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医疗服务发展规划要点汇总 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

全过程优化健康服务

一、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

以提高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为重点,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构建更加注重早期预防和医防协同,更加注重优质扩容和深度下沉,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均衡布局,更加注重中(蒙)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的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根据常住人口、交通半径等因素,布局建设5个区域医疗中心。在呼和浩特市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和鄂尔多斯市建设4个自治区级医疗中心。推动自治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聚焦重点病种和专科,按照“两级共建、网格布局、均衡配置”的工作思路,引导鼓励自治区级医疗资源富集的高水平医疗机构向资源薄弱地区疏解,通过建设分中心、分支机构、“一院多区”等方式,以肿瘤、神经、心血管、儿科、呼吸及创伤等专科为重点,开展盟市级医疗中心建设。

适应林牧边稀地区现代化需要,从解决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卫生服务成本高、难度大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出发,以进一步优化服务网络布局、改善服务条件、创新管理体制、激活运行机制、稳定人员队伍、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目标,建设适合人口特点、高效运转的集约适用型的林牧边稀地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系完整、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水平显著提升,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与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分级诊疗的格局基本形成,群众可就近享有公平可及、连续系统的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

专栏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二、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以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供系统、连续、全方位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持续巩固农村牧区三级卫生健康服务网络和城市基层服务体系。完善发展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医疗服务模式。控制公立医院普通门诊规模。支持和引导病人优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逐步分担公立医院的普通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推动家庭医生责任制,多渠道扩充家庭医生队伍,深入推进家庭签约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合作、托管、重组等多种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探索县域一体化管理。推进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一体化。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建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共享诊疗信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教学培训的信息通道。

专栏强化基层服务能力项目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三、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开展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加强自治区级医教研龙头医院、盟市区域医疗中心和专科医院建设。进一步提升自治区和盟市综合医院、中医(蒙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卒中、急救、创伤和胸痛中心建设,提升儿童、重症医学、母婴危重救治、精神疾病和康复等方面的服务水平。开展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强化优质服务,推动苏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要求,扶持其开展特殊科室建设。

专栏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项目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加强院前急救能力建设。强化院前医疗服务质量控制管理,推进院前院内服务一体化管理。提升120急救指挥中心能力,完善盟市综合医院、中医(蒙医)医院急救站服务能力,确保院前医疗急救保障制度和运行机制基本健全。依托盟市综合医院,在盟市所在地配备救援直升机,以重点保障林牧边稀地区医疗服务可及为目标,负责所辖区域的医疗救治,结合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开展跨盟市远距离医疗救援,发展航空医疗救助网络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我区医疗应急救治能力。

四、善医疗服务质量

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创新便民措施,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医环境。合理配置诊疗资源,推广日间手术,加强急诊力量,畅通绿色急诊通道。强化医疗质量控制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推行医学检查结果互认。加强监管规制建设,规范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化注册管理。提高医疗护理水平,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二级及以上医院10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实施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实施京蒙对口支援项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和服务能力提升。

专栏医疗服务提质增效项目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五、化医疗服务模式

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完善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线上线下医疗消费融合创新应用,满足患者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健康需求,让医疗健康服务更加容易获得,提高居民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和体验感。积极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发展互联网医院,积极开展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电子处方流转、远程医疗等服务,加快“平安医院”创建数字化建设,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和数据共享,提升全区卫生健康服务效率和水平。以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基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推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信息互联互通,便捷惠民。(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发展定位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国产备案数量稳步上升 其中营养素补充类占比超五成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国产备案数量稳步上升 其中营养素补充类占比超五成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我国保健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4年我国养生保健食品市场规模达到2308.2亿元,同比增长6.9%。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行业市场加速扩容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 行业市场加速扩容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深海科技突破和生物技术发展,近五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4年我国海洋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约为331亿元,同比增长19.9%。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国产化率发展空间最大 资本市场热度正持续下降

从各细分领域占比来看,各细分领域表现分化明显。2024年生化诊断市场份额下滑至20%以下,免疫诊断市场占比稳定在35%左右,分子诊断维持10%的市场份额,血液体液检测和POCT领域分别以超5%的增速稳步发展。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已处技术创新期 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出口市场向好

发展历程来看,我国血管支架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的起步阶段,早期我国血管支架市场完全依赖进口产品,国内企业尚未具备自主研发能力。20世纪80年代,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球囊导管技术引入中国,为血管支架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随着心血管疾病诊疗需求增长,血管支架作为高端医疗器械开始进入国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我国医疗服务大数据解决方案细分市场持续扩容 但医疗大数据行业整体资本热度渐下降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36起,投融资金额为16.24亿元;2025年1-7月23日我国医疗大数据行业发生2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2亿元。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我国阿胶行业产业链完善 产量高增 东阿阿胶领跑十大品牌

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91亿元。

2025年07月18日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AI制药行业:中国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早期药物开发为全球企业布局最多环节

从全球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全球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AI制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8.22亿美元,同比增长32.0%。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医美注射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玻尿酸市场占比最大

市场规模来看,2021-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医美注射材料市场规模约346亿元,同比增长28.6%。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