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分析:人形机器人有望成增量市场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

前言:

柔性触觉传感器能够实现与环境接触力、温度、湿度、震动、材质、软硬等特性的检测,是机器人直接感知环境作用的重要传感器,有助于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落地。随着人形机器人升级发展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柔性触觉传感器有望成为市场下一个超级风口。

1、柔性触觉传感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柔性触觉传感器是机器人感知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识别接触对象的温度、湿度、材质和硬度等特性的能力,从而实现对物体的精细化操作。传统的触觉传感器以各种刚性材料为敏感元件,存在笨重和硬脆的缺点;柔性触觉传感器则具备类似于人类皮肤的柔韧性,可以适应任意载体形状,更利于测量物体表面受力信息、感知目标物体性质特征。

触觉传感器与常规传感器对比

类别

灵敏度

量程/精度

响应速度

温度影响

外形尺寸

可塑性

封装工艺

触觉传感器

高量程高精度

可定制

柔性薄膜可塑性强

结构简单工艺要求低

工业金属芯体

量程有限

温度影响大需要补偿

有一定限制

形态单一

工艺成熟封装成本高

陶瓷芯体

量程有限

耐高温耐腐蚀

基本是方形和圆形

无可塑性

工艺简单

标边网压力传感器

量程大精度高

需要温度补偿计算

圆形、柱形方形等

无可塑性

工艺成熟

MEMS压力传感器

量程小精度高

工况温湿度要求高

微小尺寸

形态单一

难度大成本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柔性传感器行业增量市场

柔性传感器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传感器设计与制造、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以及最终的产品销售与服务。在上游环节,柔性传感器行业原材料包括各种导电材料、柔性基底材料、封装材料等;下游环节则是系统集成与应用开发,主要应用于健康监测、人机交互和机器感知领域。

柔性触觉传感器产业链

<strong>柔性触觉传感器产业链</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柔性触觉传感器能够实现与环境接触力、温度、湿度、震动、材质、软硬等特性的检测,是机器人直接感知环境作用的重要传感器,有助于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落地。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2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由7.18亿美元增长至15.34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53.22亿美元。

柔性触觉传感器能够实现与环境接触力、温度、湿度、震动、材质、软硬等特性的检测,是机器人直接感知环境作用的重要传感器,有助于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落地。根据数据显示,2018-2022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由7.18亿美元增长至15.34亿美元,预计2029年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53.22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人形机器人升级发展,柔性触觉传感器有望成为市场下一个超级风口,203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亿美元。这庞大的市场规模将为柔性触觉传感器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4.3亿美元。

随着人形机器人升级发展,柔性触觉传感器有望成为市场下一个超级风口,2030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超过200亿美元。这庞大的市场规模将为柔性触觉传感器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预计2029年全球机器人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4.3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全球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主要被海外企业占据,国产企业加速布局中

目前,全球排名前TOP5的厂商主要包括Novasentis、Tekscan、Japan Displayinc.(JDl)、Baumer、Fraba,累计占有大约57.1%的市场份额。而随着下游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我国柔性触觉传感器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部分国产企业凭借着技术研发、市场应用等优势渐露头角。

当前,我国布局柔性传感器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汉威科技、福莱新材、申昊科技等,其中福莱新材已构建较为完整的柔性传感器链路自主研发体系,目前项目中试进展顺利,正与多家下游厂商接触。

我国柔性触觉传感器企业布局情况

公司名称

业务布局

汉威科技

子公司苏州能斯达专注于柔性微纳传感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健康医疗、IOT等。

福莱新材

主营业务为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2017年就在柔性传感器领域开展了前瞻性的研究,未来将重点发展“环保涂层包装材料、电子级功能材料和柔性触觉传感器项目”三大方向,以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

钛深科技

产品包含柔性压力传感器、触觉传感器、压力阵列传感器、压力触控、压力薄膜传感器,传感器产品超高灵敏度,超高信噪比、全柔性、全透明、场景定制。

弘信电子

子公司瑞湖科技目前在柔性压力传感器、压力感应按键、应变薄膜等领域,已形成一定积累,产品开始产业化落地,未来也会开展其它品类的传感器和传感器相关芯片的研发。

苏试试验

产品基于石墨烯的柔性应力振动传感器与人形机器人所需的触觉传感器技术同源,可直接将产品技术迁移至触觉传感器领域,且公司在传感器、检测等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和产业化经验。

