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 价格低位运行 D-阿洛酮糖获批下市场或将被压缩

一、赤藓糖醇为我国代糖市场主流产品,占比近八成份额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赤藓糖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赤藓糖醇是一种天然的糖醇类填充型甜味剂,存在于蘑菇、葡萄、梨、酱油、葡萄酒等食物中,安全性高,这也是它与其他代糖的核心区别之一。其甜度是蔗糖甜度的 70%~80%,甜味纯正,与蔗糖的甜味相似,无后苦味,与高倍甜味剂等混合使用,甜味特性良好,能掩盖不良味感。赤藓糖醇因不参与糖代谢和血糖变化,适宜糖尿病患者食用,并具有口腔清洁、预防龋齿的作用,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经生物发酵法天然转化和提取制备而成的糖醇产品,是国家卫健委认定的0能量糖醇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

虽然我国赤藓糖醇产业起步较晚,于2007年才开始工业化发展。但近年来在无糖气泡水、无糖茶等无糖饮料风潮推动下,赤藓糖醇热度迅速攀升,到目前已成为我国代糖市场主流产品,2023年占据近八成份额。

虽然我国赤藓糖醇产业起步较晚,于2007年才开始工业化发展。但近年来在无糖气泡水、无糖茶等无糖饮料风潮推动下,赤藓糖醇热度迅速攀升,到目前已成为我国代糖市场主流产品,2023年占据近八成份额。

数据来源:新京报,观研天下整理

二、我国已成为赤藓糖醇生产与消费的核心区域,占比均在70%以上

在"减糖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赤藓糖醇作为天然代糖领域的"明星成分",正经历从功能性配料到主流健康解决方案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凭借全球领先的产能规模与技术突破,已形成覆盖原料种植、发酵生产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赤藓糖醇生产与消费的核心区域,并形成以山东、浙江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产量约17.6万吨,其中中国产量13.9万吨左右,占比约78.9%。2024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约达9.1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以73%的份额主导全球供应格局,欧美市场合计占比约22%。

在"减糖革命"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赤藓糖醇作为天然代糖领域的"明星成分",正经历从功能性配料到主流健康解决方案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凭借全球领先的产能规模与技术突破,已形成覆盖原料种植、发酵生产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赤藓糖醇生产与消费的核心区域,并形成以山东、浙江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赤藓糖醇产量约17.6万吨,其中中国产量13.9万吨左右,占比约78.9%。2024年全球赤藓糖醇市场规模约达9.1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以73%的份额主导全球供应格局,欧美市场合计占比约22%。

数据来源:新京报,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新京报,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产品售价低位运行

不过,在经历了一轮去产能和欧美反倾销风波后,当前我国国内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产品售价低位运行,行业竞争从产能竞争转向效率与质量竞争。此前在2021年前后,受元气森林以赤藓糖醇为原料的无糖气泡水热度带动,赤藓糖醇需求激增,带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三元生物、诸城东晓、保龄宝等赤藓糖醇企业纷纷扩大产能。而产能激增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内市场赤藓糖醇供需失衡的问题。2024年,三元生物拥有赤藓糖醇产能为13.5万吨/年,而实际用量方面,2023年三元生物的赤藓糖醇销售量仅4.15万吨。包括三元生物、保龄宝在内的6家赤藓糖醇头部生产商总产能在2021年就已达到中国总消费量的20倍。截至2023年5月底,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赤藓糖醇年产能已达38万吨,远超全球实际需求(17.3万吨)。

产能过剩引发激烈价格战。据了解,2021年,我国赤藓糖醇最高报价曾达到每吨3万元—4万元,2023年上半年报价一度降至每吨9500元。而这种价格战严重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2023年,7家A股上市代糖企业中,仅华康股份、晨光生物、百龙创园实现营收、净利双增,且晨光生物营收多来自代糖以外业务;金禾实业、保龄宝、三元生物营收、净利润双降,莱茵生物增收不增利,且这4家企业净利润下滑幅度均超过五成。

产能过剩引发激烈价格战。据了解,2021年,我国赤藓糖醇最高报价曾达到每吨3万元—4万元,2023年上半年报价一度降至每吨9500元。而这种价格战严重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2023年,7家A股上市代糖企业中,仅华康股份、晨光生物、百龙创园实现营收、净利双增,且晨光生物营收多来自代糖以外业务;金禾实业、保龄宝、三元生物营收、净利润双降,莱茵生物增收不增利,且这4家企业净利润下滑幅度均超过五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直到进入2024年,我国赤藓糖醇行业进入了去产能阶段,部分新增产能停产或转产,才使得供需逐步恢复平衡,价格有所回升,但仍在低位运行。有数据显示,2025年年初我国赤藓糖醇价格曾一度反弹至1.3万元/吨左右,但目前报价多在1万元/吨上下,较年初反而有所回落。截止2025年3月31日,我国赤藓糖醇价格10500元/吨,较月初持平。

直到进入2024年,我国赤藓糖醇行业进入了去产能阶段,部分新增产能停产或转产,才使得供需逐步恢复平衡,价格有所回升,但仍在低位运行。有数据显示,2025年年初我国赤藓糖醇价格曾一度反弹至1.3万元/吨左右,但目前报价多在1万元/吨上下,较年初反而有所回落。截止2025年3月31日,我国赤藓糖醇价格10500元/吨,较月初持平。

