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深远海养殖尚处高质量发展初期 “十四五”期间产量保持年均15%以上高增速

一、全球深远海养殖行业发展现状

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陆地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深远海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的渔业发展模式,正逐渐展现出其对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在粮食安全方面,深远海养殖能够提供大量优质的蛋白质来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近海养殖和捕捞方式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深远海拥有广阔的水域空间,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规划,可以大规模养殖各类经济鱼类和贝类等水产品,有效缓解粮食供应压力,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海洋经济方面,深远海养殖产业涉及养殖设备制造、种苗培育、饲料生产和水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深远海养殖还可以促进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海洋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球深远海养殖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5.09亿美元,具体如下:

深远海拥有广阔的水域空间,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规划,可以大规模养殖各类经济鱼类和贝类等水产品,有效缓解粮食供应压力,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在海洋经济方面,深远海养殖产业涉及养殖设备制造、种苗培育、饲料生产和水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同时,深远海养殖还可以促进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海洋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25年上半年全球深远海养殖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25.09亿美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范围来看,20世纪60年代,美国将“棕熊号”货船改装成养殖工船,是深远海养殖的首次尝试,此后美国、瑞典和挪威等国对海深远海养殖不断探索并开发装备,重力式网箱、桁架式网箱等装备相继得以运用。这也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成熟的3种深远海养殖模式。

挪威、西班牙、法国及日本等国在深远海养殖技术装备和产业实践方面位于世界前列。以挪威为例,在养殖规模上,挪威深远海养殖大西洋鲑年产量约150万吨;在养殖设备上,挪威研发设计的大型网箱设施、养殖工船和综合生产平台技术先进、安全高效;在养殖品种上,挪威聚焦大西洋鲑等品种,产品质高价优,全球市场竞争力强;在产业政策上,挪威从严把控质量、环境标准,慎重推动产业发展,仅向两家公司的两个深远海养殖项目颁发永久许可证;在发展路径上,挪威是强化水产科研,培育合适养殖品种,逐步延展产业链,并建造相关养殖设施。2025年上半年全球深远海养殖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37.46%,北美地区占比24.58%,欧洲地区占比30.96%。具体如下:

挪威、西班牙、法国及日本等国在深远海养殖技术装备和产业实践方面位于世界前列。以挪威为例,在养殖规模上,挪威深远海养殖大西洋鲑年产量约150万吨;在养殖设备上,挪威研发设计的大型网箱设施、养殖工船和综合生产平台技术先进、安全高效;在养殖品种上,挪威聚焦大西洋鲑等品种,产品质高价优,全球市场竞争力强;在产业政策上,挪威从严把控质量、环境标准,慎重推动产业发展,仅向两家公司的两个深远海养殖项目颁发永久许可证;在发展路径上,挪威是强化水产科研,培育合适养殖品种,逐步延展产业链,并建造相关养殖设施。2025年上半年全球深远海养殖市场规模亚洲地区占比37.46%,北美地区占比24.58%,欧洲地区占比30.96%。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中国深远海养殖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1我国深远海养殖的主要养殖模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深远海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目前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养殖模式主要有岸海一体分级养殖模式、岛礁外海生态养殖模式、围栏野化增值养殖模式、网箱平台游弋养殖模式、节拍循环精益养殖模式、捕加融合远海养殖模式、全潜漂浮水下养殖模式、金鲳鱼岸海一体分级养殖方案等。

