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欧盟等地推行力度大 中国具备原料、产能、认证优势

前言: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航空业脱碳的主要手段,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多。截至 2025 年 1 月底,全球多个国家均出台 SAF掺混比例政策,其中欧盟等地的政策推行力度较大。国内市场方面,此前已有相关政策指引,且我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届时也或将推出SAF相关掺混政策,逐步打开国内 SAF 需求空间。

全球SAF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凭借原料、产能、认证优势有望成为主供应国。从生产技术看,目前SAF 主流生产工艺中,HEFA最具商业可行性,PtL发展潜力大。

一、欧盟等地SAF政策推行力度较大,国内需求空间将逐步打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显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是一种可直接使用的液体燃料替代品,与传统航空燃料相比,其最高可减少80%-85%的碳排放量。

国际民航组织已确定2050年前实现国际航空业净零排放的目标,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作为航空业脱碳的主要手段,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多。截至 2025 年 1 月底,全球多个国家均出台 SAF掺混比例政策,其中欧盟、澳大利亚等地的政策推行力度较大。

据 EASA 数据、ReFuelEU 航空法规模拟,到 2025 年 SAF含量必须达到 2%,2030 年达到 6%,2050 年达到 70%,其中 2030、2035 和 2050年应用PtL或E-Fuels等先进路径生产的SAF不得少于SAF总量的1.2%、5%和35%。据 ING、EASA 数据,2023 年欧盟航空燃料需求量为 6500 万吨,后续在燃料利用率提高的基础上,航空燃料需求到 2050 年减少至 4500 万吨,预计2025年、2030年、2050 年欧盟对 SAF 的需求量分别为 130万吨、280万吨、3150 万吨。

据 EASA 数据、ReFuelEU 航空法规模拟,到 2025 年 SAF含量必须达到 2%,2030 年达到 6%,2050 年达到 70%,其中 2030、2035 和 2050年应用PtL或E-Fuels等先进路径生产的SAF不得少于SAF总量的1.2%、5%和35%。据 ING、EASA 数据,2023 年欧盟航空燃料需求量为 6500 万吨,后续在燃料利用率提高的基础上,航空燃料需求到 2050 年减少至 4500 万吨,预计2025年、2030年、2050 年欧盟对 SAF 的需求量分别为 130万吨、280万吨、3150 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市场方面,此前国内已有“力争2025年当年SAF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十四五”期间消费量累计达到5万吨”等相关政策指引,SAF商业化应用有望突破。且国际民航组织要求成员国在 2027 年起强制推行 SAF 掺混政策,我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成员,届时或将推出相关 SAF 掺混政策,从而逐渐打开国内 SAF 需求空间。

我国SAF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发布部门 主要内容
2024.09 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试点 国家发改委、中国民用航空局 统筹推进我国可持续航空燃料发展,更好促进民航业绿色低碳发展。根据试点工作安排,9月19日起,国航、东航、南航从北京大兴、成都双流、郑州新郑、宁波栎社机场起飞的12个航班将正式加注 SAF。
2024.10 《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 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加快交通运输和可再生能源融合互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生物天然气、绿色氢氨醇等在船舶、航空领域的试点运行。
2024.10 《行政长官2024年施政报告》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在 2025 年内设立可持续航空燃料用量目标,加快航空业的碳減排。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全球SAF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我国凭借原料、产能、认证优势有望成为主供应国

全球SAF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超6成以上产能仍处于公布阶段,已投产产能中仅有约三分之一用于生产SAF产能,其余主要以生产其他可再生燃油为主。

全球SAF生产尚处于初级阶段,超6成以上产能仍处于公布阶段,已投产产能中仅有约三分之一用于生产SAF产能,其余主要以生产其他可再生燃油为主。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国有望成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主要供应国。从原材料看,理论上,废弃油脂、农林废弃物、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废塑料、废轮胎、工业尾气、能源作物等均可用于 SAF 生产。中国具备丰富的潜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原料资源,包括每年2.35亿吨的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2.1亿吨的农业废弃物、1.95亿吨的林业废弃物、500万吨的工业废弃制乙醇、340万吨的废弃食用油脂。若这些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理论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产能上限超过4600万吨/年,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有望成为可持续航空燃料(SAF)主要供应国。从原材料看,理论上,废弃油脂、农林废弃物、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废塑料、废轮胎、工业尾气、能源作物等均可用于 SAF 生产。中国具备丰富的潜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原料资源,包括每年2.35亿吨的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2.1亿吨的农业废弃物、1.95亿吨的林业废弃物、500万吨的工业废弃制乙醇、340万吨的废弃食用油脂。若这些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理论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产能上限超过4600万吨/年,发展潜力巨大。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产能规划看,国内SAF产能不断扩张。如河南君恒实业在已有20万吨/年产能基础上,投资扩建,2025年底建成后将形成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80万吨/年SAF生产能力。

