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3D打印行业技术创新情况及产业化分析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别于传统减材制造技术的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支撑技术之一。常用于模具制造、工业设计模型等,后来逐步扩展到航空航天、建筑、汽车制造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3D打印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2-2029年)》显示,3D打印技术的出现,最早要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查尔斯·胡尔(Charles W.Hull)发明的立体光固化(SLA)技术。1986年,Charles Hull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商用3D打印机,开启了3D打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国际 3D 打印技术里程碑事件

时间 事件
1984年 美国人Charles Hull发明立体光固化(SLA)技术
1988年 美国人Scott Crump发明熔融挤出沉积(FDM)技术
1996年 美国3DSystems,Stratasys和Z Corporation公司分别推出了新一代的快速成型设备,此后快速成型便有了更加通俗的称呼“3D打印”
2010年 美国的Organovo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台3D生物打印机,能够使用人体脂肪或骨髓组织打印出人体组织,使得3D打印人体器官成为可能
2011年 荷兰医生使用3D打印的金属下颌骨完成一例植入手术,标志着3D打印植入物开始进入临床应用
2016年 美国GE公司收购德国金属3D打印机制造商Concept Laser和瑞典电子束增材系统制造商Arcam;医疗行业巨头Johnson与Carbon合作进军3D打印手术器械市场
2017年 美国Desktop Metal公司在RAPIDTCT3D打印展会上发布DM Studio和Production桌面金属3D打印机
2018年9月 惠普官方宣布推出基于粘结剂喷射的金属3D打印系统
2018年11月 美国将3D打印列为限制性出口技术
2019年3月 总部位于以色列的精密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商Nanofabrica宣布推出其微级分辨率3D打印技术
2019年4月 以色列科学家使用患者的细胞3D打印一颗微型的活体心脏
2020年 ExOne和匹兹堡大学使用金属3D打印技术生产可重复使用的呼吸器
2020年 马萨诸塞大学发明"注射3D打印"技术,将FDM速度提高3倍
2020年 德国路德大学科学家开发出能一步完成液体填充物体3D打印的新技术
2021年 Desktop Metal相继收购Exone,MetaAdditive,改变了粘结剂喷射金属3D打印技术的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启动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3D打印技术发展总体与国际同步,特别是2015年后,为加快推进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使得我国的3D打印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中国 3D 打印产业发展历程

时间 事件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开始启动增材制造技术研究
1988年 清华大学成立了激光快速成型中心
2013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凭借“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2015年 为加快推进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
2016年4月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部、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的指导下,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2)成立
2017年6月 唐都医院通过使用3D打印的聚醚醚酮(PEEK)植入物,为一名患者置换肋骨。该手术标志着3D打印PEEK材料首次进入临床应用
2020年8月 光固化3D打印获突破:国产4800万像素数字光场芯片
2021年 三星堆发掘现场我国首次借助3D打印提取文物
2021年 航空制造3D打印专家王向明当选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对于3D打印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科研院所及高端制造企业逐渐加入新型3D打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中。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3D打印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带动了我国整体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2009年之前3D打印专利申请数量维持在个位数,2009~2015年许多领先的工业3D打印专利到期,随着3D打印核心技术的释放,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与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产业化进程。

我国对于3D打印技术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的科研院所及高端制造企业逐渐加入新型3D打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中。与此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3D打印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带动了我国整体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2009年之前3D打印专利申请数量维持在个位数,2009~2015年许多领先的工业3D打印专利到期,随着3D打印核心技术的释放,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与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产业化进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3D打印技术方向国外申请人在华专利申请情况,美国、德国、韩国、日本、荷兰在华申请量较大,特别是美国申请人在华申请远超其他国家,这一方面表现出美国申请人对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视,积极在中国进行相关的专利申请布局,另一方面又反映出美国申请人在3D打印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如美国的3DSystems公司、Stratasys公司、GE公司等均为全球领先的增材制造公司,国内企业可积极寻求与上述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加大技术引进和交流。

在3D打印技术方向国外申请人在华专利申请情况,美国、德国、韩国、日本、荷兰在华申请量较大,特别是美国申请人在华申请远超其他国家,这一方面表现出美国申请人对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视,积极在中国进行相关的专利申请布局,另一方面又反映出美国申请人在3D打印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如美国的3DSystems公司、Stratasys公司、GE公司等均为全球领先的增材制造公司,国内企业可积极寻求与上述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加大技术引进和交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3D打印技术专利申请分类号主要集中于B部,重点涉及B33Y、B29C、B22F三个小类,其中B33Y主要涉及3D打印成型的装置和技术原理。

