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是指以培训学员的机动车驾驶能力或者以培训道路运输驾驶人员的从业能力为教学任务,为社会公众有偿提供驾驶培训服务的培训单位。驾校培训单位具体业务包括对初学机动车驾驶人员、增加准驾车型的驾驶人员和道路运输驾驶人员所进行的驾驶培训、继续教育以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等。
一、行业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我国驾校培训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937.0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192.58亿元。2023至2024年,受到需求下降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2024年下降至934.92亿元。总体上,我国驾校培训行业需求有所放缓,预计未来几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驾驶技能需求的进一步提升,驾驶培训行业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驾驶人培训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职能,其培训质量的高低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共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驾校,即驾驶员培训学校,是以培训学员的机动车驾驶能力为主要教学任务,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教学和训练,使学员掌握驾驶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驾驶标准,并最终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培训机构。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消费者对驾驶培训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掌握基本的驾驶技能,而是更加注重安全驾驶、文明驾驶等方面的教育;叠加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驾驶员培训步入市场化机制运作阶段,各类驾校不断涌现,我国驾校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24年底,我国驾校数量达2.20万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运输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居民收入明显增长,汽车、摩托车等机动车消费已经成为国内大部分家庭的刚需消费,机动车保有量保持持续增长。根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583万辆;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53亿辆,其中汽车3.53亿辆。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驾驶技能需求日益提升,机动车驾驶人数量也呈现同步增长趋势。2024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5.42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5.06亿人。2024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583万辆,新领证驾驶人2226万人。
数据来源:公安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公安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行业细分市场
1、个人学员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驾校培训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驾校培训市场个人学员细分市场主要对象是适龄青年与大学生以及职业司机群体。
适龄青年与大学生市场主要集中在寒暑假,季节性波动显著,占学员总量超60%。此类客群偏好灵活预约、高性价比服务,推动线上化招生模式普及。
而职业司机群体则集中在物流、网约车等行业,近年来物流和网约车行业对持证驾驶员需求增长,催生定制化B2C培训(如货运资格证增驾、新能源车驾驶技能提升)。
近年来个人学员细分市场波动较大,2022年达到1127.17亿元,之后有所下滑,2024年为879.43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企业合作市场
驾校培训市场企业合作细分市场是指驾校与物流公司、共享出行平台合作,提供批量驾驶员培训服务,强调标准化教学与就业对接能力。
企业车队安全管理需求驱动“培训+考核”一体化解决方案,覆盖防御性驾驶、紧急事故处理等场景。
企业合作市场近年来在驾校培训市场的占比有所提升,但受限于驾校培训行业整体市场规模的萎缩,近年来企业合作市场规模也有所下降,2024年我国驾校培训市场企业合作细分市场规模达到55.49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竞争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国驾校数量达2.2万家,驾校数量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参与者呈现“金字塔”结构:
1、全国性头部企业
东方时尚、海淀驾校、深港驾校等全国性连锁品牌通过标准化运营和品牌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例如,东方时尚在北京市场份额超过30%,并通过全国扩张覆盖昆明、荆州等地。
2、区域龙头企业
以北京公交驾校、上海荣臣驾校为代表的地方国企或大型民企,依托本地化资源(如考场合作、政策支持)形成区域壁垒。例如,北京公交驾校年培训能力超5万人次,在本地市场具有较强议价权。
3、小型驾校
我国大部分驾校为小型驾校,占比超80%,这类驾校以灵活经营为主,但面临资金、师资和场地限制,部分因低价竞争陷入亏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未来发展趋势
1、政策与监管驱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政策监管的持续强化,正加速推动驾培行业走向规范化。2022年,《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正式落地实施,明确要求驾校构建电子教学日志体系,全面推行计时培训系统,以此坚决杜绝“包过班”“速成班”等违规培训行为。展望未来,政策将进一步细化培训标准,例如增加防御性驾驶、应急处理等实用课程,同时强化对驾校资质、教练员资质的动态审查力度,这将促使行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推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此外,随着新能源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驾培行业也需紧跟时代步伐。2023年数据显示,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超35%,这就要求驾校及时更新培训车型,增加电池安全、充电操作等教学内容。部分地区已率先开展“自动驾驶基础操作”课程试点,如L2级辅助驾驶系统使用培训,未来该课程有望被纳入必修科目体系。
2、技术革新重塑驾培培训模式
技术革新正深刻改变着驾培行业的培训模式。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驾培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VR模拟器能够精准还原暴雨、夜间、山路等复杂路况,既降低了实车培训的风险,又显著减少了成本,单台设备可替代3-5辆教练车。以东方时尚驾校为例,其VR培训占比已达40%,学员科目二通过率也因此提升了15%。
AI教练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引入,进一步提升了培训的精准度和效率。AI教练通过车载传感器实时纠正学员的操作,如油门控制、转向角度等,并生成个性化训练报告。大数据平台则能够预测区域驾考需求,优化驾校资源分配,如合理安排教练排班、车辆调度等。
同时,5G远程教学与智能考场的建设也在加速推进。5G技术实现了教练对学员训练的远程监控,偏远地区的驾校能够共享优质师资资源。智能考场则通过AI视频分析自动判定考试结果,减少了人为干预,提升了考试效率。
3、市场需求分化催生驾培新业态
市场需求的不断分化,正催生着驾培行业的新业态。Z世代与女性学员的崛起,推动了驾培服务的升级。95后、00后学员占比快速增长,他们偏好“沉浸式体验”“游戏化学习”,驾校因此推出了“剧本杀式科目二教学”“夜间主题培训”等创新服务。女性学员占比从2018年的38%升至2023年的45%,驾校也增设了“女性专属教练”“防骚扰培训”等特色服务。
银发经济与职业司机培训市场的兴起,也为驾培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60岁以上老年学员年均增长12%,驾校推出了“大字版教材”“慢速教学”等适老化服务。网约车、货车司机培训需求激增,驾校与平台合作开展“定制化职业培训”,覆盖服务礼仪、平台规则等课程。
此外,下沉市场与出海机遇也为驾培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驾考需求年均增长8%,驾校通过“流动培训车”“乡村教学点”等方式渗透低线市场。中国驾校品牌如东方时尚已布局东南亚市场,输出标准化培训体系。
4、市场头部集中与差异化并存
在驾培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头部集中与差异化并存的现象日益明显。头部企业正加速整合资源,提升市场份额。头部驾校通过并购中小机构、跨区域扩张等方式提升份额。以驾考宝典母公司木仓科技为例,2023年其营收突破20亿元,线上引流+线下培训模式已成为主流。
与此同时,差异化竞争也成为驾校破局的关键。高端市场方面,驾校推出“保过班”“一对一陪练”等高价服务,毛利率超50%。细分市场方面,驾校聚焦特定人群(如大学生、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课程与增值服务(如接送、代办手续),以满足不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WWTQ)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