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前言:

自2024年起,我国黄磷产能趋于稳定,但同期产量快速增长。目前黄磷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三氯化磷与热法磷酸是核心消费领域。2020-2024年,黄磷下游消费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呈现热法磷酸占比缩减、三氯化磷占比提升的此消彼长态势,后者已跃居第一大消费领域。整体来看,我国黄磷行业呈现高度自给自足特征。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规模虽小但近期出现暴涨,不过,出口均价自2022年起呈持续下行趋势,2025年1-8月进一步降至32660.11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7.72%。

1.国内黄磷生产普遍采用电炉法工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黄磷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黄磷(P₄)又称白磷,是磷化工行业重要的中间产品。国内黄磷生产普遍采用电炉法工艺,具有实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等显著优势。电炉法生产黄磷的核心原材料为磷矿石、焦炭与硅石,共同构成产业链上游环节;其下游则广泛应用于热法磷酸、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及草甘膦等重要化工产品的生产,形成完整产业链。

黄磷(P₄)又称白磷,是磷化工行业重要的中间产品。国内黄磷生产普遍采用电炉法工艺,具有实收率高、产品纯度高等显著优势。电炉法生产黄磷的核心原材料为磷矿石、焦炭与硅石,共同构成产业链上游环节;其下游则广泛应用于热法磷酸、三氯化磷、五氧化二磷及草甘膦等重要化工产品的生产,形成完整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政策影响下,黄磷新增产能受限,行业不断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发展

黄磷行业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领域。采用电炉法生产1吨黄磷,需消耗约10吨磷矿石、2吨焦炭、2吨硅石,耗电量达13000-15000kWh,同时会产生2500-3000立方米尾气(其中75%-95%为一氧化碳)。基于此,黄磷行业的绿色发展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多维度约束与引导。

近年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等文件,严格限制黄磷新增产能;同时通过《黄磷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等政策,推动行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在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驱动下,黄磷行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无法满足能效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逐步被淘汰。

我国黄磷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6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严格控制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等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相关部门和机构不得违规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和新增授信等业务,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先进工艺改造提升项目应实行等量或减量置换。
2021年10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五部门 “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推动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和转移,严控钢铁、炼油、尿素、磷铵、电石、烧碱、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严格实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
2022年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 黄磷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 到2025年,黄磷领域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本清零,行业节能降碳效果显著,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大幅增强。
2022年3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门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严控炼油、磷铵、电石、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产能,加快低效落后产能退出。
2023年6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 对此前明确的炼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对二甲苯、黄磷、合成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电解铝等25个领域,原则上应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2023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 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实施重点行业能效、污染物排放限额标准,瞄准能效标杆和环保绩效分级A级水平,推进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甲醇、合成氨、磷铵、电石、烧碱、黄磷、纯碱、聚氯乙烯、精对苯二甲酸等行业加大节能、减污、降碳改造力度。
2023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 推进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实施方案 严格控制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到2026年,磷铵、黄磷等传统产品产能利用率显著提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2024年5月 国务院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严控炼油、电石、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氯乙烯产能,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自2024年起,黄磷行业产能保持稳定,产量实现快速增长

在政策引导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黄磷行业产能增长有限并趋于平稳。数据显示,2021-2023年,黄磷产能仅从141万吨缓慢增至148万吨,净增仅7万吨;此后行业产能进入稳定期,截至2025年5月仍维持在148万吨左右,与上年持平。同时,黄磷行业呈现显著的资源集中特征,产能主要布局在磷矿资源富集、水电供应充足的区域,以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四省为核心产区。

在政策引导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下,近年来我国黄磷行业产能增长有限并趋于平稳。数据显示,2021-2023年,黄磷产能仅从141万吨缓慢增至148万吨,净增仅7万吨;此后行业产能进入稳定期,截至2025年5月仍维持在148万吨左右,与上年持平。同时,黄磷行业呈现显著的资源集中特征,产能主要布局在磷矿资源富集、水电供应充足的区域,以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四省为核心产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产量方面,2020-2023年受“双碳”政策推进、产区限电限产及环保督察趋严等因素影响,黄磷生产受限,产量呈震荡下行态势。2024年这一情况改善,黄磷主产区供电稳定,此前停产的部分企业陆续复产,带动产量大幅增长至85万吨,同比增幅达19.72%;2025年1-5月,产量延续快速增长趋势,累计约35万吨,同比增长15.3%。

产量方面,2020-2023年受“双碳”政策推进、产区限电限产及环保督察趋严等因素影响,黄磷生产受限,产量呈震荡下行态势。2024年这一情况改善,黄磷主产区供电稳定,此前停产的部分企业陆续复产,带动产量大幅增长至85万吨,同比增幅达19.72%;2025年1-5月,产量延续快速增长趋势,累计约35万吨,同比增长15.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黄磷下游消费结构调整,热法磷酸占比缩减、三氯化磷登顶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三氯化磷与热法磷酸是核心消费领域,长期合计占比超85%。值得关注的是,热法磷酸曾是我国黄磷下游第一大消费领域,但在“双碳”目标、“能耗双控”及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成本和能耗更低的湿法磷酸(其生产不依赖黄磷)逐步形成替代效应,导致热法磷酸在黄磷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持续收缩。

从具体数据来看,2020年热法磷酸消费占比为44%,虽位居第一但仅领先三氯化磷1个百分点。至2023年,其占比已降至38%,退居第二;2024年进一步收缩至约33%。与此同时,三氯化磷的消费占比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43%提升至2024年的51%,已确立其在黄磷下游消费中的主导地位。

