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国产化成效显著 人形机器人有望打开行业新增长曲线

前言: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起步晚但发展快速,2019-2024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7%,国产化成效显著,部分品类实现反超。同时行业仍存短板,产品以中低端为主,高端领域与国外差距较大,国产替代空间依旧广阔。

特种工程塑料下游应用多点开花,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及5G基站建设推进,为行业注入强劲需求。此外,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显著应用潜力,未来行业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1.综合性能优异,我国特种工程塑料消费集中于PPS与PPA

特种工程塑料是位于塑料金字塔顶端的高性能材料,综合性能优异、附加值高,长期使用温度在150℃以上,部分产品更可在200℃乃至400℃的严苛环境下应用。特种工程塑料产品体系多元,包括聚苯硫醚(PPS)、高性能聚酰胺(PPA,也称高温尼龙)、聚酰亚胺(PI)、聚醚醚酮(PEEK)、液晶聚合物(LCP)和聚砜(PSF)等多个品类。

不同的特种工程塑料性能

产品名称 性能 应用情况
聚苯硫醚 耐高温性:热变形温度高达260°C以上,长期使用温度可达220-240°C,短期可承受260°C以上的高温,在高温环境下能长时间保持结构完整性和性能稳定;卓越的耐化学性:对绝大多数酸、碱、盐、有机溶剂、燃油等都具有优异的抵抗能力;固有的阻燃性:无需添加任何阻燃剂,本体即可达到UL94 V-0级(0.4mm厚度);卓越的尺寸稳定性:吸湿率极低(<0.05%),吸水后尺寸几乎不变,成型收缩率小,且各向异性低;优异的机械性能、刚性和硬度高,介电强度高等。 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机械化工、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高性能聚酰胺 优异的耐高温性能,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80°C以上,并能保持强度和刚性;具备出色的机械强度和刚性,即使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其抗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也极为出众;对燃油、冷却液等各种化学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并且极低的吸湿性使其电绝缘性能在潮湿环境中依然稳定 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
聚酰亚胺 具有耐高温(热分解温度≥500℃)、耐低温(低至-269℃)性能,长期使用温度范围达到-200-300℃;高绝缘性能,103赫兹下介电常数4.0,介电损耗仅0.004-0.007,属F至H级绝缘;具有高强度和高模量,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能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大多数溶剂和化学试剂具有优异的耐受性,它不易被酸、碱等化学物质腐蚀,能够在复杂的化学环境中保持性能稳定;此外还有耐辐照、阻燃自熄、生物相容性优秀等性能。 已覆盖消费电子、风电、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医疗、5G通信等多个领域
聚醚醚酮 耐热性高,可在260℃下使用5000小时,强度几乎与初始状态相同,热稳定性优异,熔点为341°C;热稳定性、优异的机械性能和韧性;优异的耐化学性、优异的耐磨性和滑动性能等等。 覆盖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器械、电子电器、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
液晶聚合物 极高的耐热性,热变形温度可高达280°C-350°C,长期使用温度在200°C-240°C;优异的热尺寸稳定性,线膨胀系数极低,甚至低于大多数金属和陶瓷,尤其在流动方向上;卓越的机械性能:高强度、高模量(刚性),流动性极好;出色的化学耐药性,对绝大多数有机溶剂、酸、碱、油脂等都有很好的抵抗能力,不易被腐蚀;优良的电性能,介电常数较低(2.9-3.8)且稳定,介电损耗极低(0.002-0.010)等。 应用于新型显示、5G通信、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聚砜 具有耐高温、高强度、高刚性、良好的耐化学性、优异的电绝缘性和透明性等特性,且满足低烟密度、低毒排放以及低热量释放的安全要求 在交流发动机、导火线连接系统、转向柱罩、发动机罩、汽车灯罩、医疗器械等方面均有应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消费结构来看,2023年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市场呈现明确的品类集中特征。其中聚苯硫醚与高性能聚酰胺是主要消费类型,二者合计消费量占比超过50%,成为支撑行业需求的核心品类。

从消费结构来看,2023年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市场呈现明确的品类集中特征。其中聚苯硫醚与高性能聚酰胺是主要消费类型,二者合计消费量占比超过50%,成为支撑行业需求的核心品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汽车领域需求强劲,轻量化趋势赋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增长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随着技术进步,特种工程塑料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目前覆盖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化工、电子电器、5G通信、医疗器械、轨道交通、风电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市场潜力。