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养殖模式

养殖模式 基本情况
岸海一体分级养殖模式 在陆上进行育苗繁育和驯化,近岸进行鱼苗培育,近海标苗/成鱼养殖,远海深水成鱼养殖,合理布局海洋空间,解决养殖鱼种安全越冬和快速生长的问题。
岛礁外海生态养殖模式 在岛礁外海开敞海域,布置防鲨网,种植海带等大型藻类植物,提供鱼虾等天然饵料和庇护所,创建天然的人工生态环境,利用深水智能网箱进行成鱼的人工养殖和野化增值养殖。野化增值期间,以天然饵料为主,不投喂人工饵料。
围栏野化增值养殖模式 在外海深水区域利用深水智能网箱进行成鱼的人工养殖,在岛礁沿岸区域利用大面积的围网野化基地进行野化增值养殖,野化增值期间,以天然饵料为主,不投喂人工饵料。
网箱平台游弋养殖模式 利用柱稳式网箱与船舶功能的深度融合,通过船舶航行功能模拟养殖鱼类的洄游特性,利用外海海水的自然流动实现水体交换,消除季节周期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节拍循环精益养殖模式 利用游弋式养殖方式模拟养殖鱼类的洄游特性,消除季节周期对养殖生产的影响。利用开式可控循环创建最佳适渔环境,通过分级分舱节拍式的精益养殖方法,实现连续稳定规模化的生产。
捕加融合远海养殖模式 利用游弋式养殖平台,融合饲料与成鱼加工功能,形成深远海养殖基地。以成鱼养殖为中心,利用海上捕捞船舶捕捞低值海洋生物,提供饵料加工原料,降低养殖成本。
全潜漂浮水下养殖模式 利用自然能源漂浮式动力定位与深层海水利用技术,建立水下人工的养殖生态环境,实现深水高价值鱼类的智能化养殖。
金鲳鱼岸海一体分级养殖方案 陆上工厂+近海HDPE网箱+集群式养殖网箱,形成岸海一体养殖方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中国深远海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海水养殖是人类主动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途径,深远海养殖的出现提升了海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下,深远海养殖正在由快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信一号”“深蓝一号”等大型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已投入到养殖应用,并在产业链补助、金融保险以及海域使用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我国深远海养殖尚处于高质量发展初期阶段,2025年上半年中国深远海养殖行业市场规模为157.97亿元,具体如下:

海水养殖是人类主动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途径,深远海养殖的出现提升了海域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下,深远海养殖正在由快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信一号”“深蓝一号”等大型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已投入到养殖应用,并在产业链补助、金融保险以及海域使用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我国深远海养殖尚处于高质量发展初期阶段,2025年上半年中国深远海养殖行业市场规模为157.97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海水养殖向深远海探索的海洋发展新模式,深远海养殖正逐步成为服务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深远海养殖不仅在经济上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还在区域合作、维护海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深水网箱养殖面积扩张迅速,而北方山东、辽宁等省份占比呈现萎缩趋势。2024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567.88千公顷,同比下降0.74%。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240.06千公顷,同比增长1.14%,预计2025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将达到2305.73千公顷,具体如下:

近年来,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深水网箱养殖面积扩张迅速,而北方山东、辽宁等省份占比呈现萎缩趋势。2024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567.88千公顷,同比下降0.74%。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240.06千公顷,同比增长1.14%,预计2025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将达到2305.73千公顷,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中国深远海养殖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深远海养殖产量占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的1/4,“十四五”期间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幅高速增长,远超其他任何一种养殖模式,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引擎。2023年我国深远海养殖产量为47万吨,初步估计2024年我国远海养殖产量为58.70万吨,同比增长24.90%。

在养殖品种方面,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多个优质新品种,包括大黄鱼“甬岱1号”“富发1号”、金鲳“晨海1号”以及石斑鱼“金虎杂交斑”等。与此同时,养殖模式不断优化,多地采用陆基育苗、海陆接力养殖模式,使养殖品种始终处于最适宜环境,实现全年高效养殖。

在养殖品种方面,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多个优质新品种,包括大黄鱼“甬岱1号”“富发1号”、金鲳“晨海1号”以及石斑鱼“金虎杂交斑”等。与此同时,养殖模式不断优化,多地采用陆基育苗、海陆接力养殖模式,使养殖品种始终处于最适宜环境,实现全年高效养殖。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截止2023年,我国已建设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全国深远海养殖水体达5660万立方米,全国深远海养殖水体是“十三五”初期的5.5倍,初步估计2024年,我国深远海养殖水体已达7000万立方米。

“十五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将加快实施远洋渔业、海上牧场、渔港经济区、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等一批引领性、示范性的重大项目,继续强化资源养护,严守安全底线,全面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

“十五五”期间,农业农村部将加快实施远洋渔业、海上牧场、渔港经济区、渔业绿色循环发展等一批引领性、示范性的重大项目,继续强化资源养护,严守安全底线,全面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中国深远海养殖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作为海洋大国,我国非常重视深远海养殖的发展。2020年,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提出要积极发展深远海抗风浪网箱养殖和盐碱水渔农综合利用,支持深远海养殖业发展。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重点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和其他深水养殖形式。202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洋牧场。

