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工业无人机在植保、物流、海上风电市场前景持续向好 专业服务是第二增长曲线

一、工业无人机行业概述

工业级无人机是一种精准、高效、便捷的可远程控制的航空器,它依靠空气动力为飞行提供升力,能够自主或遥控飞行,可在人工难于接触、涉足的特殊环境下工作,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精准化地采集、存储及传输数据的能力,同时也具备较强的航线适应性和抗恶劣环境的能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工业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按用途分类,无人机可分为特种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可进一步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无人机。本文讨论范围仅限于工业领域,不包含消费领域。

工业无人机注重经济效益,追求巡航速度、续航能力等性能的平衡,对无人机的专业化应用要求高,主要用于测绘与地理信息、巡检、安防监控、应急等领域。我国主要工业级无人机包括:大鹏(纵横股份)、经纬M300 RTK(大疆创新)、GD-XV (观典防务)、lfly V5 (中海达)、 P330 (华测导航)等。

天下分析师观点:近些年我国极端天气、自然灾害事件频发,导致对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的需求愈加强烈,尤其是在人工影响天气、气象探测、应急救援、森林防火灭火、勘探巡查、执法取证等多方面需求更加明显。

二、工业无人机应用场景广泛,植保、物流、海上风电是重点关注领域

1、工业无人机应用蓬勃发展,2024年底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

工业无人机广泛应用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航拍测绘、警用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同时在建筑施工、物流货运、边境巡逻、治安反恐、救灾抢险等方面也加速落地。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持政策,使我国工业无人机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在国内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生产和应用。

工业无人机应用领域介绍

应用领域 特点
农业植保 无人驾驶小型直升机具有作业高度低,飘移少,可空中悬停,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高,远距离遥控操作,喷洒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的危险,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等诸多优点。另外,电动无人直升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很大程度的降低资源成本。电动无人机与油动的相比,整体尺寸小,重量轻,折旧率更低、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易保养。
电力巡检 相较于传统巡线方式大幅提高效率,安全性高,提供信息更加及时,监测信息实时传输能力,能适应复杂电力管网巡检外业中的特殊气象及地形环境。
航拍测绘 无人机航拍测绘系统可以携带数码相机、数字彩色航摄相机等设备,以便快速获取地表信息,获取具有高分辨率的影像,进而获取更精准的数据。无人机系统可以利用所获得的信息生成DEM、三维正射影像图、三维景观模型、三维地表模型等二维、三维可视化数据,这些数据都可以直接运用于各类环境下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警用安防 在城市地区主要路口和重要路段,安防无人机也可以进行全方位高空视频采集,并长期保存,以便交警部门根据长期流量情况作出调整,比如重新设定路口信号灯配时,提高通行效率。可在发生火灾的现场中迅速发现热源获取现场信息,还可参与灭火工作。
环境监测 无人机遥感系统在环境应急突发事件中,可克服交通不利、情况危险等不利因素,快速赶到污染事故所在空域,查看事故现场、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还获取需要特殊保护区域的遥感影像,通过逐年影像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该区域内植物生态环境的动态演变情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工业无人机已实现系列化、多样化发展,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国土面积广袤,作为农业大国,伴随着城镇化的提高,对无人机提供的机械化作业服务需求更高。此外我国正加速融合智慧城市的理念,工业无人机有望凭借其平台化、无人化、智能化特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市场需求加速释放,无人机影响力将从C端向B端外溢。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我国民用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在整个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比超过70%。

