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镀行业:广泛应用带来广阔空间 在强国征途上仍面对多重挑战与不足

一、行业相关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镀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显示,电镀作为制造业的四大基础工艺(热、铸、锻、镀)之一,是利用电流电解作用将金属沉积于电镀件表面,从而形成金属涂层的工艺过程。从下游应用场景来看,电镀可以分为 PCB 电镀、通用五金电镀、新能源电镀等。

电镀作为制造业的四大基础工艺(热、铸、锻、镀)之一,是利用电流电解作用将金属沉积于电镀件表面,从而形成金属涂层的工艺过程。从下游应用场景来看,电镀可以分为 PCB 电镀、通用五金电镀、新能源电镀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电镀技术便迎来了飞速发展,成为了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目前镀铜、镀金、镀银、镀铬、镀镍和镀锌等是较为常见的电镀技术。特别是在工业设计领域,镀锌、镀镍和镀铬这三种工艺的应用最为广泛。

镀锌,这一表面处理技术,在金属、合金或其他材料的表面覆盖一层锌,旨在提升美观度和防锈效果。其特点在于成本低廉,同时具备一定的防腐蚀性,呈现银白色的外观。镀锌的应用广泛,涵盖螺丝钉、断路器以及各类工业用品等。

镀镍,这一表面处理技术,涉及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材质上覆盖一层镍。它不仅具有美观装饰效果,还能提升产品的整体质感。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其独特的银白与黄色交织的外观,确实令人眼前一亮。此外,镀镍工艺的复杂性也赋予了它更高的价值。其应用领域广泛,节能灯灯头、硬币等都是镀镍的常见产品。

镀铬,这一表面处理技术,涉及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材质上覆盖一层铬。铬,这种微带蓝色的银白色金属,通过电解或化学方法可以实现这一覆盖过程。镀铬技术不仅具有美观装饰作用,还能增强耐磨擦性能,其防锈能力虽不及镀锌,却优于氧化。此外,镀铬还能提升金属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实现零件的功能性增强。因此,镀铬在家电、电子产品的光亮装饰件以及水龙头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带来广阔发展空间,目前汽车是我国电镀最主要应用领域

电镀是国家工业体系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行业,其下游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汽车制造、机械制造、PCB、电子电器、五金制造、航空航天、轻工业、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它不仅对提升产品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有着显著效果,还是实现金属表面装饰效果的重要手段。随着上述汽车、电子、航空航天、轻工业、机械制造等多个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电镀行业作为这些领域的重要配套加工环节,其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进而推动了行业繁荣。与此同时,随着上述下游行业的发展,市场对电镀产品的性能、质量、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推动了电镀行业在工艺、技术、装备及污染防治水平等方面的不断进步,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下文中几个行业为例:‌‌

1、汽车

在汽车行业中,电镀能有效地为零件提供防腐蚀保护。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为电镀行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21年以来,伴随宏观经济回暖以及国家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落地,我国汽车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超3100万辆,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保有量达到3.53亿辆。2025年1-5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282.6万辆和1274.8万辆,累计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0.9%。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PCB

在PCB(印刷电路板)的生产流程中,电镀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工序。实际上,电镀设备的性能与质量对PCB的集成度、导电性、信号传输以及整体功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PCB产业中心向亚洲的转移,我国电镀行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PCB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提供支撑、连接元件、信号传输、散热管理等功能。PCB的应用无处不在,涵盖了消费电子、PC、通信、汽车电子、航空等诸多产业,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

近年来,凭借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我国 PCB产业不断发展,成为了全球市场增长的动力引擎,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 PCB 制造中心。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大陆 PCB 产值为 377.94 亿美元(同比下降13.3%),占全球 PCB 产值的比例为 54.37%。到2024年我国大陆PCB产值达4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9.%,占全球总产值735.65亿美元的56%,仍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

