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青岛市医疗健康“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推进健康青岛建设,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加快卫生健康事业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好实现人人享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建设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坚持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构建平战结合、科学高效、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规范开展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与健康管理,提高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控能力。强化妇幼健康优质服务,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常见精神障碍早期筛查与干预。推进“120”院前急救网络提质增效。加强疫苗、血液制品供应保障和综合监管。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施市、区(市)两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责,创新医防协同机制,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健康文化,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全覆盖。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以提高医疗质量为导向,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以非公立医疗机构为补充,扩大医疗资源供给,建立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7.1张。加强公立医院建设,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深入推进人事薪酬、医保支付和绩效管理等改革。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建设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等工程,做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到2025年,三级医院达到35家,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专科)达到15个,省重点学科(专科)达到110个。推进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实施“三高共管、三级协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加强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培养,推进医师多点执业,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引入国内外名校名院合作办医,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专科医疗机构。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推进智慧医疗工程建设。建设中医医联体和区域中医诊疗中心,培育齐鲁中医药专科集群。

  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完善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推动药品招采制度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行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进医保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积极探索城乡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多元筹资模式。

  推进全民健身行动。更加注重人民身体素质,统筹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功能,补齐健身设施短板,改造升级现有体育场馆,建设一批更加智能便利的体育公园、口袋运动公园、社区健身健康中心等场地设施,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2025年全市公益性健身设施超过11000处。加强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发挥指导员队伍作用,推进体医融合,全民健身辅导站点超过8000个,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3.2名,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5.5%。办好登山节、“青岛球王”系列赛、青岛马拉松、崂山100公里挑战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创建国家全民健身示范中心城市。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承办2023年亚洲杯足球赛分赛场比赛。

健康事业重点工程

健康事业重点工程

高水平公立医院示范引领工程:创建国家疑难病症诊治基地、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培育1-2个品牌优势明显、跨区域服务的医疗集团,形成1-2个以区域医疗中心为核心的专科联盟。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四区各建成1-2家具有示范效应的城市医疗集团,青岛西海岸新区、城阳、即墨、胶州、平度、莱西六区(市)完成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试点任务。

  智慧医疗工程:健全应用系统,丰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内涵,提升惠民便民、智慧医疗、综合监管、平台支撑水平。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中医药名品等重点行动,建成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岛技术合作平台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科学院,建成2-4个省级以上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

  重点人群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围绕“一老一小”、妇女儿童提供优质健康服务,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90%。

  智慧体育平台建设工程:提供体育资源智慧化管理、健身活动组织及赛事推广、体育产业推介扶持、科学健身指导、体医融合、体育社交娱乐、体育大数据分析等服务。

资料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医疗卫生和体育领域重点项目

医疗卫生和体育领域重点项目

医疗卫生:市精神卫生中心、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市妇女儿童医院西海岸院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蓝谷)、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青岛医院、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中医医院迁建、青岛西海岸新区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即墨区第三人民医院综合体、即墨区人民医院南院区、平度市妇幼保健院扩建、莱西市三级医院等。

  体育:2023亚洲杯青春足球场、青岛世界体育城(一期)、即墨全民健身中心、中国足球学院青岛分院、国家足球篮球学院、弘诚体育场改造、世界羽联青岛国际交流中心、市体校二期等。

资料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北美市场占比最大小肠胶囊内镜占据主流

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北美市场占比最大小肠胶囊内镜占据主流

全球市场来看,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胶囊内镜在医疗领域的价值持续显现,数据显示,近三年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全球胶囊内镜行业市场规模约4.44亿美元。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持续下滑 相关生产企业数量增长速度下降

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持续下滑 相关生产企业数量增长速度下降

从产量来看,2020年之后我国中成药产量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中成药产量为195.3万吨,同比下降7.26%;2025年1-7月我国中成药产量为103.4万吨,同比下降10.20%。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较快增长 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均下滑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整体较快增长 出口量及出口金额均下滑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030亿元,同比增长8.7%。

2025年09月06日
高龄产妇需求增加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扩容 政策红利释放 国产替代加快

高龄产妇需求增加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扩容 政策红利释放 国产替代加快

市场规模来看,在生育年龄推迟、健康需求升级及国家鼓励生育政策的共同驱动下,我国生殖医学设备市场持续扩容。叠加高龄夫妇的再生育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生殖医学设备市场的需求增长。2024年我国生殖医学设备行业市场规模达96.9亿元,同比增长9.86%。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咽喉中成药行业:政策与渠道双轮驱动 片剂占市场主导 其中金嗓子领跑零售端

我国咽喉中成药行业:政策与渠道双轮驱动 片剂占市场主导 其中金嗓子领跑零售端

市场构成来看,2024年我国咽喉中成药销售额达74亿元,同比增长7.49%。其中,片剂占比最大,达41.65%,其次为散剂/颗粒剂和丸剂,分别占20.42%、17.72%。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下降 药明康德正全球化产能布局

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市场规模稳增 资本热度下降 药明康德正全球化产能布局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之后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持续下降,到2024年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发生9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8.6亿元;2025年1-8月25日医药中间体行业发生8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6.6亿元。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

我国零售药店行业:实体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下降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持续提升

从销售额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持续增长,但增速逐渐放缓。到2024年我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达9411亿元,同比增长1.9%。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其中软件类投入占比超30%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其中软件类投入占比超30%

近年来我国医院信息化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平均投入来看,2024 年我国三级医院信息化平均投入金额为1345.99 万元,三级以下医院信息化年平均投入金额为 306.79 万元。

2025年0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