目前我国工业无人机已实现系列化、多样化发展,产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国土面积广袤,作为农业大国,伴随着城镇化的提高,对无人机提供的机械化作业服务需求更高。此外我国正加速融合智慧城市的理念,工业无人机有望凭借其平台化、无人化、智能化特点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市场需求加速释放,无人机影响力将从C端向B端外溢。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我国民用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在整个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比超过7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农业植保无人机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植保无人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业无人机,主要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一方面,相比传统的人工或半机械化植保方式,无人机植保的优势明显,具有防治效果好、喷洒效率高、使用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其中,喷洒效率是传统人工的15-80倍,农药使用量、用水量分别比传统人工至少节约50%和90%。据统计,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仅为60%,而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90%以上。因此,植保无人机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植保无人机提供政策支持和补贴,把植保无人飞机正式纳入中央财政购置补贴范围,更进一步推动了植保无人机的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人工成本的越来越高,农业领域使用植保无人机是发展的大势所趋,未来智慧农业对于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31.22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150亿元。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人工成本的越来越高,农业领域使用植保无人机是发展的大势所趋,未来智慧农业对于植保无人机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植保无人机市场规模达131.22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150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工业无人机在快递物流领域应用潜力大,行业巨头积极开拓市场

我国是物流大国,社会物流总额逐年递增。2020年2月,即疫情防控最紧张时,我国LPI指数(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曾下降至26.2%,环比下降23.7%,但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反弹回升至51.5%,可见我国物流行业市场需求强劲。与传统物流相比,无人机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可以在部分人类无法到达或不安全的区域进行配送。据测算,以深耕大型无人机物流及飞控领域的拓攻自主研发的XC-650固定翼大飞机为例,将其和福田欧曼卡车相对比,无人机物流每100公里的成本仅为65.7元,而传统卡车物流为303.6元,大约是无人机物流的4.6倍。中国大型无人机配套供应链逐步成熟,适航和量产成熟后,将向提高产品化程度和降低使用成本的方向快速发展。相比传统的物流运输方式,未来无人机物流规模化铺开后,配送时间将缩短大约60%,总体配送成本将压缩40%-50%,能降本增效,填补物流行业的空白。

无人机物流VS卡车物流成本费用比较模型

固定翼大飞机(XC-650为例)

卡车(以福田欧曼为例)

飞行速度(kn/小叶)

200.0

行驶速度(km/小时)

70.0

飞行100公里所需小时数

0.5

行驶100公里所需小时数

1.4

飞机摊销成本(/100公里)

18.8

卡车摊销成本(/100公里)

28.6

飞机总成本

15000000

卡车总成本

4000000

摊销时间(小时)

400000

摊销时间(小时)

200000

燃油费用

34.5

燃油费用

160.1

L燃油运输距离(km)

15.4

L燃油运输距离(km)

3.3

100公里耗油量(L)

6.5

100公里耗油量(L)

30.2

燃油单价(/L)

5.3

燃油单价(/L)

5.3

飞机保养费用(/100公里)

12.5

卡车保养费用(/100公里)

15.0

驾驶员工资(/)

0.0

驾驶员工资(/)

720.0

驾驶员日行驶距离(km)

0.0

驾驶员日行驶距离 (km)

720.0

驾驶员成本(/100公里)

0.0

驾驶员成本(/100公里)

100.0

百公里总成本()

65.7

百公里总成本()

303.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基于上述优势,在电商业、快递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外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巨头,以及UPS和DHL等物流巨头均考虑通过无人机物流提高业务效率,并积极推进无人机物流的研发或者合作运营。国内来看,顺丰、京东等多家物流企业早已进军无人机物流领域,将其视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之举。在现阶段测试使用的无人机主要为四旋翼或八旋翼式,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飞行半径在10公里上下,承重在10公斤以内。

基于上述优势,在电商业、快递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外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巨头,以及UPS和DHL等物流巨头均考虑通过无人机物流提高业务效率,并积极推进无人机物流的研发或者合作运营。国内来看,顺丰、京东等多家物流企业早已进军无人机物流领域,将其视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之举。在现阶段测试使用的无人机主要为四旋翼或八旋翼式,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飞行半径在10公里上下,承重在10公斤以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海上风电运维行业痛点明显,无人机应用前景广阔

