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化学纤维价格上涨 行业营收向好 未来其出口比例将逐步扩大

行业概述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的具有纺织性能的纤维,简称“化纤”。纤维的长短、粗细、白度、光泽等性质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加以调节,且有耐光、耐磨、易洗易干、不霉烂、不被虫蛀等优点,因此其可广泛用于制造衣着织物、鞋帽等纺织行业。

化学纤维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其中人造纤维为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醋酯纤维等;合成纤维则是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如聚酯纤维(锦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纤维(维纶)等。另外还有一种新型合成纤维叫特种纤维,其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难燃、高强度、高模量等特殊性能。特种纤维除作为纺织材料外,还广泛用于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海洋水产和通信等部门。

化学纤维的种类

化学纤维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其中人造纤维为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如粘胶纤维、醋酯纤维等;合成纤维则是以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成的化学纤维,如聚酯纤维(锦纶)、聚丙烯腈纤维(腈纶)、聚乙烯醇纤维(维纶)等。另外还有一种新型合成纤维叫特种纤维,其具有耐腐蚀、耐高温、难燃、高强度、高模量等特殊性能。特种纤维除作为纺织材料外,还广泛用于国防工业、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海洋水产和通信等部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行业市场现状

1、供给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0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即使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化纤产量仍旧逆势增长。2017到2020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分布为4877.05万吨、5418.02万吨、5883.37万吨和6124.68万吨;今年1-10我国化学纤维累计产量更是达到5572.00万吨,同比增长11.8%。

2017-2021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情况

<strong>2017</strong><strong>-2021年我国</strong><strong>化学纤维产量情况</stro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需求端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战略规划》显示,当前我国化学纤维下游应用主要是纺织业。然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的零售总额却是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017年开始我国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总额为14556.60亿元;到2020年便下降至12365.00亿元;截止到今年10月更是下降至10861.30亿元。

可以看出我国化学纤维下游纺织品应用需求正在缩减。

2016-2021我国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鞋帽、、纺织品零售总额情况

<strong>2</strong><strong>016-2021</strong><strong>年</strong><strong>我国限额以上企业服装鞋帽、</strong><strong>针</strong><strong>、纺织品</strong><strong>零售</strong><strong>总额情况</stro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营收情况

受疫情影响,全国宏观经济下行,再加上需求收缩、订单减少等因素,2020年12月我国规模以上化纤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7984.2亿元,同比下降10.4%;利润总额263.5亿元,同比下降15.1%。

2021年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随之复苏,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的经济效益也随之好转。2021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化纤企业累计营业收入8356.3亿元,同比增长31.5%;利润总额539.1亿元,同比增长275.7%;营业收入利润率6.5%,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

2021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化学纤维企业营业收入统计情况

<strong>2021年1-10月</strong><strong>我国规模以上化学纤维企业</strong><strong>营业收入</strong><strong>统计</strong><strong>情况</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1年1-10月我国规模以上化学纤维企业利润总额统计情况

<strong>2021年1-10</strong><strong>月我国</strong><strong>规模</strong><strong>以上化学纤维企业</strong><strong>利润总额统计情况</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可以看出在我国化学纤维产量增长,下游纺织品应用需求下降的背景下,2021年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经济效益仍然可观。一方面是因为化学纤维的原材料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价格上涨,化纤价格也随着上涨,企业利润增加。

2020-2021年10月全国化学纤维行业出厂价格指数情况(上年同月=100)

<strong>2020-2021年10</strong><strong>月全国化学纤维</strong><strong>行业</strong><strong>出厂价格指数</strong><strong>情况(上年同月</strong><strong>=100</strong><strong>)</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化学纤维出口方面的拉动。截止到2021年10月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出口交流累计值为423.4亿元,同比增长40.4%。且在2020年10月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出口交货当期值为36.6亿元,而2021年10月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出口当期值为43.5亿元,同比增长35.2%。

2021年1-10月我国化学纤维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情况

<strong>2021年1-10</strong><strong>月我国化学纤维</strong><strong>行业</strong><strong>出口交货值</strong><strong>及</strong><strong>增长</strong><strong>情况</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趋势

