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
粮仓是贮藏粮食的专用建筑物。主要包括仓房、货场(或晒场)和计量、输送、堆垛、清理、装卸、通风、干燥等设施并配备有测量、取样、检查化验等仪器。粮食仓储是粮食流通领域的重要环节,涉及粮食的储存、管理和保护,以确保粮食的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粮食安全是维持人民健康正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推进粮仓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我国粮食仓储构成包括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和企业商品库存三类。
我国粮食仓储分类具体情况
分类 |
具体构成 |
主要库点 |
其他库点 |
政府储备 |
中央储备粮 |
中储粮集团公司直属库 |
粮食企业代储库 |
地方储备粮 |
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库点 |
粮食企业代储库 |
|
政策性库存 |
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国家一次性储备粮 |
粮食企业代储库 |
中储粮集团公司库点 |
企业商品库存 |
企业周转库存粮食 |
企业自有库点 |
企业自有库点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我国粮食仓储行业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53.5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429.4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中国粮食仓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与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紧密相关,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高达14130亿斤,比2023年增长1.6%,连续10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年粮食收购量保持在4亿吨以上。如此庞大的粮食产量与收购量,使得大量粮食需要进入仓储环节,直接拉动了仓储服务需求,促使企业在仓储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加大投入,推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另外,随着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日益重视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粮食仓储设施的建设和升级得到了大力推进。同时,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仓储在粮食仓储行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增长。
2、供应规模
近些年来,我国粮食仓储行业企业数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仓储相关企业已超过3.5万余家,达到36214家。
资料来源:企查查,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粮食仓容方面,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粮食仓库,粮食仓容稳定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达到7.09亿吨;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超6000万吨;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的合理预期范围内。2025年上半年,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达到7.11亿吨。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仓型结构来看,席茓囤、露天垛等落后储粮形态已难觅踪影,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成为主流仓型。与此同时,新型粮仓不断涌现,如中储粮集团公司建设的气膜钢筋混凝土圆顶仓,气密性与保温性优越,兼具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河南工业大学开发的地下浅圆仓,创新利用浅层地能,实现天然准低温储粮;湖南粮食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化氮气储粮集装箱,集成智能控温、氮气气调、区块链溯源等关键技术。这些新型粮仓与传统粮仓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科技在粮食仓储行业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仓储模式。在智能化方面,物联网、大数据和AI的深度融合,使智能粮情监测、智能通风系统和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实现了仓内到云端、地方至中央的穿透式监管。中储粮八达岭直属库融合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自主可控等技术,形成中央事权粮食收购、保管、销售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售粮农户通过“惠三农”APP自助预约等一系列智能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粮食出入库效率。粮食入库后,管理人员利用智能粮情监测系统,实现仓内粮情远程监管,开展线上巡查,确保粮情稳定、储粮安全。整个出入库作业过程中,所有数据全过程自动采集、事后全流程可追溯,系统对违规行为实时预警。
绿色储粮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粮食仓储行业掀起“绿色革命”。智能粮情监测系统24小时“把脉问诊”,低温准低温储粮为粮食“开空调”,氮气气调让害虫“窒息而亡”,有害生物绿色防治构建起立体防护网。目前,全国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超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超6000万吨,绿色优质粮食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的储粮害虫智慧监测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解决了储粮害虫难以实现实时精准监测和早期预警的难题,开发了新型绿色防控技术,建立了防控技术应用评价方法及相关国家标准。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相关科研机构,创新集成适用于特定生态区的绿色储粮技术综合应用体系,在全国七大储粮生态区域建立绿色储粮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库点,推进绿色储粮水平整体提升。
3、需求规模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再获丰收,全国收购平稳有序,全年粮食收购量达4.3亿吨,为近年来较高水平。2024年组织国家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交易24场,成交37.7万吨,其中小麦18.6万吨,稻谷19.1万吨。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成交及意向签约各类粮油1952万吨,总金额68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谷物类仓储
谷物主要包括小麦、稻谷(大米)、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仓储。这些作物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部分,因此其仓储需求也最大。2024年谷物产量65229万吨(13046亿斤),比2023年增加1086万吨(217亿斤),增长1.7%。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粮食仓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谷物类仓储市场主要包括金属筒仓、钢筒仓等多种类型的仓储设施。这些设施在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存在差异,满足了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谷物类仓储设施广泛应用于农业、商业等多个领域。在农业领域,谷物类仓储设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商业领域,它们则成为粮食加工、贸易和物流等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谷物类仓储市场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谷物类仓储市场规模达到776.69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391.18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豆类仓储
豆类包括大豆、绿豆、红豆等豆类的仓储。豆类作物在食品、饲料和油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因此其仓储需求也相对稳定。
豆类仓储行业市场结构多样,包括大豆、豌豆、扁豆等多种豆类品种的仓储服务。不同品种的豆类在仓储需求、储存条件、保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仓储企业需要根据不同豆类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仓储服务。
我国豆类仓储市场增长稳定,2024年豆类仓储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8.28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34.78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情况
粮食仓储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和激烈化的特点。目前,粮食仓储行业主要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共同参与,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供应链整合和差异化服务等方面。
国有企业:在粮食仓储行业中,国有企业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政府储备和政策性库存方面。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民营企业: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整合,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他们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主要品牌分析:
1、中储粮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仓储企业,营收超过2000亿,是国内最大的粮食仓储央企。中储粮旗下拥有多个品牌,如金鼎、长寿花、福临门等。金鼎以高品质、多品种的食用油产品闻名,长寿花主打绿色、健康的食用油,福临门则以“家”为核心,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用油产品。
2、陕西杨凌粮食仓储有限公司在粮食仓储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严格的管理制度。该公司坚持“四无粮仓”标准,严格执行多项规章制度,确保粮食储存安全。公司不断创新仓储管理模式,强化制度建设,并积极引入现代储粮技术,打造“智慧粮仓”。
3、江苏国粮仓储工程有限公司是行业内首家专业从事粮食仓储工程的企业之一,以拥有正昌钢板仓储粮、保粮为核心技术,并吸纳了正昌输送设备和正昌干燥设备合并而成的大型仓储工程技术公司,是目前全球现代化的仓储一体化及自动化控制等功能的大型烘储运保粮装备一体化方案的服务商。(WWT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