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资产评估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资产评估,即资产价值形态的评估。是指专门的机构或专门评估人员,遵循法定或公允的标准和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以货币作为计算权益的统一尺度,对在一定时点上的资产进行评定估算的行为。

国家层面资产评估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发展,我国颁布了多项关于支持、鼓励、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相关政策,如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定,做好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决策审批等工作,除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形外,应主要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证券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等公开透明渠道合理确定交易价格,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国家层面资产评估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2-05-25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定,做好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决策审批等工作,除相关政策规定的情形外,应主要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证券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等公开透明渠道合理确定交易价格,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2021-12-14 财政部 关于规范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备案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对于金融企业报送的需财政部门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项目,财政部门应按规定作出程序性审核,在确认资产评估项目有关资料要件齐全、资产评估评审专家出具“建议予以核准(备案)”的审核意见(如需)后,对资产评估项目予以核准(备案)。
2021-10-28 国务院 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通知 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引导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咨询、运营服务向专业化和高水平发展,拓展知识产权投融资、保险、资产评估等增值服务,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2021-02-19 财政部 关于印发《加强资产评估行业联合监管若干措施》的通知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加强财会监督工作,使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有机融合、协同推进,把资产评估行业监管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促进资产评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6-12-0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贯彻落实资产评估法规范房地产估价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房地产估价行业组织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资产评估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以贯彻落实资产评估法为契机,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估价行业管理,有序做好制度衔接工作,全面提升房地产估价行业管理水平。
2016-12-0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 规范资产评估行为,保护资产评估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011-09-01 财政部 资产评估机构审批和监督管理办法 规范资产评估机构的审批,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督,促进资产评估行业健康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部分省市资产评估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资产评估行业发展,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进资产评估产业发展,如《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实施意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等。

部分省市资产评估行业相关政策

省市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河南 2022-10-13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实施意见 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定,做好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决策审批等工作,除政策规定的情形外,主要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产权交易所等公开透明渠道合理确定交易价格,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湖北 2022-09-13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数字经济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立足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数据市场构建工程,加快对能源、电力、大宗原材料开展数据交易试点,支持在武汉市先行先试,率先培育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建设数据交易中心,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推动数据要素开发利用。
黑龙江 2022-01-24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 积极探索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资产评估等多元化科技成果市场交易定价模式。
天津 2021-03-31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天津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指导意见 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整合各类科技服务资源,加强与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科技咨询、资产评估、法律财务、投融资等专业机构合作,为园内企业提供专业化、集成化的高水平服务。
山西 2019-09-29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产管理的意见 对扶贫资产的转让、拍卖、置换、报损、报废等处置,要按照国有资产及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并履行相应的报批手续,处置结果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处置收入纳入村集体(或单位)收入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河北 2015-12-09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地方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 实施意见 完善相关政策规定,严格操作流程,规范资产评估和作价折股,建立健全股权激励、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确保员工持股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防止利益输送。
广西 2007-01-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办法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加强和完善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产权登记、资产评估监管、清产核资、资产统计和综合评价等基础管理工作。
江苏 2015-02-11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可根据自身条件,开展资产评估、法律服务、产权经纪、项目推介、抵押融资等配套服务,也可以引入财会、法律、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组织以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要主动适应交易主体、目的和方式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拓展服务功能,逐步发展成集信息发布、产权交易、法律咨询、资产评估、抵押融资等为一体的为农服务综合平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YA)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露营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房车露营等消费新场景

我国及部分省市露营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房车露营等消费新场景

为促进露营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支持国际消费 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因地制宜发展汽车赛事、房车露营等消费新场景,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物业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

我国及部分省市物业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

为了进一步推动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等发布《加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岗位挖潜扩容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施方案》结合房地产开发竣工进度,及时扩大物业服务人员配备。

2025年05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

我国及部分省市污水处理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污水处理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做好2025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净水入黄河”工程实施方案》。

2025年05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图书馆行业相关政策: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图书馆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字图书馆行业相关政策: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图书馆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数字图书馆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4月云南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提出完善公共文化云平台功能,加快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推动文化场馆拓展智能导览、数字展陈、云端阅读等科技服务。

2025年05月14日
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附我国及各省份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相关政策】

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附我国及各省份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相关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国管局发布的《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公共机构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政策文件,组织开展废旧3C电子产品回收进机关系列活动,指导公共机构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休闲旅游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提出组织推出一批城市漫步、乡村休闲及入境游、康养游、邮轮游、旅游列车、旅居休闲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

2025年05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