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分析:人形机器人有望成增量市场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

前言:

柔性触觉传感器能够实现与环境接触力、温度、湿度、震动、材质、软硬等特性的检测,是机器人直接感知环境作用的重要传感器,有助于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落地。随着人形机器人升级发展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柔性触觉传感器有望成为市场下一个超级风口。

1、柔性触觉传感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柔性触觉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识别接触对象的温度、湿度、材质和硬度等特性的能力,从而实现对物体的精细化操作。传统的触觉传感器以各种刚性材料为敏感元件,存在笨重和硬脆的缺点;柔性触觉传感器则具备类似于人类皮肤的柔韧性,可以适应任意载体形状,更利于测量物体表面受力信息、感知目标物体性质特征。

触觉传感器与常规传感器对比

类别

灵敏度

量程/精度

响应速度

温度影响

外形尺寸

可塑性

封装工艺

触觉传感器

高量程高精度

可定制

柔性薄膜可塑性强

结构简单工艺要求低

工业金属芯体

量程有限

温度影响大需要补偿

有一定限制

形态单一

工艺成熟封装成本高

陶瓷芯体

量程有限

耐高温耐腐蚀

基本是方形和圆形

无可塑性

工艺简单

标边网压力传感器

量程大精度高

需要温度补偿计算

圆形、柱形方形等

无可塑性

工艺成熟

MEMS压力传感器

量程小精度高

工况温湿度要求高

微小尺寸

形态单一

难度大成本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柔性传感器行业增量市场

柔性传感器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传感器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以及最终的产品销售与服务。在上游环节,柔性传感器行业原材料包括各种导电材料、柔性基底材料、封装材料等;下游环节则是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主要应用于健康监测、人机交互和机器感知领域。

柔性触觉传感器产业链

<strong>柔性触觉传感器产业链</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柔性触觉传感器能够实现与环境接触力、温度、湿度、震动、材质、软硬等特性的检测,是机器人直接感知环境作用的重要传感器,有助于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落地。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2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由7.18亿美元增长至15.34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53.22亿美元。

柔性触觉传感器能够实现与环境接触力、温度、湿度、震动、材质、软硬等特性的检测,是机器人直接感知环境作用的重要传感器,有助于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落地。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2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由7.18亿美元增长至15.34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53.22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人形机器人升级发展,柔性触觉传感器有望成为市场下一个超级风口,203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亿美元。这庞大的市场规模将为柔性触觉传感器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4.3亿美元。

随着人形机器人升级发展,柔性触觉传感器有望成为市场下一个超级风口,203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亿美元。这庞大的市场规模将为柔性触觉传感器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4.3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主要被海外企业占据,国产企业加速布局中

目前,全球排名前TOP5的厂商主要包括Novasentis、Tekscan、Japan Displayinc.(JDl)、Baumer、Fraba,累计占有大约57.1%的市场份额。而随着下游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部分国产企业凭借着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等优势渐露头角。

当前,我国布局柔性传感器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汉威科技、福莱新材、申昊科技等,其中福莱新材已构建较为完整的柔性传感器链路自主研发体系,目前项目中试进展顺利,正与多家下游厂商接触。

我国柔性触觉传感器企业布局情况

公司名称

业务布局

汉威科技

子公司苏州能斯达专注于柔性微纳传感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健康医疗、IOT等。

福莱新材

主营业务为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2017年就在柔性传感器领域开展了前瞻性的研究,未来将重点发展“环保涂层包装材料、电子级功能材料和柔性触觉传感器项目”三大方向,以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

钛深科技

产品包含柔性压力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压力阵列传感器、压力触控、压力薄膜传感器,传感器产品超高灵敏度,超高信噪比、全柔性、全透明、场景定制。

弘信电子

子公司瑞湖科技目前在柔性压力传感器、压力感应按键、应变薄膜等领域,已形成一定积累,产品开始产业化落地,未来也会开展其它品类的传感器和传感器相关芯片的研发。

苏试试验

产品基于石墨烯的柔性应力振动传感器与人形机器人所需的触觉传感器技术同源,可直接将产品技术迁移至触觉传感器领域,且公司在传感器、检测等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和产业化经验。

申昊科技

围绕电子皮肤应用场景,公司布局包括远距离的距离感知传感器、近距离的位置感知、触碰接触感知、指尖力传感、柔性电子皮肤等方向。

奥迪威

公司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产品包括隐藏式超声波避障传感器、触觉传感器、超声波材质识别传感器、触觉反馈执行器等。

柯力传感

国内应变式传感器龙头,公司开发了三维力、六维力等多维力传感器可用于机器手臂运动与工作载荷监测、曲面研磨抛光、加工中心精雕加工、医疗设备精密测控等。

力感科技

柔性压力传感器提供商。开发出智能床垫传感器、硬件开发模块等产品,服务于智慧养老、保健康复等领域。

帕西尼

拥有行业一流机器人产品及方案,包含多维度触觉传感器PX-6AX、消费级触觉传感器PX-3A、触觉灵巧手DexH5以及人形机器人Tora

墨现科技

现有的柔性压力传感器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了高可靠性、低触发力度、大量程、低成本的需求,广泛适用于机器人、电子乐器、医疗检测、成人玩具等领域。

他山科技

致力于可探测三维空间的智能触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触感芯片产业化,发明了曲面多层电容触感技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分析:国产替代正加速 多项有利因素驱动市场空间释放

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分析:国产替代正加速 多项有利因素驱动市场空间释放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需求上升、技术进步推动产品升级、下游应用场景拓展、政策支持及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工业相机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数据,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销售额为163.8亿元。细分市场中,按销售额占比来看,工业面扫描相机(2D面阵相机)、工业线扫描相机、智能相机(含视觉传感器)、3D相机(含3D采集设备)分别为12

2025年05月13日
我国激光传感器行业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逐渐整合 AI、政策等带来大市场空间

我国激光传感器行业分析:产业链上下游逐渐整合 AI、政策等带来大市场空间

激光传感器产业链涵盖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中游产品制造,再到下游应用的多个环节。具体来看,激光传感器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激光器、光学元件、电子元件等原材料,其中激光器作为激光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常见的激光器有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光学元件如透镜、反射镜等,用于控制激光束

2025年05月12日
我国配电变压器行业分析:配电老旧改造、智能化带来新增量 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配电变压器行业分析:配电老旧改造、智能化带来新增量 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我国部分运行中的变压器已使用多年,其结构设计、能耗水平、元器件质量、绝缘性能等与现行产品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设备老旧严重,亟需更新换代。因此,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强调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机床行业国产化提速 AI深度融合驱动智造进阶 未来中高端设备将成必争之地

我国机床行业国产化提速 AI深度融合驱动智造进阶 未来中高端设备将成必争之地

2024年经济低迷,消费依然不及预期,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如设备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了市场信心,缓解了行业下降。2024年10-12月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设备更新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机床工具行业产生了明显的拉动效应,主机产品产需两端都呈现增长。另外根据国统局数据显示,规上企业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

2025年05月09日
多重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冷链设备强劲增长 行业绿色节能发展趋势明显

多重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冷链设备强劲增长 行业绿色节能发展趋势明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我国冷链设备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冷藏车销量为62956辆,同比增长16.29%,其中第四季度销量高达21575辆,同比增长80.97%。冷库求租量达1759.5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51%;冷库出租量为36

2025年05月07日
RV减速器行业现状:下游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带动需求迅增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RV减速器行业现状:下游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带动需求迅增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自“十三五”以来,通过持续创新、深化应用,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已具备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中游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及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规上工业机器人产量55.64万台(万套)

2025年05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