汽车领域是特种工程塑料的重要需求场景之一,需求增长势头强劲,汽车轻量化推进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是核心驱动因素。在轻量化趋势下,特种工程塑料凭借优异性能,成为汽车“以塑代钢”的优选材料,常用于点火、燃料、制动及冷却等系统,其中聚苯硫醚、高性能聚酰胺和聚醚醚酮等为最常用品类。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持续扩张,2020-2024年产量从2522.5万辆增至3128.2万辆,销量从2531.1万辆增至3143.6万辆;2025年1-10月产销量继续上升,分别达2769.2万辆和276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2.4%。汽车产业扩张叠加轻量化趋势深化,带动特种工程塑料需求持续释放,为行业增长赋能。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持续扩张,2020-2024年产量从2522.5万辆增至3128.2万辆,销量从2531.1万辆增至3143.6万辆;2025年1-10月产销量继续上升,分别达2769.2万辆和276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2.4%。汽车产业扩张叠加轻量化趋势深化,带动特种工程塑料需求持续释放,为行业增长赋能。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在电气化与智能化方面程度更高,对材料的耐高温、电气性能、阻燃特性等提出更严苛要求。特种工程塑料凭借其优异综合性能,在三电系统、热管理及智联系统等关键部位应用不断深入。以聚苯硫醚为例,聚苯硫醚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使用量约2500克,是传统汽车700克用量的3倍以上,具体应用于防爆电池盖、电机汇流排、电子水泵等部件,能有效应对高温、高压等复杂工况。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销量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其产量从136.6万辆跃升至1288.8万辆,销量从136.7万辆增至1286.6万辆;2025年1-10月产销量均超过2024年全年数据,分别为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这一迅猛增长态势为特种工程塑料行业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拓宽其市场需求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产销量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其产量从136.6万辆跃升至1288.8万辆,销量从136.7万辆增至1286.6万辆;2025年1-10月产销量均超过2024年全年数据,分别为1301.5万辆和12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1%和32.7%。这一迅猛增长态势为特种工程塑料行业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拓宽其市场需求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3.5G 基站建设快速推进,为特种工程塑料行业开辟新增长空间

5G基站建设的快速推进,为特种工程塑料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量空间。其中,液晶聚合物凭借轻质、耐高温和低介电损耗等特性,成为5G基站天线振子的理想塑料材料;高性能聚酰胺广泛应用于天线支架、SMT连接器等高频信号传输部件;聚苯硫醚则主要用于滤波器外壳和连接器等结构件。随着5G技术的商业化普及,我国5G基站总数从2020年的71.8万个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55万个,规模增长超过6倍,进一步释放特种工程塑料的市场需求。

5G基站建设的快速推进,为特种工程塑料行业开辟了新的增量空间。其中,液晶聚合物凭借轻质、耐高温和低介电损耗等特性,成为5G基站天线振子的理想塑料材料;高性能聚酰胺广泛应用于天线支架、SMT连接器等高频信号传输部件;聚苯硫醚则主要用于滤波器外壳和连接器等结构件。随着5G技术的商业化普及,我国5G基站总数从2020年的71.8万个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55万个,规模增长超过6倍,进一步释放特种工程塑料的市场需求。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观研天下整理

4.市场规模快速扩容+自给率提升,我国特种工程塑料国产化成效显著,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于2021年突破百亿元后持续增长,至2024年已达160亿元,2019–2024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7%。与此同时,在技术进步与本土企业积极布局等因素推动下,行业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自给率从2020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48%,部分品类实现反超。以聚苯硫醚为例,其产量从2020年的1.7万吨增至2023年的3万吨,自给率由45%上升至64%。

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快速,市场规模于2021年突破百亿元后持续增长,至2024年已达160亿元,2019–2024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7%。与此同时,在技术进步与本土企业积极布局等因素推动下,行业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自给率从2020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48%,部分品类实现反超。以聚苯硫醚为例,其产量从2020年的1.7万吨增至2023年的3万吨,自给率由45%上升至64%。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尽管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国产化成效显著,但仍存在明显短板:产品结构仍以中低端为主,在高端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仍大量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依旧广阔。当前,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本土企业需持续加大研发与工艺创新投入,着力提升产品一致性、稳定性,推动产品高端化,以进一步拓展国产替代空间,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尽管我国特种工程塑料行业国产化成效显著,但仍存在明显短板:产品结构仍以中低端为主,在高端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仍大量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依旧广阔。当前,行业整体仍处于成长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未来,本土企业需持续加大研发与工艺创新投入,着力提升产品一致性、稳定性,推动产品高端化,以进一步拓展国产替代空间,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5.应用潜力显著!人形机器人或将打开特种工程塑料行业新增长曲线

特种工程塑料的优异性能,也使得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显著应用潜力,精准契合其“轻量化”及高强度、耐磨损等需求。其中,聚醚醚酮因其质量轻、比强度大、耐磨损、自润滑等优势,成为人形机器人灵巧手齿轮、指关节、外壳等部件的理想材料。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其单台使用6–10千克聚醚醚酮材料,较传统金属方案减重47%,直接推动单台成本下降约15%。聚苯硫醚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高刚性、高硬度及优异的尺寸稳定性等性能,适配骨架结构等承重部位。液晶聚合物则以低介电常数和高尺寸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伺服电机连接器、高频信号连接器等部位。