截至2023年3月,全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约3089万千瓦,装机规模已连续两年位居全球首位。“十四五”期间,我国规划了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个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各地出台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规模已达8000万千瓦,这将推动海上风电实现更高速发展。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运维行业痛点明显:一来,当前我国的海上风电项目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海洋环境恶劣,如盐碱海浪的侵蚀腐蚀、台风的肆意破坏等,风机被破坏的概率提升,维修的难度也加大。二来,海上风电运维成本是陆上风电的2-3倍,一方面是海上风电特殊环境影响(如高盐雾高湿度对设备的影响,天气因素对维修窗口期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其地理位置造成交通成本、运维成本和停机的成本比较高。一旦出现故障,维修部件到后,还要等待适合的天气才能作业。此外,大部件更换成本巨大。无论是在海上风电相对成熟的欧洲,还是快速发展的中国,因为大部件供应链可靠性低,甚至整机设计的缺陷,导致大部件需要在海上进行更换。除了大部件本身的成本外,还要考虑大型吊装船施工手续及费用、海上运输费用、养殖户补偿,以及天气窗口因素等,甚至长时间停机造成的发电量损失等,都增加了海上风电的运营成本。

针对海上风电场的相关运维痛点,具有机动灵活、经济高效、安全性高等特点的无人机,则可以弥补常规方式在环境复杂、工况恶劣水域作业的局限性,以全新的解决方案破解传统作业难题,实现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政策和规划,提出有序推进海上风电及“智慧风电”建设,实现电站数字化与无人化管理,重点建设风电智能化运维、故障预警、精细化控制、场群控制等示范应用,为海上风电智能运维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条件。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法规的完善,其在海上发电中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

天下分析师观点:当前工业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早在2016年底,就有消费级无人机企业向工业级无人机转型,这意味着竞争升级。在这样的背景下,无人机企业要主动给自己“找边界”,不断往更加细分的领域开拓和占领市场,精准锁定用户。

三、无人机租赁市场正在形成,专业服务市场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

工业无人机凭借快速精准化地采集、存储及传输数据的能力,较强的航线适应性和高防护等级,逐渐成为了包括电力、应急、警用、智慧城市等行业的必备装备。各行业对无人机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但由于工业无人机与工程机械非常相似,1)产品特性:设备价值高,使用年限长;2)需求情况:主要为周期性作业,项目地点分散;3)客户类型:客户群体主要为企业级用户;4)人员要求: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5)维护保养:需要定时进行专业维护保养。

因此在商业模式上也可以借鉴工程机械的成功经验,若任务使用不频繁,可通过购买飞行服务或者租赁服务来满足工作需求,租赁模式不仅可以解决客户购买无人机的资金占用问题,以较低的租金成本代替购买成本。还可以让资产利用最大化,避免工程项目周期性导致无人机的空置浪费,也省去无人机的仓储成本,用户还可以及时享受最新版本的产品。目前在航拍和农业植保领域,已经有较为成熟的业务模式。未来,工业级无人机租赁将会逐渐成为无人机行业内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同时,也将会更快地推动无人机解决方案在更多行业落地。另外,围绕无人机应用衍生的维修保养服务、培训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大数据服务等一系列新型商业模式也将逐步推广普及。专业级无人机服务市场前景广阔,有望成为重要增长点。

天下分析师观点:国务院、中央军委日前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预计该条例的发布将有利于激发行业企业内生发展动力,使企业生产制造更加规范有序、用户使用更加安全便捷、管理部门履职更加有力高效,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为相关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条件。(LZ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受益于制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由2020 年的2455台套上升至 2024 年的 3613台套。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部分龙头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在重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持续投入,新建或扩建生产线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受船舶工业复苏、新能源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释放等因素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40.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8.4亿元。

2025年10月04日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燃气轮机需求较为旺盛,近年来在运营的燃气轮机较多,例如天津华电军粮 城电厂项目、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等,供应商主要来自西门子、GE、上海电气、 哈尔滨电气、东方汽轮机等等。未来随着国产化持续推进,有望支撑中国气电占比提升。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崛起,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燃气轮机作为发电、调峰和备用电源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15日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从细分产品来看,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光刻机为市场占比最高品类,光刻机的占比达24%,并且随芯片制程迭代,这一占比还在持续提高。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