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苯乙烯产能保持扩张 中国苯乙烯行业将保持稳步发展态势

一、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苯乙烯(Styrene,C8H8)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个氢原子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乙烯基的电子与苯环共轭,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中,暴露于空气中逐渐发生聚合及氧化。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密度为0.909g/mL。作为化工行业重要的基本原料,苯乙烯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合成橡胶和塑料的单体,用来生产丁苯橡胶、聚苯乙烯、泡沫聚苯乙烯,也用于与其他单体共聚制造多种不同用途的工程塑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苯乙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从苯乙烯的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以及应用规模来看,乙苯脱氢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是当前的主流工艺,但是环氧丙烷-苯乙烯联产法的份额在近几年逐渐提升。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占比更小的生产技术,比如C8抽提技术和新兴的甲苯甲醇侧链烷基化一步制得苯乙烯的技术。

(1)乙苯脱氢法及生产成本

乙苯催化脱氢法在国际上的产能占比在80%左右。虽然这种方法具有耗能低,投入低,以及乙苯转换率高等特点,但是它对于工艺把控和催化剂的选择的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生产一吨苯乙烯需要0.79吨纯苯加上0.29吨乙烯。由此可以得到苯乙烯生产成本的公式为:苯乙烯生产成本=0.79*纯苯价格+0.29*乙烯价格+1000~1500元加工费。关于加工费,主流厂商的价格费在1200元/吨,最低时可以达到1000元/吨。以华东地区苯乙烯基准价格,华南地区纯苯价格和东北亚乙烯CFR(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汇率进行折算)代入公式可以得到近年来苯乙烯的生产利润。

(2)环氧丙烷-苯乙烯联产法

另外一种联产法的全球产量占比在12%左右。这种方法以乙苯和丙烯为原料,最终生成苯乙烯和环氧丙烷。这一工艺的特点是生产每吨苯乙烯的同时会产生0.4吨的环氧丙烷。相较于前者,此工艺的反应较复杂,副产品多,工艺过程更长,且乙苯单耗量也较高。

(3)C8抽提法

C8抽提技术的应用最是小众。其原理是裂解汽油中含有的4%-6%的苯乙烯,运用此方法制得的产品色度一般较高,含有硫且波动较大,属于相对劣势的技术。

C8抽提技术的应用最是小众。其原理是裂解汽油中含有的4%-6%的苯乙烯,运用此方法制得的产品色度一般较高,含有硫且波动较大,属于相对劣势的技术。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苯乙烯产业链来看,苯乙烯的直接上游是乙烯和纯苯,在主流工艺下,两者合成乙苯,再脱氢最后制得苯乙烯。若再往上追溯,乙烯的上游可以追溯到石脑油和原油,而纯苯则较复杂可以分为石油苯和加氢苯,前者可以通过重整石油进行芳烃抽提得到,也可以通过石脑油进行裂解联产制得。加氢苯主要以煤进行焦化制得。由于环保因素的考量,加氢苯通常只作为石油苯的补充存在。综合来看,苯乙烯的直接上游都和原油息息相关,故在分析苯乙烯的成本和利润时,对原油价格的把握也是时非常重要的一环。

苯乙烯的下游较为分散,主要有有聚苯乙烯(PS)、发泡聚苯乙烯(E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丁苯橡胶和丁苯胶乳(SBR/SBL)、不饱和树脂(UPR)等。其中PS、EPS、ABS是苯乙烯最大的下游需求。除了这部分主要下游需求之外,苯乙烯在制药、染料、农药和选矿等行业也有应用。

聚苯乙烯(PS)广泛应用于轻工行业,具体来说,可用于日用装潢、照明指示和产品包装。此外,聚苯乙烯在电气方面是良好的绝缘和隔热保温材料,因此也可用于制作各种仪器外壳,仪器零件以及电容介质。

苯乙烯,与丙烯腈、丁二烯共聚而成的ABS塑料是一种原料易得,综合性能良好,价格便宜且用途广泛的塑料。ABS兼有三种组元的特性:耐热,耐腐蚀,具有弹性和韧性,同时还有加工成型特性。由于这些优点,这种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汽车、电子电器、办公和建材领域。

苯乙烯,与丙烯腈、丁二烯共聚而成的ABS塑料是一种原料易得,综合性能良好,价格便宜且用途广泛的塑料。ABS兼有三种组元的特性:耐热,耐腐蚀,具有弹性和韧性,同时还有加工成型特性。由于这些优点,这种材料被广泛的应用在汽车、电子电器、办公和建材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供给:全球苯乙烯产能持续扩张,我国苯乙烯产能持续增长,国产供应量增加