目前来看,我国仍缺乏对深远海养殖业的顶层设计、全面和科学的战略规划和总体布局研究,省级和市级虽制定了相关规划及指导意见,但总体较为笼统,尚未形成强有力的支持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服务体制机制。各部门、各地区政策间的协调性与兼容性仍存在一定缺陷,海域使用确权、海上生产服务与监管等方面存在与深远海养殖不相适应的问题。

未来,国内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深远海的积极性较高,应该强化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策应立足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由于深远海养殖还处于快速兴起中,具体形式和模式较多,这导致业务实际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管理缺位、衔接脱位等问题。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应及时总结各地的经验,尽快制定统一的政策,优化管理流程,为产业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制度框架。(cy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深远海养殖尚处高质量发展初期 “十四五”期间产量保持年均15%以上高增速

我国深远海养殖尚处高质量发展初期 “十四五”期间产量保持年均15%以上高增速

近年来,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南方省份深水网箱养殖面积扩张迅速,而北方山东、辽宁等省份占比呈现萎缩趋势。2024年,全国水产养殖面积7567.88千公顷,同比下降0.74%。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240.06千公顷,同比增长1.14%,预计2025年我国海水养殖面积将达到2305.73千公顷

2025年09月25日
中国土豆已形成较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进口替代效应明显 进口规模将缩减

中国土豆已形成较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进口替代效应明显 进口规模将缩减

同时,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健康饮食的流行,土豆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2024年国内土豆行业市场规模为414.83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127亿元,主要原因系2024年国内土豆行业整体销售价格偏低。

2025年09月23日
净菜行业:华东地区贡献全国市场四成份额 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待加强

净菜行业:华东地区贡献全国市场四成份额 产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待加强

国内净菜需求偏好来看,净菜消费者购买产品需求偏好主要体现在品质、食品安全、便捷性、价格、口味及产品多样性等方面。其中,蔬菜的品质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因素之一,占比达到48.65%。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外观新鲜、色彩鲜艳、无损伤、无腐烂的净菜产品。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菊花行业供应规模全球领先 “种植-加工-出口-文旅”完整产业链已形成

我国菊花行业供应规模全球领先 “种植-加工-出口-文旅”完整产业链已形成

目前,通过检索“菊花”,我国国内菊花行业专利共计55397项,其中发明专利45247项,实用新型专利6661项,外观专利3489项。

2025年09月16日
香菇已成我国食用菌消费主流产品 鲜香菇消费逐渐增加 深加工市场潜力大

香菇已成我国食用菌消费主流产品 鲜香菇消费逐渐增加 深加工市场潜力大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取得良好发展,已成为全球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国、出口国、消费国。根据调查汇总,截止2024年11月,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共有311家,相比2023年316家减少了5家,其中新建、在建企业17家,停产(转行)企业22家。

2025年09月12日
从“它经济”到“家人经济”:韩国宠物市场崛起路径对中国宠物经济行业的启示

从“它经济”到“家人经济”:韩国宠物市场崛起路径对中国宠物经济行业的启示

宠物日常消费结构如下,主粮和零食是宠物日常消费结构中占比最高的两部分,其中主粮的消费支出占比为35.1%,零食占比为22.5%。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度超80% 政策发力大豆扩种破局 “卡脖子”

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度超80% 政策发力大豆扩种破局 “卡脖子”

2024年美国大豆在生长期内天气条件良好,总产量由上年的1.13亿吨增加到1.21亿吨,同比增加815万吨,增幅为7.2%。 2024年巴西、美国、阿根廷、中国和印度五国大豆产量为全球的40.39%、29.02%、12.43%、4.93%和3.06%,

2025年09月09日
农业现代化新动力、新趋势——订单农业 市场新型模式发展前景向好

农业现代化新动力、新趋势——订单农业 市场新型模式发展前景向好

近年来,国家层面也继续实施多项补贴政策,包括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相关企业超100万家。从区域分布来看,湖北省、山东省、江苏省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

2025年09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