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多家企业发布AI眼镜新品 苹果、三星、华为等科技巨头积极布局AI眼镜项目

‌AI眼镜是一种集成了智能化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主要通过语音识别、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功能来增强用户的视觉和交互体验‌。它不仅具备普通眼镜的基本功能,还增加了AI功能,如搜索、导航、资讯、社交等,使得用户可以在普通眼镜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智能服务。‌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兴起,各类智能穿戴产品也吸引了多方关注,其中AI眼镜作为智能穿戴领域的后起之秀,在近期也是受到了不少关注。AI眼镜是一种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可应用于娱乐休闲、教育学习、健康医疗、工业制造、商务办公等领域。

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的兴起,各类智能穿戴产品也吸引了多方关注,其中AI眼镜作为智能穿戴领域的后起之秀,在近期也是受到了不少关注。AI眼镜是一种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穿戴设备,主要可应用于娱乐休闲、教育学习、健康医疗、工业制造、商务办公等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AI眼镜相比于传统AR眼镜,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多方式互动、丰富的智能功能、轻巧舒适等方面优于传统AR眼镜,这些优势也使得AI眼镜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应用,AI眼镜生产成本有望逐渐降低,这也使得AI眼镜进一步扩大其市场覆盖面。

AI眼镜相比于传统AR眼镜,在多个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多方式互动、丰富的智能功能、轻巧舒适等方面优于传统AR眼镜,这些优势也使得AI眼镜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和规模化生产的应用,AI眼镜生产成本有望逐渐降低,这也使得AI眼镜进一步扩大其市场覆盖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近期,随着字节豆包、百度、Looktech、FIIL、Rokid等公司发布AI眼镜新品,A股市场上的AI眼镜概念股迎来了一波大涨。而除这些企业之外,苹果、谷歌、三星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也开始布局AI眼镜。国内方面,小米、华为、魅族、VIVO、等厂商均布局AI眼镜领域,部分厂商计划在2025年推出重磅AI智能眼镜产品,预计在2025年AI眼镜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部分企业AI眼镜产品情况

企业简称 AI眼镜产品情况
Rokid 11月18日,知名AR厂商Rokid联合依视路旗下的时尚眼镜品牌BOLON(暴龙)发布了一款AR+AI眼镜「Rokid Glasses」,售价2499元,仅重49克。
三星电子 11月上旬,三星电子表示,其与谷歌联手打造的XR眼镜预计于明年第三季度正式发售,无显示屏设计。
百度 11月12日,百度正式发布了首款AI眼镜「小度 AI 眼镜」,称该产品为“全球首款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 AI 眼镜”,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上市。
闪极科技 12月19日,智能硬件品牌闪极科技在深圳,举办首款AI眼镜产品“拍拍镜”的发布会。拍拍镜定价1499元,首批共创价更是仅需999元,达到了现有品牌智能眼镜产品的最低一档。
云天励飞 12月19日,云天励飞(688343)与闪极科技、LoHo联合打造的AI智能眼镜正式发布。据悉,该产品搭载云天励飞自研大模型“云天天书”,可为其AI记忆系统提供强大技术基础。
小米 小米预计将在2025年发布AI眼镜
XREAL 12月10日,XREAL正式发售全新一代消费级AR眼镜——XREAL One,定价3299元。
灵伴科技 11月18日,灵伴科技(Rokid)推出了一款与BOLON眼镜联名的新一代AI+AR眼镜——Rokid Glasses。作为一款可拍照、可通话、可翻译的AR眼镜,AI功能是该款新品的核心功能之一,通过整合阿里巴巴通义千问多模态大模型,这款眼镜能够轻松完成物体识别、文字翻译乃至数学题解答等多种复杂任务,售价定为2499元,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上市开售。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政策方面,我国也是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AI眼镜等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如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十八部门发布的《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健全消费类电子产品标准体系,促进多品种、多品牌智能电子产品、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互联互通。

我国及部分省市AI眼镜行业相关政策

层级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国家级 2023年7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促进电子产品消费的若干措施 加快建立健全智能电子产品标准体系,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互联互通。
国家级 2024年1月 国务院 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 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完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
国家级 2024年3月 市场监管总局等十八部门 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 健全消费类电子产品标准体系,促进多品种、多品牌智能电子产品、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的互联互通。
国家级 2024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的通知 持续推进5G RedCap网络升级开通,鼓励重点城市已建5G基站完成5G RedCap升级,新建5G基站支持5G RedCap,2024年12月前实现超1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连续覆盖,并按需向县城城区延伸覆盖,满足可穿戴设备、智慧汽车等移动场景的应用需求。
省级 山东省 2023年9月 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 充分利用可穿戴设备、体外诊断设备开展个人健康体征动态监测,开展重大疾病危险因素智能筛查、分析、预测及双向预警,推动居民健康管理精准化、自主化、智能化。
省级 云南省 2023年9月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若干措施 推广家庭安防、智慧厨房、智能睡眠、健康卫浴、绿色家居环境等应用场景,鼓励可穿戴设备、智能产品消费,促进电子产品消费升级。
省级 上海市 2023年10月 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在移动通信、可穿戴设备、车路协同、消费级无人机、城市共享出行、健康养老等领域,提升应用效能和用户体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AI眼镜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激光雷达市场驶入快车道 相关政策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我国激光雷达市场驶入快车道 相关政策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从市场规模来,看受无人驾驶车队规模扩张、高级辅助驾驶中激光雷达应用渗透率提升、以及机器人及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需求的推动,我国激光雷达市场驶入快车道。2023年,我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约为75.9亿元;2024年,我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139.6亿元;2026年将达到431.8亿元。

2025年01月18日
我国半导体引线框架产需及市场规模均稳增 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下其需求将高增

我国半导体引线框架产需及市场规模均稳增 半导体产业国产替代下其需求将高增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半导体引线框架行业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2023年,我国半导体引线框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3.2亿元,同比增长7.3%。

2025年01月13日
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光刻机为最大细分市场2025年1月1-9日已发生4起投融资事件

我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光刻机为最大细分市场2025年1月1-9日已发生4起投融资事件

半导体设备是用于制造半导体的设备和工具,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半导体行业的基石,当前芯片需求量激增、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带动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我国半导体设备从968.4亿元增长到了2190.24亿元。

2025年01月13日
政策支持下我国靶材行业国产化加速发展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政策支持下我国靶材行业国产化加速发展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靶材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我国靶材市场规模为431亿元,同比增长9.1%;2024年我国靶材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76亿元。

2025年01月10日
我国芯片设计行业:消费类芯片销售占比最高 资本市场趋于冷静

我国芯片设计行业:消费类芯片销售占比最高 资本市场趋于冷静

当前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对芯片需求增长,加上政策付芯片行业支持,带动了我国芯片设计市场规模的增长。从销售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芯片设计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芯片设计销售规模达到了5774亿元,同比增长8.0%。

2025年01月04日
我国传感设备行业资本市场轻微回升 多家企业出于多元化业务布局考量开展并购

我国传感设备行业资本市场轻微回升 多家企业出于多元化业务布局考量开展并购

从投融资来看,2019-2023年我国传感设备行业投融资事件和金额呈先升后降趋势。2024年1-11月投融资事件102起,投融资金额48.77亿元,均超过2023年全年。

2024年12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