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氯化亚砜行业发展现状:凯盛新材为领军企业 市场需求持续放量

前言:

氯化亚砜生产过程能耗高、污染大,属于高环境风险产品。受环保等因素制约,其新建项目申请难度大,扩建、生产准入门槛高。因此,我国氯化亚砜生产企业较少,产能增长较为缓慢且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凯盛新材为我国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2023年产能占比26.55%。

随着技术进步,氯化亚砜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涉及传统和新兴领域两个方面。在传统领域,其主要用于生产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和染料中间体对位酯;在新兴领域,其用于生产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和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近年来,我国氯化亚砜需求量持续上升,2023年同比增长27.15%。未来,在三氯蔗糖、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兴领域市场需求快速放量以及医药、农药中间体等传统领域稳步发展等因素推动下,预计我国氯化亚砜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2025年有望突破70万吨。

1.氯化亚砜扩建、生产准入门槛高,凯盛新材处龙头地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氯化亚砜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氯化亚砜也称亚硫酰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OCl₂,呈无色或黄色有气味的液体,有强烈刺激气味‌。氯化亚砜生产过程能耗高、污染大,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将其列入高环境风险产品。受环保等因素制约,其新建项目申请难度大,扩建、生产准入门槛高。因此,我国氯化亚砜生产企业较少,产能增长较为缓慢且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行业集中度较高。

截至2023底,我国氯化亚砜生产企业数量仅有十余家,合计产能达到56.5万吨,凯盛新材、金禾实业、和合化工和江西世龙这四家企业产能合计占比超过50%。其中,凯盛新材为我国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产能达到15万吨,占比26.55%;金禾实业排名第二,约有8万吨产能,占比14.16%。

氯化亚砜也称亚硫酰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OCl₂,呈无色或黄色有气味的液体,有强烈刺激气味‌。氯化亚砜生产过程能耗高、污染大,2021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21年版)》,将其列入高环境风险产品。受环保等因素制约,其新建项目申请难度大,扩建、生产准入门槛高。因此,我国氯化亚砜生产企业较少,产能增长较为缓慢且主要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行业集中度较高。截至2023底,我国氯化亚砜生产企业数量仅有十余家,合计产能达到56.5万吨,凯盛新材、金禾实业、和合化工和江西世龙这四家企业产能合计占比超过50%。其中,凯盛新材为我国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企业,产能达到15万吨,占比26.55%;金禾实业排名第二,约有8万吨产能,占比14.16%。

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观研天下整理

2.三氯蔗糖为氯化亚砜下游最大应用领域

从产业链看,我国氯化亚砜上游主要包括硫磺、氯气(液氯)、二氧化硫等原材料;中游为氯化亚砜生产与供应;下游为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涉及传统和新兴领域两个方面。在传统领域,其主要用于生产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和染料中间体对位酯,终端应用涉及医药、农药、印染、服装纺织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刚需性,能为氯化亚砜行业发展带来有力支撑;在新兴领域,其用于生产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和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终端应用涉及食品、饮料和新能源等领域,为氯化亚砜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增量。其中,三氯蔗糖为氯化亚砜下游最大应用领域,2022年占比约为34.59%;医药、农药中间体合计占比30.07%;对位酯占比27.74%;双氟磺酰亚胺锂占比较小,约为7.60%。

从产业链看,我国氯化亚砜上游主要包括硫磺、氯气(液氯)、二氧化硫等原材料;中游为氯化亚砜生产与供应;下游为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涉及传统和新兴领域两个方面。在传统领域,其主要用于生产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和染料中间体对位酯,终端应用涉及医药、农药、印染、服装纺织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刚需性,能为氯化亚砜行业发展带来有力支撑;在新兴领域,其用于生产人工甜味剂三氯蔗糖和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终端应用涉及食品、饮料和新能源等领域,为氯化亚砜行业发展提供了新增量。其中,三氯蔗糖为氯化亚砜下游最大应用领域,2022年占比约为34.59%;医药、农药中间体合计占比30.07%;对位酯占比27.74%;双氟磺酰亚胺锂占比较小,约为7.6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观研天下整理

