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可降解塑料行业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行业前景较为广阔

导语:2023年5月16日,国家商务部联合发改委发布《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商品零售、电子商务、餐饮、住宿、展览等商务领域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规定;商务部负责全国商务领域执行国家禁限使用规定和一次性塑料制品报告活动的监督管理;商务领域经营者中的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含外卖平台)企业、外卖企业应当根据本办法向商务主管部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况,对于未遵守国家禁限使用规定的经营者处以罚款,明确了法律责任。在我国加快禁塑限塑的背景下,可降解塑料行业将迎来较快发展。

我国塑料制品产量较高,可降解塑料对治理塑料污染有积极意义

随着食品、日用品、建筑、汽车和电器电子领域的塑料消费量不断增加,我国塑料制品的产量也在不断增长。此外,出口是我国塑料工业的一大组成部分,塑料制品也面临广泛的出口需求,也推动行业产量的增加。2022年由于经济下行、出口受阻,我国塑料制品产量有所下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而塑料制品产量的上升,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土地侵占的危害。塑料类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较长,一般可达200—400年,有的可达500年。因此塑料污染是当前较为严峻的问题。而可降解塑料具有环保、节约资源、安全健康、处理成本低的优势,对治理塑料污染有重大意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可降解塑料可分为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和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分材料来看,可降解塑料中最为常见的PLA和PBAT的应用场景有所不同。PLA属于硬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相容性、可降解性以及良好的抗拉强度、延展度、透气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涂料、工业材料及包装领域。PLA(聚乳酸)由玉米、秸秆等生物质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乳酸;PLA中游环节主要承担以乳酸为原料提取丙交酯,以及丙交酯聚合形成纯聚乳酸后通过复合改性形成复合改性PLA。

PBAT属于软塑料,有良好的延展性、断裂伸长能力、耐热性和抗冲击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塑料包装薄膜、农用地膜等领域。

同时,PLA和PBAT的下游有重叠领域,可以结合两者性能优点制作混合产品达到最高的性价比,例如:在做膜袋时,常常将吹膜加工性较差的PLA与韧性较好的PBAT进行混合,可以在提高吹膜加工性的同时保持生物降解性。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PLA和PBAT降解塑料处于供需快速增长阶段

可降解塑料在中国的发展落后于欧美,但中国也具有后发优势,即一开始就定位于全生物降解而不是淀粉基降解塑料。目前,中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上游原料如乳酸、PTA、AA和BDO,以及下游应用产业均已成熟,但可降解塑料树脂生产处于产业爆发的初期,主要还是成本方面的原因。分材料来看PLA和PBAT发展相对成熟,目前国内已披露新建拟建产能以PBAT和PLA为主。

PLA(聚乳酸)由玉米、秸秆等生物质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制成乳酸;PLA中游环节主要承担以乳酸为原料提取丙交酯,以及丙交酯聚合形成纯聚乳酸后通过复合改性形成复合改性PLA。全球PLA制作工艺包括三类,分别为“两步法”、“一步法”、以及“回收法”。其中主流生产方法——“两步法”的原理是将乳酸单体缩聚脱水并由两分子乳酸环化得到丙交酯后,再将丙交酯开环聚合得到聚乳酸。“两步法”在市场上使用最广泛,但工艺流程长、技术壁垒高,多数企业在丙交酯生产环节难以突破瓶颈。丙交酯开环聚合法目前只有美国Nature Works,荷兰Total Corbion和浙江海正三家企业有所突破。但浙江海正尚不具备丙交酯的产能,因而国内PLA生产的中间原料长期依赖进口,丙交酯技术难以完全突破限制产能释放。

2021全球PLA产能分布情况

企业名称 所属地区 产能(万吨)
Nature Works 美国 15
Total Corbion 荷兰 10
Synbra 荷兰 5
Teijin 日本 1
Hycail 芬兰 0.5
Uhde-Inventa-Fischer 德国 0.05
国外产能合计 - 31.55
丰原生物 中国 10
海正生物 中国 3.45
中粮科技 中国 3
同杰良 中国 1
光华伟业 中国 1
国内产能合计 - 18.45
全球产能合计 - 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18年我国PLA产量为11.7万吨,2022年增长到24.6万吨,五年间复合增长率为20.42%。由于市场普遍看好PLA发展,预测未来中国PLA产能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需求量方面,中国可降解政策推动下,吸管、餐盒及餐具等领域的需求带动PLA消费量的快速提升。因此我国PLA表观需求量不断增长,2018年的12.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25.1万吨,五年间复合增长率为18.3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PBAT通过1,4-丁二醇(BDO)、对苯二甲酸(PTA)和己二酸(AA)的酯化反应合成。PBAT既有良好的延展性、断裂伸长、耐热性和抗冲击功能,又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广泛应用于塑料包装薄膜、农用地膜等膜材料中。