1、产量续上升

我国化学纤维产量即使是在经历疫情和下游纺织品应用需求缩减时,产量依旧逆势增长。如今,我国疫情虽然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依旧反复。在2020年疫情期间,我国与防疫物资相关的氨纶、涤纶短纤、聚酯瓶片等产品销量上涨,甚至出现短期缺货的情况,其中,氨纶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加126.87%。在2021年“后疫情时代”,国内对防疫物资相关的氨纶、涤纶短纤等化学纤维需求依旧存在。

从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增速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其增速攀升至3.70%,说明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的需求缩减态势得到缓解。再加上今年冬季再次出现拉尼娜事件(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大范围偏冷,且强度和持续时间达到一定条件的冷水现象),2021年成为为“双拉尼娜年”,国民对棉服等保暖衣物的热情不会下降;这些因素都将刺激我的化学纤维的需求,短期内,我国化学纤维产量将继续上升。

2016-2021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增速

<strong>20</strong><strong>16-2021</strong><strong>年</strong><strong>我国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零售额增速</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出口比例逐步扩大

据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化学纤维出口量占比只有8%。然而2020年我国化纤产量约为6124.6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左右。

2020年我国化纤维出口比例

<strong>2020年</strong><strong>我国化</strong><strong>学</strong><strong>纤维出口比例</strong>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

在国外疫情高发和“双拉尼娜年”背景下,国外人民的防疫意识逐渐增强,保暖需求也将扩大,因此国际市场对防疫物资和保暖衣物相关的化学纤维需求也将随之上涨。而且,在2020年在疫情期间我国碳纤维全年的产量增长至大约15000吨,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国外碳纤维企业的生产不正常,导致国外企业开始采购我国碳纤维企业的产品,我国碳纤维产品也不负众望地得到了市场检验和认可。因此我国化学纤维产品出口比例势必将逐步扩大。(LQM)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氟钛酸钾行业呈稳步增长态势 企业技术研发和产能规模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氟钛酸钾下游需求快速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为8.24亿元,2024年已经达到10.76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5.76亿元。

2025年10月15日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从“量”到“质” 我国正向“磷强国”进军 绿色转型与产业链优化成重要方向

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磷肥产业等的蓬勃发展,对磷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内企业加大生产投入,提高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磷行业供应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磷行业主要产品黄磷、磷酸产量分别达到了85万吨、331万吨。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我国纯碱行业:供给过剩下价格持续下滑 未来落后产能将加速出清、产业链协同趋强

近年来,中国纯碱市场规模整体保持相对稳定,但存在一定的波动。2023年中国纯碱市场规模约为853.36亿元,较2022年増长约140亿元,这主要得益于国内部分大型纯碱企业的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光伏等产业需求的増长。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供给过剩影响,纯碱价格持续下滑,使得市场规模远低于往年同期。

2025年10月04日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双碳政策背景下绿色甲醇逐渐开启商业化落地,船舶、储氢等下游需求成为重要助推力

在我国甲醇的下游应用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作为化工原料制烯烃、甲醇燃料和作为化工原料制甲醛,其中烯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橡胶、塑料和纤维等;燃料方面,甲醇可以直接使用或与其他燃料混合使用,近年来,甲醇作为燃料的需求呈显著上升趋势;甲醛用于制造胶黏剂和涂料,广泛应用在木材加工、家具制造和建筑行业。

2025年10月02日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人形机器人利好聚醚醚酮(PEEK)发展,上游原材料实现自主突破

高性能聚合物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从1960年最初问世的聚酰亚胺到80年代初问世的聚醚醚酮(PEEK),欧美等各大公司先后对这类高性能聚合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开发,尽管研发出了几十个品种,但最终真正有应用价值并实现产业化的品种较少,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商业价值上都处于工程塑料尖端。

2025年10月02日
技术升级+应用持续拓展,3D打印行业或将引领消费电子制造新变革

技术升级+应用持续拓展,3D打印行业或将引领消费电子制造新变革

目前金属3D打印玩家包括第一梯队的EOS、SLM Solutions、3DSystems;第二梯队的Desk top Metal、GE Additive、铂力特;第三梯队的Velo3D、DMGMori和TRUMPF。华曙高科、EPlus3D等国内玩家也在扩大市场份额。

2025年09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