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高压密铁锂行业正处爆发风口 产品供不应求 壁垒提升下市场格局将优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高压密铁锂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高压密铁锂是指压实密度在2.6g/cm³以上的磷酸铁锂电池材料,通常指粉末压实密度在2.6g/cm³以上的纳米磷酸铁锂产品。这种材料通过颗粒级配与二次烧结工艺,使得正极材料压实密度显著提升,从而在不改变电池化学体系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能量密度‌。

一、高压密铁锂是第四代磷酸铁锂,性能优异且溢价能力更强

高压密铁锂是第四代磷酸铁锂。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根据粉体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可分为五代,第一代2.1-2.3g/cm³,已经基本淘汰;第二代、第三代的粉体压实密度分别为2.4-2.5g/cm³、2.5-2.6g/cm³;第四代为2.6-2.7g/cm³;第五代2.7g/cm³以上。其中第二代、第三代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同时随着技术迭代更新,四代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逐渐被推向台前。未来,随着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技术的不断发展,动力用LFP粉压密度预计将从2.4-2.55向2.55-2.7g/cm³迭代,储能用则从2.5以下向2.5-2.55g/cm³升级。这将进一步推动磷酸铁锂产品向更高密度、更好性能的方向发展。

作为第四代磷酸铁锂,高压密铁锂性能优异。高压密铁锂通过在单位体积内填充更多活性材料,形成更连续的导电通路,一方面减少了电子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另一方面缩短了锂离子在电解液与活性材料间的迁移路径。这种结构创新既增加了单位体积的储电能力,又显著提升了电池快速充放电性能。与此同时,高压密铁锂可通过前驱体颗粒状形貌的控制、二次烧结等工艺来实现,单吨的加工费显著高于普通型产品。据了解,LFP企业主要赚取加工费,铁锂厂商已反馈自四季度来有多轮小幅涨价落地,主要由新一代高压密铁锂出货规模提升所推动,2.55-2.65g/cm3压实可对应1000-3000元的加工费上涨。

作为第四代磷酸铁锂,高压密铁锂性能优异。高压密铁锂通过在单位体积内填充更多活性材料,形成更连续的导电通路,一方面减少了电子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另一方面缩短了锂离子在电解液与活性材料间的迁移路径。这种结构创新既增加了单位体积的储电能力,又显著提升了电池快速充放电性能。与此同时,高压密铁锂可通过前驱体颗粒状形貌的控制、二次烧结等工艺来实现,单吨的加工费显著高于普通型产品。据了解,LFP企业主要赚取加工费,铁锂厂商已反馈自四季度来有多轮小幅涨价落地,主要由新一代高压密铁锂出货规模提升所推动,2.55-2.65g/cm3压实可对应1000-3000元的加工费上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高压密铁锂溢价空间也更大。目前下游电池厂商对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的溢价意愿显著,报价较普通三代产品报价普遍高出2000-3000元/吨。据市场数据显示,压实密度达到2.65g/cc的铁锂正极材料,每吨可获得1-2000元的产品溢价,成为2024年以来量产高性能铁锂的主力。随着技术进步,业内已成功将铁锂材料的压实密度提升至2.8g/cc。预计2025年高压密磷酸铁锂的供需关系将保持紧张,单吨价格和盈利空间将进一步优化。

二、行业正处于爆发的风口浪尖,市场热情高涨

近年随着终端用户对长续航、高快充的需求日益增长,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快充电池成为了各家电池企业的主打产品,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也因此朝着高压实密度的方向快速迭代。

当前,高压密铁锂技术路线正处于爆发的风口浪尖,市场热情高涨。有相关机构预测,2025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需求可达80万吨。这一数字,置于行业背景中审视来看,分量不言而喻。因为据统计,2024年,我国磷酸铁锂行业的总产能约为410万吨,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448万吨。而对比来看,高压密铁锂的需求,几乎占据了年度产能的五分之一,其市场潜力之大,可见一斑。

根据相关分析,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根据相关分析,高压密铁锂这一需求井喷的背后,主要是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双轮驱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548.4GWh,同比增长41.5%。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牢牢占据主导地位,累计装车量为409.0GWh,占总装车量的74.6%,同比增长56.7%。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在储能领域,2024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约为216GWh,同比增长62.4%,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324GWh。同时再叠加市场对快充电池和大容量电芯的迫切追求,使得高压密磷酸铁锂技术成为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高压密磷酸铁锂作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利器,颇受市场追捧,成为引领涨价的关键力量,并有望构建企业竞争护城河,进一步推动行业洗牌。

