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
大豆是豆科大豆属的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粗壮,直立,密被褐色长硬毛。叶通常具3小叶;托叶具脉纹,被黄色柔毛;叶柄长2-20厘米;小叶宽卵形,纸质;总状花序短的少花,长的多花;总花梗通常有5-8朵无柄、紧挤的花;苞片披针形,被糙伏毛;小苞片披针形,被伏贴的刚毛;花萼披针形,花紫色、淡紫色或白色,基部具瓣柄,翼瓣蓖状。荚果肥大,稍弯,下垂,黄绿色,密被褐黄色长毛;种子2-5颗,椭圆形、近球形,种皮光滑,有淡绿、黄、褐和黑色等多样。花期6-7月,果期7-9月。大豆一般都指其种子而言。
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可以用来压榨豆油、提取蛋白质、酿造酱油、制作食品等。大豆根据其种子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饲料豆和其它大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全球大豆行业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情况
近年来全球大豆行业市场需求保持相对稳定,大豆行业市场规模随着大豆价格的波动而波动,2024年市场规模为2931.31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为1521.32亿美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市场分布来看,大豆行业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地区,市场分布和人口分布呈正相关联系,2025年上半年亚洲地区大豆市场份额为42.95%,北美为20.82%,欧洲为17.03%。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我国大豆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大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大豆在国民经济中既是 “民生必需品”(保障蛋白与油脂供给),也是 “产业枢纽”(串联农业、畜牧业、食品工业),更是 “战略安全载体”(影响国际贸易与粮食安全)。其地位不仅体现在当前的经济产值与就业带动上,更关乎农业可持续发展、居民营养健康乃至未来生物经济的竞争力。
近年来大豆价格波动较大,2021和2022年大豆价格均超过5500元/吨,使得2021年和2022年我国大豆行业市场规模处于高位,都超过6000亿元,2023年以来大豆价格回落,使得我国大豆行业市场规模也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大豆行业市场规模为5174.33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2661.35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中国大豆生产布局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东北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和南方多熟制大豆区。其中,东北地区(黑龙江、内蒙古、吉林)作为传统优势产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规模化种植优势,继续保持全国大豆生产的龙头地位。黄淮海地区(安徽、河南、山东、江苏)依托其良好的生产基础和市场需求,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南方地区(四川、湖北、湖南)积极发展间作套种等高效种植模式,大豆生产保持稳定。此外,西北地区(新疆、甘肃)和西南地区(云南、贵州)也在积极探索大豆种植新模式,成为我国大豆生产的新兴力量。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有所增长,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三年产量均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2024年我国大豆行业产量为2064.78万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不过虽然近年产量有所增长,但我国大豆行业进口依赖度较高,其进口量接近是国产的5倍。2024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10503万吨,2025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4937万吨,同比增长1.8%。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我国是人口大国,对大豆需求量大,近年来我国大豆消费量一直保持在1亿吨以上,2024年我国大豆消费量为1.17亿吨,2025年上半年约为0.58亿吨。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中国大豆消费结构中压榨消费占比最高,约83%,主要用于生产豆粕和豆油;食用消费占比13%,包括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种用消费占比1%,用于农业生产种子需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我国大豆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食用市场
食用大豆市场近年来呈现出消费稳步增长、品类丰富多样等特点,我国豆制品逐步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体系。其中,以豆腐、豆花为代表的生鲜豆制品市场份额超过50%;以豆奶、豆浆及豆浆粉为代表的植物蛋白饮品市场份额约 30%;以各种口味豆干为代表的休闲豆制品市场份额约15%。此外,大豆冰激凌、大豆蛋白制品、大豆肽和大豆磷脂等保健食品等新产品也不断涌现。
目前我国人均大豆摄入量显著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值,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大豆食品摄入量为10.3克/标准人日,但3~5岁儿童平均每日摄入量仅为4.4克,不足推荐摄入量的三分之一;而6~11岁儿童摄入量为7.9克,一般成年人为9.7克,老年人摄入量为9.9克,均远低于推荐摄入量。此外,约有40%左右的成人不常吃大豆食品,70%的成年居民达不到最低推荐摄入量15克。
近年来我国大豆食用市场规模如下,2024年市场规模为1335.79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684.8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压榨市场
大豆压榨市场主要包括油用大豆市场和饲料用大豆市场。2024 年我国共进口大豆 1.05 亿吨,这些进口大豆出油率高、成本低,是豆油的主要原料来源。国产大豆以往因油脂含量偏低,较少用于榨油,每年仅 100 万吨左右用于油用,但 2022 年以来,国产高油高产大豆扩面增产,含油率提升,2024 年约有 500 万吨左右的国产大豆流入压榨领域。
大豆压榨产生的豆粕是饲料的主要蛋白原料。我国每年饲用油用压榨的大豆量约 9000 多万吨,进口大豆在满足饲料用豆粕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产大豆压榨产出的豆粕也逐渐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2024年我国压榨大豆市场规模为3646.62亿元,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1865.36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五、行业竞争情况
国内大豆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黄淮地区(河南、山东、河北)以及西北地区(新疆等),其中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省份,产量占全国的四成以上。
国内大豆行业经营主体大多以农户为主,种植规模普遍较小,土地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化优势,导致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成本较高,与国外大规模农场种植相比竞争力不足。
目前我国大豆行业主要品牌有北大荒、龙豆种业、垦研种业、圣丰种业等。
北大荒:拥有大规模现代化农场,采用先进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种植经验丰富,种植面积广,大豆产量大,品质优良,是国产优质大豆重要代表。
龙豆种业:在黑龙江地区影响力大,专注于大豆种子研发、培育和推广,选育出多种优良大豆品种,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深受当地农户欢迎。
垦研种业:在大豆种子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研发的大豆品种适应性广,能适应多种土壤和气候条件,助力农户应对不同自然环境挑战。
圣丰种业:在大豆种子研发和推广方面表现突出,培育的大豆种子出芽率高、生长快,可缩短种植周期、提高种植效益。(WWT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