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锂电池安全得到重视,政策、消防和材料各环节共同发力

锂电池安全问题被重视,各车企纷纷推出高安全电池方案

锂电池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会出现一定概率的失效,包括容量衰减(跳水)、循环寿命短、内阻增大、电压异常、析锂、产气、漏液、短路、变形、热失控等,严重降低了锂电池的使用性能、一致性、可靠性、安全性。对锂电池失效进行准确诊断并探究其失效机理是锂电池失效分析的主要任务。

失效分析是一种判断产品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预测或预防失效现象的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人们对锂电池的使用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凸显在体积/质量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成本、安全性能等方面。例如在《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了能量型锂电池比能量大于300W·h/kg,功率型锂电池比功率大于4000W/kg的发展目标。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逐年提升。

锂电池安全问题及表现

<strong>锂电池安全问题及表现</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锂电池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呈递增态势,消费者已由“里程焦虑”转入“安全焦虑”,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拦路虎。

当下,电池安全已成为车企除续航和快充之外的新一轮宣传点,各主流车企均推出了自身高安全电池解决方案。

各车企高安全电池方案发布情况

时间

车企

内容

2020-03

比亚迪

可通过针刺试验的刀片电池

2020-11

蔚来

无热蔓延安全设计的100kWh电池包

2021-03

岚图

“无冒烟、无起火、无爆炸”电池

2021-04

上汽

“永不自燃”电池包

2021-04

广汽

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实现三元电池包针刺不起火

2021-09

长城

“永不起火、永不爆炸”的大禹电池

2021-09

岚图

“琥珀”及“云母”电池安全技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此外,国务院于2021年10月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3000万千瓦以上;但截至2021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仅572.97万千瓦,“十四五”期间新型储能市场将实现多倍增长,增长空间广阔。

消防行业规模大,工业消防领域占比持续增加

锂电池,尤其是动力电池由于具备大体积,其安全消防问题值得尤为关注。

根据现行《消防法》、《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关于取消部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的公告》等法律法规要求,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并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和企业标准。

改革开放前,我国消防行业发展缓慢,全国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数量不足100家,且大部分是国家出资建设的国营企业。2001-2003年,国家逐步取消了消防产品生产销售备案登记制度,逐步建立消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消防市场环境发生根本性变革,民营企业开始涉足消防行业,行业发展速度加快。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快递增长,消防产业也逐渐发展成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消防产品生产企业已超过5,000家,消防行业整体规模较大。

消防行业的企业数量较多,但缺少行业领军企业,各家企业的市场份额较分散,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消防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单一、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在外观、功能等方面同质化严重,盈利水平较低。

相对而言,在工业消防领域的消防企业数量较少,其中,少数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的企业产品技术含量高,智能化、自动化功能强,毛利率水平较高,成长相对较快。

在能源转型的催化下,交通运输、电力电网等配套投资持续增加,针对工业消防的需求迅速提升,工业自动灭火系统基本实现国产化,市场竞争较为充分,而工业火灾报警系统则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仍有一定国产替代空间,能够推动中高端消防产品向智能、特种、高效应用等方向发展。截止2021年,我国民用消防和工业消防市场规模分别为8815和1703亿元,工业消防在整个消防领域占比达到16.19%。

在能源转型的催化下,交通运输、电力电网等配套投资持续增加,针对工业消防的需求迅速提升,工业自动灭火系统基本实现国产化,市场竞争较为充分,而工业火灾报警系统则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仍有一定国产替代空间,能够推动中高端消防产品向智能、特种、高效应用等方向发展。截止2021年,我国民用消防和工业消防市场规模分别为8815和1703亿元,工业消防在整个消防领域占比达到16.1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相关政策推动锂电池消防体系建设和产品的储备

2021年8月,国家出台《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征求意见稿)》,要求要围绕储能设施加强消防设计,助推储能消防市场发展。除储能电站外,储能消防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家用储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为行业发展带来催化。

从产业链结构来看,动力电池消防行业上游主要是各类原材料,包括电子元件、结构件、机箱、灭火器等,下游则是动力电池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储能等领域。

电池消防行业产业链结构

<strong>电池消防行业</strong><strong>产业链结构</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当前国内龙头企业抢占储能消防先机。以青鸟消防为例,龙头公司迅速建立了兼顾前端探测和后端灭火的储能产品体系。在前端探测方面,有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级别(舱级、簇级、pack级)的探测器,如线性缆式探测器、小型烟感探测器、吸气式探测器等;而灭火方面主要针对电池研发,包括七氟丙烷灭火系统、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等产品,用完备的产品体系加速布局。

