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 价格低位运行 D-阿洛酮糖获批下市场或将被压缩

一、赤藓糖醇为我国代糖市场主流产品,占比近八成份额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赤藓糖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的糖醇类填充型甜味剂,存在于蘑菇、葡萄、梨、酱油、葡萄酒等食物中,安全性高,这也是它与其他代糖的核心区别之一。其甜度是蔗糖甜度的 70%~80%,甜味纯正,与蔗糖的甜味相似,无后苦味,与高倍甜味剂等混合使用,甜味特性良好,能掩盖不良味感。赤藓糖醇因不参与糖代谢和血糖变化,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并具有口腔清洁、预防龋齿的作用,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经生物发酵法天然转化和提取制备而成的糖醇产品,是国家卫健委认定的0能量糖醇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

虽然我国赤藓糖醇产业起步较晚,于2007年才开始工业化发展。但近年来在无糖气泡水、无糖茶等无糖饮料风潮推动下,赤藓糖醇热度迅速攀升,到目前已成为我国代糖市场主流产品,2023年占据近八成份额。

虽然我国赤藓糖醇产业起步较晚,于2007年才开始工业化发展。但近年来在无糖气泡水、无糖茶等无糖饮料风潮推动下,赤藓糖醇热度迅速攀升,到目前已成为我国代糖市场主流产品,2023年占据近八成份额。

数据来源:新京报,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已成为赤藓糖醇生产与消费的核心区域,占比均在70%以上

在"减糖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赤藓糖醇作为天然代糖领域的"明星成分",正经历从功能性配料到主流健康解决方案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凭借全球领先的产能规模与技术突破,已形成覆盖原料种植、发酵生产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赤藓糖醇生产与消费的核心区域,并形成以山东、浙江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产量约17.6万吨,其中中国产量13.9万吨左右,占比约78.9%。2024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约达9.1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以73%的份额主导全球供应格局,欧美市场合计占比约22%。

在"减糖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赤藓糖醇作为天然代糖领域的"明星成分",正经历从功能性配料到主流健康解决方案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凭借全球领先的产能规模与技术突破,已形成覆盖原料种植、发酵生产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赤藓糖醇生产与消费的核心区域,并形成以山东、浙江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产量约17.6万吨,其中中国产量13.9万吨左右,占比约78.9%。2024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约达9.1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以73%的份额主导全球供应格局,欧美市场合计占比约22%。

数据来源:新京报,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新京报,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产品售价低位运行

不过,在经历了一轮去产能和欧美反倾销风波后,当前我国国内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产品售价低位运行,行业竞争从产能竞争转向效率与质量竞争。此前在2021年前后,受元气森林以赤藓糖醇为原料的无糖气泡水热度带动,赤藓糖醇需求激增,带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三元生物、诸城东晓、保龄宝等赤藓糖醇企业纷纷扩大产能。而产能激增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内市场赤藓糖醇供需失衡的问题。2024年,三元生物拥有赤藓糖醇产能为13.5万吨/年,而实际用量方面,2023年三元生物的赤藓糖醇销售量仅4.15万吨。包括三元生物、保龄宝在内的6家赤藓糖醇头部生产商总产能在2021年就已达到中国总消费量的20倍。截至2023年5月底,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赤藓糖醇年产能已达38万吨,远超全球实际需求(17.3万吨)。

产能过剩引发激烈价格战。据了解,2021年,我国赤藓糖醇最高报价曾达到每吨3万元—4万元,2023年上半年报价一度降至每吨9500元。而这种价格战严重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2023年,7家A股上市代糖企业中,仅华康股份、晨光生物、百龙创园实现营收、净利双增,且晨光生物营收多来自代糖以外业务;金禾实业、保龄宝、三元生物营收、净利润双降,莱茵生物增收不增利,且这4家企业净利润下滑幅度均超过五成。

产能过剩引发激烈价格战。据了解,2021年,我国赤藓糖醇最高报价曾达到每吨3万元—4万元,2023年上半年报价一度降至每吨9500元。而这种价格战严重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2023年,7家A股上市代糖企业中,仅华康股份、晨光生物、百龙创园实现营收、净利双增,且晨光生物营收多来自代糖以外业务;金禾实业、保龄宝、三元生物营收、净利润双降,莱茵生物增收不增利,且这4家企业净利润下滑幅度均超过五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直到进入2024年,我国赤藓糖醇行业进入了去产能阶段,部分新增产能停产或转产,才使得供需逐步恢复平衡,价格有所回升,但仍在低位运行。有数据显示,2025年年初我国赤藓糖醇价格曾一度反弹至1.3万元/吨左右,但目前报价多在1万元/吨上下,较年初反而有所回落。截止2025年3月31日,我国赤藓糖醇价格10500元/吨,较月初持平。

直到进入2024年,我国赤藓糖醇行业进入了去产能阶段,部分新增产能停产或转产,才使得供需逐步恢复平衡,价格有所回升,但仍在低位运行。有数据显示,2025年年初我国赤藓糖醇价格曾一度反弹至1.3万元/吨左右,但目前报价多在1万元/吨上下,较年初反而有所回落。截止2025年3月31日,我国赤藓糖醇价格10500元/吨,较月初持平。