(一)全球苯乙烯产能持续扩张

从全球产能产量的情况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苯乙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增长推动全球苯乙烯产能持续扩张,2012-2023年,全球苯乙烯总产能从2755万吨增长至4571.1万吨。在区域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东北亚、欧洲、北美、中东、东南亚五大地区,合计产能占比高达98%。其中,东北亚产能持续占据首位,近两年受中国持续高速扩能带动,全球总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占比约57%,北美及欧洲占比分别为15%、14%,也是重要的生产大区。

从全球产能产量的情况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苯乙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增长推动全球苯乙烯产能持续扩张,2012-2023年,全球苯乙烯总产能从2755万吨增长至4571.1万吨。在区域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东北亚、欧洲、北美、中东、东南亚五大地区,合计产能占比高达98%。其中,东北亚产能持续占据首位,近两年受中国持续高速扩能带动,全球总占比持续提升,目前占比约57%,北美及欧洲占比分别为15%、14%,也是重要的生产大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北美地区的苯乙烯市场集中度较高,大部分产能都集中在苯领公司、利安德巴塞尔、Cosmar和美国苯乙烯四家手中。西欧地区的产能主要集中在荷兰和德国,法国意大利以及西班牙也有少量产能。

从进出口的情况来看,东北亚进口需求最大,相对的北美地区,中东地区在全球苯乙烯贸易格局中扮演着出口商的角色。

目前来说,东北亚地区,尤其是中国,仍然以进口苯乙烯为主。但是中国国内大量新增产能的投产情况以及对应的下游产能是否能及时去匹配都会对国际苯乙烯贸易格局带来巨大的变化。

(二)我国苯乙烯产能持续增长,国产供应量增加

我国是全球苯乙烯产能增长最快的市场。近年来,我国苯乙烯产能持续增长。自2020年开始,我国苯乙烯进入高速扩能阶段,截至2023年底,苯乙烯产能已达2129万吨,较2019年翻了近1.5倍。预计2024年中国苯乙烯新增产能在187万吨,产能增速在8.96%,但较2023年下降近11个百分点,产能增速明显放缓。

随着2019年苯乙烯反倾销施行,苯乙烯工厂利润提升,苯乙烯新投计划激增,但受建设周期所限,并未能在这年内全部投产。2020-2022年,前期所规划的项目陆续上马,国内苯乙烯迎来产能投放的爆发期,并且这一时期石化行业一体化发展战略也在推动着苯乙烯产能快速增长。然而下游需求跟进慢,2021-2022年苯乙烯产能逐步显现过剩,且行业生产利润缩水,甚至出现长时间亏损,导致个别新增产能投产放缓,另外,受产能基数增加的原因,虽然新投产能稳定,但增速整体却有放缓。2023年开始,下游新增产能表现较为集中,需求有了较好的提升,同时苯乙烯新增产能也迎来新一轮爆发期,年内产能增速再次提升。

随着产能的增长,苯乙烯的产量也相应增加。2012-2023年,中国苯乙烯产量从455万吨增长至1551万吨。2023年中国苯乙烯乙烯年度总产量在1551.36万吨,较去年增加14.35%,产能利用率在72.86%,同比下降4.26%。产量变化看,2023年国内苯乙烯产量呈震荡增量表现。其中3月份因国内装置集中检修和生产利润亏损问题导致产量下降;另外由于新增装置产能并未完全释放,使得该时间段产能够利用率较低,并且日度产能利用率降至年内最低的61.45%。4-5月份随着检修装置回归和新增产能的释放,产量和产能利用率有明显上升。6-7月份期间,再次由于生产利润亏损,叠加突发性检修装置较多,产量和产能利用率再次降至低值。7月之后,国内装置检修装置回归,基本趋于稳定生产,并在9月份迎来新一轮产能投放,并在新增产能逐步释放的过程中,产量和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进入10月后,国内苯乙烯装置突发检修频繁,其中大型工厂居多,导致产量和开工再次出现明显下降。

随着产能的增长,苯乙烯的产量也相应增加。2012-2023年,中国苯乙烯产量从455万吨增长至1551万吨。2023年中国苯乙烯乙烯年度总产量在1551.36万吨,较去年增加14.35%,产能利用率在72.86%,同比下降4.26%。产量变化看,2023年国内苯乙烯产量呈震荡增量表现。其中3月份因国内装置集中检修和生产利润亏损问题导致产量下降;另外由于新增装置产能并未完全释放,使得该时间段产能够利用率较低,并且日度产能利用率降至年内最低的61.45%。4-5月份随着检修装置回归和新增产能的释放,产量和产能利用率有明显上升。6-7月份期间,再次由于生产利润亏损,叠加突发性检修装置较多,产量和产能利用率再次降至低值。7月之后,国内装置检修装置回归,基本趋于稳定生产,并在9月份迎来新一轮产能投放,并在新增产能逐步释放的过程中,产量和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进入10月后,国内苯乙烯装置突发检修频繁,其中大型工厂居多,导致产量和开工再次出现明显下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按地区来看,我国苯乙烯的市场基本可以划分为东北区域市场、华北区域市场、华东区域市场、华南区域市场、华中区域市场、西南区域市场、西北区域市场。其中华东区域是苯乙烯产销的龙头,地区产能占全国产能的61%,华北,华南和东北市场占稍次要地位,产能占比分别为8%,12%,和10%。华中和西北区域只拥有少量苯乙烯装置且下游装置也在苯乙烯产业链中占比微弱,影响较小,分别占3%以及6%。最后,西南区域仅有少量终端下游,且无苯乙烯装置,故不在产能框架内体现。