从具体数据来看,2020年热法磷酸消费占比为44%,虽位居第一但仅领先三氯化磷1个百分点。至2023年,其占比已降至38%,退居第二;2024年进一步收缩至约33%。与此同时,三氯化磷的消费占比持续攀升,从2020年的43%提升至2024年的51%,已确立其在黄磷下游消费中的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5.黄磷短期出口量暴涨,出口均价持续下跌

凭借丰富的磷矿资源、完整的磷化工产业体系以及成熟的生产技术,我国黄磷行业已实现高度自给自足,具备较强的自主供给能力。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1-8月无黄磷进口记录。

从出口情况看,黄磷出口规模整体极小,产品基本用于国内消化。2020-2024年间,年度出口量始终未超过150吨。不过,在经历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出口下滑后,2025年1-8月其出口需求迎来显著反弹:出口量达134.4吨,较2024年同期暴涨437.60%;出口额为438.95万元,同比涨幅高达396.12%。

从出口情况看,黄磷出口规模整体极小,产品基本用于国内消化。2020-2024年间,年度出口量始终未超过150吨。不过,在经历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出口下滑后,2025年1-8月其出口需求迎来显著反弹:出口量达134.4吨,较2024年同期暴涨437.60%;出口额为438.95万元,同比涨幅高达396.12%。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与出口量短期回暖不同,我国黄磷出口均价自2022年起呈持续下行趋势。2025年1-8月,其出口均价进一步降至32660.11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7.72%,形成“量增价跌”的出口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与出口量短期回暖不同,我国黄磷出口均价自2022年起呈持续下行趋势。2025年1-8月,其出口均价进一步降至32660.11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降7.72%,形成“量增价跌”的出口态势。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我国黄磷下游消费结构持续调整 出口量迎来暴涨但出口均价下降

自2024年起,我国黄磷产能趋于稳定,但同期产量快速增长。目前黄磷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三氯化磷与热法磷酸是核心消费领域。2020-2024年,黄磷下游消费结构出现显著调整,呈现热法磷酸占比缩减、三氯化磷占比提升的此消彼长态势,后者已跃居第一大消费领域。整体来看,我国黄磷行业呈现高度自给自足特征。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规模

2025年09月25日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十五五”将驱动石化行业向“新”向“绿” 破局“增收不增利”困境

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以16.28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彰显其支柱地位,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的“增收不增利”现象,深刻揭示了行业在产能扩张与“内卷式”竞争下面临的增长瓶颈。当前,行业正承受稳定增长、绿色转型与国际贸易三重压力。展望“十五五”,随着国家在“反内卷”、淘汰落后产能、延链强链及鼓励出海等方面密集释放政策信号

2025年09月24日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我国PMMA行业积极向高端化转型 贸易逆差额逐步收窄

近年来,我国PMMA产能快速扩张,2024年已突破70万吨,且高度集中于华东地区,形成以万华化学、双象股份为龙头的市场格局。但行业也面临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对此,国内PMMA行业积极推进高端化转型,多家企业加速布局高端产品产能。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向高端发力、行业整体供给能力提升,自2022年起,我国P

2025年09月23日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新国标强制切换及需求双驱动 我国全氟己酮行业蓝海市场启航 产能高度集中

全氟己酮(FK-5-1-12),作为一种兼具清洁环保、高效灭火、安全无毒等多重优势的新一代洁净气体灭火剂,正从细分领域走向舞台中央。其爆发性增长的核心驱动,源于两大新兴市场的刚性需求:一方面,GB 50174-2023新国标的强制实施,为全氟己酮在超过83万个数据中心机架的存量改造与增量市场中打开了大门;另一方面,电化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已成全球最具活力的工业气体市场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龙头

我国已成全球最具活力的工业气体市场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国际龙头

虽然当前我国工业气体的主要需求仍来源于钢铁、冶金等传统产业,但未来随着新材料、新能源、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气体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提升。

2025年09月22日
水溶肥与磷酸铁锂电池共推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 企业产能较集中

水溶肥与磷酸铁锂电池共推我国工业级磷酸一铵需求 企业产能较集中

工业级磷酸一铵作为重要无机化合物,下游应用主要集中于电池与水溶肥两大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磷酸铁锂电池产量大幅攀升,为工业级磷酸一铵行业注入强劲增长动力;与此同时,水肥一体化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带动水溶肥产业规模扩张,进一步为行业提供持续需求支撑。在下游旺盛需求的拉动下,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工业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三聚磷酸钠行业产能收缩 出口整体放缓但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增长

我国三聚磷酸钠行业产能收缩 出口整体放缓但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增长

2020-2024 年,我国三聚磷酸钠产能、产量及表观消费量均呈下降态势。这一阶段,行业内需表现疲软,但出口端需求强劲,三聚磷酸钠出口量持续上升。但进入 2025 年,行业整体出口节奏放缓,不过细分领域中食品级三聚磷酸钠出口仍保持增长态势。此外,从价格维度看,三聚磷酸钠出口均价自2023年起逐步进入下行通道。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我国酚酮市场供需错配、产能扩张放缓 “反内卷”政策下利润空间或迎向上修复

酚酮是由纯苯和丙烯加工得来的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包括苯酚、丙酮和中间产物异丙苯。自2012年以来,我国酚酮产能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尤其是2023年由于年内7套新建及1套扩建酚酮产能集中释放,国内酚酮产能年度增长率高达51%,总产能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23万吨/年。截止到2025年7月,我国酚酮产能已达到1126万吨。但

2025年09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