资料来源:新京报,观研天下整理

从赤藓糖醇前三大生产商之一的东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目前赤藓糖醇行业调整已暂告一段落。一方面,此前盲目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基本结束,部分2021年后新增产能已停产或转产;另一方面,国内对代糖的需求持续增长,除饮料行业外,食品、烘焙等行业也开始使用赤藓糖醇替代部分蔗糖,例如月饼等产品。

四、D-阿洛酮糖获批,或将对赤藓糖醇市场空间产生压缩效应

2025年7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这一举措标志着D-阿洛酮糖在我国获得全面应用许可。D-阿洛酮糖是一种六碳酮糖,具有卓越的热稳定性与pH耐受性,在高温烘焙(>180℃)及酸性体系(pH3-5)中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且由于其本身可产生美拉德反应,使其应用领域可进一步拓展到烘焙等食品领域。同时,D-阿洛酮糖不仅具备赤藓糖醇的低热量(0.4kcal/g)和零升糖特性,还被证实具有抗肥胖、调节血脂等附加功能‌。其甜度(蔗糖的70%)和口感更接近蔗糖,且无后苦味,在烘焙和饮料中能更好模拟传统糖的风味。

目前,包括东晓生物、保龄宝、三元生物、百龙创园等主要代糖生产企业都在加大阿洛酮糖的投入,并实施大规模扩产。2024年保龄宝技改后阿洛酮糖的年产能已超过5000吨,2025年3月又宣布再扩产2万吨;三元生物也计划在2025年将阿洛酮糖从1万吨扩产到2万吨。

预计随着D-阿洛酮糖的规模化应用,或将对赤藓糖醇市场空间产生压缩效应。不过目前,阿洛酮糖能否替代赤藓糖醇还尚无定论。

赤藓糖醇与阿洛酮糖的主要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赤藓糖醇 阿洛酮糖
法规批复 食品添加剂 中、美、日等14个国家已获得法规许可,食品原料
主流工艺 微生物发酵 生物酶转化法
热量(kcal/g) 0 0.4
升糖指数 0 0
甜度(倍) 0.7 0.7
口感 入口有清凉感 接近蔗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我国特膳食品行业:婴幼儿类产品仍具增长韧性 特医食品领跑黄金赛道

近年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我国特膳食品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4年我国特膳食品市场规模从73 亿元左右增长至232亿元,五年间实现了三倍增长。预计2025年这一市场将突破 286 亿元。分析认为,这一增长的背后,是多重社会因素的叠加驱动:60岁以上老年人口突破3亿带来的慢性病营养需求

2025年10月29日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量贩零食行业开启“大浪淘沙”:质量竞争取代规模扩张 龙头品牌盈利能力有望突破

得益于市场发展一路向上,近几年我国量贩零食店也开启“狂飙”模式。2020年时,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仅1000多家,到2023年已激增至2万家以上。2024年,我国零食量贩门店数量已超过4万家,较2021年增长近5倍,头部品牌如“好想来”“鸣鸣很忙”门店均超1.5万家,日均新增门店20家。2025年我国量贩零食门店数量有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适老食品行业供给侧严重不足 政策利好+企业布局下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国内市面上的专业适老食品占比不足5%。适老食品上游主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辅料、营养强化剂、食品添加剂等原材料,其中食品原料价格呈现显著品类差异,薯类、叶菜类等基础蔬菜从产地到销地存在明显价格加成,而百合等特殊食材则出现价格倒挂现象。

2025年10月24日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我国燕窝行业转型承压:立体化产品矩阵遭遇市场普及困局

燕窝,自古以来位列“八珍”之首,曾是宫廷御膳的专属珍品,承载着千年滋补文化的厚重底蕴。不过,随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浪潮,这一传统奢侈品正悄然褪去“贵族光环”,以更亲民的姿态融入大众生活,成为日常滋养的标配。这一演变既受消费需求驱动,也依赖产业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支撑。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我国运动饮料行业供需双驱势头足 但人均消费量偏低 外星人领跑赛道

受供需两侧协力推动,我国运动饮料行业近年发展势头强劲。2019-2024年,其市场规模从345亿元增至5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66%,增速高于功能饮料行业整体及能量饮料细分赛道。当前市场品牌百花齐放,行业集中度虽呈上升趋势,但与美日成熟市场相比仍有差距。其中,外星人表现亮眼、后来居上,2024 年以22.7%的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行业:人均消费量偏低、市场潜力大 东鹏饮料份额提升且保持领先

我国能量饮料市场作为功能饮料第一大品类,近年发展势头向好,销量与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这一态势背后,是消费基础夯实、企业营销见效、消费场景拓展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当前市场竞争呈现高度集中特征,头部企业主导行业格局,2024年行业CR4超过75%,其中东鹏饮料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行业领先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与

2025年10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