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煤炭消耗保持高位 煤炭产业能源结构性转型持续推进

一、国内原煤供给弹性在不断增强,落后产能不断淘汰

2016年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我国原煤产量和价格触底反弹,煤炭行业盈利水平大幅好转。我国煤炭产量从201634.11亿吨,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47.8亿吨,原煤产量创历史新高。2021年以来全国煤炭产能新增近10亿吨,其中2022年增加3.0亿吨/年,2023年增加2.1亿吨/年,2024年约增加1亿吨/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国内煤炭供需基本面逐步走向宽松,国内动力煤产业链格局延续区域市场分化和结构性变化加深的趋势,港口现货年均价降至860/吨。预计2025年国内煤炭延续供需宽松,动力煤价格中枢继续下移,现货价格在700850/吨之间偏弱运行。

2025年一季度全国发电量同比下降0.3%,其中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分别增长-4.7%/5.9%/12.8%/9.3%/19.5%,火电同比下降拖累用煤需求。伴随夏天旺季到来,水电出力冲击,电煤需求仍有不确定性。但可以肯定的是,电煤和非电煤需求的叠加释放,将带动煤炭价格的触底反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以来,国内炼焦煤价格多数是处于下跌状态,虽然有两次上涨,但整体上涨幅度都不及跌幅。2024年我国炼焦煤年初价格为2450/吨,年末价格为1610/吨,全年降幅为34.3%

20251-4月,国内炼焦煤煤矿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量均稳步上升,市场供应量随之增加,进而对价格构成了下行压力。与此同时,下游钢材市场需求的减少导致了炼焦煤价格承压。这种市场供需的不平衡状态,最终促使炼焦煤市场价格出现下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煤炭供需矛盾的逐步缓解,但煤炭进口量保持高位

2024年,我国煤炭进口量累计达5.4亿吨,较2023年同期增加0.68亿吨,同比增长14.4%,创历史空前新高。2024年,全国累计出口煤炭666万吨,同比增长49.1%

2019-2024年中国煤炭进出口情况

年份

进口量(万吨)

出口量(万吨)

进口依赖度

2020

30399

319

7.7%

2021

32322

260

7.8%

2022

29320

400

6.3%

2023

47442

447

10.0%

2024

54270

666

11.2%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我国进口煤逐年大幅增长,带来我国煤炭对外依存度大幅提升,我国煤炭进口依赖度已有2022年之前的6%~8%左右水平,提升至了2023-2024年的10.0%11.2%

进口煤炭已经成为国内煤炭市场的重要补充,特别是在冬季用煤高峰时期。我国煤炭主要进口来源国蒙、俄两国均有意与中国长期开展煤炭贸易合作,其中印尼作为新崛起的经济体,近两年内增量较为明显。

2024年我国煤炭进口TOP4国家为俄罗斯、澳大利亚、蒙古和印度尼西亚,其进口市场份额分别为25.85%23.55%20.43%16.59%,占中国煤炭进口总额的8成以上,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煤炭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现代煤化工耗煤需求继续增长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明确提出“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新能源快速发展将逐步压制电力用煤增长,粗钢、水泥等产量基本达峰,未来煤化工仍有增长空间,煤炭消费达峰渐行渐近。虽然清洁能源替代持续进行,但煤炭需求仍有韧性,电力系统仍需要火电兜底发电和调节,煤炭作为原料在化工中应用仍在发展中,或许2025-2027年煤炭需求将达峰,但达峰后更有可能进入消费平台期,而非快速下降。

2024年我国不同行业煤炭消费占比显示,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煤炭消费占比达5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煤炭消费占比1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消费占比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消费占比6%,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火电

我国发电量较快增长,其中,火电仍然是主力电源,但新增电量主要来自非化石能源发电。2024年国内火力发电量产量为63742.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3%,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电力行业全年耗煤28.7亿吨,同比增加1.2%;2025年电力增速将继续高于GDP增速。2025年预计我国全社会用电量10.5万亿千瓦时,增长6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按结构分新投核电等效增加电量500亿千瓦时,光伏、风电新投装机增加电量3000亿千瓦时,水电等其他类型装机增发500亿千瓦时,预计火电有2000亿千瓦时左右增量空间,带动燃煤需求增长1亿吨。

2、钢铁

建材、钢铁行业煤炭消费在“双碳”背景下,各地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政策密集发布,同时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整体产量或止跌企稳,预计钢铁和建材行业煤炭消费呈现基本持平态势或小幅下降。