国内企业SAF布局情况

项目 简介
河南君恒实业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SAF项目 在已有20万吨/年产能基础上,投资扩建,2025年底建成后将形成100万吨/年废弃油脂加工、80万吨/年SAF生产能力,是目前国内产能规模最大且唯一具有商业化运行能力的企业。
中石化与道达尔能源年产23万吨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 2024年3月签约,将利用废弃油脂在中石化炼厂共同生产,新生产线由双方共同运营。
中能建中电工程吉林绿色甲醇与绿色航煤一体化项目 2024年3月签约,总投资约120亿元,年产20万吨绿色甲醇和10万吨绿色航煤。
广西宏坤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生物航煤项目 一期主要建设30万吨/年原料预处理等装置,配套制氢和硫磺回收装置,总投资16.77亿元。
浙江天赋宏云能源科技年产40万吨生物柴油/10万吨生物航煤/船用生物燃料调和项目 总投资超20亿元,分两期建设,二期建设10万吨/年生物航煤生产装置。
中能建通辽科左后旗绿色甲醇及绿色航煤产业园项目 2024年6月签约,中能建氢能与当地政府及赛鼎工程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该项目。
山西国际通辽市扎鲁特旗风电制氢制航空煤油一体化项目 计划投资107亿元,建设1g风电,制取年产35万吨绿色航空煤油。
海科化工50万吨/年生物基航空燃料技术改造及配套项目 总投资12亿元,2023年1月开工,计划2024年12月竣工投产。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克拉玛依风光制氢及绿色航煤生产项目 2024年7月签约,预计总投资72亿元人民币。
蓝鲸生物50万吨/年工业级油脂制生物柴油及生物航煤项目 2024年7月获批,规模为年产50万吨工业级油脂制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
中能建铁岭调兵山绿色甲醇及绿色航油一体化示范项目 2024年8月签约,年产20万吨绿醇,总投资约90亿,分两期建设。
内蒙古久泰集团年产10万吨甲醇制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 2024年8月消息,采用霍尼韦尔uop efining tm工艺技术打造该项目。
正泰新能源风光绿氢制2万吨绿色航空煤油一体化项目 2024年8月备案,总投资18亿元,包括25万吨绿色甲醇及2万吨绿色航空煤油一体化项目。
连云港嘉澳新能源生物航煤项目 2024年8月签约,总投资71.57亿元。
吉林龙源新能源双辽市风光绿色氢醇制航空煤油一体化示范项目 2024年11月获批,总投资46.41亿,制氢能力强,可实现年产SAF9.2万吨。
四川天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威远县产业基地项目 总投资额20亿元,整体投产后废弃动植物油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产值约100亿元,一期项目2025年一季度即将投产,年加工产能20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销售认证看,SAF 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不同地区销售需要获得不同认证。获得我国民航局适航认证后的 SAF 产品可以在我国航空飞机上使用,目前获得我国民航局适航认证的企业为中石化镇海炼化、海新能科、河南君恒生物三家;ISCC 认证体系的认证对于原材料有持续性要求,ISCC CORSIA 为满足 CORSIA 计划的原料、ISCC-EU 为满足欧盟要求的原料;RSB 也叫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认证,是一个独立的、全球多方利益相关者联盟,致力于促进生物材料的可持续性,包括生物质和生物燃料,适用范围已扩展到非生物质回收材料。截至 2025 年 2 月6 日,我国 SAF 生产企业中,获得民航局适航认证的企业有 3 家、获得 ISCC/RSBCORSIA 认证的企业有 12 家、获得 ISCC-EU 的生产企业有 12 家。

我国SAF销售认证情况

序号 公司 民航局适航认证 ISCC/RSBCORSIA ISCC-EU
1 中石化镇海炼化
2 海新能科
3 河南君恒生物 -
4 嘉澳环保 -
5 鹏鹞环保 -
6 山东海科化工 -
7 四川金尚 -
8 山东汇东新能源 -
9 河北昊天 -
10 蓝鲸生物能源(浙江) -
11 山东宝舜化工科技 -
12 张家港易高 -
13 卓越新能 - -
14 河北美邦智融生物能源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SAF生产工艺中HEFA最具商业可行性,PtL发展潜力大

