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政策频出,民营眼科医院有望填补眼科医疗资源不均衡难题

我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持续扩大,青少年近视防控被重视

眼科医疗服务指针对眼部及眼科疾病而进行的预防或诊治用途的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提供者是医生等医务人员,场所为医院,提供的服务包含诊断、处方开具、手术以及验光配镜等。

按照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分类,目前常见的眼科疾病及治疗方式为,1)屈光不正:常见治疗手段包括屈光手术(角膜、眼内屈光手术等)和医学视光(框架镜、角膜接触镜等);2)白内障:常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等)和药物治疗(部分滴眼液等);3)其他眼科疾病:包括青光眼、眼底病及干眼。

眼科疾病主要治疗方式

眼科疾病

常用治疗手段

治疗目标

屈光不正

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屈光手术矫正老视等)

治愈

医学视光(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

控制

白内障

手术治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等)

治愈

药物治疗(部分滴眼液等)

延缓

青光眼

药物治疗(缩瞳剂、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α-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前列腺素衍生物、碳酸酐酶抑制剂、高渗剂等)

控制

激光治疗(Nd:YAG 激光虹膜切开术、氩激光或半导体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等)

控制

手术治疗(周边虹膜切除术、小梁切除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睫状体冷凝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

控制

眼底病

药物治疗(玻璃体内注射抗 VEGF 药物等)

改善或挽救视力

激光治疗(激光光凝、经瞳温热疗法、光动力疗法等)

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等)

干眼

非药物治疗(眼睑清洁、热敷及睑板腺按摩等物理疗法、湿房镜及硅胶眼罩、软性角膜接触镜、泪小点栓塞等)

改善

药物治疗(人工泪液替代、口服药物局部抗炎与免疫抑制治疗)

手术治疗(自体颌下腺移植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比于公立医院眼科,民营眼科医院的针对性强,且往往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就医环境,让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民营眼科医院就诊。加之民营眼科医院运营模式可复制性强,在过去的几年间,中国民营眼科医院发展更为迅猛。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民营眼科医院在人才培养、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上的优势,中国民营眼科医院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资料来源: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十三五”时期,各地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政府绩效考核。2021年4月,教育部等15个单位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持续加强近视防控。2022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再次提出提升近视防控和矫治水平。

青少年近视防控相关政策

日期 政策名称 部门 相关内容
2018.8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8部门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以上;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2020.11 《儿童青少年防控近视系列手册》 卫健委 针对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等不同学龄阶段近视防控提出专业建议。
2021.6 《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 教育部 明确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着力提高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改进率和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
2021.6 《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 卫健委 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主要由具备相应服务能力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县级医疗机构提供,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眼病筛查及视力评估、健康指导、转诊服务和登记儿童眼健康档案信息等。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或其他具备条件的县级医疗机构接收转诊儿童,开展专项检查、视力复筛和复查、眼病诊疗、转诊服务和登记儿童眼健康档案信息等。
2021.10 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 卫健委 扎实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服务,人群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022.1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 卫健委 到202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1、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整体水平不断提升;2、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人数逐步减少3、全国CSR达到3500以上,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不断提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眼科医疗资源不均衡,民营眼科扩张更为容易

中国眼科资源分布显著不均,眼科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东部地区的眼科病床密度显著高于中西部省份。由于经济发达省份整体财政收入较高,因此在医院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医保结算额度两方面都有充足的财政支持,使得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医院的眼科硬件设施更为先进,患者得到的诊疗服务水平也更高。另一方面,各大医学高校也主要集中于东南发达省市,因此在眼科人才培养角度东南沿海省市也更具优势。按照单位面积(每平方千米)眼科病床数量比较,上海市、北京市以及天津市的眼科病床数量处于全国前列,眼科诊疗资源较为丰富。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民营眼科医院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从竞争格局来看,公立医院当中,知名度较高的有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国排名第一的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其最早可追溯至1835年的眼科医局,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于2001年正式更为现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其中,角膜病专科、青光眼专科、白内障专科是广东省医学重点专科。人才方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现有200多名专业眼科医生,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83名。其中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二级教授5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名,中组部引进人才6名。1978年以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共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项、863计划课题5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等多个奖项,是中国综合实力最为突出的综合性眼科中心。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始建于1886年,是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其眼科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重点专科、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人才方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眼科拥有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7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35人。中心成立以来,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1项,组建成立了“国家眼科创新药物研究与评估中心”以及“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领先的以临床眼科以及工程技术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中心。

(3)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创办于1952年,创办时名为上海医学院眼耳鼻喉科医院,2000年更为现名,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眼耳鼻喉专科医院。其眼科是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卫生部重点学科。眼科在职医师总人数175人,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25名,其中包括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候任主任委员1名,上海领军人才4名。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卫生部及上海市等各级科研项目数十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医学科技等十余奖项,是中国重要的疑难眼病诊治中心。

在民营医院阵营,眼科专科医院竞争激烈,其中爱尔眼科是全国知名连锁眼科医院集团。

1)爱尔眼科

根据爱尔眼科官网及公开信息,截至2022年6月30日,爱尔眼科已在中国建立700余家眼科医疗机构,并在欧美及东南亚拥有医疗服务机构网点。2021年,爱尔眼科(包括上市公司持有的境内174家医院及118家门诊部)旗下医院共完成了约1,019.61万余人次的诊疗,共进行了81.73万余台手术,创造了150.01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同时,爱尔眼科拥有上万名医疗人员,专家和医生团队包括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博士后、留学欧美的学者以及临床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

