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肉毒素行业现状分析:水货及假货加速清出 国产替代率不断提升

一、行业相关定义

肉毒毒素是革兰染色阳性厌氧芽胞肉毒杆菌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毒性蛋白质,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肉毒毒素能抑制周围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阻断神经和肌肉之间的信息传导,从而引起肌肉的松弛性麻痹,因此在医美领域的主要应用是缓解肌肉痉挛和除皱纹。

二、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从国内发展历程看,1956-1985年,我国肉毒素行业萌芽,该阶段主要依靠国外文献和资料,从进行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到肉毒素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1986-2015年,随着研发加速,我国肉毒素的生产逐渐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2016年以来,随着肉毒素市场高速发展,国家对肉毒素质量关注度提高,且强调强监管。如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管理,实现药品全流程可追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目前,国内的肉毒素市场仅有保妥适与衡力两个获批产品,这两种产品是我国医美肉毒素消费市场的双雄。

我国肉毒素行业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发展情况
芽期 1956-1985年 该阶段主要依靠国外文献和资料,从进行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到肉毒素疗效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启动期 1986-2015年 中国肉毒素的生产形成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发展
高速发展期 2016年至今 注重肉毒素的质量,且强调监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肉毒素市场快速增长,中国肉毒素市场从2010 年的 3.1 亿元快速上升到 2015 年的 22.6亿元,增长动力强劲。从国内市场的销售表现来看,从2014年开始,保妥适和衡力这两款产品都快速增长,2018年,保妥适后来居上,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了衡力, 2019年我国肉毒素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7.6亿元。

近年来我国肉毒素市场快速增长,中国肉毒素市场从2010 年的 3.1 亿元快速上升到 2015 年的 22.6亿元,增长动力强劲。从国内市场的销售表现来看,从2014年开始,保妥适和衡力这两款产品都快速增长,2018年,保妥适后来居上,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了衡力, 2019年我国肉毒素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7.6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情况

我国肉毒素市场中长期正规产品和水货、假货并存,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和草根调研数据,2019年水货销量占比达七成左右,正规产品国产产品的产量约为131万支。随着更多产品的推出消费者可获得更多不同定位、价格、功效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望选购正规产品。同时,近年来我国对肉毒素的监管也趋于严格,有望迫使部分水货和假货退出市场。未来正规肉毒素产品有望逐步得到丰富和完善,并逐步挤压水货和假货产品的生存空间,获得快速稳步的增长。

我国肉毒素市场中长期正规产品和水货、假货并存,根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和草根调研数据,2019年水货销量占比达七成左右,正规产品国产产品的产量约为131万支。随着更多产品的推出消费者可获得更多不同定位、价格、功效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望选购正规产品。同时,近年来我国对肉毒素的监管也趋于严格,有望迫使部分水货和假货退出市场。未来正规肉毒素产品有望逐步得到丰富和完善,并逐步挤压水货和假货产品的生存空间,获得快速稳步的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情况

当今社会被戏谑为看脸的时代,“颜值”也成为了生产力,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逐渐趋同的容貌标准,瓜子脸、“苹果肌”、“天鹅颈”、“罗马脚”,每一个身体部位都有标准化的审美框架,越来越多的人由于不符合这些审美框架,产生了容貌焦虑。为了解决这些天然的生理构造,很多人开始尝试医美手段加入“焕颜”大军,在医美项目中,紧致抗衰项目占市场消费比重较大,其次是除皱瘦脸。之所以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其中主要原因是轻医美项目的兴起,轻医美项目主要有注射类和非注射类以及中医诊疗项目,注射类有玻尿酸填充、肉毒素瘦脸等;非注射类有热玛吉、光子嫩肤、激光脱毛等;中医诊疗项目有针灸拔罐减肥等;并且轻医美项目具有非手术操作、价位低,随做随走效果立竿见影的优势。此外,在使用轻医美人群当中,有将近70%的消费者收入低于月薪一万元,尽管收入有限依然不影响在医美上的消费热情。中国的肉毒毒素市场庞大,具有快速增长的特点。2015年至2019年,中国肉毒毒素注射的数量由99万次增加至230万次。

当今社会被戏谑为看脸的时代,“颜值”也成为了生产力,随之而来的是社会逐渐趋同的容貌标准,瓜子脸、“苹果肌”、“天鹅颈”、“罗马脚”,每一个身体部位都有标准化的审美框架,越来越多的人由于不符合这些审美框架,产生了容貌焦虑。为了解决这些天然的生理构造,很多人开始尝试医美手段加入“焕颜”大军,在医美项目中,紧致抗衰项目占市场消费比重较大,其次是除皱瘦脸。之所以受到年轻群体的喜爱,其中主要原因是轻医美项目的兴起,轻医美项目主要有注射类和非注射类以及中医诊疗项目,注射类有玻尿酸填充、肉毒素瘦脸等;非注射类有热玛吉、光子嫩肤、激光脱毛等;中医诊疗项目有针灸拔罐减肥等;并且轻医美项目具有非手术操作、价位低,随做随走效果立竿见影的优势。此外,在使用轻医美人群当中,有将近70%的消费者收入低于月薪一万元,尽管收入有限依然不影响在医美上的消费热情。中国的肉毒毒素市场庞大,具有快速增长的特点。2015年至2019年,中国肉毒毒素注射的数量由99万次增加至230万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4、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的肉毒素产品依然是真假并存,而且假货占比也较大,国家也在极力查处非法肉毒素产品。单肉毒素查处案件数量都在连年增加,2017年以后国家对医美行业加强监管与整顿,近年来国家主要部委联合开展了数次打击非法医美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完善行业监管制度,针对肉毒素产品逐步出清水货及假货,打造健康良好的肉毒素产品市场环境。

