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无人叉车成本主要集中在软件方面,其中定位及导航装置成本占比最高。无人叉车普遍采用导航方式包括磁导航、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在导航技术的支撑下,无人叉车自主性和智能化不断突破,在诸多领域展现强大潜力。
全球无人叉车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作为主要销售市场,无人叉车销量占叉车总销量的比重不足2%,行业仍有较大挖掘空间。无人叉车市场参与主体多元,行业仍处于发展及探索阶段,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市场应用领域持续拓展、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三大因素促使无人叉车价格不断下探,2023年已降至30万元/台以下。
一、无人叉车生产成本主要集中于软件方面,定位及导航装置占比达25%
无人叉车是一种能够自动完成货物搬运和堆垛任务的自动化设备,部件生产可分为定位及导航装置、车体、车载控制系统、电源装置、驱动装置、通信装置以及其他部件(如安全防护装置、执行机构等)。其中,定位及导航装置成本占比最高,达25%。
综合来看,无人叉车生产成本主要集中在软件方面,其智能化系统控制突出,凸显了与传统叉车的不同之处。无人叉车通过先进的导航和定位控制系统实现精准定位和操作,能够在狭窄通道内灵活转向、取放货等操作,并且具备多重安全防护措施,避免碰撞和发生交通事故。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无人叉车技术不断成熟,在锂电、光伏等诸多领域展现强大应用潜力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无人叉车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无人叉车普遍采用的导航方式包括磁导航、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这些技术借助机器视觉、激光雷达、编码器等传感器,以及路径规划、控制算法等技术的持续演进,不断推动无人叉车在自主性和智能化方面的突破。
在导航技术的支撑下,无人叉车通过引入高级的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算法,进一步优化了路径规划并精准执行各项动作。随着这些技术的持续进步,无人叉车在面临复杂作业环境时,也能展现出高效且安全的问题解决能力。
无人叉车核心技术
分类 | 特点 |
机器视觉 | 通过在车辆的行驶路径上埋设金属导线,并加载低频、低压电流,使导线周围产生磁场,车辆上的感应线圈通过对导航磁场强弱的识别和跟踪,实现对车辆的导引。 |
激光雷达 | 一是反光板导航,在车辆行驶路径的周围安装位置精确的激光反射板,车辆通过发射激光束,同时采集由,二是SLAM 导航,激光雷达能以很高精度测出机器人周围障碍点的角度和距离。 |
编码器 | 视觉引导控制是利用图像传感器采集路面上条带状路径标线的图像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和识别,计算出车辆与路径标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偏差从而控制运行方向,保证车辆沿着路径表现运行。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技术的不断成熟下,无人叉车在诸多领域展现强大潜力。根据数据,2023 年,锂电、光伏、汽车汽配为无人叉车三大应用领域,分别占比21.03%、19.37%、12.58%;此外,泛电子行业、轻工制造业、物流业、重工业以及能源化工领域对无人叉车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全球无人叉车行业蓬勃发展,中国市场销量一骑绝尘、发展空间广阔
在面临叉车事故频发、劳动力资源紧张且成本攀升,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无人叉车凭借其高效、安全和低人力依赖的特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19-2023 年全球无人叉车销量由 5700 台增至 30700 台,期间复合增长率达 52.34%,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是全球无人叉车主要市场,2023年,我国无人叉车销量占全球的比重超60%。2024 年,我国无人叉车销量进一步增长,达 24500台,同比增长25.64%。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我国无人叉车销量占叉车总销量的比重不足2%,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扩张,无人叉车发展空间广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国内无人叉车行业参与主体多元,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无人叉车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包括传统的叉车制造商、AGV技术企业、专注于无人叉车的企业、综合性的AGV解决方案提供商、工业领域的AMR技术企业以及仓储物流的集成服务商等。
传统叉车制造商如杭叉和合力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健全的销售网络,在无人叉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以嘉腾机器人和佳顺智能等为代表的AGV技术企业,则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展现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专业从事无人叉车研发和生产的企业,例如木蚁机器人、联核科技、艾吉威和未来机器人,它们专注于提升产品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从而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而拥有多种类型AGV产品线的综合AGV厂商,如国自机器人、海康机器人和极智嘉,则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工业AMR厂商如斯坦德机器人、迦智科技和灵动科技,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导航能力的移动机器人,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和智能的物流解决方案;仓储物流集成商如今天国际、兰剑智能和井松智能,通过整合各类物流设备和技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
无人叉车多数厂商正专注于产品的优化升级和应用场景的探索,整体来看,我国无人叉车行业仍处于发展及探索阶段,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无人叉车市场参与者分类
类别 | 特点 | 代表企业 |
传统叉车商 | 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健全的销售网络,在无人叉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 杭叉和合力 |
传统 AGV技术商 | 凭借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展现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 嘉腾机器人和佳顺智能 |
专业无人叉车商 | 专注于提升产品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从而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 木蚁机器人、联核科技、艾吉威和未来机器人 |
综合AGV商 | 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 国自机器人、海康机器人和极智嘉 |
工业AMR商 | 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导航能力的移动机器人,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和智能的物流解决方案 | 斯坦德机器人、迦智科技和灵动科技 |
仓储物流集成商 | 通过整合各类物流设备和技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 | 今天国际、兰剑智能和井松智能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五、三大因素推动,我国无人叉车平均销售单价持续下降
市场应用领域持续拓展、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使得无人叉车价格不断下探。
市场应用领域持续拓展:随着物流、制造业等众多领域对自动化搬运需求的不断增加,无人叉车的市场应用范围逐年扩大,产品在市场中的规模化应用使得厂商通过批量生产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
行业竞争日益加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无人叉车市场,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大厂商纷纷采取价格战策略,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供应链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国产零部件不断崛起,使无人叉车的核心部件供应更加充足,制造商在采购时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够有效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从而带动整机价格的下降。
根据数据,2018年我国无人叉车平均销售单价为60万元/台左右,2023年我国无人叉车平均销售单价下降至约24万元/台。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