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可见,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需求与渗透的全面提升,且商业化进程将迎来明显加速。
此外,《意见》指出,要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工程落地。随着AI的进一步普,国内AI算力需求亦将实现迅速增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人工智能是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
人工智能是一门跨学科领域,旨在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使机器具备感知、理解、学习、推理、决策和创造等能力,从而完成原本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处理的复杂任务。人工智能是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其本质是通过算法与数据赋予机器“类人”智能。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算力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基础层主要包括数据服务、硬件设备、软件平台等,数据服务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硬件设备包括AI芯片、智能传感器、算力中心等,数据资源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数据加工;技术层包括AI算法和AI开发技术,AI算法包括机器学习、大模型、知识图谱、类脑算法,AI开发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处理技术、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等;应用层包括智慧农业、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能机器人、智慧养老、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数字人等。
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解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然而,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对算力资源的强劲需求。此外,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进一步加大了对算力的依赖,为算力行业带来了持续的增长动力。
2、《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颁布,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
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以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6大领域为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并从8个方面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同时还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普及提出量化目标。可见,此次政策将成为AI产业链的强心针,从上游算力到中游模型再到下游的AI应用有望迎来需求与渗透的全面提升,且商业化进程将迎来明显加速,政策红利已至,AI产业链全面势能将得到释放。
人工智能+政策重点领域
重点方向 |
具体内容 |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
加速科学发现进程,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加快科学大模型建设应用,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等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智能化发展,如鼓励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业务流程,发展智能农机、创新服务业无人服务与人工服务结合模式等 |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 |
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如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 |
创造智能工作方式,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打造品质生活,如发挥人工智能在创造新岗位和赋能传统岗位的作用,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推广居民健康助手等。 |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 |
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共绘生态治理新画卷,如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强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 |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
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共建全球治理体系,如深化人工智能领域开放,支持联合国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发挥主渠道作用。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人工智能+政策8大基础支撑能力方向
政策要求 |
具体内容 |
提升模型基础能力 |
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支持多路径技术探索和模型基础架构创新。加快研究更加高效的模型训练和推理方法,积极推动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协同发展。 |
加强数据供给创新 |
以应用为导向,持续加强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完善适配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推动公共财政资助项目形成的版权内容依法合规开放。 |
强化智能算力统筹 |
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和工程落地。优化国家智算资源布局,完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鼓励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 |
优化应用发展环境 |
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企业智能化转型,重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培育人工智能应用服务商,发展“模型即服务”、“智能体即服务”等,打造人工智能应用服务链。 |
促进开源生态繁荣 |
支持人工智能开源社区建设,促进模型、工具、数据集等汇聚开放,培育优质开源项目。加快构建面向全球开放的开源技术体系和社区生态,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项目和开发工具等。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超常规构建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推进产教融合、跨学科培养和国际合作。 |
强化政策法规保障 |
健全国有资本投资人工智能领域考核评价和风险监管等制度。加大人工智能领域金融和财政支持力度。 |
提升安全能力水平 |
推动模型算法、数据资源、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等安全能力建设,防范模型的黑箱、幻觉、算法歧视等带来的风险。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加强数据供给创新,我国智能算力行业发展潜力将大量释放
目前,我国数据规模庞大且增速较快,助力人工智能数据采集与加工产业已逐渐成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2029年全球数据量将由41.33ZB增至136.12ZB,实现翻番;其中,企业数据将由2024年的27.88ZB增至2029年的111.35ZB,消费者数据将由13.45ZB增长到24.77ZB。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数据总量中,大部分的原始数据必须经清洗、整理、标注后才能转化为可用的结构化训练集。对此,我国已建成多个数据标注基地,形成涵盖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的高质量数据集超300个,支撑121个国产大模型的训练需求;各地共引进和培育数据标注企业223家,从业人员达5.8万人,带动行业相关产值超过83亿元。
中国主要数据标注产业集聚区统计情况
核心省份 |
代表城市/区县 |
主要基地/项目名称 |
特点与规模 |
贵州省 |
贵阳市贵安新区 |
贵阳经开区大数据服务产业集聚区 |
国家级标杆。得益于苹果、华为、腾讯等数据中心落户,催生了庞大生态,从业人员数万。 |
山西省 |
长治市 |
百度(长治)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 |
品牌效应突出。山西将数据标注作为转型重点,积极引入头部企业,打造“AI标注之乡”。 |
晋城市 |
阿里巴巴(晋城)人工智能基础数据基地 |
/ |
|
太原市清徐县 |
山西数据标注产业园 |
/ |
|
山东省 |
济南市 |
山东数据标注基地(京东、百度支持) |
模式创新。既有省会基地,也有开创性的“乡村振兴+数字就业”模式。 |
菏泽市鄄城县 |
山东省首个“数据标注村” |
全国闻名,将就业机会下沉到乡村,提供居家就业岗位。 |
|
河南省 |
濮阳市 |
华为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京东(濮阳)数字产业园 |
人力资源优势。依托人口大省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迅速。 |
鹤壁市 |
人工智能标注产业园 |
/ |
|
黑龙江省 |
哈尔滨市 |
哈尔滨数据标注产业基地 |
东北代表。依托本地高校资源,提供优质人才,成本具备竞争力。 |
大庆市 |
海纳数据标注基地 |
/ |
|
河北省 |
张家口怀来县 |
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 |
承接北京外溢。毗邻北京,服务首都高科技企业需求。 |
张家口张北县 |
张北云计算基地 |
/ |
|
内蒙古自治区 |
呼和浩特市 |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数聚小镇 |
“东数西算”枢纽。依托低廉电价和气候优势发展数据中心,带动数据服务产业。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智能算力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被视为支撑“AI+行动”的关键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增长迅速,2023年中国智算中心市场规模达879亿,同比增长90%以上,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56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当前,我国正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设计,破解算力资源分布不均、利用效率不高、核心技术受限等瓶颈,构建自主可控、高效协同、普惠易用的国家智算体系。《意见》指出,特别是在“东数西算”、算力统筹、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模型能力评估等环节,从顶层设计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AI基础设施体系。由此可见,在《意见》政策加持下,我国智能算力需求潜力将持续释放。(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