资料来源:新京报,观研天下整理

从赤藓糖醇前三大生产商之一的东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目前赤藓糖醇行业调整已暂告一段落。一方面,此前盲目扩张导致的产能过剩基本结束,部分2021年后新增产能已停产或转产;另一方面,国内对代糖的需求持续增长,除饮料行业外,食品、烘焙等行业也开始使用赤藓糖醇替代部分蔗糖,例如月饼等产品。

四、D-阿洛酮糖获批,或将对赤藓糖醇市场空间产生压缩效应

2025年7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D-阿洛酮糖作为新食品原料,这一举措标志着D-阿洛酮糖在我国获得全面应用许可。D-阿洛酮糖是一种六碳酮糖,具有卓越的热稳定性与pH耐受性,在高温烘焙(>180℃)及酸性体系(pH3-5)中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且由于其本身可产生美拉德反应,使其应用领域可进一步拓展到烘焙等食品领域。同时,D-阿洛酮糖不仅具备赤藓糖醇的低热量(0.4kcal/g)和零升糖特性,还被证实具有抗肥胖、调节血脂等附加功能‌。其甜度(蔗糖的70%)和口感更接近蔗糖,且无后苦味,在烘焙和饮料中能更好模拟传统糖的风味。

目前,包括东晓生物、保龄宝、三元生物、百龙创园等主要代糖生产企业都在加大阿洛酮糖的投入,并实施大规模扩产。2024年保龄宝技改后阿洛酮糖的年产能已超过5000吨,2025年3月又宣布再扩产2万吨;三元生物也计划在2025年将阿洛酮糖从1万吨扩产到2万吨。

预计随着D-阿洛酮糖的规模化应用,或将对赤藓糖醇市场空间产生压缩效应。不过目前,阿洛酮糖能否替代赤藓糖醇还尚无定论。

赤藓糖醇与阿洛酮糖的主要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 赤藓糖醇 阿洛酮糖
法规批复 食品添加剂 中、美、日等14个国家已获得法规许可,食品原料
主流工艺 微生物发酵 生物酶转化法
热量(kcal/g) 0 0.4
升糖指数 0 0
甜度(倍) 0.7 0.7
口感 入口有清凉感 接近蔗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 价格低位运行 D-阿洛酮糖获批下市场或将被压缩

我国赤藓糖醇行业正处于筑底阶段 价格低位运行 D-阿洛酮糖获批下市场或将被压缩

虽然我国赤藓糖醇产业起步较晚,于2007年才开始工业化发展。但近年来在无糖气泡水、无糖茶等无糖饮料风潮推动下,赤藓糖醇热度迅速攀升,到目前已成为我国代糖市场主流产品,2023年占据近八成份额。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我国羊奶粉行业毛利率较高且仍在增长 澳优乳业继续保持龙头地位

羊奶粉指的是用羊奶制作的奶粉,近年凭借易消化吸收、低致敏性等优势,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其市场发展迅速升温。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由208亿元升至25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4.7%。预计到2029年,我国羊奶粉零售额将达318亿元。

2025年09月04日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辣椒深加工行业增值链条延伸 辣椒酱市场持续火热 辣椒均价回落下利润有望回升

除了作为新鲜蔬菜和调味品,辣椒的深加工产品也日益丰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辣椒生产国,辣椒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增长态势,为辣椒深加工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数据,2017-2023年我国辣椒种植面积由1164.0万亩增长至1279.2万亩,我国辣椒产量由1811.0万吨增长至2101.0万吨。

2025年09月03日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刚需属性明显 我国包装饮用水行业规模扩容仍有空间 渠道商跨界竞争

城镇化率的提高与收入水平的增长为包装饮用水渗透率提升奠定经济基础。在物质基础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双重驱动下,消费者对饮用水的选择逐步从传统的自来水或直饮水转向购买便利性和性价比均较高的包装水。当前,包装饮用水刚需属性明显,市场规模逐年上升,其中小规格水为主流,大包装发展迅速。此外,随着电商及现代渠道迅速发展,渠道商推出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我国花生油行业已步入平稳增长期 高端化趋势凸显 技术成企业竞争关键

花生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之一,具有独特香气和均衡的脂肪酸组成,广泛应用于中式烹饪。‌从产量来看,2023年我国食用油产量为5160万吨,其中花生油占比11.9%,仅次于大豆油(59.5%)、菜籽油(25.6%),位于第三。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我国食用油行业分析:产量持续恢复增长 包装化发展是长期趋势

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整体下降。202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为4881.9万吨,同比下降1.8%。到2023年由于疫情影响逐渐消退,产量有所回升,约5160万吨,同比增长5.7%。2024年产量持续增长,超5200万吨。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我国特医食品行业高增但渗透率仍偏低 国产获批数量领先背后市场仍由外资主导

消费水平提高下,国内“一老一小”等特殊人群营养需求持续扩大,叠加大众对特医食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我国特医食品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与美国等成熟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相比,我国特医食品渗透率仍然偏低,2024年仅有3%,存在显著差距。但这种差距也恰恰表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我国花椒油行业快速增长 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超百亿 但花椒价格上升带来成本压力

自2023年起,随着抑制终端需求的因素消除,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并以1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花椒油市场规模将将达百亿元以上。

2025年08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