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目标汇总 智慧监管创新应用更加广泛深入

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十三五”成效

“十三五”时期,齐齐哈尔市零售药店“证照联办、许可合一”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齐齐哈尔市被国务院评为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市局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食品安全先进集体、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小个专”党建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全国市场监管部门12315工作联系点、全国12315平台智能咨询建设试点单位和全省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商事制度改革纵深推进。企业开办事项原来只办理营业执照,到现在营业执照、刻制公章、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员工参保登记、公积金开户登记和银行开户预约等事项“一次办结”;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8天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办理费用由原来的1000多元到现在“零”费用;企业开办便利度大大提高,线上设立“专窗专区”,线上实现“一网同办”,申请人不见面就可领到所有办件的“大礼包”。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由原来近1000项减少至445项,审批流程、材料大幅精简。企业注销更加便利,增加了企业简易注销方式和一网服务,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市场活力得到极大释放,由“十二五”末的28天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企业注销更加便利化,市场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市场主体由20.02万户增长到32.8万户,增幅63.84%。生物制药产业取得重大突破。产业板块实现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在2017年现代中药板块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制药和医疗器械两大板块。药材种植面积实现了倍增,由2017年的20.08万增加至55万亩,板蓝根、防风、赤芍成为全国单品种主产区。生产加工模式由2017年鼎恒升和参鸽等中成药生产加工为主,发展成为中药饮片、中成药和生物萃取等多环节模式,生产环节企业达11家。科技支撑从无到有建立五大科研技术平台,分别为齐齐哈尔大学获批1个国家级科技中心、2个省级中心,组建了省中药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医学院黄芪研究院。品牌建设填补了多项空白,获批4个省级中医药特色小(城)镇,申报“甘南赤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批了灵芝和黄芪国家药食同源试点。园区化建设以富裕益海嘉里、讷河华瑞、昂昂溪阜丰为核心的三大医药产业园区,以及铁锋恒鑫为核心的医疗器械产业园区。市场安全状况稳中向好。全市未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市场监管安全风险。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风险隐患排查防控持续强化;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有效落实,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基本建立;食品抽检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8%以上,食品安全考核在全省保持优秀档次。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药品安全性、有效性控制能力显著提升。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防控成效显著,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特种设备事故率和死亡率同比双下降。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强化,工业产品合格率逐步提升,全市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质量强市建设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大力实施,齐齐哈尔市质量工作连续获评全省一类等次;中国一重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省级以上品牌价值评价企业由零申报增加至105家,省级以上优秀QC成果奖由20个增加至153个;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由2家增加至7家,省级专利优势企业由20家增加至28家。标准化改革持续推进,市政务中心获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试点单位。计量基础建设不断强化,全市有“C”标志企业78家,位列全省第一。认证检测市场发展与规范并进,有机产品认证证书169张,位居全省第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历史性建立起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实现了分段、分领域监管向统一、综合监管转变。构建食品安全“334466”监管体系。实施市、县、乡“三级管理”,落实属地政府、监管部门、市场主体“三方责任”,围绕生产、流通、餐饮、特殊食品“四个环节”,突出源头把控、全程监控、风险防控、违法管控“四种方法”,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飞行检查、体系检查、处置核查、暗访抽查“六种手段”,建立部门联动、典型引领、应急处置、舆情应对、问题通报、考评考核“六项机制”。

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管“十四五”规划

围绕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争创全国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鹤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市场监管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具体目标是:

—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再上新台阶。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市场准入门槛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更加便捷,全市市场主体存量更稳、增量更多、质量更高、发展活力更强。

—规范市场秩序取得新进展。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影响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得到更有力解决,市场充分竞争、优胜劣汰、良性循环的效应更加显现。

—市场安全监管水平得到新提高。安全监管现代化基础性制度更加完善、更加高效,市场监管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化解,主体责任制有效落实,坚决防止发生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区域性系统性事故。

—质量管理和消费维权彰显新成效。质量基础设施作用更加有效发挥,产品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消费维权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更有力保护,在推动供给和消费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上发挥重要作用。

—市场监管效能实现新突破。监管机制和制度体系基本成熟,信用监管、智慧监管创新应用更加广泛深入,多元共治的监管格局进一步完善,监管队伍向高素质、专业化有力迈进,综合监管能力大幅提升,市场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显著提高。

“十四五”时期市场监管主要指标

资料来源: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零售药店市场分析报告-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定位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北美市场占比最大小肠胶囊内镜占据主流

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北美市场占比最大小肠胶囊内镜占据主流

全球市场来看,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胶囊内镜在医疗领域的价值持续显现,数据显示,近三年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约4.44亿美元。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持续下滑 相关生产企业数量增长速度下降

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持续下滑 相关生产企业数量增长速度下降

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中成药产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中成药产量为195.3万吨,同比下降7.26%;2025年1-7月我国中成药产量为103.4万吨,同比下降10.20%。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较快增长 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均下滑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较快增长 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均下滑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30亿元,同比增长8.7%。

2025年09月06日
高龄产妇需求增加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扩容 政策红利释放 国产替代加快

高龄产妇需求增加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扩容 政策红利释放 国产替代加快

市场规模来看,在生育年龄推迟、健康需求升级及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共同驱动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持续扩容。叠加高龄夫妇的再生育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生殖医学设备市场的需求增长。2024年我国生殖医学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96.9亿元,同比增长9.86%。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咽喉中成药行业:政策与渠道双轮驱动 片剂占市场主导 其中金嗓子领跑零售端

我国咽喉中成药行业:政策与渠道双轮驱动 片剂占市场主导 其中金嗓子领跑零售端

市场构成来看,2024年我国咽喉中成药销售额达74亿元,同比增长7.49%。其中,片剂占比最大,达41.65%,其次为散剂/颗粒剂和丸剂,分别占20.42%、17.72%。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下降 药明康德正全球化产能布局

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下降 药明康德正全球化产能布局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发生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8.6亿元;2025年1-8月25日医药中间体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6.6亿元。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

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到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达9411亿元,同比增长1.9%。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其中软件类投入占比超30%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其中软件类投入占比超30%

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化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平均投入来看,2024 年我国三级医院信息化平均投入金额为1345.99 万元,三级以下医院信息化年平均投入金额为 306.79 万元。

2025年0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