按地区来看,我国苯乙烯的市场基本可以划分为东北区域市场、华北区域市场、华东区域市场、华南区域市场、华中区域市场、西南区域市场、西北区域市场。其中华东区域是苯乙烯产销的龙头,地区产能占全国产能的61%,华北,华南和东北市场占稍次要地位,产能占比分别为8%,12%,和10%。华中和西北区域只拥有少量苯乙烯装置且下游装置也在苯乙烯产业链中占比微弱,影响较小,分别占3%以及6%。最后,西南区域仅有少量终端下游,且无苯乙烯装置,故不在产能框架内体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需求:我国苯乙烯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苯乙烯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PS、EPS和ABS等塑料制品行业

苯乙烯作为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是合成橡胶以及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之一。其主要下游应用在于四种重要化工产品:1、可发性聚苯乙烯(EPS)2、聚苯乙烯(PS)3、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4、不饱和聚酯树脂(UPR)以及小部分用于丁苯橡胶的生产。

其中,EPS和PS的消耗占据了下游需求的绝对大头,两者之和占苯乙烯下游需求总和将近50%。前者EPS在北方地区常用于建筑的保温材料,在华东和南方地区常用于包装材料。后者PS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家电和日用品。ABS则是常用于汽车和家电消费。

从下游需求的演变情况看,近年来,ABS的消费占比逐年上升,预计未来可能成为苯乙烯的第一大下游产品。PS和EPS虽然长期产能利用率不足,但新增产能也在逐步释放。此外,随着汽车、家电等行业的持续发展,对苯乙烯的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从下游需求的演变情况看,近年来,ABS的消费占比逐年上升,预计未来可能成为苯乙烯的第一大下游产品。PS和EPS虽然长期产能利用率不足,但新增产能也在逐步释放。此外,随着汽车、家电等行业的持续发展,对苯乙烯的需求也将保持稳定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消费量来看,我国是苯乙烯的主要产地,还是主要的销售地区。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苯乙烯及其下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十年,我国苯乙烯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平均增长率大概在 7%左右,2023年达到 1606万吨,同比增长10.84%。从长期来看,我国苯乙烯行业将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苯乙烯行业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另一方面,随着下游行业的持续增长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苯乙烯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国内市场的逐步成熟,我国苯乙烯行业将在全球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从消费量来看,我国是苯乙烯的主要产地,还是主要的销售地区。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苯乙烯及其下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近十年,我国苯乙烯表观消费量持续增长。平均增长率大概在 7%左右,2023年达到 1606万吨,同比增长10.84%。从长期来看,我国苯乙烯行业将保持稳步发展态势。一方面,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苯乙烯行业将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另一方面,随着下游行业的持续增长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苯乙烯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国内市场的逐步成熟,我国苯乙烯行业将在全球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ys)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中国聚乳酸(PLA)行业市场供不应求 但国内已摆脱国外企业关键技术封锁

目前来看,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全面应用,材料的生产技术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受到极高的重视。2025年上半年中国聚乳酸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9亿元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我国乙二醇行业供需维持去库格局 目前潜在供应压力依然较大

近几年,国内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不断上马,而下游需求尚未有较大提升,存在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如产品市场价格继续在低位徘徊,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乙二醇行业市场规模也呈现出波动的状态,2021年受价格上涨推动,市场规模达到了1125.20亿元,随着产能扩张,2023年乙二醇市场规模940.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高性能聚合物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从1960年最初问世的聚酰亚胺到80年代初问世的聚醚醚酮(PEEK),欧美等各大公司先后对这类高性能聚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尽管研发出了几十个品种,但最终真正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较少,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商业价值上都处于工程塑料尖端。

2025年10月02日
技术升级+应用持续拓展,3D打印行业或将引领消费电子制造新变革

技术升级+应用持续拓展,3D打印行业或将引领消费电子制造新变革

目前金属3D打印玩家包括第一梯队的EOS、SLM Solutions、3DSystems;第二梯队的Desk top Metal、GE Additive、铂力特;第三梯队的Velo3D、DMGMori和TRUMPF。华曙高科、EPlus3D等国内玩家也在扩大市场份额。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