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池盒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承载体,铝合金材料逐渐成为主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电池盒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汽车电池盒通常指电池包壳体,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关键结构件和安全部件。汽车电池盒不再是简单的“容器”,而是一个集成了结构支撑、热管理、防撞防护、电磁屏蔽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杂系统。
汽车电池盒的战略地位
战略地位 |
简介 |
安全基石 |
直接保护电芯模组免受碰撞、挤压、针刺、火烧以及湿气、灰尘等外部侵害。 |
性能载体 |
其设计直接影响电池包的散热效率、轻量化水平、能量密度和整车布局。 |
系统集成平台 |
电池盒需要与整车底盘、BMS(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及线束等精密配合。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电池盒主要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用于防止电池受到外界碰撞和挤压时损坏,同时是底盘一体化的重要部件,确保电池各子系统的安全性、密封性、防冲撞能力以及集成效应。在新能源车渗透率逐步提升和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下,铝合金因其使用寿命长、阻燃、无烟、无毒且防爆性强等优势成为电池盒市场主流选择,市场规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电池盒市场主流材料性能及优劣势对比
类别 |
铝合金 |
复合材料(碳纤维) |
钢 |
密度 |
2.7g/cm³ |
1.7g/cm³ |
7.8g/cm³ |
拉伸强度 |
200-450MPa |
3000-7000MPa |
440-1800MPa |
减重幅度(比普通钢) |
30-40% |
50-80% |
/ |
单价 |
20元/kg |
100元/kg |
4-10元/kg |
优点 |
使用寿命长,阻燃、无烟、无毒,防爆性强 |
耐冲击性好,密封性好,减重 |
工艺成熟,强度高,成本低 |
缺点 |
生产工艺复杂 |
成本高,批量生产工艺不成熟 |
重量大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受益于新能源车产销量及渗透率提升,我国汽车电池盒行业需求有望持续放量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其产销量的持续攀升,为汽车电池盒市场提供了海量的需求(每一辆新能源汽车都需要配备一个电池盒)。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首次跨越1000万辆大关,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2025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62.5万辆、962万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市场对续航里程的追求促使电池包需要更高的系统能量密度,这对汽车电池盒的轻量化提出了极致要求;大功率快充对电池热管理要求急剧升高,电池盒作为热交换的载体,其设计和材料直接关乎散热效率和安全。此外,国内外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特别是电池安全)的法规和测试标准不断加严,强制要求电池盒必须具备更高的机械强度(抗震动、抗冲击)、密封性(IP67及以上)和热失控防护能力。
3、“多方势力”竞逐蓝海市场,我国汽车电池盒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固化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我国汽车电池盒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完全固化,主要参与者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专业电池盒供应商(新兴力量):如和胜股份、敏实集团、华朔股份等。它们专注于电池盒研发制造,技术积累深厚,响应速度快,是当前市场的主力军。
2)传统汽车零部件巨头:如华域汽车、凌云股份等。它们凭借深厚的客户关系、强大的资金实力和金属加工经验,快速切入该领域,具备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3)电池生产企业向上集成: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电池等。为了掌握核心环节、保证供应链安全和技术闭环,头部电池厂会自研自产部分电池盒。
4)整车厂自研或合资:如特斯拉的一体压铸底盘、比亚迪的CTB技术。整车厂为了掌控核心技术、优化性能与成本,也倾向于自建团队或与供应商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电池盒。
具体来看,2023年电池盒箱体总销售约为949.5万套,其中敏实集团、华域汽车和新铝时代分别以14.9%-18.6%、9.3%、8.0%的市占率位居市场前三。其中,敏实集团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高性能铝材、高弹性TPV和改性塑料三大核心材料以及相关的表面处理技术,并基于此形成了汽车外饰件、车身结构件、铝动力电池盒,2023年电池盒箱体销量约在141.4万套-176.8万套。凌云股份自2015年进入新能源电池壳领域后,深入研究电池壳体关键工艺,技术水平逐步向行业第一梯队靠拢,2023年市占率为2.3%-4.1%。
我国主要汽车电池盒企业技术情况及市占率
公司 |
电池盒技术情况 |
2023年电池盒箱体销量(万套) |
市占率(%) |
电池盒主要客户 |
敏实集团 |
敏实集团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高性能铝材、高弹性TPV和改性塑料三大核心材料以及相关的表面处理技术,并基于此形成了汽车外饰件、车身结构件、铝动力电池盒。 |
141.4-176.8 |
14.9%-18.6% |
奔驰、长城、奥迪、保时捷、宝马等。 |
华域汽车 |
华域汽车较早引入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先进工艺和技术,通过本土研发团队的不断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自主研发体系及本土化同步开发。 |
88.4 |
9.3% |
特斯拉、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整车厂宁德时代及远景能源储能等电池制造商。 |
新铝时代 |
新铝时代掌握了以电池盒箱体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铝合金零部件的专利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研发、数字化全流程挤压控制技术、先进FSW焊接技术、高效CNC加工技术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76.3 |
8.0% |
比亚迪、吉利汽车、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 |
和胜股份 |
和胜股份在材料科学、仿真技术、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技术四大领域开展深度研发工作,配套有连续铸造、挤压成型、引拔抽管、精密加工、五金加工、阳极处理等系统的铝加。 |
54.4 |
5.7% |
宁德时代等电池制造商,以及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头部整车制造商和“新势力”造车企业。 |
祥鑫科技 |
祥鑫科技已完成模块化模具设计数据库系统开发、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研究与开发、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模具制造技术等一体化技术及应用开发、智能化大型复杂模具设计、制造成套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和应用研究等前沿技术研究项目。 |
31.03 |
3.3% |
广汽集团、一汽大众、蔚来汽车、吉利汽车等整车厂和安道拓、法雷奥等汽车零部件企业。 |
凌云股份 |
凌云股份2015年通过收购德国WAG进入动力电池箱体行业,现已建立以中央研究院为主体的1+7产品创新平台体系,聚焦新能源电池壳、高强度轻量化安全防撞系统等。 |
22.0-39.0 |
2.3%-4.1% |
奔驰汽车、宝马汽车、保时捷、光束汽车等整车厂以及宁德时代。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