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相关定义、分类及产业链
陶瓷刀具是以高硬度陶瓷材料(如氧化锆、氮化硅、赛隆等)制成的切削工具,具有高硬度(莫氏硬度9级)、耐高温(1200℃以上)、耐磨性强、耐热性以及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加工高硬度和难加工材料。按材料体系,陶瓷刀具主要分为氧化铝基陶瓷、氮化硅陶瓷、金属陶瓷等。
按材料体系,陶瓷刀具主要分为氧化铝基陶瓷、氮化硅陶瓷、金属陶瓷等
指标 | 氧化铝基陶瓷 | 氮化硅陶瓷 | 金属陶瓷 |
概述 | 以Al2O3为主要成分,纯度达99%以上的称为白陶瓷,添加20%-30%碳化钛(TiC)的为黑陶瓷。 | 第三代陶瓷刀具代表,主要成分为Si3N4 | 以TiC/Ni-Mo为基体 |
优势 | 高硬度(莫氏硬度,93-95HRA)和耐磨性,适合高速切削灰铸铁 | 高韧性(抗弯强度0.7-0.85GPa),适合断续切削 | 高抗弯强度(410-1600MPa),适合中等切削速度 |
耐高温(1200℃仍保持80HRA),抗氧化性优异,可实现干切削 | 耐高温(1300℃力学性能稳定),热膨胀系数低(3×10-6/℃) | 耐热性(800-1000℃),抗热震性优于纯陶瓷 | |
不与金属粘接,摩擦系数低 | 摩擦系数小,抗积屑 | / | |
应用 | 精加工淬硬钢、冷硬铸铁,替代传统磨削工艺 | 钛合金、高温合金的高速切削,汽车发动机零件加工 | 合金钢、不锈钢的精加工,需配合大进给量使用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业链来看,陶瓷刀具行业产业链涵盖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及终端应用三大核心环节。具体来看,陶瓷刀具行业上游为氧化铝(Al2O3)、氮化硅(Si3N4)等原材料;中游为生产制造,涉及精密磨削工艺、涂层技术及结构设计;下游则为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PCB微钻加工)及能源装备(风电部件加工)等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将显著推动陶瓷刀具的需求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陶瓷刀具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汽车产业对陶瓷刀具的需求核心源于高精度、高效率、耐极端环境的加工需求。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陶瓷刀具已成为提升良率、降本增效的关键工具。这是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陶瓷刀具不仅可高效切割碳纤维复合材料(传统刀具易磨损),同时可用于切割锂电池极片,其高硬度(莫氏硬度9级)和耐腐蚀性可避免金属污染,提升电池安全性。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由培育期进入成长期。2024 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3128.2万辆和 3143.6万辆,连续16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持增长趋势。2025年1-8月,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累计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由此可见,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显著推动陶瓷刀具的需求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随着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陶瓷刀具提出了更高性能、更柔性化、更环保的需求,推动其技术革新与广泛应用。因此,未来在该领域,陶瓷刀具需进一步突破复杂工况适应性(如钛合金加工)和低成本规模化生产技术。
三、航空航天行业快速发展为陶瓷刀具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增长机会
在航空航天领域,每一个零件的精度都关乎飞行安全,每一次加工的效率都影响着研发周期。但随着航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如涡轮叶片、燃烧室)需使用高温合金、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而这些材料具有高硬度、低导热性等特点,使得传统刀具难以满足加工需求。例如,钛合金叶轮叶片加工需采用耐磨刀具并配合冷却系统,而高温合金切削时易产生局部高温,对刀具热硬性要求极高。在此情况下,陶瓷材料(如金属陶瓷刀片)因高硬度(HRA87以上)、耐热性(800℃保持80%硬度)和化学稳定性强等特点,成为加工航空航天材料的优选方案,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当下,我国航空航天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全产业链加速成熟,而这将给陶瓷刀具带来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增长机会。以商业航天为例:2015-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市场规模从3764.2亿元增长到2.3万亿元。到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进一步突破2.5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陶瓷刀具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而航空发动机又主要应用于飞机领域。近年来,在旅客周转量和货邮周转量下行的背景下,民航运输机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截至2024年底,我国颁证民用航空运输机场263个,比上年末增加4个,其中定期航班通航机场262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或地区)258个。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394架,比上年底增加124架。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国产飞机研制加快抢占市场份额,也将带动陶瓷刀具需求增长。2023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4部门联合印发《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国产民用大飞机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舒适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以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为技术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装备实现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另外,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发布《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9284架,其中支线客机958架,单通道客机6288架,双通道客机2038架。到2041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1000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21.1%。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四、我国陶瓷刀具行业发展迅速,但目前在整个刀具市场中占比较小,未来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得益于下游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我国陶瓷刀具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陶瓷刀具市场规模从8.42亿元增长到10.65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由于陶瓷刀具的强度较低,主要应用于铸铁加工和硬钢的精加工等特殊场合以外,在广泛的通用加工领域无法使用,因此其在刀具市场中的占比较小。有数据显示,2024年在我国整个刀具市场中,陶瓷刀具仅占2.1%的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我国陶瓷刀具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陶瓷刀具可以高效加工传统刀具根本不能加工的高硬材料,实现“以车代磨”;陶瓷刀具的最佳切削速度可以比硬质合金刀具高2~10倍,从而大大提高了切削加工生产效率;陶瓷刀具材料使用的主要原料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因此,陶瓷刀具的推广应用对提高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节省战略性贵重金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极大促进切削技术的进步。
另外一方面,从陶瓷刀片生产数量占可转位刀片的比例来看,目前各国陶瓷刀片生产数量占可转位刀片的比例来看,日本约为7%-9%,欧洲约为9%-12%,美国约为3%-4%,俄罗斯约为 5%-7%,而中国不足1%。因此来看,未来我国陶瓷刀具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