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领域挖掘培育新的数字职业序列。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部分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3年2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 加强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 |
2023年8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 加快自主培养人才队伍,支持重点高校开展“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集成电路学院建设,扩大招生和专项培养规模。 |
2023年9月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 | 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推广应用《知识产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统一规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注册等相关业务办理。 |
2024年1月 |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 | 加快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领域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推动产业变革。 |
2024年3月 | 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部门 | 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 | 强化关键技术领域标准攻关。在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生物技术、种质资源、特种橡胶,以及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北斗规模应用等关键领域集中攻关,加快研制一批重要技术标准。 |
2024年4月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 | 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 | 支持各地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增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数据安全等数字领域职称专业。 |
2024年7月 | 市场监管总局 | 关于深入实施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的通知 | 组织开展关键技术和设备攻关。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兼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探索建立检验检测“揭榜挂帅”创新机制,鼓励检验检测机构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检验检测关键共性技术和仪器设备协同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落地。 |
2024年7月 | 中共中央 |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 |
2024年9月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 关于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意见 | 进一步拓展知识产权综合业务受理窗口服务范围,统一提供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相关业务服务,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窗口办理全覆盖。 |
2024年9月 | 海关总署 | 关于进一步优化海关税收服务 助力外贸质升量稳有关措施的通知 | 对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进口税收政策项下,免税进口的自用生产性(含研发用)原材料和消耗品,自用于生产(研发)之日起,自动解除监管;免税进口的单价低于20万元(含)的生产设备零部件、净化室专用建筑材料及配套系统,自装配到相应生产设备或净化室之日起,自动解除监管。 |
2024年12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发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作用 助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意见 |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国产大飞机、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等高技术产业链有关企业、首台套自主产品和首批次新材料推广应用等重点行业企业投保内贸险。 |
2025年1月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 | 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 | 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领域挖掘培育新的数字职业序列。 |
2025年3月 | 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 | 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 | 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集成电路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5年4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若干意见》提出重点围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应用人才。
我国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 省市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4年2月 | 安徽省 | 关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若干政策举措 | 强化制造业发展服务保障。落实先进制造业企业、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
2024年2月 | 安徽省 | 安徽省有效投资专项行动方案(2024) | 实施集成电路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动态存储芯片等重大项目。 |
2024年4月 | 河南省 | 河南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 | 实施标准化创新发展工程,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新型储能和硅能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电子整机和系统、先进装备和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教育设备等领域开展标准研制,制修订一批绿色、节能、高端装备、新材料、基础电子元器件的关键技术标准。 |
2024年6月 | 四川省 | 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稳产能增订单。加强用工用能保障,大力争取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新型显示等优势产品订单,拓展柔性电子、先进电子材料、元器件等潜力产品国际市场份额。推动装备制造成链出海。 |
2024年12月 | 上海市 | 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 | 加快通用图形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等自主智算芯片攻关,强化分布式计算框架、并行训练框架等自主软件研发。建设自主智算软硬件适配中心,推进自主智算芯片测试和集群验证。 |
2024年12月 | 上海市 | 关于全面加强本市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案 | 推动集成电路、医药、化工行业规上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全覆盖,开发、推广和应用低废无废技术和工艺,推动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总体减少固体废物产生。 |
2025年1月 | 河北省 | 河北省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积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高分辨率视觉传感器、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零部件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建设京津冀集成电路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
2025年3月 | 河北省 | 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 | 深化与京津的协同合作,结合石家庄都市圈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重点优势产业,进一步发挥京津冀集成电路集群、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关键作用,不断推动重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4年7月 | 重庆市 | 重庆市加速推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 | 推动生产性租赁服务延伸到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不断丰富租赁产品体系,发展集成电路、航运、影视设备、绿色租赁、知识产权租赁等特色租赁新业态。 |
2025年3月 | 重庆市 | 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 | 按规定对加快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转型升级的民营整车企业予以专项资金支持,对投资集成电路项目的民营企业,择优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对投资冶金、建材、化工等先进材料领域重点项目的民营企业,择优给予不超过500万元的支持。 |
2025年2月 | 广东省 | 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 | 加快华润微、方正微、粤芯、增芯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能“爬坡”,补齐集成电路制造、先进封测等短板,大力发展材料及装备产业,谋划建设光芯片产业创新平台,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
2025年4月 | 广东省 | 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 | 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生物医药、量子科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现代化海洋牧场等重点领域,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 |
2024年12月 | 江苏省 | 关于加快推动国际航空货运发展的意见 | 鼓励机场和货运航空公司与经开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载体深化合作,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立精准化航空物流供需服务对接机制。 |
2025年4月 | 江苏省 | 江苏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 重点打造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通信等战略引领类产业集群,高端软件与信息服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战略支撑类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数据产业、智能算力等创新数字产业集群。 |
2025年1月 | 北京市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 | 完善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实体化运行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在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领域推广产教融合基地模式,为企业培养更多本土高端产业人才。 |
2025年4月 | 北京市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若干意见 | 重点围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应用人才。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