3.减糖、控糖”趋势下,三氯蔗糖需求空间广阔,利好氯化亚砜行业发展

三氯蔗糖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具有无能量、高甜度、纯正甜味、安全度高等优点,也是目前最理想的甜味剂之一,被广泛用于替代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传统甜味剂。氯化亚砜是生产三氯蔗糖的主要原材料,生产1吨三氯蔗糖约需要消耗7.5吨氯化亚砜。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日益关注,以及在我国“减糖、控糖”的趋势推动下,三氯蔗糖产量不断上升,由2019年的1.03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1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34%,对氯化亚砜需求也随之上升。此外,在我国“减糖、控糖”趋势下,未来三氯蔗糖需求空间仍然广阔,利好氯化亚砜行业发展。

三氯蔗糖是一种人工甜味剂,具有无能量、高甜度、纯正甜味、安全度高等优点,也是目前最理想的甜味剂之一,被广泛用于替代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传统甜味剂。氯化亚砜是生产三氯蔗糖的主要原材料,生产1吨三氯蔗糖约需要消耗7.5吨氯化亚砜。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日益关注,以及在我国“减糖、控糖”的趋势推动下,三氯蔗糖产量不断上升,由2019年的1.03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1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34%,对氯化亚砜需求也随之上升。此外,在我国“减糖、控糖”趋势下,未来三氯蔗糖需求空间仍然广阔,利好氯化亚砜行业发展。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4.国内多家企业加码布局双氟磺酰亚胺锂有望拉动氯化亚砜新增需求大增

双氟磺酰亚胺锂是一种新型的电解质锂盐,主要用于制作锂离子电池,终端应用涉及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行业。与目前主流的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相比,其具有高导电率、高化学稳定性、高热稳定性、低温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可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倍率性以及安全性,更契合高性能、宽温度和高安全的锂离子电池发展方向,有望成为下一代电解液主流锂盐。不过,受制于合成工艺复杂、技术不成熟、生产成本高等因素,双氟磺酰亚胺锂目前尚未得到大规模应用,对氯化亚砜的需求量也比较小。但在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下,永太科技、多氟多、天赐材料、福邦新材料等企业加速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布局。截至2025年1月15日其在建、拟建产能超过25万吨。据凯盛新材公告,每吨双氟磺酰亚胺锂约消耗2.5吨氯化亚砜,作为生产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原材料,氯化亚砜也将受益于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大幅扩产。未来,随着双氟磺酰亚胺锂产能放量,氯化亚砜新增需求有望迎来大涨。

截至2025115日我国部分双氟磺酰亚胺锂企业扩能情况

企业简称

项目名称

新增产能(万吨)

进度

永太科技

年产134000吨液态锂盐产业化项目

6.7

2024年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试生产方案已经专家评审通过,进入试生产阶段。

多氟多

年产4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

4

预计2025年底建成。

湿法磷酸配套无水氟化氢(一期)项目

1

2024年下半年已开工

天赐材料

年产40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改扩建项目

2

20241219日,其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信息公示。

年产24.3万吨锂电及含氟新材料项目

2

202312月南通市行政审批局审批通过该项目。

年产9.5万吨锂电基础材料及10万吨二氯丙醇项目

3

20239月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审批通过该项目。

科莱博

高性能精细氟化工及新材料项目

1

202411月,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审批通过该项目。

福邦新材料

年产4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改扩建项目

0.28

202410月,衡阳市生态环境局审批通过该项目。

华神科技

山东凌凯一期双氟锂盐项目

0.1

20249月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盛美锂电

年产3000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

0.3

一期500吨项目已经进行试生产阶段,建设及生产正在积极推进中。

巨化新材料

甘肃巨化高性能硅氟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

1

20241月正式开工。

祥云股份

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项目

1

建设中,一期项目装置预计明年5月份达产达标。

福氢氢能新材料

湖南福氢含氟新材料项目

1

20242月已开工。

卓邦新能源

年产2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

0.5(一期新增产能)

