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朝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构建朝阳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用好京津地区的创新外溢,以引进转化先进适用科技成果为主要方式,通过全面提升科创主体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打造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健全创新服务体系、构筑人才集聚高地,激发全市创新活力,推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走出一条具有朝阳特色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之路。

一、提升科创主体创新能力

引进一批创新主体。通过深耕本土大力培育成长一批,合资合作引进嫁接一批,推动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着力催生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雏鹰和瞪羚企业,开展科技招商引进科技企业(项目),实现“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梯次成长。到2025年,全市每万家企业法人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达到220家,雏鹰企业达到90家,瞪羚企业达到20家。

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库,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精准对接合作大学和科研院所,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加快推进老企业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先进管理方式,构建以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晟博粉末冶金、金旭锰业、宿盛实业、恒杰宠物、瑞得生物科技等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博艾格、金麟铁精粉、华兴粮食等企业晋升瞪羚企业;推动依视康高科、金美镓业、美乐电子、鑫硕智能机械、秉航非晶等企业晋升雏鹰企业。

强化骨干企业融通创新。以产业中高端为主攻方向,发挥骨干企业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围绕重点产业打造完整创新链条和服务链条,推动上中下游企业技术合作协作,建设产业创新中心。实施一批重大产业科技专项,集成支持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不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重点围绕钢铁冶金、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和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依托凌钢集团、浪马轮胎、金达钛业、加华电子等行业骨干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科院、东北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合作,通过采取“利益捆绑”“带土移植”“量身定制”等合作方式,补链、延链、强链,实现产业创新升级。

二、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创新园区建设。发挥园区创新高地作用,不断集聚产业、平台、企业、项目等创新要素,形成创新产业链条,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按照“以升促建、补齐短板”的原则,引育高科技企业(项目)、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搭建综合创新平台,推进高新区晋升国家级高新区、凌源经开区晋升省级高新区,做强喀左省级高新区。围绕农业园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推进北票农业园区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助推龙城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喀左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做大强大。推动喀左(国家级)、建平(省级)创新型县建设,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建设省级专业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为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引进提供载体。重点支持凌钢集团、朝阳钢铁、浪马轮胎等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技术研发机构;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重点支持金达钛业、华锆新材料、通美晶体等骨干企业建设省级技术创新平台。

推动创新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创新资源的集成配置,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增长极、增长带,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推进凌源市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建设专业化、品牌化的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孵化能力,推动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投资建设孵化基地。

三、打造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建立产学研合作市场化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建设。以钢铁冶金、农产品深加工、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半导体新材料等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为“盟主”,同行业内大学院所建立利益捆绑式的合作关系,实现补链、延链、建链、强链,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每年组建省、市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80个,其中农业类联盟35个、工业类联盟35个、服务业类联盟10个。持续推动京津冀产学研跨区合作,推进凌钢、鞍朝钢千亿产业集群和百盛钛业、航天凌河汽车、辽宁一诺环境等重点企业与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高校院所采取“联盟协作模式”共建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推进金达钛业、辽宁炜盛等企业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南京玻纤院等高校院所开展“股份制合作”;推进加华电子、盛德日新等企业与中科院自动化所、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采取“校企一体模式”,共建朝阳军民融合研发检测等产业化创新平台;围绕5G基础设施、智慧园区、智慧企业,采取“量身定制”模式,推进金诚展业、天亿机械等企业与中电54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共同实施5G信号综合测试、智能蜘蛛手机器人生产线开发等项目。

支持关键技术共同研发。围绕全市八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针对产业共性技术、“卡脖子”难题推进企业与大学院所开展研发合作,实现全产业、全链条一体化发展。推动金达钛业、金工钒钛、源东方等骨干企业,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与东北大学共建“辽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钒钛资源的开采、选矿、冶炼、有价金属提取等产业共性技术攻关;支持龙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宏发食品、大地农产品等重点农事骨干企业与江南大学、渤海大学等高校院所建设“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全面推进农产品深加工业创新升级。

四、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推动“互联网+科技服务”。建立市、县两级联动的科技成果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大学科技成果数据库和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数据库,适时发布企业技术需求和大学院所科技成果。

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引导和培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成为高校与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移、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等多元化科技服务的主体,激发技术市场交易的活力。重点建设“东北科技大市场朝阳科技市场”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打造一支面向基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队伍。

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科技金融结合工作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加大“科技担保”等市级科技金融担保支持力度,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发展引进风险投资、天使基金等社会化投资机构,推动科技项目与资本对接。探索知识产权质押、技术入股等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新模式。引导保险企业对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技保险业务。

深入开展科技特派行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围绕朝阳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科技特派行动”“农民技术员培训工程”“千名专家进园(景)区活动”。

