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PTMEG产能从2021年的89.7万吨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75%。产量则由2019年的55.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7.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8%。这一供给端的良好表现既受益于上游BDO原料供应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也得益于下游氨纶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此外,自2022年起我国PTMEG进口均价和出口均价同步进入下行通道......
1.我国PTMEG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PTMEG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PTME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又称聚四氢呋喃、聚四甲撑醚二醇、四氢呋喃均聚醚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目前,我国PTMEG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上游包括BDO(1,4-丁二醇)、醋酐、醋酸和甲醇等原材料;中游为PTMEG生产环节;下游为应用领域,其可用于生产氨纶、聚氨酯弹性体、酯醚共聚弹性体等高性能材料,终端涉及服装、产业用纺织品、家纺、汽车、医疗和3D打印等行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上游BDO行业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为PTMEG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BDO是生产PTMEG的主要原材料。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进步,我国BDO行业供给能力显著提升,为PTMEG生产提供有力支撑。数据显示,我国BDO产能快速扩张,由2020年的222.4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481.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28%;与此同时,其产量也在快速上升,2024年上半年累计达到146.3万吨,相较2023年同期同比增长28.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PTMEG下游消费高度集中,氨纶产量上升带来强劲动能
我国PTMEG下游消费高度集中,主要用于生产氨纶。从2020年的数据来看,氨纶在PTMEG下游消费中的占比高达9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具有比重轻、断裂强度高、断裂伸长高、弹性回复好等优点,被喻为“面料味精”。其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涤纶等纤维混纺,应用于针织内衣、袜子、运动衣、休闲衣、游泳紧身衣等服装,绷带、创口贴、纸尿布、失禁品、口罩、防护服等产业用纺织品及家纺领域。近年来,我国氨纶产量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19年的72.7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05.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73%。每生产1吨氨纶约需要消费0.77吨PTMEG和0.18吨的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作为PTMEG核心消费领域,氨纶产量上升直接带动PTMEG消费需求提升,为市场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4.PTMEG产能和产量上升
随着“BDO-PTMEG-氨纶”等一体化生产模式的快速普及,我国PTMEG行业迎来新一轮产能跃升,从2021年的89.7万吨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15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75%。其产量呈现整体上升态势,由2019年的55.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77.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58%。这一供给端的良好表现既受益于上游BDO原料供应保障体系的持续完善,为生产提供了可靠支持,也得益于下游氨纶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为行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曙光化工招股书、观研天下整理
5.PTMEG进口量整体呈现下滑态势,进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近年来,我国PTMEG进口量整体呈现下滑态势,由2019年的5.39万吨下降至2024年的3.9万吨;2025年1-5月进口量进一步降至1.36万吨,相较2024年同期减少4.23%。值得注意的是,在聚氨酯弹性体等非纤维应用领域,国产PTMEG产品竞争力仍不及进口产品,导致进口PTMEG主要流向这些应用领域。从出口量来看,我国PTMEG出口量从2019年的1.16万吨跃升至2022年的8.07万吨,并在当年实现净出口。尽管2023年出口量小幅回落至7万吨以上,但2024年重拾升势,同比增长3.24%至7.65万吨;2025年1-5月出口量达3.45万吨,相较2024年同期增长3.60%,延续回升态势。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PTMEG贸易格局自2021年实现由逆差转顺差后,2022年顺差规模快速扩大,但此后逐年收窄,2025年1-5月顺差缩减至2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3.66%。值得关注的是,受全球供需格局调整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影响,自2022年起我国PTMEG进口均价和出口均价同步进入下行通道,2025年1-5月分别降至1.35万元/吨和1.11万元/吨,较2024年分别下降9.40%和17.16%。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