近年来,凭借在劳动力、资源、政策、产业聚集等方面的优势,我国 PCB产业不断发展,成为了全球市场增长的动力引擎,并迅速发展成为全球 PCB 制造中心。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大陆 PCB 产值为 377.94 亿美元(同比下降13.3%),占全球 PCB 产值的比例为 54.37%。到2024年我国大陆PCB产值达412.13亿美元,同比增长9.%,占全球总产值735.65亿美元的56%,仍为全球最大的PCB生产基地。

数据来源:Prismark,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Prismark,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Prismark,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PCB行业发展对电镀产品的性能、质量、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例如,在手机制造过程中,PCB 设计在解决提高输入或输出端口数量、减少引脚间距和增加功能组件数量的需求方面变得越来越复杂。PCB 制造商致力于减少 PCB 的体积和重量,同时增加更多的功能组件。这些要求对电镀设备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先进的 PCB 要求电镀设备具有更好的传输稳定性和电镀均匀性,这也推动了电镀设备的升级和更换。

3、新能源(光伏)

近年在追求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光伏产业已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其地位日益凸显。发展到目前,光伏已成功超越水电,跃居全国第二大电源。2024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已达887GW,与2023年底的609GW相比,增长45.5%,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6.5%,仅次于火电;其中新增装机容量达277.17GW,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8%。

近年在追求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国家战略引领下,光伏产业已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其地位日益凸显。发展到目前,光伏已成功超越水电,跃居全国第二大电源。2024年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已达887GW,与2023年底的609GW相比,增长45.5%,占全部装机容量的26.5%,仅次于火电;其中新增装机容量达277.17GW,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8%。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观研天下

现阶段,银电极是光伏领域的主要金属电极。但由于银的高价格及其供应短缺,制造商正在积极研究使用贱金属来替代银的电极技术,如用于异质结技术(HJT)光伏的电镀铜技术。因此,当前光伏制造商正在探索通过工艺优化减少银浆消耗或用铜代替银作为电极的方法。预计在未来五年内,随着光伏镀铜设备产量的逐步提高,其实施范围有望迅速扩大。

目前,汽车是我国电镀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在我国电镀行业下游应用分布中,汽车占比最大,达到了21.45%;其次为航空航天及国防,占比16.75%。

目前,汽车是我国电镀最主要的应用领域。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在我国电镀行业下游应用分布中,汽车占比最大,达到了21.45%;其次为航空航天及国防,占比16.75%。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三、我国已迈入全球电镀大国行列,但在强国征途上仍需面对多重挑战与不足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镀市场之一,近年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电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达从1701.69亿元增长到了1822.9亿元。估计2024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将达1848.7亿元。不过从增速看,当前我国电镀行业发展相对放缓。2023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增速只有4%,较2022下降了0.2个百分点。估计2024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增速仅1.4%,较2023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镀市场之一,近年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电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达从1701.69亿元增长到了1822.9亿元。估计2024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将达1848.7亿元。不过从增速看,当前我国电镀行业发展相对放缓。2023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增速只有4%,较2022下降了0.2个百分点。估计2024年我国电镀市场规模增速仅1.4%,较2023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尽管我国电镀行业已迈入大国行列,拥有庞大的产业规模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但在向电镀强国迈进的征途上,仍需直面多重挑战与不足。

首先,在高新技术应用方面,我国电镀行业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关键材料研发、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应用、精密电镀技术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这要求电镀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清洁生产实践与节能减排成效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近年来我国电镀行业在环保治理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全球节能减排的大趋势,行业仍需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改造,优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和排放,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这需要企业强化环保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同时积极探索绿色电镀技术,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四、目前我国电镀行业可以分为高端、中高端和中低端三个竞争梯队

按照电镀行业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将我国电镀行业划分为高端、中高端和中低端三个竞争梯队。其中高端市场是以安美乐、泛林集团、麦德美、应用材料等为代表的欧美及日系企业为主;在中高端市场上,代表企业有内资企业东威科技、上海新阳、盛美上海、风帆科技,港资企业深圳宝龙、鹰普精密、东莞宇宙电路板及台资台湾竞铭,这些企业拥有多年电镀行业经验;在中低端市场格局上,主要是三孚新科、文一科技在电镀业务上的布局较少的企业。