(2)普瑞眼科

普瑞眼科成立于2005年,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全国建立了约23家大型眼科医院及3家眼科门诊部。凭借大量的专业化人才,普瑞眼科医院旗下医院已具备眼科全科诊疗的能力,曾被国家卫计委授予“消除白内障防盲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被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机构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授予银奖,被所在省评为“省诚信民营医院”,被当地市政府连续多年评为“先进民营医院”、“十佳民营医院”,或“质量、维权诚信企业”、“市卫生先进单位”等,并被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百万白内障复明工程”定为指定医院。

眼科是依赖影像学检查和眼科设备进行手术和治疗的学科,常见的眼科设备包括眼科检查设备、验光设备、激光治疗设备、准分子激光手术系统等,单一设备的采购价格在几十万元至百万元之间,蔡司全飞秒设备价格上千万,整体单家眼科医院固定投资总价可能在1000万-3000万。由于设备相对昂贵,医生脱离民营眼科医院自主开店的可能性较小;同时相对其他科室亿元级别的单院投入,千万级别的单院投入,不会对民营眼科医院形成太大的资金压力,易于连锁扩张。

资料来源: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Y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入局者前赴后继,盈利桎梏短期仍难化解,互联网医疗能否化茧为蝶?

入局者前赴后继,盈利桎梏短期仍难化解,互联网医疗能否化茧为蝶?

2023年以来,互联网医疗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行业急需寻求增量空间,或许可以考虑在儿童医疗市场寻求突破口。现阶段互联网医疗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培育市场,只有形成消费惯性和稳固的认知,才有希望找到更多盈利的可能。考虑到儿童普遍对医院存在恐惧心理,线上诊疗正在成为家长的首选,以此为切入,不仅能迎合市场需求,也可以提前抢占未来

2023年09月22日
全力聚焦脑科学研究与产业化 商业化落地有望突破

全力聚焦脑科学研究与产业化 商业化落地有望突破

从临床角度来看,脑科学的需求非常刚性,最典型的就是自闭症的小孩,如果能通过研究治疗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就是极大的进步,另外,在老年市场中,脑科学在帕金森病性、阿尔茨海默病为代表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领域更是有着非凡意义,这也是资本持续投入的原因。

2023年09月18日
政策多维度护航民营医院成长 反腐高压下优质民营龙头有望扩充医生资源

政策多维度护航民营医院成长 反腐高压下优质民营龙头有望扩充医生资源

民营综合医院成为社会资本投资热点,在国家鼓励社会办医的大环境下,近年来众多药械企业、险资、地产商、慈善机构、跨界转型企业及投资机构蜂拥进入民营医院赛道,由于要满足大众需求,其对医保的依赖度高,容易和公立医院形成直接竞争,因此目前民营综合医院多采取打造具有特色专科的综合医院的策略。

2023年09月01日
CRO携手AI科技公司或将常态化 行业正在开启一片蓝海市场

CRO携手AI科技公司或将常态化 行业正在开启一片蓝海市场

目前国内AI药物研发在企业数量及市场成熟度上仍不及国外,仅有英矽智能进入榜单,其次大订单服务对象基本为大型跨国药企,它们的“试水”也是全球药企的“风向标”,因此,AI药物研发未来的膨胀点或许就在国内。

2023年08月08日
自动化医疗市场远未饱和,需求推动增长

自动化医疗市场远未饱和,需求推动增长

日本每千人床位数处于全球最高水准,2013年以来一直保持约13张床位/千人的水平,中国每千人床位数相对于日本虽处于较低水平,但历年来持续上升,从2013年的4.6张床位/千人持续增长至2021年的6.7张床位/千人,预计未来随着医疗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强,中国每千人床位数将持续增长。

2023年08月07日
亚太地区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大有可为 重点关注除冠脉介入外其他细分领域机会

亚太地区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大有可为 重点关注除冠脉介入外其他细分领域机会

当前冠脉介入医疗器械市场格局基本稳定,可以考虑经导管瓣膜介入、心脏起搏器、药物球囊、射频消融器械和心脏封堵器等几个方向,相关企业应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优势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作用,加快产品更新迭代,缩短与外资品牌之间的差距。

2023年08月01日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市场需求大 创新药进医保迫在眉睫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市场需求大 创新药进医保迫在眉睫

对于有经验、技术销售渠道都非常成熟的仿制药企业而言,如果想要转型,可以考虑从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做起。长久以来,这类药太贵、患者支付能力差,市场并不成熟,如果靠着医保谈判、生物类似药把价格降下来,这是非常大也是长期的市场,但却不失为一条适合仿制药企业的“捷径”。

2023年07月17日
专业医师平台是医药数字化营销最具潜力赛道 虚拟医药代表或将催生新业态

专业医师平台是医药数字化营销最具潜力赛道 虚拟医药代表或将催生新业态

医药数字化营销需要立足长远的战略规划。当前行业数字化转型已步入深水区,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转型都在不断完善,因此行业要对数字化营销给予更多耐心,在合规前提下,需要有更多样、合理的指标衡量数字化营销的效果,并推出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以及更能占领用户心智的方案。

2023年07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