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生物医药行业 产业集群崛起 预计2022年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元

近年来,在医药政策改革、海外人才回流、金融资本助力等多方加持下,我国生物医药迎来窗口期,研发创新实力持续增强,崛起了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等代表性产业集群。然而,与全球领跑者美、欧、日等相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仍存在原始创新不够、产业层次不高、资本虚火过旺等短板。业内人士建议提高研发能力、加速产业转型、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初,上海浦东新区发布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迈入4000亿元大关;2022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以生物医药等产业为重点,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预计到2025年,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规模超5400亿元;《福建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2022-2025年,拟安排省级专项资金近10亿元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文洋表示,到2025年,该省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200亿元,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创新产品、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及特色产业集群。

 

蓬勃的产业吸引资本竞逐。2021年,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新增121家上市企业,同比增长超75%;生物医药领域发生融资事件近1900起,已披露的融资金额高达2600多亿元。

 

在政策、技术、资本等催化下,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实力稳步增强,规模加速扩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达3.57万亿元,同比增长8.51%,预计2022年将突破4万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了约80个新药上市,其中不乏我国生物医药领域零的突破。如我国首款新冠中和抗体联合疗法、首款可皮下注射的抗PD-L1单抗、首款CAR-T细胞疗法产品、首款选择性MET抑制剂等。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驻会副理事长吴朝晖认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取得长足进步,具备了走向世界的能力。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我国在疾病诊断、治疗手段、疫苗研发生产等方面依靠自主力量,这从侧面反映出生物医药行业整体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目前,我国逐步建成了相对完整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了创新主体活跃、资本投入持续、参与者多样化的良性循环体系。然而,抢占战略制高点仍面临多重障碍。

 

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总裁左敏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与美国等头部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一是基础投资不足,比如,美国政府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的研发资金比例占销售额的20%,我国不足5%。二是基础应用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缺乏有效、协同的发展平台。

 

创新不足导致虚火过旺。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多家生物医药企业IPO破发。20211215日,百济神州登陆科创板,以192.6/股的发行价位列当年A股第三大高价新股,然而IPO首日即破发,盘中最大跌幅近20%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薄弱,创新研究以“跟跑”热点前沿为主,一些企业习惯于生产仿制药、派生药,原创药偏少。部分破发企业缺乏商业化产品,仍处于研发烧钱阶段。还有一些企业在研产品创新性弱,投资者难以看到商业化前景和上市后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以百济神州为例,虽有10多款自主研发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或商业化阶段,3款获批上市并开始贡献营收,但企业却连续5年亏损。

 

眼下,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疫情影响广泛深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或将重塑,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机遇期。业内人士建议强化创新驱动、加速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在新发展格局中掌握战略主动。

 

以创新驱动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翔认为,要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可针对基础研究环节薄弱等痛点问题,依托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等集聚全球顶尖团队,在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生物医学大数据等领域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引领原始技术创新。

 

左敏建议搭建“政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平台,打通基础应用研究与产业化之间的堵点,攻关产业瓶颈和关键核心技术。可丰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功能,如新药靶点发现和药物筛选平台、药物评价平台、实验动物中心、医疗器械检验检测等,为创新企业提供全流程的关键技术服务。

 

以数字经济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弯道超车”。孙玉宁认为,随着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显现出数字化特征明显的比较优势。他建议,一方面在研发、生产环节引入数字化新基建,让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标配,提升研发效率和生产工艺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远程医疗兼容性强,相关部门可开展远程医疗法理和伦理研究,加快立法,制定配套政策,并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开展试点,为应用端数字化扫除障碍。

 

内容转自经济参考报:原标题——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崛起 道阻且长待突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对等回应!财政部出手—4500 万以上医疗器械采购对欧盟企业设限

7月6日,中国财政部发布通知,宣布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限制措施。此举旨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审批程序作出调整。

2025年07月08日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发文力推创新药全球化发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促进创新药全球市场发展,通过搭建国际交易平台、拓展海外合作、优化价格机制等举措,助力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

2025年07月03日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推进生物制造中试平台建设 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6月12日,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启动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培育工作,旨在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转化进程。到2027年,我国将力争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服务企业超过200家,孵化产品400个以上,为生物制造领域提供从“小试验证”到“中试

2025年06月13日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首个GLP-1RA国内上市! 我国司美格鲁肽行业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根据诺和诺德财报,2023年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212亿美元,2024年有可能超过K药成为新一届药王。

2024年11月18日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连锁药店行业:多家中大型药店连锁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 2024年Q4或迎新平衡

10月31日,中大型药店连锁的经营数据已开始显露出颓势,但收购已趋于谨慎,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新店培育期拉长,增收难增利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2024年11月04日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2024年1-9月我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 共济金额304.57亿元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2.46亿人次,比1-8月增长0.28亿人次;共济金额304.57亿元,比1-8月增长42亿元。共济人次较多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上海等。共济金额较大的省份包括浙江、江苏、广东、北京、重庆等。

2024年10月30日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国产医疗器械抢滩出海 多款国内自主研发新品亮相

10月12日至15日,第90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举办,来自海内外的4000余家企业携数万款医疗器械产品集中亮相,国产医疗器械借此抢滩出海。

2024年10月17日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发布 对地方医保部门有“三个允许”

9月2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关于建立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制度设计中,特别重视宽严相济的原则,体现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导向。聚焦严重案件,畅通异议申诉渠道,不搞一刀切,允许地方分步骤实施,三年内逐步将相关人员纳入管理。

2024年10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