在储能领域,2024年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约为216GWh,同比增长62.4%,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到324GWh。同时再叠加市场对快充电池和大容量电芯的迫切追求,使得高压密磷酸铁锂技术成为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高压密磷酸铁锂作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利器,颇受市场追捧,成为引领涨价的关键力量,并有望构建企业竞争护城河,进一步推动行业洗牌。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当下,高压密铁锂需求主要来自于快充电池。磷酸铁锂和三元为当前主流的两种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相比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具有低成本、高可靠性和低火灾风险等优势,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在2021年以前,4C快充电池主要为三元电池。直到2021年7月磷酸铁锂电池首次超越三元电池,并一直保持领先。

2023年,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全球首款磷酸铁锂4C超充电池——神行超充电池。该款电池能够做到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拥有700公里超长续航能力。次年,宁德时代又推出了神行PLUS的升级版快充电池,在续航和快充能力方面均较神行超充电池有提升。神行PLUS在正极采用颗粒级配的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纳米颗粒的位置,实现了超高压实密度。宁德时代此前在财报中透露,目前主打高能量密度的“麒麟电池”和快充性能的“神行电池”已在国内30余款主流车型上搭载应用,2025年这两类电池出货量占比将提升至七八成。另外比亚迪二代刀片电池也预计将使用到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

除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外,蜂巢能源在2025年年初发布了支持6C峰值充电倍率的第三代短刀电芯超充版;欣旺达(300207.SZ)的超快充产品“闪充电池”在2024年升级至3.0版本,充电峰值倍率达6C;亿纬锂能(300014.SZ)也在2024年发布了具备6C快速充电能力的全新大圆柱Omnicell全能电池。

储能电池方面,包括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瑞浦兰钧(00666.HK)、中创新航(03931.HK)、亿纬锂能等企业在内的头部储能电芯厂商已实现314 Ah电芯量产,中小储能电芯厂商也纷纷跟进314 Ah电芯。当前,主流280 Ah电芯企业都在向314 Ah电芯产业切换,产能切换率已经达到52%。2024年314 Ah电池的出货量渗透率已达到40%。

可见随着市场对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技术的追求不断提高,高压密磷酸铁锂需求有望得到带动。

三、供给端受技术壁垒与成本压力的双重夹击,市场出现“量产鸿沟”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需求侧市场热情高涨,但目前受技术壁垒与成本压力的双重夹击中小企业在跨越“量产鸿沟”时步履维艰。一方面据行业人士透露,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的生产,需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新增二次烧结,这对前驱体磷酸铁的制备、材料大小颗粒的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因此,即便在头部企业中,也仅有少数能够掌握这一关键技术。另一方面虽然高压密产品的加工费用相较于普通产品上涨了2000元/吨,但这并不足以覆盖背后增加的种种成本费用,这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在上述情形下,市场普遍预测,2025年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的供需整体偏紧,相关厂家有望享受技术溢价。目前高压密铁锂行业内能够实现量产高压密产品的仅富临精工、湖南裕能、龙蟠科技等极少数厂商,“产品供不应求,享受3000元/吨溢价”。

目前行业内能够实现量产高压实密度铁锂企业情况

公司名称 相关情况
富临精工 目前富临精工掌握的草酸亚铁技术路线具备相对优势,能实现量产2.6g/cm3的压实密度,而传统固相法或者液相法能量产实现的压实密度普遍在2.4-2.6 g/cm3之间。
湖南裕能 随着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迭代,湖南裕能压实密度 2.6-2.65 g/cm3的产品在2024年开始放量。据了解,湖南裕能二烧技术优势领先同行三年时间,高压实Y9C和Y13产品各项性能对比同行更优。2024年9月起,其高端产品占比接近30%,预计2025年这一比例有望提升至40-60%。
龙蟠科技 龙蟠科技旗下常州锂源发布其新研发的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S501,通过优化元素掺杂、特殊烧结工艺等创新技术,实现了材料压实和装电能力的显著提升,其粉末压实密度达到了2.65g/cm3。截至2024年9月,该类产品已占到龙蟠科技全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30%-40%。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 山东精工电子科技2024年8月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压实高容量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其磷酸铁锂材料粉体压实密度可在2.60g/cm3以上
广东邦普、湖南邦普 2024年9月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专利,通过结合液相法与固相法,实现单次烧结即可获得大小颗粒搭配且物相均一的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壁垒提升带来格局优化,市场份额有望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

