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气体行业属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气体行业属于“C2619  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1、行业主管部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工业气体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营销环境与发展机会预测》显示,目前,我国对气体行业的监管采取国家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生态环境部,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部门

职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指导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定工业行业规划,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的宏观指导;指导引进的重大技术和重大成套装备的消化创新工作;制定产业政策,指导固定资产投资及技术改造等。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国家应急管理部

组织起草安全生产综合性法律法规草案,拟订安全生产政策和规划,指导协调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和预测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发布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市场主体统一登记注册、组织和指导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反垄断统一执法、监督管理市场秩序、宏观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等。

国家生态环境部

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拟订并组织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规划,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负责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承担落实国家减排目标的责任;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指导、协调、监督生态保护工作。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负责产业及市场研究、行业数据统计、协助组织制定行业标准以及行业自律管理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监管体制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对气体行业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行业监管体系主要由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道路运输管理体系和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等构成,涉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制度、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和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制度等相关制度。

管理制度

制度内容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制度

从事产品生产加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生产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产品生产。没有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产品,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无证销售。

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为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了《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国家实行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危险化学品登记实行企业申请、两级审核、统一发证、分级管理的原则。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制度

为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根据该办法,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经营销售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依照该办法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并凭经营许可证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制度

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从事道路运输经营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应当遵守《道路运输条例》。根据该条例,《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是交通运输部统一制定的经营道路运输的合法凭证。凡在我国境内经营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等的单位和个人,均须持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工业气体属于危险化学品。在其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均需要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等多项资质。资质审核过程严格,不仅需对企业的生产环境、工艺、设备等进行多次现场评估,还要求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均需通过相应测试并取得个人资质,资质获取作为工业气体行业生产经营的前置程序。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气体经营企业在气体的生产、充装、运输等经营环节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法办理相应各类经营许可和资质证书,具体如下:

经营内容

相关法规

证书名称

发证和监督管理部门

工业气体生产

《安全生产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产品质量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环境保护法》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登记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安全标准化证书》《排污许可证》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急管理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工业气体经营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办法》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

行政审批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商务部

气瓶使用及充装

《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气瓶充装许可证》《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工业气体

运输

《道路运输条例》

《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标准气体生产

《计量法》《标准物质管理办法》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核准证》《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国家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相关产业政策

目前,与工业气体行业相关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及发展纲要如下:

时间

部门

主要政策、规划

主要内容

2009年

科技部

《国家火炬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

鼓励发展工业排放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与设备、碳减排及碳转化利用技术、大型高效空分设备及关键装置、中空纤维膜、分子筛制氮、制氧及氢气回收设备,高效中空纤维膜的开发、多晶硅等、引线框架材料、电子化工材料、高纯材料、专用气体等。

2014年

发改委、能源局、生态环境部

《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大气防治方案》是一个能源领域整体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总体方案。具体到天然气领域,《大气防治方案》确定了天然气(不包含煤制气)能源消费比重2015年达到7%以上,2017年9%以上。

2015年

联合国

《巴黎气候协定》

确定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的目标,并提出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新协定还指出,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标,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2016年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

把“超净高纯试剂及特种(电子)气体”、“天然气制氢技术”、“超高纯度氢的制备技术”、“废弃燃气回收利用技术”、“煤液化、煤气化以及煤化工等转化技术;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生产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半导体发光技术”等列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016年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016年

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

《中国气体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

提出未来行业发展方向为: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提升竞争力;鼓励自主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建立和完善空分能耗指标,提升行业整体水平;推进行业知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推行行业信用评价;推动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气体行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广泛应用等。

2016年

科技部

《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2017申报指南》

微纳电子制造用超高纯工艺材料。

2016年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加强大尺寸硅材料、大尺寸碳化硅单晶、高纯金属及合金溅射靶材生产技术研发,加快高纯特种电子气体研发及产业化,解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材料制约。加快电子化学品、高纯发光材料、高饱和度光刻胶、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等批量生产工艺优化,在新型显示等领域实现量产应用。

2017年

科技部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面向45-28-14纳米集成电路工艺,重点研发300毫米硅片、深紫外光刻胶、抛光材料、超高纯电子气体、溅射靶材等关键材料产品。

2017年

发改委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加快先进有机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重点发展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用特种化学品、电子气体、光刻胶、高纯试剂等高端专用化学品等产品。

2018年

国家统计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在“1.2.4集成电路制造”的重点产品和服务中包括了“超高纯度气体外延用原料”,在“3.3.6专用化学品及材料制造”的重点产品和服务中包括了“电子大宗气体、电子特种气体”。

2019年

工信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版)》

将用于集成电路和新型显示的电子气体的特种气体:高纯氯气、三氯氢硅、锗烷、氯化氢、氧化亚氮、羰基硫、乙硼烷、砷烷、磷烷、甲硅烷、二氯二氢硅、高纯三氯化硼、六氯乙硅烷、四氯化硅等列为重点新材料。

2020年

发改委、司法部

《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

提出加大对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多能互补的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我国未来氢能及氢相关产品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2020年

国务院

《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聚焦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和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关键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视频监控行业相关政策:加快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智能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视频监控行业相关政策:加快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智能化改造

为了进一步推动视频监控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推进万兆光网和人工智能融合技术验证,试点在工业AOI(光学自动质检)、生产和安全监控等领域应用。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我国及部分省市集成电路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法规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技能强企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集成电路、数据安全等领域挖掘培育新的数字职业序列。

2025年05月12日
制定光伏设备绿色设计标准【附我国及各省份光伏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制定光伏设备绿色设计标准【附我国及各省份光伏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光伏设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管局发布的《关于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探索光伏等新能源利用市场机制,依托市场力量,更好促进公共机构光伏建设。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机行业相关政策: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智能手机供给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手机行业相关政策:强化低成本、适老化5G智能手机供给能力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4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提出着力提升适老化5G智能手机市场供给能力,强化5G服务的普惠性特征。

2025年04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可穿戴设备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或引进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

我国及部分省市可穿戴设备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培育或引进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户外运动制造业园区,积极培育或引进户外运动鞋服、器材、智能穿戴装备生产企业,支持运动器材设备自主研发。

2025年04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照明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照明设备更新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照明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照明设备更新升级

为推动智能照明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序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家电、家具、照明等行业骨干企业,基于特定场景开展数据模型开发、应用测试验证,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领域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科技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量子科技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近些年来,为促进量子科技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支持力度。

2025年03月07日
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终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附我国及各省份智能终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推动智能终端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面向法律服务、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外网移动办公等需求,加快5G巡回法庭、线上审批、独居老人看护、远程视频会议等应用推广,探索开发5G政务智能终端。

2025年03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