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物流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推广物流机器人等设备应用

物流机器人简称AGV,是指应用于仓库、分拣中心、以及运输途中等场景的,进行货物转移、搬运等操作的机器人。物流机器人从应用领域方面来看,可分为工业用物流机器人和商业用物流机器人;从功能方面来看,可分为无人搬运车、码垛机器人和分拣机器人。

 

我国物流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鼓励物流机器人等新型装备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鼓励企业加快传统冷库等设施智慧化改造升级,推广自动立体货架、智能分拣、物流机器人、温度监控等设备应用,打造自动化无人冷链仓。

 

我国物流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77月

国务院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加强智能化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智能物流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系统,提升仓储运营管理水平和效率。

20178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

鼓励物流机器人、自动分拣设备等新型装备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

20179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

提高物流全链条服务质量,增强物流服务时效,加强物流标准化建设,提升冷链物流水平。

20181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

加强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领域应用,大力推进库存前置、智能分仓、科学配载、线路优化,努力实现信息协同化、服务智能化。

202112

国务院办公厅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鼓励企业加快传统冷库等设施智慧化改造升级,推广自动立体货架、智能分拣、物流机器人、温度监控等设备应用,打造自动化无人冷链仓。

202112

工业信息化部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研制面向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机器人,面向半导体行业的自动搬运、智能移动与存储等真空(洁净)机器人,具备防爆功能的民爆物品生产机器人,AGV、无人叉车,分拣、包装等物流机器人

20221月

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

推动多制式多栖化智慧物流发展,开展多式联运智能协同与集成、智能感知及互联、智能监测监控与分析评价、大型物流枢纽智能调度与集成控制、物流系统应急反应处置等技术研究,研发应用智能仓储和快速装卸、智能分拣与投递、智能快速安检和语音处理、通用寄递编码等技术和设备,推动道路货运行业监测分析技术研发,构建全国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可控化、可追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物流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物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比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提高我区快递物流装备自动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快递物流企业使用机器人、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等智能设备。

 

部分省市物流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重庆市

20233月

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

加速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业融合,培育8家5A级物流企业,打造2—3家国家物流枢纽运营标杆企业,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万亿元。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2110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

提高我区快递物流装备自动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快递物流企业使用机器人、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等智能设备。

20189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实施方案

鼓励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企业加强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推进库存前置、智能分仓、科学配载、线路优化,努力实现信息协同化、服务智能化。

江西省

20182月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结合我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鼓励物流机器人、自动分拣设备等智能物流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江苏省

20182月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

加快推进关键物流技术装备产业化进程,加强物流机器人、自动分拣设备等智能化物流装备的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

20227月

江苏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22-2030年)

大力发展智能冷链装备制造,推动自动立体货架、智能分拣、物流机器人、温度监控等智能冷链设备的研发制造。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物流机器人市场竞争态势研究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业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业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为促进农业机器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机床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机床等传统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机床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机床等传统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

机床是对金属或其他材料工件进行加工,使之获得所需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的设备,又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作为机械工业的核心设备,其加工能力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生产技术水平。

2025年10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运输机械行业相关政策:重点构建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产业链

我国及部分省市运输机械行业相关政策:重点构建工程机械等再制造产业链

为了进一步推动运输机械行业的发展/为了扩大运输机械行业的应用等/为促进运输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质量工作的通知》,推动制造业可靠性水平提升。落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消防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开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所需认证制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消防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开发工业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所需认证制度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消防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消防机器人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发布的《广东省加快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实施方案(2025—2027年)》、广西发布的《关于强化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环保装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优势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

我国及部分省市环保装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优势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环保装备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环保装备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关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梯行业相关政策:整体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梯行业相关政策:整体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

为了进一步推动电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更新改造小区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整治楼栋内人行走道、排风烟道、通风井道等,全力消除安全隐患,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

2025年09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商业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我国及部分省市商业服务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业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务院等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控机床行业相关政策:推广数控机床工业互联互通通讯协议(NC-Link)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控机床行业相关政策:推广数控机床工业互联互通通讯协议(NC-Link)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数控机床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行动计划》、上海市发布的《张江高新区自贸保税园改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年)》。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