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缝纫机行业持续高增长 国内企业迎来海外需求和外部技术双重驱动力

1我国已成为纺织机械大国,缝纫机市场容量持续扩大

工业缝纫机是适用于缝纫工厂或其他工业部门中大量生产用的缝纫机,广泛应用于服装、鞋帽、箱包等制造行业。工业缝纫机按照使用普及程度分为通用缝纫机械、专用缝纫机械、装饰用缝纫机械三个大类。通用缝纫机械是最常见的工业缝纫机类型,适用于各种纺织物的缝制,包括平缝机、包缝机、绷缝机等,它们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能够完成多种缝制任务。专用缝纫机械是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缝制任务设计的缝纫机,如锁眼机、套结机、钉扣机等,它们通常具有特殊的针头、线轮或功能,适用于特定材料或工艺的缝制。装饰用缝纫机械主要用于纺织品、服装等的装饰性缝制,如绣花机、花边机等。

工业缝纫机是适用于缝纫工厂或其他工业部门中大量生产用的缝纫机,广泛应用于服装、鞋帽、箱包等制造行业。工业缝纫机按照使用普及程度分为通用缝纫机械、专用缝纫机械、装饰用缝纫机械三个大类。通用缝纫机械是最常见的工业缝纫机类型,适用于各种纺织物的缝制,包括平缝机、包缝机、绷缝机等,它们具有较高的通用性和灵活性,能够完成多种缝制任务。专用缝纫机械是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缝制任务设计的缝纫机,如锁眼机、套结机、钉扣机等,它们通常具有特殊的针头、线轮或功能,适用于特定材料或工艺的缝制。装饰用缝纫机械主要用于纺织品、服装等的装饰性缝制,如绣花机、花边机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790 年世界上第一台先打洞后穿线缝制皮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手摇式缝纫机被发明出来,1851 年胜家兄弟研制出了第一台全金属缝纫机,缝纫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大大提高,1853 年取得了政府的专利权,开始大规模生产销售,缝纫机逐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产业。后续缝纫机产业进行了两次大的区域性转移,一次在 1970 年左右以美欧为代表的缝纫机产业中心向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地区进行了转移,一次在 1990 年左右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地区进行了第二次转移,进入 21世纪后中国生产、销售总量达到世界的 80%,成为了世界缝纫机产业的中心。

中国缝纫机的应用起源于 20 世纪初,1900 年开始上海地区出现了生产缝纫机零件的企业,1919 年开始出现经营缝纫机的企业、代理商,到 1949 年,全中国约有 198 家大大小小的企业生产了不到 5000 台缝纫机,到 1964 年,中国已拥有 31 家缝纫机工厂,分布在 28个城市中。

1964年中国缝纫机品牌

地区 品牌
上海 飞人、蝴蝶、标准、蜜蜂
天津 华北
广州 飞鸽
北京 燕牌
青岛 鹰轮
湘潭 友谊
长沙 联谊
重庆 鹅牌
长冶 太行
西安 敦煌
哈尔滨 黑龙
齐齐哈尔 嫦娥
长春 解放
沈阳 巨龙
旅大 跃进
南京 金陵
镇江 工轮
苏州 幸福
无锡 太湖
靖江 英雄
杭州 西湖
宁波 红旗
桐乡 群英
汉口 大桥
福州 闽江
厦门 海堤
芜湖 环球
开封 汴京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到 1984 年,中国每年缝纫机产量估算已经超过日本达到 935 万台左右,并且出口数量不断增加。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缝纫机生产国和出口国,到 1999年,随着飞跃缝纫机实现了对日出口,结束了日本缝纫机的长期单向贸易。

进入21世纪,工业缝纫机产业开始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2011年,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将其确定为“行业质量赶超年”,并发布了《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产品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企业结构也进一步优化,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工业缝纫机产业链结构清晰完善。

上游是缝纫机生产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环节,主要包括生铁、铜材、伺服电机、电控、旋梭及其他零部件,这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缝纫机的性能和品质。

中游是整机制造环节,制造商则负责缝纫机的生产和装配,同时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进行产品研发和设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下游应用环节涵盖了工业缝纫机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除服装行业外,还用于鞋帽、箱包、皮革、玩具、复合材料、家居用品、户外用品等产品的生产。

下游应用环节涵盖了工业缝纫机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除服装行业外,还用于鞋帽、箱包、皮革、玩具、复合材料、家居用品、户外用品等产品的生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智能缝纫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出现,中国缝纫机械行业正逐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趋向多样化,工业缝纫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提供更灵活多样的产品选择,工业缝纫机企业将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产品+服务转型,提供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从2015年国家提出工业4.0以来,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区间,截止2024年工业缝纫机市场规模达到271亿元。

随着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智能缝纫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出现,中国缝纫机械行业正逐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趋向多样化,工业缝纫机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提供更灵活多样的产品选择,工业缝纫机企业将从单纯的产品销售向产品+服务转型,提供包括售前、售中、售后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企业竞争力。从2015年国家提出工业4.0以来,行业进入高速增长区间,截止2024年工业缝纫机市场规模达到271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海外需求成为重要的增长驱动力,国内企业发展对标日本

