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汽车轮胎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汽车轮胎是安装在汽车轮辋上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主要功能是支撑车身重量、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一、行业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和消费国,其市场规模占全球份额较大比例。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上升,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消费者对车辆性能、驾驶体验要求的提升,对轮胎的轻量化、低滚阻、高耐久等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进一步推动中国汽车轮胎市场的发展。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2024年橡胶轮胎外胎产量较上年同期增1.46%至118689.4万条,再创历史新高。从全年趋势看,2024年中期,全国轮胎产销差强人意,在第四季度迎来较大增长,全年累计产量突破10亿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需求规模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受到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诸多不利因素冲击,汽车产销量表现低迷,严重影响了轮胎市场需求,近两年受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国内橡胶轮胎外胎销量快速增长,2024年增长至50632.4万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在汽车轮胎行业的需求偏好中,下游客户主要看重滚动阻力小、附着性能好的特性,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细分市场
1、主机厂配套
从主机厂汽车产销量来看,2024年,国内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全年产销稳中有进,产销量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本土汽车轮胎企业开拓新能源配套市场,2024年我国主机厂配套汽车轮胎市场规模为775.70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后市场
汽车轮胎消费需求偏刚性,配套市场跟随整车生产变动,后市场则跟随汽车的行驶里程或者汽车保有量变动。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国内汽车保有量3.53亿辆。2024年我国汽车轮胎后市场市场规模为1098.76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竞争情况
我国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轮胎市场,庞大的经济总量和辽阔的经济区域使得对轮胎产品存在较大需求,目前全球主要轮胎生产企业已通过建立区域工厂、并购国内企业或设立销售代理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因此中国轮胎行业呈现外资和合资企业与国内本土企业共存、市场集中度不高的多层次竞争格局的特点。
资料来源:《轮胎商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第一梯队是以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为代表的独资或合资企业,依靠其领先的技术研发和品牌优势,通过国内生产基地布局,在代表更高稳定性、可靠性和先进性的中高端产品市场中,凭借技术及品牌优势占据了领先地位,并拥有较强的市场定价能力,其优势在于高档轿车、轻型载重线轮胎市场。
第二梯队为以住友、横滨、韩泰等为代表的独资或合资企业,以生产中档产品为主,参与中端市场竞争为主,其优势在于中档轿车、轻型载重线轮胎市场。
第三梯队为大型民族轮胎企业,优势在于重汽、工程机械轮胎市场;少数本土领先企业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在技术研发、装备工艺、生产组织管理等各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轿车与轻卡细分市场中竞争力较强,甚至在所属市场中的竞争力已经赶上或超过第二梯队企业。如玲珑轮胎坚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成为中国一汽、中国重汽、通用汽车、比亚迪、吉利、奇瑞、印度塔塔、长安福特、俄罗斯雷诺日产等国内外整车厂商轮胎配套供应商,本公司的产品质量正逐步得到中高端市场客户的认可。
第四梯队为国内中小规模的轮胎企业,数量众多,但汽车轮胎产品特别是中高端轮胎产品缺乏竞争力,尚难以与大型轮胎企业抗衡。
四、未来发展趋势
1、技术迭代加速,绿色化与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技术升级呈现三大主线:绿色制造方面,全生命周期碳管理成为汽车轮胎行业标配,废旧轮胎循环利用率突破 90%,生物基橡胶、石墨烯补强材料等创新应用逐步落地;智能化领域,胎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胎压、温度等参数,与车联网数据协同提升行车安全,预计 2026 年智能轮胎渗透率将超 30%;高性能化趋势下,子午线轮胎占比持续提升至 95% 以上,低断面、扁平化设计显著改善操控性能,斜交胎则凭借特殊场景适应性(港口机械、农林作业)保持稳定需求。
2、替换市场分化加剧,消费升级催生高端机遇
随着汽车保有量突破 3.5 亿辆,汽车轮胎替换市场规模预计继续扩张。乘用车领域呈现高频使用 + 消费升级特征,新能源汽车轮胎替换周期缩短至 2-3 年,驱动需求增长 6%;商用车市场则呈现结构性差异,中短途重卡需求疲软,中长途载重及轻卡轮胎随物流回暖。高端化趋势下,18 英寸以上大尺寸轮胎市场份额突破 40%,国内企业通过赛事技术转化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3、全球化布局深化,出口市场韧性与挑战并存
尽管面临 “双反” 制裁及东南亚产能替代压力,2024 年出口仍实现 4.5% 增长,印证国产轮胎的全球竞争力。未来企业将通过产能本土化(如东南亚、欧洲布局)规避贸易壁垒,同时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开拓高附加值市场(如欧美中低端市场、中东非新兴市场)。
4、行业整合提速,竞争格局向头部集中
汽车轮胎产能过剩与库存高企(全钢胎库存周转天数超 45 天)倒逼行业洗牌,2025 年将成为关键调整期。头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如横向整合区域品牌、纵向延伸产业链)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聚焦高毛利产品(巨胎、特种胎)提升盈利水平。中小企业则面临环保合规、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的多重压力,最终我国汽车轮胎行业形成 “龙头引领 + 特色企业” 的差异化竞争格局。(WWT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