在生产原料方面,1吨PBAT需要约0.4吨PTA、0.6吨BDO和0.36吨AA。我国是PTA生产大国,PTA产能约占全球70%以上,目前国内PTA产能6100万吨,未来PTA新增产能在3000万吨以上;我国AA目前产能为270多万吨,剩余产能约100多万吨,短期内存在原料紧张可能性较低;我国BDO产能约230万吨,短期内出现供应风险可能性较低。长期来看,若国内PBAT生产企业持续扩大产能,BDO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供应风险。

目前国内PBAT产量增长较快,大幅增长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企业扩产。预计2022年中国PBAT产量将达到29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竞争格局方面,目前国内PBAT总产能52.1万吨/年,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有蓝山屯河(12.8万吨/年)、金发科技(12万吨/年)和长鸿高科(12万吨/年)。2021年共投产约24万吨PBAT,目前在建及规划PBAT产能超200万吨,产能增长迅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餐饮外卖为可降解塑料主要市场

总体来看,可降解塑料目前主要应用于餐饮外卖、生物医疗以及农业等领域。餐饮方面,国家在餐饮外卖领域的限塑禁塑政策为可降解材料带来了广阔的应用空间。2022年全国餐饮外卖市场总订单量突破180亿笔,中国餐饮外卖市场订单规模在疫情的影响下仍实现了逆势增长,达到9417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0年中国外卖可降解塑料包装市场规模只有2亿元。2021年1月,全国范围内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已被全面取代。随着国家政策的渐进推动和可降解材料行业的不断发展,餐饮外卖行业的包装袋、包装盒采用可降解材料是必然之势。随着国家产业聚集需求以及可降解材料的产能提升,预计到2025年外卖包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5亿元。根据测算,2022年一次性塑料餐具领域可降解塑料市场空间约为15万吨,2025年将接近35万吨,年均复合增速达到32.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农膜方面,2020年9月我国实施《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其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202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提到了加强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2021年可降解地膜的试验及使用量约为1.2万吨,占地膜总使用量的1%。目前可降解农膜仍处于试验改进技术阶段,主要劣势在于其性能问题和性价比较低。可降解农膜当前的技术水平无法满足全国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在各地应用的效果差异较大,从部分地区推广到全国推广尚需一段时间。预计到2025年,农膜产能扩大,成本下降,可降解农膜的渗透率可达1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qm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需求+政策”驱动,商业制冷行业前景广阔

“需求+政策”驱动,商业制冷行业前景广阔

2018-2022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从2158亿增长至6831亿元,食品领域对冷链物流需求量逐渐增加。由于受国内消费升级以及生鲜电商市场规模扩张影响,果蔬库占比持续上升,2022年占比达到34.0%,首次超过肉类库。

2023年10月31日
亚太地区微生物菌肥发展潜力较大 多元化是未来前进的方向

亚太地区微生物菌肥发展潜力较大 多元化是未来前进的方向

相对于国外微生物菌肥的多样化发展,我国微生物菌肥产品相对单一,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功能性产品缺乏。为了推动我国微生物菌肥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开发出更多具有不同功能和用途的微生物菌肥产品。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划,鼓励和支持微生物菌肥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2023年10月26日
乙二醇下游聚酯产能持续扩张,为行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乙二醇下游聚酯产能持续扩张,为行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乙二醇行业产能和产量逐年提升,2008年我国乙二醇产能仅有229万吨,2022年增加到2519.5万吨,年平均增速约为19%,产量也从2008年的182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1327.8万吨,年平均增速为15.2%。随着产能逐年扩张,目前我国乙二醇供应稳步抬升,进口依赖格局已发生改变。

2023年10月25日
盐化工产业高速发展带动原盐产量稳定增长 业界持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盐化工产业高速发展带动原盐产量稳定增长 业界持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盐化工产业在我国仍属于快速发展阶段,由于投资见效快,所以近年来一直是各类投资主体竞相进入的重点行业,但投资主体的不断进入,导致盐化工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不同区域的生产者相互联系较少,信息沟通存在滞后性,严重制约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3年10月12日
AI赋能,工业设计在适老助老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AI赋能,工业设计在适老助老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我国工业设计在适老产品领域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表面,忽视了老年人隐性心态特征与诉求。这一方面透露出设计师专业知识的匮乏,对老年人的需求和心理状态了解不够深入,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公众普遍对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认识和理解普遍不足。

2023年10月08日
改性塑料作为我国新材料发展的重点领域,下游需求端持续扩容

改性塑料作为我国新材料发展的重点领域,下游需求端持续扩容

结构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达137万辆/368万辆/706万辆,近3年CAGR为127%,渗透率从2020年的5.41%,大幅提升至2022年的25.97%。随着汽车总量回暖+结构优化,车用改性塑料需求持续向好。

2023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