气凝胶行业飞速发展,可以有效增加动力电池隔热性

除了消防体系外,锂电池的安全问题需要从源头入手,即锂电材料的安全优化。

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多孔网络结构、并在孔隙中充满气态分散介质的固体材料,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目前商业化应用的气凝胶主要围绕其高效的阻热能力展开,下游用于石油化工、热力管网、锂电池、建筑建材、户外服饰、航天、军工等多个领域。与传统保温材料相比,1)其保温性能是传统材料的2-8倍,因此在同等保温效果下气凝胶用量更少;2)气凝胶更换周期在20年左右,而传统保温材料的更换周期在5年左右,因此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更低。

气凝胶诞生于1931年,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外才开始将其产业化。但由于干燥过程成本较高,早期气凝胶只能用于航天军工和石化领域。国内气凝胶行业起步于21世纪,2012年国内首套1000L超临界二氧化碳气凝胶干燥设备投产,标志着气凝胶的规模化生产。

当前气凝胶行业处于拐点向上的飞速发展阶段,原因在于气凝胶在石化管道、锂电池的应用已经具备高性价比,中石化、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已经从传统隔热材料切换至气凝胶,头部企业的标杆效应将带来气凝胶行业量的起飞,预计到2025年,国内气凝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90亿元。

当前气凝胶行业处于拐点向上的飞速发展阶段,原因在于气凝胶在石化管道、锂电池的应用已经具备高性价比,中石化、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已经从传统隔热材料切换至气凝胶,头部企业的标杆效应将带来气凝胶行业量的起飞,预计到2025年,国内气凝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90亿元。

资料来源:Marklines,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电化学储能逐渐成为储能主要形式,AI数据中心亦将驱动储能行业进一步发展

考虑配储功率为 1:1 及配储时长在 3-4 小时之间,预计每 100MW 的数据中心建设有望带动 450-800MWh 的储能需求。未来数据中心储能需求有望高速增长,预计 2027 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将突破 69GWh,到 2030 年储能需求将增长至 300GWh。

2025年09月04日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储能领域碳酸锂市场需求前景向好

锂云母端受高成本压力及环保问题的影响,叠加江西地区高品位锂云母供应偏紧,产量增速放缓,同比增加17%;盐湖端凭借其成本优势持续放量,同比增加37%;回收端因当前废旧电池地区资源错配所造成的原料结构性短缺,导致产能无法高效利用,叠加利润亏损压力下,24年产量同比下滑19%,仅占比10%。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我国正大力发展新型储能 产业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全年新增新型储能装机4237万千瓦/1.01亿千瓦时。全国新型储能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十四五”以来储能时长呈上升趋势。

2025年08月15日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全球钾资源区域供需错配,中国进口依赖显著

氯化钾是复合肥及多种钾盐的直接原料,其中用于复合肥生产占比最高,达47.5%,用于生产硫酸钾、硝酸钾、氢氧化钾等占比39.5%,直接施用占比较低,仅8%。

2025年08月15日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超导材料行业:高温超导有望后来居上 可控核聚变装置将成重要应用方向

高温超导受限于技术,整体市场应用占比仍较小。截至2022年,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9成,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持续发展应用,预计高温超导材料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扩大,高温超导材料整体的占比有望稳定提升。

2025年08月11日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项目落地、建设提速 我国煤化工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煤炭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矿物,其大分子结构核心是芳香环,环数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加,芳香环之间通过桥键相连。我国资源禀赋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特征,截止2023年底,我国煤炭储量为2185.7亿吨,而石油、天然气剩余技术开采储量分别为38.51亿吨和6.74万亿立方米,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与可持续性显著

2025年08月09日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BC电池有望成为光伏技术升级主要方向 多家企业开始布局相关生产线

自 2023 年起,以 TOPCon 为代表的 N 型电池技术逐步成为市场主流。与此同时,XBC 电池凭借其更高的转换效率、更优的弱光性能以及与其他技术路线良好的兼容性,增长势头强劲。预计未来五年,其出货占比将从 2024 年的近 5%提升至 25%以上。

2025年08月07日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全球铟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为最大铟生产国、但尚未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2020年全球铟市场规模为1.46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4年全球铟市场规模达到了4.91亿美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35.42%,与全球稀散金属产业市场同步增长。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