根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数据,我国是全球主要的纺织机械出口大国,印度及东南亚地区是我国纺织机械的主要出口目的。2024年以来,印度、越南等服装外需型市场需求呈复苏趋势,美国补库需求逐步增加,海外市场对缝纫机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回暖复苏趋势,为我国缝纫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根据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数据,我国是全球主要的纺织机械出口大国,印度及东南亚地区是我国纺织机械的主要出口目的。2024年以来,印度、越南等服装外需型市场需求呈复苏趋势,美国补库需求逐步增加,海外市场对缝纫机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回暖复苏趋势,为我国缝纫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资料来源:中国纺织机械协会,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范围来看,工业缝纫机市场格局较为集中,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主导,其中日本企业一直都是全球市场的龙头领先企业,代表性企业包括日本重机、日本兄弟、日本飞马,国内市场上,杰克股份、上工申贝为中国本土市场中重点龙头企业,其产业链较为完整,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形成了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全球范围来看,工业缝纫机市场格局较为集中,主要由几家大型企业主导,其中日本企业一直都是全球市场的龙头领先企业,代表性企业包括日本重机、日本兄弟、日本飞马,国内市场上,杰克股份、上工申贝为中国本土市场中重点龙头企业,其产业链较为完整,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品质和市场拓展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形成了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缝纫机龙头企业介绍

主要企业 品牌介绍
日本重机 以家用缝纫机业务起家,拓展至工业缝纫机与电子领域,成长为全球工业缝纫机龙头
日本兄弟 从缝纫机业务起步,进入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等领域
日本飞马 以锁缝机起步,成长为全球环缝缝纫机一流企业,后进军汽车领域,压铸零部件业务成为其第二利润支柱
杰克股份 专注于工业缝制机械研发、生产和销售
上工申贝 从事工业缝制设备和家用缝纫机业务,拥有全球知名高端品牌
中捷资源 主要从事中、高档工业缝纫机业务
标准股份 主营业务为缝制设备、精密机械零部件、设备与模具制造、自动化控制技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AI技术的发展,有望让国内企业加速发展。AI技术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功能,使缝纫机能够根据面料类型、缝制工艺等自动调整参数,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例如,杰克股份推出的“快反王”智能平缝机和“过梗王”智能包缝机,具备强大的面料自适应系统,能够应对不同厚度和特性的面料,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缝纫机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产品需求的增加,AI技术使缝纫机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智能缝纫机可以根据设计软件生成的图案和工艺要求,实现复杂的设计和精密的缝制。例如,家用缝纫机市场需要更多集多种功能与装饰性线迹于一体的产品,AI技术可以使这些产品更易于操作。

行业发展风险: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缝纫机行业处于产业成熟期,行业竞争较为充分,由于市场供大于求,行业内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尤其是中、低端产品价格战日益明显,可能会出现价格战、不正当竞争等问题,进一步加剧行业的竞争压力。

(2)下游需求波动风险:缝纫机行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全球经济波动、消费者需求变化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等因素都可能对市场需求产生深远影响。此外,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等地的需求增长虽然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这些市场的政治经济稳定性、贸易政策等因素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

(3)技术风险: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引入,工业缝纫机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业缝纫机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大,且技术壁垒高,这对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4)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缝纫机的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较高,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将影响利润空间。

(5)汇率风险:国外客户主要采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将影响出口业务的盈利水平。(Y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销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销量约为5万架;到2017年,销量大幅增长至约1.1万架;2018年销量突破3万架;2023年销量达到9.3万架;2024年销量进一步攀升至10.6万架。

2025年08月27日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在工业市场发展繁茂以及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下,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840.14亿元,同比增长4.48%。到2024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5.91亿元,同比增长3.22%。

2025年08月23日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2024 年,以精密减速器为例,精密减速器的下游应用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 36%,得益于近年来该领域的迅速扩张,主要配套使用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紧随其后的是机床行业,占比为23%,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为主。

2025年08月22日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无人叉车市场尚处于发展早期,2018 年至今销售规模保持较快发展。2024年我国无人叉车销量约为2.45万台,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机床行业保持着较好的需求景气度,数控机床作为更先进更有吸引力的机床类型,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截止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4305亿元。

2025年08月19日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根据相关数据,截止2024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7.6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05.6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40%。

2025年08月08日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稳定增长 中国市场已达到一定体量、未来增长有限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稳定增长 中国市场已达到一定体量、未来增长有限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随着极地地区战略地位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各国在极地科学考察、商业航运、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需求推动了极地装备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极地装备需求持续增加,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达到了187.77亿美元。

2025年07月21日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从全球ASME持证厂商分布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持证厂商数量大幅提升,由2010年的502家上升至2024年的912家,行业整体竞争随着持证厂商数量大幅增加也日趋加剧。

2025年07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