20249月拟先进行一期项目建设,放弃二期、三期项目建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5.氯化亚砜市场需求持续放量,2025年有望突破70万吨

近年来,受益于三氯蔗糖、双氟磺酰亚胺锂、医药中间体等下游市场推动,我国氯化亚砜需求量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48.9万吨,同比增长27.15%。未来,在三氯蔗糖、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兴领域市场需求快速放量以及医药、农药中间体等传统领域稳步发展等因素推动下,预计我国氯化亚砜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2025年有望突破70万吨,2023-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23.62%。

近年来,受益于三氯蔗糖、双氟磺酰亚胺锂、医药中间体等下游市场推动,我国氯化亚砜需求量持续上升,2023年达到48.9万吨,同比增长27.15%。未来,在三氯蔗糖、双氟磺酰亚胺锂等新兴领域市场需求快速放量以及医药、农药中间体等传统领域稳步发展等因素推动下,预计我国氯化亚砜需求量还将不断上升,2025年有望突破70万吨,2023-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23.6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我国三聚氰胺行业供需失衡、价格下跌,企业如何破局?

自2023年起,我国三聚氰胺行业扩能提速,2024年产能同比增长11.06%,预计2025年将达260万吨(同比增长12.55%)。自2025年以来,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加剧的挑战,价格不断承压,从2025年1月初的6322.5元/吨下跌至9月末的5550元/吨,累计跌幅约12.22%;同期出口虽保持增长,却呈现 “量增价

2025年10月22日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我国硝酸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装置大型化趋势显著 熔盐储能或打开新增量空间

近年来,我国硝酸行业产能与产量保持低速增长,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约为2.74%和3.4%。与此同时,出口规模快速扩大,同期出口量和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5.16%和22.78%,2025年1–9月延续高增态势,同比分别增长76.07%和61.64%。行业呈现装置大型化、规模化发展趋势,并在环保政

2025年10月21日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聚乙烯醇行业:技术路线稳定但成本承压 差异化与高端化成企业破局关键

我国为全球聚乙烯醇(PVA)产业的核心生产国,年产能稳定在百万吨级以上,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如2023年我国聚乙烯醇(PVA)产能达12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48%左右。一方面,国家与地方持续出台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措施,为我国聚乙烯醇及其上下游协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下游医药、光电、高端包装、液晶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我国醋酸甲酯行业:已建立起完备的产业链条 头部企业技术优势与规模效应日益凸显

得益于市场向好,近年我国醋酸甲酯行业的企业数量持续增加,行业产能也在不断扩大。到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醋酸甲酯生产重要基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醋酸甲酯产量达137.6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8%以上,稳居全球首位。其中华东地区(江苏、浙江)依托长三角化工园区形成完整产业链配套,贡献全国65%产能。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我国碳酸锶:下游消费以磁性材料为主 多重因素扰供给致价格上行

碳酸锶作为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其下游应用高度集中于磁性材料领域,同时电子元器件等新兴市场增长潜力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龙头辛集化工停产重整、海外墨西哥工厂损毁,再叠加伊朗天青石进口物流受阻,多重供给端冲击相互交织共同推高国内碳酸锶供应压力,进而带动其价格从2024年9月的8000元/吨涨至2025年6月的

2025年10月20日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建筑节能与汽车轻量化驱动聚氨酯密封胶需求增长 市场呈现国产主导外资高端格局

受建筑节能改造、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下游需求驱动,近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约5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我国聚氨酯密封胶市场规模突破60亿元,年增长率达12%-18%。

2025年10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