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是钾主要需求领域
钾是农作物生长三大必需营养元素之一,被誉为“粮食中的粮食”。在农作物生产中,钾元素具有八大主要作用,钾能促进酶的活化。钾是没有替代品的矿物。三大营养元素氮磷钾中,氮和磷能够在短时间内一定程度上弥补钾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但长期来看,由于钾元素在植物生长中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钾在植物生长不可或缺,没有替代品。
钾元素(K)是地壳中最常见的七大基本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2.6%。按照能否溶于水区分,钾矿分为水溶性钾盐矿物和非水溶性含钾矿物两种,目前主要使用可溶性钾盐矿物。水溶性钾盐矿物包括钾石盐、光卤石、钾盐镁矾、无水钾盐镁矾、杂卤石、钾镁矾、软钾镁矾、钾石膏等,其中钾石盐K2O含量最高,成分单一、溶解度高、选矿工艺最简单。光卤石也是主要开采的钾矿之一,但光卤石的选矿工艺则较复杂,必须先除去光卤石中的氯化镁,获得钾石盐后进一步加工。非水溶性含钾矿物包括钾长石、海绿石、明矾石、霞石,其中钾长石在工业领域具有一定应用。
主要含钾矿物类型及含钾量
类别 |
矿物名称 |
化学成分 |
纯矿物K20含量 |
水溶性含钾矿物 |
钾石盐 |
KCL |
63.1% |
光卤石 |
KCI-MgCl26H2O |
17.0% |
|
钾盐镁矾 |
KMgSO43H2O |
18.9% |
|
无水钾盐镁矾 |
K2SO4·2MgSO4 |
22.6% |
|
杂卤石 |
K2SO4·MgSO4·2CaSO4.2H2O |
15.5% |
|
钾镁矾 |
K2SO4·MgSO4·4H2O |
25.5% |
|
软钾镁矾 |
K2SO4·MgCl2·6H2O |
23.4% |
|
钾石膏 |
CaK2(SO4)2H2O |
28.7% |
|
非水溶性含钾矿物 |
钾长石 |
K2O·Al2O36SiO2 |
16.8% |
海绿石 |
K1-x{(Fe3+,Al,Fe2+,Mg)2[Al1-xSi3+xO10](OH)2}·nH2O |
2.3%~8.6% |
|
明矾石 |
KAI(SO4)2-12H2O |
11.4% |
|
霞石 |
KNa3(AISiO4)4 |
0.8%~7.1%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钾盐下游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氯化钾(MOP)应用最广泛。2024年全球钾盐下游应用中,农业占比87%,工业占比13%。钾盐在农业中用于肥料,钾肥主要品种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以及硫酸钾镁等,其中氯化钾由于资源丰富、酸碱中性、钾含量高、易吸收易吸收的特点,在钾肥产品中占比超过9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钾肥能够提升农作物品质,增强抗旱、抗寒、抗病虫害能力,下游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均对钾肥有较高需求。全球钾肥的下游需求中,果蔬、玉米、水稻、大豆、甘蔗、油棕、小麦等农作物需求占比居前,分别是17%、15%、12%、9%、8%、7%、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水稻、玉米和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对钾肥的需求突出,水稻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要钾(K₂O)2.7公斤,冬小麦需要2.5公斤,玉米需要2.14公斤。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很高,大豆每生产100千克豆粒需要钾(K₂O)4公斤,花生(荚果)需要3.8公斤。黄瓜、番茄、苹果等蔬菜以及水果类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也很大。
主要作物氮磷钾单位需求量
农作物 |
收获物 |
氮(N) |
五氧化二磷(P2O5) |
氧化钾 (K2O) |
氮(N) |
五氧化二磷(P2O5) |
氧化钾 (K2O) |
每百千克吸收养分量(KG) |
实际比例 |
||||||
水稻 |
籽粒 |
2.25 |
1.10 |
2.70 |
0.37 |
0.18 |
0.45 |
冬小麦 |
籽粒 |
3.00 |
1.25 |
2.50 |
0.44 |
0.19 |
0.37 |
春小麦 |
籽粒 |
3.00 |
1.00 |
2.50 |
0.46 |
0.15 |
0.38 |
玉米 |
籽粒 |
2.57 |
0.86 |
2.14 |
0.46 |
0.15 |
0.38 |
谷子 |
籽粒 |
2.50 |
1.25 |
1.75 |
0.45 |
0.23 |
0.32 |
高粱 |
籽粒 |
2.60 |
1.30 |
1.30 |
0.50 |
0.25 |
0.25 |
马铃薯 |
鲜块根 |
0.50 |
0.20 |
1.06 |
0.28 |
0.11 |
0.60 |
大豆 |
豆粒 |
7.20 |
1.80 |
4.00 |
0.55 |
0.14 |
0.31 |
花生 |
荚果 |
6.80 |
1.30 |
3.80 |
0.57 |
0.11 |
0.32 |
棉花 |
籽棉 |
