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发电行业相关政策 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

发电即利用发电动力装置将水能、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热能、核能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转换为电能。20世纪末发电多用化石燃料,但化石燃料的资源不多,日渐枯竭,人类已渐渐较多的使用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来发电。

我国发电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发电设备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发电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主体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完善微电网、存量小电网、增量配电网与大电网间的交易结算、运行调度等机制,增强就近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

 

我国发电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3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

鼓励具备条件地区统一组织推进相关项目建设,支持参与跨省区电力市场化交易、增量配电改革及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

20215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的通知

持续深化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电、核电等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

20217

工业和信息化部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鼓励企业探索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燃气分布式供能等配套系统,引导新型数据中心向新能源发电侧建设,就地消纳新能源,推动新型数据中心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用能结构,助力信息通信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110

生态环境部

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数据质量监督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

建立定期核实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加强对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核查技术服务机构、咨询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

202110

国务院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202110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深入研究支撑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智能电网技术。

202110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

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现行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作为新能源发电等价格形成的挂钩基准。

202112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充分发挥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资源统筹调度,推进煤炭优质产能充分释放,提高发电供热化肥用煤中长期合同履约水平,推动煤电企业提高发电出力。

2022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健全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机制。鼓励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主体与周边用户直接交易,完善微电网、存量小电网、增量配电网与大电网间的交易结算、运行调度等机制,增强就近消纳新能源和安全运行能力。

2022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在农村地区优先支持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及沼气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接入电网,电网企业等应当优先收购其发电量。鼓励利用农村地区适宜分散开发风电、光伏发电的土地,探索统一规划、分散布局、农企合作、利益共享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经营模式。

20223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

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

2022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引导非化石能源消费和分布式能源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发电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发电行业的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有序推进生物质能发电工程。加快推进大兴安定垃圾焚烧发电厂、顺义焚烧发电厂三期建设。实现高碑店、高安屯、小红门等再生水厂污泥沼气发电工程并网发电。到2025年,全市新增生物质能装机16万千瓦,累计达到55万千瓦。

 

部分省市发电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北京市

20225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

有序推进生物质能发电工程。加快推进大兴安定垃圾焚烧发电厂、顺义焚烧发电厂三期建设。实现高碑店、高安屯、小红门等再生水厂污泥沼气发电工程并网发电。到2025年,全市新增生物质能装机16万千瓦,累计达到55万千瓦。

黑龙江省

20223

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提升生物质发电运行质效,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探索建立生物质燃烧掺混标准,推广百家示范企业。

上海市

202210

上海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聚焦钢铁、石化化工、发电等重点行业,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

江西省

20227

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鼓励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实现建筑供热()、炊事、热水,推广太阳能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 达到0.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150万千瓦左右。

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21

广西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深度开发水电,安全稳妥发展先进核电,积极开发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海上风电,加快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源。

海南省

20228

海南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方案

有序发展天然气发电,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

重庆市

20226

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发电,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到2025年,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网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网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

为推动电网建设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制定进一步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的实施意见,支持民营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电网建设。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分布式光伏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布局分布式光伏

我国及部分省市分布式光伏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布局分布式光伏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3月河北省发布的《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分布式光伏开发,推进石家庄、邢台、衡水、辛集等地“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项目建设,合理促进风电发展。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太阳能发电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推动太阳能发电项目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我国及部分省市太阳能发电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推动太阳能发电项目参与绿色电力交易

太阳能发电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利用光伏效应,即半导体材料在光照射下释放电子,形成电流。太阳能发电系统通常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以及逆变器等部件。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换电站行业相关政策:布局建设专用换电站

我国及部分省市换电站行业相关政策:布局建设专用换电站

为促进换电站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5月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提出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公路沿线新能源车辆配套基础设施,探索超充站、换电站、加氢站等建设。

2025年04月16日
加快培育虚拟电厂主体【附我国及各省份虚拟电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加快培育虚拟电厂主体【附我国及各省份虚拟电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虚拟电厂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推动“源随荷动”向“源网荷储融合互动”转变,加快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2025年04月1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电力行业相关政策:提升绿色电力交易规模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电力行业相关政策:提升绿色电力交易规模

绿色电力(Green Power)是指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如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

2025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