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民营医院数量低速增长 行业整体呈现“多而不强”局面

前言:

自2019年起,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开始低速增长,同时其数量占医院总数量的比重、床位数和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提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民营医院数量远多于公立医院,但在床位规模、业务量(包括诊疗人次、入院人次数)、病房使用率等方面,其与公立医院仍存在较大差距,行业整体呈现“多而不强”的局面。此外,近几年来,我国民营医院行业呈现"一边上市、一边破产"的两级分化局面。一方面,实力强大的民营医院集团掀起“上市潮”,眼科、口腔等领域成为资本焦点;另一方面,受人才短缺、运营成本高、运营不规范、经营不善等因素影响,一些竞争实力相对较弱的民营医院相继退出市场,行业内倒闭破产现象频现。

1.民营医院数量低位增长,占比不断提升

民营医院是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外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我国民营医院行业起步于1980年,当时国务院批准《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明确允许个体开业行医,以作为公立医疗体制的补充,为民营医院行业发展奠定基础。1984年7月5日,我国第一家民营医院——广州益寿医院正式成立。此后,民营医院数量逐渐增加,但增长缓慢。进入21世纪后,随着利好政策推动和社会资本涌入,我国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至2010年其数量达到7068个,2014年快速上升至12546个;2015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达到14518个,同比增长15.72%;其后,民营医院数量继续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18年突破2万个,同比增长11.82%。不过自2019年起,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开始低速增长,2023年达到26583个,同比增长5.36%。同时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占医院总数量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由2014年的48.52%增长至2023年的69.31%;而公立医院数量占比逐渐缩减,由2014年的51.48%下滑至2023年的30.69%。

民营医院是指经济类型为国有和集体以外的医院,包括联营、股份合作、私营、台港澳投资和外国投资等医院。我国民营医院行业起步于1980年,当时国务院批准《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明确允许个体开业行医,以作为公立医疗体制的补充,为民营医院行业发展奠定基础。1984年7月5日,我国第一家民营医院——广州益寿医院正式成立。此后,民营医院数量逐渐增加,但增长缓慢。进入21世纪后,随着利好政策推动和社会资本涌入,我国民营医院如雨后春笋般诞生,至2010年其数量达到7068个,2014年快速上升至12546个;2015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首次超过公立医院,达到14518个,同比增长15.72%;其后,民营医院数量继续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2018年突破2万个,同比增长11.82%。不过自2019年起,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开始低速增长,2023年达到26583个,同比增长5.36%。同时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占医院总数量的比重也在不断提升,由2014年的48.52%增长至2023年的69.31%;而公立医院数量占比逐渐缩减,由2014年的51.48%下滑至2023年的30.69%。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随着民营医院数量增加,其床位数也在逐年增长,2023年约为246.87万张,同比增长7.35%。

此外,随着民营医院数量增加,其床位数也在逐年增长,2023年约为246.87万张,同比增长7.35%。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2.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入院人次、市场规模均上升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上升,医疗需求不断上升,再加上人们对民营医院的接受、认可程度逐步提高,其诊疗人次数和入院人次数整体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7亿人次和4493.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11%和18.42%。同时我国民营医院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由2018年的3838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713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76%。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上升,医疗需求不断上升,再加上人们对民营医院的接受、认可程度逐步提高,其诊疗人次数和入院人次数整体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7亿人次和4493.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1.11%和18.42%。同时我国民营医院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容,由2018年的3838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713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76%。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民营医院“多而不强”,诊疗人次偏低

虽然民营医院数量远多于公立医院,但在床位规模、业务量(包括诊疗人次、入院人次数)、病房使用率等方面,其与公立医院仍存在较大差距,行业整体呈现“多而不强”的局面。具体来看:我国民营医院床位数、诊疗人次、入院人次数占医院床位数、诊疗人次、入院人次数的比重偏低,2023年分别为30.84%、18.34%和16.43%。同时2023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是公立医院的2倍多,但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次数分别不足公立医院的20%和25%,床位数则不足50%。此外,我国民营医院病房使用率偏低,近年来始终维持在60%左右,低于公立医院长期处于75%以上的使用率,也低于医院整体病房使用率。

