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今年大豆播种面积464.5万亩 大豆种植者鼓励食品加工产业与大豆种植相衔接

记者近日走访吉林省多个农业主产区了解到,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吉林多地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农民种植意愿提升。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务必见到可考核的成效。

今年以来,吉林省以政策倾斜等多种方式结合,鼓励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同时推动大豆玉米兼容发展。

农民种植意愿提升

近年来,受国民饮食结构改变、大豆与玉米等作物利润差不断扩大等因素影响,在大豆消耗大幅增长的同时,大豆种植面积却有所下滑。吉林省地处我国优质大豆生长带,种植面积最高时曾超过1000万亩。

今年吉林省共向各市县分解下达粮食播种面积8800万亩,其中大豆播种面积464.5万亩。记者走访榆树、公主岭、敦化等主产区了解到,大豆种植者补贴普遍比往年提升,在政策的引导下,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明显增强。

这几天,吉林省敦化市联益农副产品供销专业合作联社的大豆田里,一颗颗大豆秧苗上已经长满了豆荚,豆子正在不断地饱满长大,合作联社理事长赵显清正带着农民进行田间管理,确保今年大豆稳产。

在吉林省北部的榆树市,大豆扩种也见到了成效。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何亚荣介绍,2022年榆树市计划播种大豆面积16万亩,“今年政策比较好,可以感受到农民大豆种植意愿提升,实际播种面积会超过16万亩”。据何亚荣介绍,随着农民大豆种植意愿的提升,部分种子销售企业大豆种子销售量比往年提高超过30%。

榆树市环城乡桂家村种粮大户马占有近几年都种了大豆,今年他拿出了部分土地进行大豆玉米轮作,“今年大豆补贴力度大,榆树大豆种植户每亩有600元补贴,农民种大豆的积极性比较高”。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成去年种植大豆600亩,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达2000亩,“公主岭的大豆种植者补贴每亩有500元,去年底大豆价格每市斤2.9元左右,按亩产400斤算,总体和玉米的收益接近,这样一算,农民就愿意种”。

推动大豆玉米间作种植

“榆树干豆腐远近闻名,是知名的豆制品之乡,我们的干豆腐不仅供应周边,还远销国内多个城市。但是过去一段时间确实感受到本地大豆在减少。”榆树市榆乡豆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清双说。

近年来,大豆价格虽然也有所上涨,但受限于产量相对较低等因素,综合来看种植效益比不上玉米。在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同样一亩地,种玉米的效益要比种大豆高出不少,因而种植户种植玉米的意愿较高。

“大家都是以玉米收益为标杆。此外,种植玉米相对省心,忙过关键时间点后对后续的田间管理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大豆就要经常‘经管’,抗灾性也很弱,相对费心。这几年玉米价格快速上涨,但是大豆价格的涨速相对缓慢,一亩地能差几百元钱。”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泉眼沟村村民霍忠学说。

今年,吉林省多地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政策,支持大豆玉米兼容发展。

在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米豆间作核心示范区内,记者看到在同一块地块内,玉米和大豆间隔生长,玉米秸秆已经2米多高,大豆也有一人多高。

“我们在尝试用不同的间距进行玉米和大豆的间作,力争在少影响玉米种植的前提下,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说。

在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提高保护性耕作模式下的大豆产量、建立以半矮秆大豆为主的密植作物高效生产模式等试验也在展开,科研工作者利用12公顷的试验田,筛选和示范推广抗除草剂大豆品种,创新示范可持续的黑土保护性耕作绿色生产模式,推动解决大豆轮作、间作种植模式中存在的除草剂药害问题,提高保护性耕作模式下的大豆产量。

农业保险品类少等问题待解

记者在吉林省多地走访了解到,农民大豆种植意愿提升的同时仍存一定担忧。

一方面是大豆种植风险大,相关农业保险产品少,在保收益方面让种植户心里没底。马占有等大户表示,目前大豆的农业保险品种并不丰富,多是成本保险,收益保险方面的品种很少。

“玉米产量高基数大,减产可能损失还不是很大,大豆产量基数小,稍微减产在收益上就能显现出来。”马占有说。赵显清说,以现在的保险品种看,只有到了绝收的程度才能获赔,对农民的吸引力并不强。一些农民建议,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尝试参考玉米等粮食作物,针对大豆种植收益设定保险品种,拓展大豆农业保险品类。

另一方面是相对玉米等作物,大豆收储环节还不是特别畅通,销售不畅。相较于玉米的销售渠道,具备一定规模的大豆收储点仍相对有限。一位农民表示,“附近哪个县都有玉米收储点,但是大豆的收储点就不好找,收储环节不是很透明。我的大豆除了自己用一部分外,再就是找辽宁等地熟悉的经纪人出售。”

此外,大豆价格波动大,种植户对收益持续性有担忧。一些农民反映,几年间玉米的价格从七八毛涨到了1.3元左右,但是大豆的价格始终不高,且波动较大。吉林省部分农民表示,如果大豆价格可以稳定维持在3元左右,农民种大豆就有账可算,也可以维持农民的种植意愿。

一些大豆种植者还认为,目前散户种植大豆技术上、成本上都不占优势,建议将引导大豆种植的重点放在合作社、家庭农场,同时鼓励食品加工产业与大豆种植相衔接,建立相关下游产业,完善大豆产业链条。

内容转自中国经济网:原标题——政策与科技齐发力 破解大豆扩产难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我国耕地保护将进入法治化、精细化新阶段

9月1日,自然资源部与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公布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部备受关注的部门规章已正式对外发布,并确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进入法治化、精细化管理的新阶段。

2025年09月02日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实现增长 单产首次突破400公斤/亩大关

8月22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生产呈现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提高、总产增长的良好态势。全国早稻总产量达到570.3亿斤,比上年增加6.8亿斤,增长1.2%,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08月27日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聚焦高质量发展 我国辣椒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在遵义成功举办

8月19日,以“黔椒兴业·辣享世界”为主题的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贵州遵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产业、学术、研究及企业多方力量,构建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我国辣椒产业加速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5年08月21日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全球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在我国问世育种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

8月12日,中国科学家在智能育种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研究员领衔的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相关研究成果于8月1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

2025年08月13日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工信部三举措推动食品工业升级 助力农产品消费提质扩容

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农产品消费有关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李强在会上表示,工信部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和要素支持,推动食品工业提质升级,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我国奶牛养殖降本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果 政策红利和市场调节作用下行业迎新机遇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就我国肉牛奶牛养殖业最新发展态势进行权威解读。数据显示,在经历近一年的养殖亏损后,当前我国肉牛养殖已实现整体扭亏为盈,奶业纾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25年07月19日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农业农村部启动三年专项行动 严控农作物品种同质化

6月16日,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决定自2025年起开展为期三年的品种全链条管理专项行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品种同质化问题,培育具有突破性的新品种,为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提供种业支撑。

2025年06月18日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中国首家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获批 种业质量管控迈入新阶段

6月13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近日批准成立国内首家专业马铃薯种薯认证机构,标志着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认证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作物种子认证体系,推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6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