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现状及前景展望 行业将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

1.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

智能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20世纪50、60年代全球智能机器人行业萌芽,美国在1962年研发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行业进入密集开发期。20世纪80年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智能机器人行业进入适用化期,这时智能机器人已进入了实用化,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进入21世纪以来,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更加完善,还具有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能力,可根据作业要求与环境信息自主地进行工作,行业正向成熟期迈进。

2.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现状

(1)智能机器人产量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相对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我国智能机器人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机器人产量为33.63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7.8%;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产量为41.62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3.8%。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相对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我国智能机器人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机器人产量为33.63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7.8%;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产量为41.62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智能机器人销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目前智能机器人应用已经覆盖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应用范围的拓宽下智能机器人销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销量由15.93万台增长至37.87万台。

目前智能机器人应用已经覆盖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应用范围的拓宽下智能机器人销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7-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销量由15.93万台增长至37.87万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

随着供需端向好,2017-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652.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750.1,较上年同比增长15%。

随着供需端向好,2017-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652.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为750.1,较上年同比增长1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展望

在需求增长、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智能机器人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超1400亿元。

在需求增长、政策支持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智能机器人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预计2025年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超14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智能机器人市场

具体来看,工业自动化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为33.4%,行业潜力巨大。

具体来看,工业自动化需求的驱动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重为33.4%,行业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懒人经济进一步推动国内智能机器人市场增长

伴随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懒人消费逐渐兴起,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智能机器人市场增长。如扫地机器人极大程度解放了消费者的家庭打扫负担,在懒人经济推动下扫地机器人逐渐由可选品变为刚需品,销售规模由2016年的42.5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110亿元。

伴随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懒人消费逐渐兴起,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智能机器人市场增长。如扫地机器人极大程度解放了消费者的家庭打扫负担,在懒人经济推动下扫地机器人逐渐由可选品变为刚需品,销售规模由2016年的42.5亿元快速增长至2021年的11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力促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对于国家而言,机器人技术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高度关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将其升至为国家战略高度,出台相关政策,力促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我国已成为支撑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

“十三五”以来,我国已成为支撑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智能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主要内容

2021.12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开展工业机器人创新产品发展行动,研制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机器人,面向半导体行业的自动搬运、智能移动与存储等真空机器人,具备防爆功能的民爆物品生产机器人,AGV、无人叉车,分拣、包装等物流机器人,面向3C、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大负载、轻型、柔性、双臂、移动等协作机器人,可在转运、打磨、装配等工作区域内任意位置移动、实现空间任意位置和姿态可达、具有灵活抓取和操作能力的移动操作机器人。

2021.04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百科智能立/卧式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高精度数控磨床等工作母机;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半导体(洁净)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

202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先进电力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加强矿山深部开采与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推进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

2019.10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重点鼓励发展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弧焊机器人、重载AGV、专用检测与装配机器人集成系统等产品,以满足我国量大面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2019.10

《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

重点突破系统开发平台和伺服机构设计,多功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设计等。

2017.11

《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动力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的集成创新。

2017.0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有效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互联网+”、大数据和工业机器人等产业链长、带动效应显著的行业领域。

2017.07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研制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实现大规模应用并进入国际市场。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加龙头企业。

2017.04

《国务院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的报告》

培育创建新材料、机器人等制造业创新中心,启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化布局的顶层设计。

2016.12

《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推动机器人产业理性发展,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创新科技成果转化。

2016.12

《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提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理性发展,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零部件等关键短板突破,开拓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推进服务机器人试点示范,建立认证采信制度,实施工业机器人规范条件,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与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2016.05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

利用感知识别、环境建模、人工智能、人机协作等技术对机器人整机产品进行集成改造,提升机器人任务重构、偏差自适应调整的能力,满足柔性制造、生活服务等非结构化环境应用需求。

2016.05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推动智能机器人发展,面向2030年,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等领域部署一批体现 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智能机器人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

作为一个亿万级赛道,智能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自2014年起不断涌现,行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数据,2018年我国智能机器人投融资数量达到顶峰,为345起,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投融资金额最高,达988.96亿元。

作为一个亿万级赛道,智能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自2014年起不断涌现,行业受到资本的重点关注,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据数据,2018年我国智能机器人投融资数量达到顶峰,为345起,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投融资金额最高,达988.96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IT桔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IT桔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重要性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 企业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受益于制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由2020 年的2455台套上升至 2024 年的 3613台套。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生产能力。部分龙头企业如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在重型燃气轮机制造领域持续投入,新建或扩建生产线

2025年10月23日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绿色化、智能化成核心方向

我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受船舶工业复苏、新能源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释放等因素驱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4年中国船用电缆行业市场规模40.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达到了18.4亿元。

2025年10月04日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AI数据中心产业飞速发展,全球燃气轮机景气度上行 燃气轮机调峰优势明显,装机规模不断增长

我国燃气轮机需求较为旺盛,近年来在运营的燃气轮机较多,例如天津华电军粮 城电厂项目、四川能投广元燃机工程项目等,供应商主要来自西门子、GE、上海电气、 哈尔滨电气、东方汽轮机等等。未来随着国产化持续推进,有望支撑中国气电占比提升。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我国政策高度重视深海战略资源,高端装备成深海科技发展基石

2024年,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43733亿元,比上年增长7.5%。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电力业、海洋旅游业等均实现了9%以上的快速发展。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实现平稳发展。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产量稳增 出口市场已打开 国际认同度提升下出口前景广阔

其中由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是主要根据矿山、水利水电工程等特定工况条件设计专门用于该等工况的产品,市场总量增长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其他自卸类产品增长速度。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达到125.65亿元,同比下降3.37%,2025年上半年国内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市场规模约为63.27亿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我国矿山开发装备行业正处于成长扩张期 资源向龙头聚拢 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随着中小矿山整合的趋势不断推进,大中型矿山比例提升,大量围绕小微型矿山展开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低端内资品牌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通过技术积累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在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等方面优势越来越突出,资源进一步向龙头聚拢,强者恒强效应凸显。

2025年09月16日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燃气轮机行业:国内微、轻型燃气轮机已实现自主化 重型领域国产替代空间大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清洁能源的崛起,燃气轮机以其高效、环保、灵活的特点,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电力行业,燃气轮机作为发电、调峰和备用电源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2025年09月15日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半导体核心设备——光刻机,行业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根据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1090亿美元,从细分产品来看,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为半导体设备主要核心设备,市场占比均在20%以上。其中,光刻机为市场占比最高品类,光刻机的占比达24%,并且随芯片制程迭代,这一占比还在持续提高。

2025年09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