目前主流的 SAF 生产工艺包括酯类和脂肪酸类加氢工艺(HEFA)、醇喷合成工艺(ATJ)、费托合成工艺(FT)、电转液工艺(PtL)四类。

HEFA工艺成熟,生产成本最低,较化石燃料减排 73%-84%,预计到 2030年之前为主流工艺。HEFA 工艺的问题在于原料为食用油、植物油、动物油、UCO等油脂类产品,其中 UCO 的碳排放属性最高,但 UCO 供应量较少,将限制 SAF 的产能扩张,未来各国都在探寻其他 SAF 生产路径。

ATJ工艺不成熟,处于商业化试点阶段,较化石燃料减排 85%-94%。FT工艺不成熟,处于商业化试点阶段,较化石燃料减排 85%-94%,产业化进展与 ATJ 工艺接近。FT 工艺的潜在原料来源众多,挑战在于如何有效获取和加工,且生产成本较 ATJ 工艺更高。

PtL工艺最不成熟,但其采用直接空气碳捕获技术,减排潜力最大,理论上无生产原料瓶颈,未来若技术成熟、规模化生产后成本下降,有望成为主要的 SAF 生产工艺。

SAF生产工艺分类

生产工艺 原料 技术成熟度 较化石燃料减排量 潜力
酯类和脂肪酸类加氢工艺(HEFA) 藻类植物、食用油、植物油、动物油脂 成熟 73%-84% 目前最具商业可行性的工艺,预计将在2030年前占据中国SAF市场主导地位
醇喷合成工艺(ATJ) 甘蔗、糖浆、玉米 商业化试点 85%-94% 在美国,原料可用性高且价格低廉,而在中国原料成本相对较高
费托合成工艺(FT) 农业废弃物、林业剩余物、能源作物、废弃物 商业化试点 85%-94% 潜在原料来源众多,挑战在于如何有效获取和加工
电转液工艺(PtL) - 发展中 99% 采用直接空气碳捕获技术,减排潜力巨大,蕴含的生产潜力无可限量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碱性锌锰电池行业存较大增量空间 出口成新增长极 南孚市占率稳居首位

国内消费不足但产量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出口业务成为新增长极。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碱性锌锰电池行业产量为205.80亿只,需求量为45.69亿只。

2025年10月15日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项目转型突破提速 我国煤制烯烃行业迈入高端绿色发展阶段 宝丰能源盈利领先

在 “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中国煤制烯烃产业迈入全新发展阶段,即从过去单纯的规模增长,转变为追求高端技术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为煤制烯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

2025年10月14日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我国液流电池行业:企业积极布局产能 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在政策推动、技术进步与长时储能需求增长的共同作用下,我国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商业化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近两年来,受行业广阔前景吸引,越来越多企业积极布局赛道并加快产能建设。

2025年10月13日
全球铝塑膜中长期景气度高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行业降本增效大势所趋

全球铝塑膜中长期景气度高 中国企业加速追赶 行业降本增效大势所趋

固态电池因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成为产业趋势,其软包封装形式依赖铝塑膜性能大幅升级,因此对铝塑膜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 2030 年固态电池在全球锂电池市场中的渗透率约为 10%,出货量超600GWh,市场规模超过 2500 亿元,相关固态电池需求将持续攀升,将为铝塑膜市场带来较大的增量空间。

2025年10月10日
氢能“芯片”的国产化突围:我国质子交换膜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氢能“芯片”的国产化突围:我国质子交换膜部分关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质子交换膜被誉为氢能产业的“芯片”,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氢能产业的进步。随着氢能产业的蓬勃发展,质子交换膜的需求和技术水平也将得到快速提升。

2025年10月10日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成本和环保压力冲击 全球可燃冰开采行业技术路线大博弈 中国后来居上

中国深海可燃冰资源集中在南海,根据国土资源部 2016 年数据及 2017 年有关报道,初步预测我国海域(集中在南海)可燃冰资源量约 800 亿吨石油当量,分布面积覆盖25 个有利区块、约 42 万平方公里。当前中国试验式开采位于南海神狐海域128平方公里范围内,储量超过千亿立方米。凭借强大的国家意志和持续的研发投入,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高纯石英砂:半导体、光伏拉动需求 供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我国高纯石英砂:半导体、光伏拉动需求 供给能力有望显著提升

高纯石英砂作为半导体与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基础材料,其纯度直接影响芯片及太阳能电池等终端产品的性能与良率。近年来,在半导体产业持续扩张与光伏装机量快速攀升的双轮驱动下,我国高纯石英砂市场需求显著放量,推动行业规模持续扩容。尽管当前国内产能不足,仍高度依赖进口,但在资源勘探突破、提纯技术攻克与企业产能积极布局的共同

2025年09月29日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我国光伏边框行业:复合材料边框市场化加速 尾部小企业承压退出 头部企业出海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带动光伏组件需求提升、出货量快速增长,为光伏边框行业带来强劲增长动力和广阔市场空间。

2025年09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