2020年以来,国内粗钢产量持续下行,而粗钢净出口量大幅提升,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为10.05亿吨,同比下降1.7%;净出口量1.09亿吨,出口占比达10.8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下游用钢行业的消费变化或倒逼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使钢铁工业发展由投资驱动、规模扩张向供给高端化过渡。具体来看,建筑、机械、汽车、造船等传统用钢行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适用性和可靠性提出新要求。2024年全国钢材产量139967.4万吨,同比增长1.1%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煤化工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煤炭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煤化工技术是指以煤为原料生产各种能源或化工产品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煤炭转化和后续加工2个环节。煤化工产业可以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现代煤化工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传统煤化工主要包含煤炭炼焦、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电石-乙炔-聚氯乙烯等。现代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技术和加工手段生产替代石化产品和清洁燃料的新兴产业,主要包含煤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等。2024年化工行业用煤量3.19亿吨,同比增长6.96%

1)尿素

传统煤化工中,尿素可以由天然气、煤炭一次能源直接制得,也可以从煤焦化产生的焦炉煤气中制得。我国尿素生产约74%的来自于煤炭,22%来自于天然气,另外少量的来自于焦炉气,其中煤炭来源中,50%是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占比24%,从趋势上看,烟煤和褐煤的占比有望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尿素产量约为6564万吨,同比增长7.54%,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乙烯

2024年全国乙烯产量为3493.40万吨,同比增长2.34%。乙烯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多种生产路线并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乙烯下游需求恢复增长趋势,在包装、家电、汽车等行业是乙烯下游消费的主要领域。

2024年中国乙烯产业呈现"增速放缓但规模扩张"的特征,全年新增产能约280万吨,总产能达到5500万吨/年,同比增长5.26%。其中,中石化英力士(天津)120万吨项目和内蒙古宝丰二期1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成为核心增量。全年乙烯产量达5330万吨,同比增长11.9%,但产能利用率降至84%,凸显市场供需结构的动态调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5年中国乙烯迎来投产高峰,预计新增产能超1000万吨:沿海布局轻烃路线(如中海壳牌惠州三期160万吨乙烷裂解),西部推进煤化工升级(宁夏宝丰三期260万吨CCUS项目),同时深化炼化一体化(裕龙石化150万吨项目),推动化工品收率提升至60%

2025年化工企业经济运行预计延续平稳态势,生产仍将保持一定积极性,考虑到部分新增产能投产将带动化工行业耗煤量保持增加。《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中提到“有序发展煤炭原料化利用”。煤化工是煤炭清洁应用的方式,仍有不少煤化工项目正在建设,未来投产将贡献用煤增量。(cy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煤炭消耗保持高位 煤炭产业能源结构性转型持续推进

我国煤炭消耗保持高位 煤炭产业能源结构性转型持续推进

2025年1-4月,国内炼焦煤煤矿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量均稳步上升,市场供应量随之增加,进而对价格构成了下行压力。与此同时,下游钢材市场需求的减少导致了炼焦煤价格承压。这种市场供需的不平衡状态,最终促使炼焦煤市场价格出现下滑。

2025年05月15日
2025年钨精矿供应继续缩紧 稀缺性成就钨精矿战略地位

2025年钨精矿供应继续缩紧 稀缺性成就钨精矿战略地位

近年来我国钨矿探明量持续增加,使得国内钨矿储量保持增长,2024年中国钨矿储量达 240 万吨,占全球储量 52%,其余钨资源集中地包括澳大利亚、俄罗斯、越南等,分别占比 12%、9%、3%。

2025年05月14日
BC电池行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国内已企业逐步扩产BC技术路线

BC电池行业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国内已企业逐步扩产BC技术路线

近两年新投产的N型太阳能电池产能多为TOPCon产能,2024年TOPCon电池市场份额有望超过60%,占据绝对主流位置。BC电池有望随着头部厂商产能落地,渗透率将提高。

2025年05月06日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2025年将成中国人形机器人“元年”,或推动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将大幅增长

除了工业机器人以外,人形机器人对钕铁硼的需求更具想象空间,单个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高性能钕铁硼将达到 3.5kg/台,观研天下预计2025-2032年国内机器人数量需求总量将接近1000万台,对汝铁硼的需求将超过3万吨,这对我国稀土行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2025年03月10日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全固态电池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 产业化进程加速

受制于技术发展因素,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电池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首先能够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是介于液态锂离子与全固态锂电池之间的电池类型,目前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半固态电池成本及技术难度低于全固态电池,目前已实现装车,产业化进程稍快于全固态电池。

2025年03月06日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氢能产业发展提速 交通及电力领域具备潜力

我国制氢产能主要集中在西北、华东和华北地区,以煤制氢技术为主。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约为3533万吨,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其中煤制氢产量达到1985万吨,占比56%;其次为天然气制氢,占比21%。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行业供给不足 需求自给率仅60%左右 未来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拓展,我国碳基复合材料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4年上半年,碳基复合材料市场规模约为126.3亿元。

2025年01月15日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市场逐渐规模化、集约化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2020 年我国有机硅产能及产量都占全球的 50%以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为515.04万吨。

2025年0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