五、构筑辽西人才集聚高地

建立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引育模式,强化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筑牢创新根基,为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到2025年,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5000人次,培养技能型人才4万人、农村实用人才2万人。

建设多元化人才队伍。落实创新型人才引进办法,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柔性引进机制。精准灵活招引京津冀创新人才,建立多元化人才队伍。衔接国家和省各类人才引进计划,依托企业和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注重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高端研发团队来朝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培养集聚一批“有专业、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地技术人才。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鼓励支持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充分发挥朝阳师专、职业中专、技工学校和骨干企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作用,引入“产业教授”参与教学,采取订单培训的办法,为产业发展“量身定制”技术工人和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打造技能型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研成果激励机制,加大对作出重大科技贡献的优秀创新团队和人才的奖励。推进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完善多元评价主体和多维度评价标准,推进人才市场化评价和认定,建立人才举荐制度。全面清理和打破妨碍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建立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

打造一流的人才服务体系。落实全市“引进人才十大工程”,对国家、省、市级双创孵化示范基地、创业创新研发平台,科研院所和经认定合格的技能大师工作站提供奖励和补贴;完善人才荣誉和奖励制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环境;对省级优秀专家、百千万人才领军人才等给予一定经费资助,优先解决高层次人才配偶随迁安置、子女就学问题。对引进人才办理出入境、税务登记、社会保障、项目审批、居留落户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设置专门窗口即时办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基地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水质监测为主要市场  相关投融资金额整体增长

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水质监测为主要市场 相关投融资金额整体增长

而在政策支持下,我国环境监测相关投融资事件增多。数据显示,2022年到2023年我国环境监测投融资事件和投融资金额增长,到2023年我国环境监测发生投融资事件7起,投融资金额为4.32亿元。2024年1-4月25我国投融资事件发生1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约为3亿元。

2024年04月29日
政策及需求推动我国第三方检测服务市场发展  民企国企数量占比旗鼓相当

政策及需求推动我国第三方检测服务市场发展 民企国企数量占比旗鼓相当

企业方面,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止到目前,我国第三方检测服务行业相关企业共有2711家。而从企业类型占比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数量占比接近,数据显示,2020年国有企业在整体市场中占比为48.60%;民营企业占比为46.20%。

2024年04月08日
我国研学旅行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数量逐渐减少 下沉市场政策利好

我国研学旅行行业:新增相关企业数量逐渐减少 下沉市场政策利好

整体来看,虽然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整体市场热度不减,数据显示,在2022年我国研学旅行人次突然破600万人次,远超2019年的480万人次,而随着疫情影响的减小,研学旅行市场发展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1721亿元。

2024年04月02日
车险改革不断深化后我国汽车保险收入高速增长 未来行业将愈发规范、多元化

车险改革不断深化后我国汽车保险收入高速增长 未来行业将愈发规范、多元化

由于其他财产保险市场的快速扩张,以及综改等影响,2020年和2021年我国车险保费收入规模呈有所下降,机动车辆保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但仍然占据了财产保险的主要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车险保费收入为7773亿元,同比下降5.72%。

2024年03月25日
2023年我国在线旅游热度强势复苏 各大旅游平台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2023年我国在线旅游热度强势复苏 各大旅游平台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在2023年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和国民经济复苏的环境下,我国旅游市场也逐渐回暖,国内旅游人次持续攀升。数据显示,在2023年国内旅游收入.9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87万亿元,同比增长140.3%,出游人次达到了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

2024年03月19日
我国会展市场已全面复苏 出海热潮下行业未来发展将趋向国际化和专业化

我国会展市场已全面复苏 出海热潮下行业未来发展将趋向国际化和专业化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向好,会展市场需求回暖,行业迎来全面复苏,且回升趋势强烈,目前中国经贸类展会举办规模已超疫情前水平。《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923场,较2022年增长117.1%,较2019年增长10.6%。

2024年03月07日
我国公关服务行业:业务类型愈发元化 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

我国公关服务行业:业务类型愈发元化 数字化转型大势所趋

与欧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中国公关服务行业起步较晚,行业发展经历了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行业转型阶段,传统公关服务业务逐步减少,新媒体营销等新兴公关服务业务发展迅猛,业务类型也越来越多元化。

2024年03月06日
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2023年东方财富增加注册资本约20%

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2023年东方财富增加注册资本约20%

金融信息服务是指向从事金融分析、金融交易、金融决策或者其他金融活动的用户提供可能影响金融市场的信息和/或者金融数据的服务。从行业壁垒来看,我国金融信息服务行业主要存在技术和人才壁垒、准入壁垒、用户群体壁垒、品牌壁垒等。

2024年02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