4 本田CR-V 紧凑型SUV 东风本田 17347
5 朗逸 紧凑型轿车 上汽大众 16982
6 紧凑型SUV 比亚迪 16944
7 速腾 紧凑型轿车 一汽大众 14430
8 凯美瑞 中型轿车 广汽丰田 13628
9 紧凑型轿车 比亚迪 13443
10 轩逸 紧凑型轿车 东风日产 13215

数据来源:搜车智云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 德系零售占比较大 比亚迪销量最多

我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保持高速增长 德系零售占比较大 比亚迪销量最多

从细分品牌来看,2024年上半年销量排名前十品牌依次为:比亚迪、大众、奇瑞、吉利、长安、丰田、长城、本田、特斯拉以及上汽。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企业竞争程度高且境外业务扩张加速

市场集中度来看,2024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市场集中度CR3约为11%,CR5约为13%,CR10约为15%,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新增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且增速加快 动力控制系统为最大细分市场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汽车电子需求的增加,而这也让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973亿元,同比增长12.2%。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我国混合动力汽车行业渗透率持续攀升 PHEV市场中比亚迪销量领先 REEV中理想销量最高

从市场结构来看,2024年我国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细分产品结构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占比约70%,增程式电动车(REEV)占比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我国二手车行业市场高度分散 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二手汽车占比约5%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2025年1月,山东、河南、广东的二手车经营企业最多,数量存续/在业的分别有6.5万家、5.1万家和4.9万家;其次是湖南、江苏、山西、浙江、安徽、河北,企业分别有3.5万家、3.4万家、2.9万家、2.6万家、2.5万家以及2.2万家。

2025年03月18日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对比:部分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长城汽车净利润大幅增长

区域分布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安徽省拥有4家上市公司,北京市和广东省均为3家,重庆市2家,吉林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湖北省、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河南省均为1家。

2025年03月01日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企业占据 国产企业多布局于中低端市场

汽车芯片是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汽车行业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了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3年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从739.2亿元增长到了850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905.4亿元,同比增长6.5%。

2025年02月08日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汽车消费市场,包括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汽车生产通常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销售包括经销商、整车厂、分销中心、区域代理等;中游为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下游主要为消费者,即车主。

2025年02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