国内3D打印技术专利申请分类号主要集中于B部,重点涉及B33Y、B29C、B22F三个小类,其中B33Y主要涉及3D打印成型的装置和技术原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申请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中,有6家属于高校院所,分别为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以及北京工业大学,此外,还包括4家企业,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惠普发展公司、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3D打印技术国内申请量排名前10位申请人

申请人 专利数量 申请人类型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293 企业
西安交通大学 291 高校院所
华南理工大学 289 高校院所
浙江大学 285 高校院所
惠普 171 高校院所
华中科技大学 159 企业
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 155 企业
吉林大学 147 高校院所
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142 企业
北京工业大学 141 高校院所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1年中国3D打印专利授权主要集中在制造工具和医药科学领域,而服饰、食品科学等消费级领域数量较少。

2021年中国3D打印专利授权主要集中在制造工具和医药科学领域,而服饰、食品科学等消费级领域数量较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近年来,3D打印热度不断提升。2021年,国内共有3D打印融资案例34例,国外共有融资案例108例,相比于2019年均有较大增长。

近年来,3D打印热度不断提升。2021年,国内共有3D打印融资案例34例,国外共有融资案例108例,相比于2019年均有较大增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3D打印头部企业快速布局3D打印产业化,多家企业拥有较高的3D打印设备与材料年产能/年销量。目前国内工业级3D打印设备与材料主要供给国内,而消费级3D打印设备主要销往国外。根据3D行业专家的观点,这是由于国内原材料较为便宜,加工3D打印设备成本较低,且国内消费级供应链较为完善,已经可以满足鞋子、衣服等日用品的需求,3D打印的用途没有完全凸显,国外则更需要3D打印简化供应链。

2021年中国3D打印头部企业设备与材料年产能情况

类别 公司 产品 年产量
工业级金属 铂力特 金属3D打印设备 293台
华曙高科 金属3D打印设备 164台
高分子粉末 150吨
华曙高科 金属3D打印设备 (累计出货超500台)
飞而康快速制造 3D打印钛合金粉末 90吨
工业级非金属 联泰科技 3D打印设备 (年销量1500台)
树脂材料 (年销量100吨)
消费级 创想三维 消费级3D打印机 100万台
纵维立方 消费级3D打印机 2020年出货量50万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ppen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需求持续升温 供应链逐渐完善且多元化趋势明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近年来植保无人机销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植保无人机销量约为5万架;到2017年,销量大幅增长至约1.1万架;2018年销量突破3万架;2023年销量达到9.3万架;2024年销量进一步攀升至10.6万架。

2025年08月27日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化加速持续拉动我国模具行业需求增加 部分企业产品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近年在工业市场发展繁茂以及下游应用市场需求增长下,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840.14亿元,同比增长4.48%。到2024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5.91亿元,同比增长3.22%。

2025年08月23日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政策助力减速器行业发展提速 工业机器人仍为精密减速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

2024 年,以精密减速器为例,精密减速器的下游应用中,工业机器人占比最高,达 36%,得益于近年来该领域的迅速扩张,主要配套使用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紧随其后的是机床行业,占比为23%,以精密行星减速器为主。

2025年08月22日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无人叉车即将进入爆发奇点 智慧物流政策推动下行业或迎高速发展

从市场规模来看,无人叉车市场尚处于发展早期,2018 年至今销售规模保持较快发展。2024年我国无人叉车销量约为2.45万台,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工业母机市场“大而不强”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行业升级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机床行业保持着较好的需求景气度,数控机床作为更先进更有吸引力的机床类型,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截止2024年我国数控机床市场规模达到4305亿元。

2025年08月19日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正处商业化前夜,医疗和民用领域成为最主要应用场景

根据相关数据,截止2024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7.6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305.6亿美元,复合增速超过40%。

2025年08月08日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稳定增长 中国市场已达到一定体量、未来增长有限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稳定增长 中国市场已达到一定体量、未来增长有限

全球极地装备行业随着极地地区战略地位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各国在极地科学考察、商业航运、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需求推动了极地装备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极地装备需求持续增加,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达到了187.77亿美元。

2025年07月21日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2025年我国压力容器行业竞争格局与市场集中度分析

从全球ASME持证厂商分布情况来看,近年来我国持证厂商数量大幅提升,由2010年的502家上升至2024年的912家,行业整体竞争随着持证厂商数量大幅增加也日趋加剧。

2025年07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