5.00 |
1.80 |
4.00 |
0.46 |
0.17 |
0.37 |
油菜 |
籽粒 |
5.80 |
2.50 |
4.30 |
0.46 |
0.20 |
0.34 |
烟草 |
鲜叶 |
4.10 |
0.70 |
1.10 |
0.69 |
0.12 |
0.19 |
黄瓜 |
果实 |
0.40 |
0.35 |
0.55 |
0.31 |
0.27 |
0.42 |
番茄 |
果实 |
0.45 |
0.50 |
0.50 |
0.31 |
0.34 |
0.34 |
胡萝卜 |
块根 |
0.31 |
0.10 |
0.50 |
0.34 |
0.11 |
0.55 |
卷心菜 |
叶球 |
0.41 |
0.05 |
0.38 |
0.49 |
0.06 |
0.45 |
苹果 |
果实 |
0.30 |
0.08 |
0.32 |
0.43 |
0.11 |
0.46 |
梨 |
果实 |
0.47 |
0.23 |
0.48 |
0.40 |
0.19 |
0.41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工业领域多使用含钾化合物,主要用于洁净剂、玻璃陶瓷、纺织染色、化学制药等行业。约有30多种含钾化合物在工业领域使用,包括氯化钾、氢氧化钾、硫酸钾、碳酸钾、氰化钾、高锰酸钾、溴化钾、碘化钾等。钾在工业领域按终端用途划分,35%用于生产洁净剂,25%用于玻璃和陶瓷工业中,20%用于纺织和染色,13%用于化学药品,其他7%用于罐头、皮革、电器和冶金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天然钾矿分布不均,中国钾肥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钾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天然钾矿分布不均,集中在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农业种植带分布不均,主要在美国、中国、巴西、东南亚。资源国和农业国地理位置的不重叠,决定了全球氯化钾商业模式的核心围绕国际贸易——由资源国生产,在农业国消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东亚地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钾肥消费量占世界钾肥消费量的39%,全球前五大钾肥消费国分别是中国、巴西、美国、印度和印尼,5个国家都是农业大国,全球前五大钾肥消费国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钾肥消费国,钾肥需求约占全球的2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钾储量仅占全球4%,远低于加拿大、老挝、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且中国钾资源以含钾卤水为主,主要集中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两个地区,湖钾资源开发难度大,运输成本高,同时随着青海盐湖品位持续下降,西藏受环保限制开发进展缓慢,中国钾肥产能难有较大增产空间。
中国钾盐矿床主要类型
矿床类型 |
矿床形式 |
典型矿床 |
规模 |
地理位置 |
储量占比(%) |
现代盐湖型 |
察尔汗式 |
察尔汗胡盐湖钾镁盐矿床昆特依盐湖钾盐矿床 |
特大型大型中型 |
青海格尔木青海海西州冷湖青海格尔木 |
|
罗布泊式 |
罗北凹地硫酸盐型钾盐矿床 |
特大型 |
新疆若芜 |
97.74% |
|
扎布耶式 |
西藏扎布耶盐湖硼锂钾盐矿床 |
中型 |
西藏阿里仲巴 |
||
乌勇布拉克式 |
新疆乌勇布拉克盐湖硝酸钾盐矿床 |
小型 |
新疆吐鲁番 |
||
地下卤水型 |
邓井关式 |
四川自贡邓井关含钾卤水矿床青海南翼山富钾卤水矿床 |
小型大型 |
四川自贡青海茫崖 |
0.52% |
沉积式 |
勐野井式渠县式 |
云南江城勐野井钾盐矿床四川渠县农乐乡杂卤石矿床 |
大型小型 |
云南普洱四川渠县 |
1.74%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氯化钾进口依存度较高。2019年-2022年,中国氯化钾进口量占消费总比重保持在50%-60%之间,2023-2024年,中国氯化钾进口量大幅增加超过1100万吨,其中2024年氯化钾进口量达到1263万吨,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进口依存度达67%,进口依赖持续增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生产了世界近1/4的粮食,养活全球17%的人口。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化肥是农业自给自足的重要支柱,2024年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73亿公顷,2010-2024年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年均增长率约0.76%,持续保持稳步增长,同时中国玉米、小麦、豆类单位面积产量稳定增长,叠加中国“减氮控磷增钾”的施肥策略,中国钾肥需求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ppeng)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