虽然民营医院数量远多于公立医院,但在床位规模、业务量(包括诊疗人次、入院人次数)、病房使用率等方面,其与公立医院仍存在较大差距,行业整体呈现“多而不强”的局面。具体来看:我国民营医院床位数、诊疗人次、入院人次数占医院床位数、诊疗人次、入院人次数的比重偏低,2023年分别为30.84%、18.34%和16.43%。同时2023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是公立医院的2倍多,但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次数分别不足公立医院的20%和25%,床位数则不足50%。此外,我国民营医院病房使用率偏低,近年来始终维持在60%左右,低于公立医院长期处于75%以上的使用率,也低于医院整体病房使用率。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观研天下整理

4.上市与破产并行,民营医院赛道冰火两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民营医院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近几年来,我国民营医院行业呈现"一边上市、一边破产"的两级分化局面。一方面,实力强大的民营医院集团凭借着专科化、连锁化战略以及技术、资本和人才等优势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和提升竞争实力,掀起“上市潮”,眼科、口腔等领域成为资本焦点。2022年至今,何氏眼科、瑞尔集团、普瑞眼科、三博脑科和美中嘉和等企业先后上市;同时与A股市场相比,港股监管和上市要求相对宽松,为民营医疗集团提供更多的上市机会。在此背景下,赴港上市成为热门。2024年至今,佰泽医疗、明基医院、大众口腔和卓正医疗等企业纷纷递交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2022-2025年我国部分民营医院相关企业上市或拟上市情况

企业名称 上市情况 拥有民营医院情况
辽宁何氏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3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截止2023年年末,公司拥有121家眼科服务机构。
瑞尔集团股份公司 2022年3月上市。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在中国15个城市拥有123家口腔诊所及医院。
成都普瑞眼科医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7月上市。 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昆明等17个省会城市设立普瑞眼科医院。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11月上市。 公司已在全国管理100多家眼科医院及眼视光中心。
三博脑科医院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5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 目前运营医院7家,其中神经专科三级医院4家、三级综合性医院1家、二级综合性医院 2 家。
美中嘉和医学技术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 拥有8家自有医疗机构,包括3家肿瘤医院、2家诊所、1家门诊部、1家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1家互联网医院。
树兰医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3月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拥有树兰(杭州)医院、树兰(衢州)医院、树兰(安吉)医院等。
佰泽医疗集团 2024年4月公司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在国内拥有6家自有医院,2家托管医院。其中,包括2家三级综合医院、1家三级康复专科医院和1家二级肿瘤专科医院。
北京同仁堂医养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6月,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11家自有线下医疗机构(七家医院、两家门诊部及两家诊所)及一家互联网医院,以及九家线下管理医疗机构。
明基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0月,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2025年1月完成港股上市备案 公司打造了南京明基医院和苏州明基医院两家综合医院。
广东暨博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1月,公司获新三板挂牌上市。 拥有11家大型口腔专科医院及23家高端口腔医疗机构。
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2024年11月底,武汉大众口腔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香港IPO上市。 截止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在湖北、湖南两个省份内的8个城市开设了81家口腔医疗机构,包括4家口腔医院、 70家口腔门诊部、7口腔诊所。
卓正医疗控股有限公司 2025年3月18日,公司 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截至2025年3月10日,公司在中国11个城市拥有及经营20家医疗服务机构(198家诊所、2家医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另一方面,受人才短缺、运营成本高、运营不规范、经营不善、DRG/DIP控费改革等因素影响,近几年来一些竞争实力相对较弱的民营医院相继退出市场,行业内倒闭破产现象频现。据不完全统计,仅自2024年以来,国内已有数十家民营医院破产、倒闭,进一步加速市场洗牌。