我国电镀行业可划分为高端、中高端和中低端三个竞争梯队

竞争梯队 代表企业
高端 安美乐、泛林集团、麦德美、应用材料等为代表的欧美及日系企业
中高端 东威科技、上海新阳、盛美上海、风帆科技,港资企业深圳宝龙、鹰普精密、东莞宇宙电路板等内资企业及台资台湾竞铭
中低端 三孚新科、文一科技企业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大多数电镀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品牌和标准受制于人,而高端市场仍被欧美及日系企业占据。因此为了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电镀行业需要从服务、差异化、整合专业技能人员、进入新兴应用领域、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等方面入手。

五、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是未来我国电镀行业发展趋势

1、绿色化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绿色环保已成为电镀市场发展的核心议题。政府对电镀企业的环保标准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企业加大环保设施投入,实现清洁生产。优化产业布局、依法依规管理以及园区化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

2、智能化

在数字化浪潮下,电镀技术的应用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其触角已从传统的机械、轻工等领域,延伸至电子、钢铁等高科技与基础工业的核心地带,这一跨越标志着电镀技术正加速向高性能、多功能化方向转型,以满足市场对高附加值与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日益增长需求。电镀行业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生产流程的精准控制与优化,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未来,智能化发展将成为电镀行业不可或缺的趋势,涵盖设备、生产管理以及供应链等多个环节。

3、高端化

与此同时,电镀技术的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不断突破传统界限,开发出适应极端环境、具备特殊功能的新型镀层,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工业机械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4、产业升级

在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电镀产业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加速期。企业需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研发力度,以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通过缩减总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和精准供给,电镀行业将能够避免劣质的无序竞争,提升整体竞争力。(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复杂应用促品类细分化 全球电源管理芯片行业扩容 中国厂商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复杂应用促品类细分化 全球电源管理芯片行业扩容 中国厂商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设备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对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也日益旺盛。2023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447亿美元,同比增长9.6%;2024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486亿美元,同比增长8.7%;预计2025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526亿美元,同比增长8.2%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2D工业相机市场增速逐渐放缓 国产化率已突破80% “一超一强”格局显现

我国2D工业相机市场增速逐渐放缓 国产化率已突破80% “一超一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我国2D工业相机行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2.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56%。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起,我国2D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2022年同比增速降至10.99%,较2021年的47.43%大幅回落36.44个百分点;2024年增

2025年08月19日
苹果引领全球AMOLED行业智能手机应用 中尺寸产品迎AI显示增长拐点 中国向技术创新转型

苹果引领全球AMOLED行业智能手机应用 中尺寸产品迎AI显示增长拐点 中国向技术创新转型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蓬勃发展以及终端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全球AMOLED行业正处于高速扩张黄金期,市场渗透率不断刷新纪录。根据数据,2017-2024年全球AMOLED市场渗透率由18%提升至41%。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II-VI族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度下丰富的形貌、优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目前已被广泛地研究。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应用领域拓展及政策支持等,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硫化锌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1.39亿元。

2025年08月16日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地区企业在液晶面板领域的不断投入,以及日韩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陆续退出,中国大陆地区在2017年首次成为全球高世代产能最大地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根据预测,2024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G5及以上LCD产能面积(以下简称“全球LCD产能”)中预计占比达到65.2%;预计2025年整体中国大陆厂商在

2025年08月16日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线产能持续释放以及韩国龙头厂商三星、LG陆续关停LCD产线,全球LCD产能快速向中国大陆集中,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LCD产业的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两大主流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市场占比56.25%,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占比14.51%。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主流厂商主要分布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韩国厂商主要包括三星、LG,它们采用全产业链整合模式,具备较强的技术与规模优势,但基本不对外服务。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市场主要由中国台湾厂商占据,经过系列并购整合后,目前中国台湾仅剩颀邦科技、南茂科技两家规模较大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厂商,形成

2025年08月16日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已达千亿级,这将给伺服系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17-2024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由1669亿元增长至30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

2025年08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