尽管人形机器人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尚未实现规模化量产,但随着技术突破与成本瓶颈的逐步破解,未来其规模量产与广泛应用将为特种工程塑料行业开辟显著新增长空间。据相关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这一庞大市场体量将直接催生对特种工程塑料的强劲需求,为行业带来长期的增长机遇,进一步拓宽特种工程塑料的应用边界与市场空间。

尽管人形机器人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尚未实现规模化量产,但随着技术突破与成本瓶颈的逐步破解,未来其规模量产与广泛应用将为特种工程塑料行业开辟显著新增长空间。据相关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亿元,这一庞大市场体量将直接催生对特种工程塑料的强劲需求,为行业带来长期的增长机遇,进一步拓宽特种工程塑料的应用边界与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首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会、观研天下整理(WJ)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我国电解液添加剂行业:供需错配驱动价格暴涨 头部企业凭借产能和技术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电解液添加剂主要有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丙烷磺酸内酯(PS)等。其中VC和FEC凭借优异的性能表现成为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添加剂,二者合计占据添加剂市场65%的份额,应用占比位居行业前列。

2025年11月15日
我国纯苯产能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供给能力持续强化且集中 进口量仍高速增长

我国纯苯产能全球占比提升 行业供给能力持续强化且集中 进口量仍高速增长

纯苯作为石油化工核心基础原料之一,我国已构建起覆盖原料端、生产端、应用端的完善产业链。行业呈现产能产量双升、全球占比持续提升的态势,且区域与企业集中度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纯苯下游需求受多领域驱动快速增长,表观消费量增速领先产能与产量增长,且叠加多重因素推动,进口量快速增长,而出口市场尚未有效打开。

2025年11月14日
政策与市场共振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理性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持续改善

政策与市场共振 我国三氯蔗糖行业盈利有望回归理性 龙头企业盈利能力或持续改善

我国是全球三氯蔗糖生产与销售大国。从产能来看,目前全球三氯蔗糖名义产能已超 3.05万吨,其中约90%的产能集中在中国。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产量约2.1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7.5%。从内销量来看,2023年我国三氯蔗糖约为‌4527吨‌‌,占比全球比重‌26%‌,仅次于美国。

2025年11月13日
我国苯乙烯价格下行 自给率提升驱动进口收缩、贸易格局优化显成效

我国苯乙烯价格下行 自给率提升驱动进口收缩、贸易格局优化显成效

我国苯乙烯已构建完整高效产业链,上游依赖纯苯等原料,中游以乙苯脱氢法为主导工艺,下游应用多元。行业经历产能快速扩张后,2023年末进入过剩阶段,2025年计划扩能或加剧压力,且产能集中于华东等区域。2025年纯苯降价削弱成本支撑,叠加产能过剩压力,苯乙烯价格整体下行。同时,自给率提升推动苯乙烯进口规模快速收缩,贸易格局

2025年11月13日
我国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或进入尾声 供给格局优化与价格回归可期

我国有机硅行业扩产周期或进入尾声 供给格局优化与价格回归可期

近年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下游电子、电力、新能源等领域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有机硅需求量保持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从106.2万吨提升至181.6万吨,CAGR为11.3%。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162万吨,同比增长5.5%。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金属萃取剂行业:锂电池回收将构筑增长新动能 康普化学为龙头

我国金属萃取剂行业:锂电池回收将构筑增长新动能 康普化学为龙头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与电化学储能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拉动我国锂电池出货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为143.0GWh,2024年已增至1214.6GWh,2020-2024年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0.72%。锂电池主要包括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正极主要成分为镍钴锰酸锂或镍钴铝酸锂)、锰酸锂电池等。

2025年11月12日
我国丁基橡胶行业:全球产能占比提升 出口量增但放缓 进口依赖下逆差犹存

我国丁基橡胶行业:全球产能占比提升 出口量增但放缓 进口依赖下逆差犹存

我国丁基橡胶自1999年实现工业化突破后,产能不断扩张,2024年达65万吨,其产能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也随之提升。丁基橡胶下游消费高度集中于轮胎领域,子午线轮胎产量增长与轮胎子午化率提升,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工程塑料凭借优异性能及突出金属替代潜力,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汽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叠加产业持续扩张,为行业带来显著机遇。我国工程塑料供给能力提升,部分产品进口替代成效突出,但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此外,聚醚醚酮等工程塑料适配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精密部件需求,应用前

2025年11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