2024-2025年我国民营医院破产或倒闭情况

企业/医院名称 事件
长沙贞安医院 2024年1月,长沙贞安医院有限公司进入破产清算流程。
罗定市卫人医院 2024年4月,广东云浮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宣告罗定市卫人医院有限责任公司破产。
芜湖伊丽莎白妇产医院 2024年8月,芜湖镜湖区人民法院裁定宣告芜湖伊丽莎白妇产医院破产
阳江安琪儿妇产医院 2024年12月,阳江安琪儿妇产医院因为资不抵债正式宣布医院全面停工停产。
重庆全域肿瘤医院 2025年1月重庆全域肿瘤医院宣布破产清算。
深圳仁爱医院 2025年2月,深圳仁爱医院破产清算启动破产清算程序。
郑州新生医疗 2025年2月,郑州新生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宣布破产并终结破产程序。
江西瑞昌六二一四医院 江西瑞昌六二一四医院发布公告,自2025年2月27日始,终止运营。
鲁西南医院 2025年3月,山东省阳谷县人民法院发布公告,裁定宣告鲁西南医院有限公司破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我国POCT行业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高增赛道 市场未来发展潜力仍较大

近年来,我国POCT行业实现快速发展,已成为体外诊断领域的高增长赛道。数据显示,我国POCT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7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1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44%,明显高于同期体外诊断行业整体13.42%的增速水平。特别是在2023年,POCT市场仍保持20%的同比增速,远超免疫诊断(13.03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我国实体药店行业陷入困境 收入结构仍相对单一 市场资源正加速向头部企业聚拢

零售药店‌是指依法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一门店的药品零售经营企业,也称为独立零售药店。零售药店主要包括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两种形式,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等相关商品的购买服务。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化学药品制剂零售药店终端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行业国际化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随着国际制药生产重心的转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国与出口国。根据数据,2024 年,我国原料药和原料药中间体出口额达429.8 亿美元,进口额为 108.1 亿美元。相比我国原料药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国化学药品制剂国际化水平仍然不高,行业发展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2024年我国化学药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我国OTC药品行业规模增速超全球 银发经济、中药焕发市场生命力 线上渠道占比提升

2021-2050年我国或进入加速老龄化阶段,银发经济受到国家重点关注,而老年人医疗保健需求较大,有望为我国OTC药品行业的发展提供底层支撑。中药品类的发展也给国内OTC药品行业注入活力。近年来,中药作为治疗疾病和养生的首选被越来越多人青睐,吸引OTC药品企业竞相角逐,中药焕发OTC药品行业生命力。

2025年06月29日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年轻化 带动防脱药品行业高增 米诺地尔深受青睐 蔓迪为第一大单品

国内脱发人群数量庞大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外貌和形象,近年来我国防脱药品市场快速扩容。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免疫诊断为第一大市场市场 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推进

2018-2022年,在我国医疗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及健康意识增强的共同推动下,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从604亿元快速扩大至11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66%。2023年,受新冠检测试剂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小幅回调至1185亿元,同比下降1.0%。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集聚效应明显 市场竞争多元化 两大因素驱动下市场集中度将提升

我国健康管理行业集聚效应明显 市场竞争多元化 两大因素驱动下市场集中度将提升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19年,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糖尿病患病率达11.9%、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达8.2%。2019年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比例达到 88.5%。

2025年06月23日
客单价提高促体检行业增长 民营企凭差异化抢占份额 智能化浪潮开启AI新纪元

客单价提高促体检行业增长 民营企凭差异化抢占份额 智能化浪潮开启AI新纪元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体检市场需求愈发旺盛;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升,体检客单价提高,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公立医院为我国体检市场主导者,其他专业体检机构、民营私立医院通过差异化优势抢占市场,市占率有所提升。近年来,AI辅助诊断发展迅速,体检行业参与者迎合市场变化,纷纷布局AI,体检行业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

2025年06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