高压密产品相较于普通产品,其加工费存在溢价现象。然而,由于高压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相应增加,因此整体盈利预计将提升500至2000元/吨不等。当前,主流高压密铁锂材料的粉体压密密度均高于2.5g/cm3,而最新研发的超高压密铁锂材料更是达到了2.6g/cm3以上。

高压密产品相较于普通产品,其加工费存在溢价现象。然而,由于高压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相应增加,因此整体盈利预计将提升500至2000元/吨不等。当前,主流高压密铁锂材料的粉体压密密度均高于2.5g/cm3,而最新研发的超高压密铁锂材料更是达到了2.6g/cm3以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壁垒提升,有望带动格局优化。预计未来我国有能力量产高压密铁锂的企业将集中在头部企业。一方面头部企业保持对头部客户(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大规模出货,技术具备先发优势;另一方面头部企业订单体量大且更稳定,开发四代产品过程中形成的次品仍可通过二、三代产品订单消化,降低开发成本。此外在盈利端,二线铁锂厂商的单吨盈利有望提升约500元/吨,而头部铁锂厂商则可能因成本管控得当而获得更高的单吨盈利提升。

当前,我国布局四代高压密LFP的企业集中在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德方纳米、龙蟠科技、万润新能、安达科技等,除湖南裕能、富临精工形成批量出货外,多数企业尚处测试验证。其中富临精工份额已从23年的3%升至24H1的5%,效果显著。(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持续向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带动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增多倒逼供给端发展,行业快速扩产,其中头部企业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考虑到传统铁锂竞争较为激烈,当前盈利水平下部分落后产能已具备出清条件。且目前仅有头部几家企业能实现高压密和磷酸锰铁锂的批量出货,随着市场要求提高,预计

2025年04月27日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国内大飞机扩产将推动航空复合材料行业国产化进程 eVTOL市场增长带来新增量

从国内市场看,C919复合材料在飞机结构中的应用比例达到 12%左右,C929宽体客机主体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占比将超过 50%。随着C919、C929扩产,叠加国际贸易形势日趋复杂,航空复合材料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

2025年04月25日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实施对中国储能行业影响分析 国产企业该如何应对?

截至目前,美国用了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储能电池关税税率就从10.9%飙升至173%,翻了近16倍,对美国本土储能生产造成极大影响,短期内对中国储能出口影响较大。然而这次美国发起的关税战对中国储能产业敲响警钟,国产企业必须尽早重新谋划全球化策略,以应对美国市场变化,并重构新的秩序。

2025年04月25日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行业:水资源形势严峻拉动水处理需求 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 数智化转型如火如荼

水务是涵盖水处理技术、水资源管理、供水管网和排水系统建设、污水处理、生活供水等方面的综合性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趋于成熟,我国供水总量有所下降,增速有所放缓。随着政府积极倡导节能减排,采取节水措施,预计我国用水总量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市场结构看,我国供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水源,用水则以农业用水为主。我国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多家企业积极布局 产业化进程有望迈入高速增长通道

与主流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全钒液流电池不仅安全性更高,而且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对环境也更加友好,在长时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推动,我国全钒液流电池行业已步入进入商业化运营初期,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在广阔前景吸引下,近两年来多家企业积极布局全钒液流电池赛道,并加速相关产能布局。但全钒液流电池行业仍面临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我国硅基负极材料行业现状: CVD制备硅碳材料渐成主流选择 国产话语权将持续增强

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石墨,具备较大发展前景,逐渐成为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硅负极不同掺硅量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目前硅基负极材料已在手机等多个场景逐步开启规模级应用。从技术趋势看,硅氧和硅碳为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应用主要技术路线,其中新型 CVD 硅碳凭借在能量密度和膨胀控制方面的突出表现,正逐步成为行业主流选择。

2025年04月17日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中国锂电池回收产能遥遥领先 动力电池渐成市场焦点 国内回收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全球现有设施的锂电池回收产能约为160万吨/年,就地区来看,亚洲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中国受益于政策支持推动,回收产能遥遥领先。国内锂电池退役量保持快速增长,将推动我国锂电池回收行业进一步发展。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我国电池铝箔行业:钠离子电池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 鼎胜新材龙头地位愈发稳固

受市场需求上升驱动,近年来我国电池铝箔产量快速增长。同时随着技术进步,电池铝箔应用领域已拓展至钠离子电池领域。但受技术及成本等因素限制,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于产业化初期阶段,量产规模较小,对电池铝箔需求也未形成有效支撑。未来,随着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以及产业链完善,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将加速推进,并逐步实现大规模量产,

2025年04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