申昊科技

围绕电子皮肤应用场景,公司布局包括远距离的距离感知传感器、近距离的位置感知、触碰接触感知、指尖力传感、柔性电子皮肤等方向。

奥迪威

公司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产品包括隐藏式超声波避障传感器、触觉传感器、超声波材质识别传感器、触觉反馈执行器等。

柯力传感

国内应变式传感器龙头,公司开发了三维力、六维力等多维力传感器可用于机器手臂运动与工作载荷监测、曲面研磨抛光、加工中心精雕加工、医疗设备精密测控等。

力感科技

柔性压力传感器提供商。开发出智能床垫传感器、硬件开发模块等产品,服务于智慧养老、保健康复等领域。

帕西尼

拥有行业一流机器人产品及方案,包含多维度触觉传感器PX-6AX、消费级触觉传感器PX-3A、触觉灵巧手DexH5以及人形机器人Tora

墨现科技

现有的柔性压力传感器解决方案,可以满足了高可靠性、低触发力度、大量程、低成本的需求,广泛适用于机器人、电子乐器、医疗检测、成人玩具等领域。

他山科技

致力于可探测三维空间的智能触感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触感芯片产业化,发明了曲面多层电容触感技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新能源浪潮下我国汽车冲压模具行业迎发展新机遇 本土企业破局高端市场在望

汽车冲压模具,作为连接汽车“设计”与“实物”最关键的桥梁,其开发周期约占整车开发的三分之二,是决定汽车更新换代速度的核心制约因素。一款普通轿车需上千套冲压模具,其复杂性决定了它在汽车工业中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

2025年10月28日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开启终极能源之门 全球托卡马克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中国超亿招标市场开启

托卡马克,作为占据全球核聚变装置47% 份额的绝对主流技术,正从实验室加速迈向能源工程的商业前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旗舰项目稳步推进,中美欧等主要国家竞相布局,标志着全球研发进入多主体协同、工程化验证的新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中国压力容器各细分市场需求现状分析——大直径压力容器需求呈现显著上升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压力容器制造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混业经营到专业的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种体制、类型的生产企业并存的格局。国内压力容器企业早期主要从事低端产品制造,近年来随着行业迅速发展,在产品层次、产业分工、经营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压力容器行业已经处于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2025年10月28日
超声波焊接设备行业开启外资与本土企业分庭抗礼时代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发展

超声波焊接设备行业开启外资与本土企业分庭抗礼时代 新能源汽车引领市场发展

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精密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超声波焊接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封装、消费电子精密组件连接及医疗耗材无菌焊接的核心工艺。2024年全球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达8.56亿美元,预计2031年全球超声波焊接设备市场规模将增至11.62亿美元,2025-2031年CAGR为4.6%。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电子水泵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优势或将强化

我国电子水泵行业: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强劲 头部企业优势或将强化

电子水泵凭借能耗低、寿命长等优势,成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主流选择,2024年其车用销量超2700万只。同时,受益于技术进步与液冷兴起,其应用正向储能、数据中心等领域延伸,这些新场景进一步打开电子水泵行业增长空间。目前行业集中度较高,未来或将呈“头部集中、优势强化”格局。

2025年10月27日
需求驱动下的国产突围 我国铜箔用阴极辊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需求驱动下的国产突围 我国铜箔用阴极辊设备行业市场规模扩容

铜箔用阴极辊作为电解铜箔生产的核心装备,其性能直接决定高端锂电铜箔与电子电路铜箔的质量与良率,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关键设备。行业具备极高壁垒,涵盖钛材熔炼、超精密加工、表面处理及跨学科系统集成等多重难关,长期被海外厂商主导。当前,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快速扩张及电子电路升级的需求拉动下,极薄化、大幅宽铜箔产能加速投放,推

2025年10月27日
传统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冷却塔行业新兴场景开启增长新纪元

传统需求基本盘稳固 我国冷却塔行业新兴场景开启增长新纪元

冷却塔作为工业循环水和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散热装置,其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发展及能源结构转型紧密相连。当前,我国冷却塔行业呈现出“传统需求为基,新兴场景驱动”的鲜明特征:一方面,石化、电力、冶金等传统工业的存量改造与节能需求为市场提供了稳定支撑;另一方面,数据中心算力爆发与核电产业重启,正为行业注入强劲的增量动力。在“双碳

2025年10月27日
当前中国压力容器发展回顾——产业逐渐完善 产品高端化发展

当前中国压力容器发展回顾——产业逐渐完善 产品高端化发展

近十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石油、化工、机械、核电等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压力容器制造业也被带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市场规模等众多方面全面提升。2020-2024年我国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市场规模已由1586.80亿元增长至2307.3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9.81%,行业在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

2025年10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