我国肉毒素使用占非手术类医美项目三成左右,这一数据远低于美国的77%。而且肉毒素注射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微整形消费者最为青睐的整形美容项目之一,未来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药品集中采购政策逐步实施,很多药企利润大幅缩减,开始向新领域扩张,相继转型到医美领域,国产替代率不断提升。

我国肉毒素使用占非手术类医美项目三成左右,这一数据远低于美国的77%。而且肉毒素注射如今已经成为了中国微整形消费者最为青睐的整形美容项目之一,未来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药品集中采购政策逐步实施,很多药企利润大幅缩减,开始向新领域扩张,相继转型到医美领域,国产替代率不断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行业竞争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肉毒素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肉毒素是一种生物药品,在全球都受到各国政府的强监管。在我国,注射用A型肉毒素是医疗美容市场上唯一的肉毒素产品类型,通常从开始研发到获批上市需要8 至10 年的时间,即使是已经在境外获批的肉毒素产品,在我国上市也需做临床试验,到最后上市需要3-5年的时间。A 型肉毒素注射的效果通常可持续4至6个月。为获得长期效果,肉毒素需定期注射,具有重复消费的特点。截止2019年,我国肉毒素市场仅有艾尔建的保妥适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衡力两个正规产品。

肉毒素是一种生物药品,在全球都受到各国政府的强监管。在我国,注射用A型肉毒素是医疗美容市场上唯一的肉毒素产品类型,通常从开始研发到获批上市需要8 至10 年的时间,即使是已经在境外获批的肉毒素产品,在我国上市也需做临床试验,到最后上市需要3-5年的时间。A 型肉毒素注射的效果通常可持续4至6个月。为获得长期效果,肉毒素需定期注射,具有重复消费的特点。截止2019年,我国肉毒素市场仅有艾尔建的保妥适和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衡力两个正规产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我国零售药房发展缓慢,医疗体系改革驱动行业走向平台化发展

药品销售额在公立医院终端、零售药店终端和公立基层医疗终端市场份额分别为61.2%、29.5%和9.3%,零售药店终端市场份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城市公立医院、县公立医院、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城市社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市场份额分别为46.07%、15.18%、25.82%、3.51%、4.66%、4.76%。

2025年10月10日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我国维生素K3‌‌‌行业处稳定增长阶段 原材料供应紧张、出口增加拉升下价格波动较大

随着我国国内企业规模、技术的扩展,头部企业通过全流程合成技术实现中间体自给率超90%,废水处理成本降至行业1/3,综合成本较海外低40%。兄弟科技收购南非铬矿,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贯通,生产成本降低15%。近年来,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需求变化维生素K3‌‌‌价格波动较大,行业的毛利率也大幅波动。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我国医学计量市场发展迅速 外资品牌占据高端市场 本土企业快速崛起

医学计量行业的下游为医学装备,近年来我国医学装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医学装备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5万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0.74万亿元。医学装备市场的快速增长,为医学计量行业发展提供了增长动力。

2025年09月26日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中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但现有专业护工人员缺口仍巨大

另外,我国护工服务收费仅为护工成本的10%左右,远低于实际人力成本。护工是典型的现代服务业,既涉及个人消费服务,亦涉及公共服务,这些数量巨大的缺口意味着全新的产业机会。近年来我国护工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2024年达到589.32亿元。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我国(IVD)体外诊断行业已经历从产品引进到自主生产 生化诊断为最成熟细分领域

生化诊断试剂主要是针对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糖尿等疾病的诊断试剂,能够满足终端客户的各种生化检测需求。我国生化诊断产业起步较早,是体外诊断试剂行业中最为成熟的细分领域,生产厂商超过200家,销售试剂品种超过2000种,并且国内约70%的市场份额被国产品牌占据。

2025年09月03日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中国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 食品领域处国产化阶段 医美领域渗透率处高位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透明质酸下游需求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透明质酸第一大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透明质酸市场销量为490吨,2024年我国透明质酸销量已经达到904吨,预计2025年销量有望超过1000吨。

2025年09月03日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国家眼健康战略实施推动我国近视治疗仪行业发展 未来潜在需求较大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眼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近视治疗仪作为医用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眼科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2024年,我国近视治疗仪市场规模约为28.26亿元,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2025年08月01日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细胞、基因治疗高速发展下我国病毒载体行业正迎重大利好 市场竞争呈多元化态势

病毒载体是目前临床试验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载体。它可作为最终产品将目的基因注入体内达到吸料效果,也可以作为中间载体,在体外将目的基因转染整合至目标细胞中并制成细胞产品后会输。此外,非病毒基因编辑技术也大量依赖病毒作为运送基因编辑配件的载体。同时病毒载体也是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的重要物料和CGT药物商业化的核心,而伴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