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池测试设备相关政策:突破核心技术 提高自给水平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我国仪器仪表制造业为政府职能部门宏观指导与行业自律组织协作规范结合下的自由竞争行业。政府部门注重行业宏观管理,相关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行业协会侧重于对行业内部的自律性管理,电池测试设备行业协会包括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等。

1、行业主管部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同时负责制定和调整行业产业政策,审批和管理行业相关投资项目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加强和改善工业和通信业的行业管理,强化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以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相关政策并组织实施,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等。

科学技术部:研究提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研究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指导部门、地方科技体制改革。

2、行业自律组织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是由电池工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能包括参与制订和组织实施电池行业发展规划,面向行业、企业、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向政府提供有关产业政策、经济技术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做好政府制定的规划和相关政策的推进落实工作;推进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织专题研究,开发、建立产业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及时掌握产业动态,促进企业信息交流。根据授权开展行业统计工作,配合政府部门进行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协调解决行业内存在的共性问题;指导做好行业标准、质量管理工作,参与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等。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是由电池行业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能包括开展行业调查,向政府部门提出制定电池行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议;组织制定、修订电池行业的协会标准,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协助政府组织编制电池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开展对电池行业产品的质量检测、科技成果的评价及推广工作,推荐新技术新产品;组织会员单位开展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交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代表行业或协调会员单位积极应对国外非关税贸易壁垒,维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保护电池产业安全等。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是由国内从事仪器仪表制造企业和与仪器仪表制造及应用有关的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社团组织、代理商等单位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主要职能包括:参与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参与制订、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贯彻实施并进行监督;开展行业、地区经济发展调查研究,提出有关经济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收集、整理、分析会员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国内外本行业的技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为政府和会员单位提供信息服务;接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加强行业组织间的合作交流,组织展览、技术交流、信息发布等行业会议,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开展咨询、培训、信息化等服务,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等。

二、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电池测试设备广泛运用于材料、电芯、电池的研发和质检,是电池材料和可充电电池研发、检测的重要仪器。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相继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引导和扶持检测仪器产业的发展,相关指导政策如下表所示: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06年2月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提出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
2016年1月 科技部、财政部、国税总局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16年修订)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技术。
2016年5月 国务院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强调要适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的特点,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国家实验室,研发高端科研仪器设备,提高科研装备自给水平。
2016年7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提出强化重大科研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制与开发,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研究;强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研究,支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研发。
2016年12月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 《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以国家重点产业安全、自主、可控为契机,推进重点产品核心技术自主化进程,力争基本形成国家大型工程项目、重点应用领域自控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的基本保障能力和重大科技项目所需自控系统和精密测试仪器的基础支撑能力。
2017年1月 国家发改委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将“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系统研发测试设备,电池模拟器设备”列为国家重点发展产品。
2017年11月 国家发改委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加强重大技术装备、自动控制系统、精密仪器仪表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
2020年1月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 《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下游产业相关政策也对电池测试设备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电池测试设备下游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15年5月 国务院 《中国制造2025》 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提升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2016年1月 科技部、财政部、国税总局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16年修订) 重点支持:1、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2、燃料电池、热电转换技术。
2016年8月 工信部 《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电池机械重点开发铅蓄电池连续化极板制造,动力电池宽幅高速极片制造,自动化成分容系统和电池系统测试,废旧电池分选、拆解及再生等设备。
2016年11月 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加快推进高性能、高可靠性动力电池生产、控制和检测设备创新,提升动力电池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2017年3月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 《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设计、中试开发、测试验证和行业服务能力,开展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系统等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和前瞻技术研究,以及知识产权布局和储备研究,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支撑。
2017年4月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鼓励企业、院所、高校等创新主体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资源,组建动力电池等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动力电池升级工程。充分发挥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和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等平台作用,开展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联合攻关,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
2017年9月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集中攻关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意义的储能技术和材料,围绕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总体目标,开展储能原理和关键材料、单元、模块、系统和回收技术研究。
2017年10月 工信部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7年)》 鼓励动力电池能量存储系统技术、动力电池全自动信息化生产工艺与装备、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光伏生产专用设备等技术的研发。
2019年1月 工信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能源局 《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试点梯次利用动力电池作为数据中心削峰填谷的储能电池。加快先进适用绿色技术产品推广应用,重点包括储能电池管理等。
2019年3月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稳步提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
2019年10月 工信部等 《关于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 鼓励社会团体、产业联盟、高校院所和企业基于设计创新和专利制定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在汽车领域,推动关键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充电系统设计。
2020年4月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调整补贴方式,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020年9月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加快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建设。
2020年10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全部为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达50%以上。
2020年10月 国务院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2021年3月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
2021年12月 工信部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 企业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至少包括质量方面的控制流程、防止和发现内部短路故障的控制程序、试验数据和质量记录等内容,鼓励通过第三方认证,设立质量检查部门,配备专职检验人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TQ)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电池测试设备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光电子器件相关政策:推进光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创新突破

我国及部分省市光电子器件相关政策:推进光电子核心基础产业创新突破

光电子器件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如家用摄像机、手机相机、夜视眼镜、微光摄像机、光电瞄具、红外探测、红外制导、红外遥感、指纹探测、导弹探测、医学检测和透视等等,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2023年09月1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子元器件相关政策: 加快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向上游扩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子元器件相关政策: 加快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向上游扩展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是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

2023年09月14日
我国MCU芯片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实现前沿共性技术突破 推动相关技术标准形成

我国MCU芯片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实现前沿共性技术突破 推动相关技术标准形成

为加快MCU芯片的应用和发展,我国及部分省市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比如2023年9月北京市政府发布的《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聚焦北京优势领域,构建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领域的科学高地,全力推进材料、零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科学仪器设备等研发攻坚,实现未来产业软硬件自主可控。

2023年09月14日
我国集成电路专用设备行业政策:提供了财政、税收、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支持

我国集成电路专用设备行业政策:提供了财政、税收、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支持

上述政策和法规的发布和落实,表明随着半导体产业不断深化,我国对于半导体设备行业愈加重视。其主要表现在对于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的政策优待以及对于半导体设备行业的相关规划与推动,为集成电路及其专用设备制造行业提供了财政、税收、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支持,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经营环境,有力促进了本土集成电路及其专用设备行业的发展

2023年09月14日
我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政策:多部门均明确提及并部署产业发展

我国电子湿化学品行业政策:多部门均明确提及并部署产业发展

电子湿化学品作为关键性电子化学材料,广泛 应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伏等领域。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 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多部门均明确提及并部署了电子湿化学品产业发展,相继出台多项推动产业发展的政策。

2023年08月23日
我国电热元件行业政策环境良好 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我国电热元件行业政策环境良好 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电热元件是一种配套元件,应用领域较为广泛,目前主要由各应用领域的行业协会承担各行业配套电热元件生产企业的引导和服务职能,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的公众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等。国内尚未建立全国性的电热元件行业协会。

2023年08月23日
我国无线物联网系统级芯片行业政策环境良好 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我国无线物联网系统级芯片行业政策环境良好 市场发展前景可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瞄准集成电路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明确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列为鼓励类企业;

2023年08月21日
我国印制电路板行业政策: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及战略性调整

我国印制电路板行业政策:不断推进产业升级及战略性调整

印制电路板在连接各种元器组件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现代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印制电路板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产品,国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扶持和鼓励印制电路板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从而推进行业的产业升级及战略性调整。

2023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