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成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国 市场正从“量”向“质”转变 深远海养殖将成新热点

前言: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养捕比例达到82:18。近年来在全球水产行业大环境变化的同时,我国水产养殖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从追求“量”的快速增长,迈入到更加重视提升“质”的阶段,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趋势。与此同时,深远海养殖业蓬勃发展,成为了新的行业热点。

一、水产养殖是我国渔业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

水产养殖是我国渔业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渔业产值15957.35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值2618.31亿元,海水养殖产值4885.48亿元,淡水捕捞产值275.65亿元,淡水养殖产值8177.92亿元。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值比例为81.9:18.1。

水产养殖是我国渔业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年报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渔业产值15957.35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值2618.31亿元,海水养殖产值4885.48亿元,淡水捕捞产值275.65亿元,淡水养殖产值8177.92亿元。养殖产品与捕捞产品的产值比例为81.9:18.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在海洋,我国已建设16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深远海养殖水体达5660万立方米,产量47万吨。在内陆,池塘标准化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冷水养殖、稻田养殖、盐碱水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蓬勃发展。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养捕比例达到82:18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水产养殖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水产养殖主要是指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养捕比例达到82:18。有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养殖5条鱼,就有3条来自中国。到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连续32年稳居世界第一,养殖水产品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0%,而国内约80%的水产品来自养殖。目前,我国水产品的养捕比例已由“十三五”初的75:25提高到了2023年的81.6:18.4。而水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富含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符合人们对健康和饮食的需求,因此随着市场消费的提升,将持续带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养捕比例达到82:18。有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养殖5条鱼,就有3条来自中国。到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连续32年稳居世界第一,养殖水产品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总产量的60%,而国内约80%的水产品来自养殖。目前,我国水产品的养捕比例已由“十三五”初的75:25提高到了2023年的81.6:18.4。而水产品作为重要的食品来源,富含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符合人们对健康和饮食的需求,因此随着市场消费的提升,将持续带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三、目前我国水产养殖正在从追求“量”的快速增长,迈入到更加重视提升“质”的阶段

近年来在全球水产行业大环境变化的同时,我国水产养殖业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从追求“量”的快速增长,迈入到更加重视提升“质”的阶段,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未来趋势。截至2022年,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达1亿多立方米。全国先后发展各类水产苗种繁育主体2万余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数量达到101家,实现鱼虾蟹贝藻鳖参全覆盖。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创建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89个,面积2927万亩,建立了适应本地特色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优质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与2007年相比,水产养殖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单位产量排放强度分别降低了20.0%、23.8%、30.7%。

水产养殖面积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全国多地发起保护生态环境、整治养殖污染的行动,内陆地区大量养殖网箱被拆除,虾塘、鱼塘被回填、封井、禁养,沿海地区不少滩涂也被划出禁养区,不少蚝排、蚝桩也被拆除,使得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呈现下降态势。虽然进入2022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016年的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7624.6千公顷,同比增长7.28%。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214.87千公顷,同比增长6.77%;淡水养殖面积5409.73千公顷,同比增长7.48%;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的面积比例为29:71。

水产养殖面积方面,近年来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全国多地发起保护生态环境、整治养殖污染的行动,内陆地区大量养殖网箱被拆除,虾塘、鱼塘被回填、封井、禁养,沿海地区不少滩涂也被划出禁养区,不少蚝排、蚝桩也被拆除,使得我国水产养殖面积呈现下降态势。虽然进入2022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016年的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7624.6千公顷,同比增长7.28%。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214.87千公顷,同比增长6.77%;淡水养殖面积5409.73千公顷,同比增长7.48%;海水养殖与淡水养殖的面积比例为29:71。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产量方面,虽然我国水产养殖面积下降,但得益于我国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养殖规模化的持续推进,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呈稳步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809.61万吨,同比增长4.3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585.32万吨,同比增长3.64%;淡水产品产量3530.85万吨,同比增长3.65%;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0.4:49.6。

产量方面,虽然我国水产养殖面积下降,但得益于我国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养殖规模化的持续推进,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呈稳步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5809.61万吨,同比增长4.39%。其中海水产品产量3585.32万吨,同比增长3.64%;淡水产品产量3530.85万吨,同比增长3.65%;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产量比例为50.4:49.6。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2023年我国主要水产品养殖产量(单位:万吨)

指标

养殖产量

海水养殖

淡水养殖

产量

同比(%

产量

同比(%

全国总计

5809.61

2395.6

5.27

3414.01

3.78

鱼类

299.3

205.71

6.83

2771.59

2.25

甲壳类

738.35

205.51

5.26

532.84

8.83

贝类

1665.9

1646.06

4.87

19.84

4.58

藻类

288.31

287.19

5.82

1.11

11.14

其他类

139.75

51.12

8.96

88.63

27.12

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观研天下整理

据分析,近年我国水产品养殖产量的不断提升,离不开水产种业的创新与发展。进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开启大规模引种,使得水产养殖种类不断增多。近年来,罗氏沼虾、罗非鱼等种源实现完全自给,加州鲈、斑点叉尾鮰等实现大部分自给。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用种大部分为国内种,个别引进种需要少量进口,年提供苗种6万亿尾(粒)以上,基本实现“中国鱼主要用中国种”。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种类达300种以上,涵盖鱼、虾、蟹、贝、藻等各类水产品种。

四、深远海养殖业蓬勃发展,成为了新的行业热点

此外,目前由于我国近海养殖水域利用率已接近饱和,开拓新的水产品生产空间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深远海养殖成了人们关注点。深远海养殖约有10%的增量空间,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业,对于对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落实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我国深远海养殖业蓬勃发展,成为了新的行业热点。一方面,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长达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深远海养殖已成为展现国家海洋资源利用能力的重要标志。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的重要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要支持深远海养殖的进一步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深远海养殖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例如“深蓝1号”深远海三文鱼养殖网箱的诞生、“深蓝2号”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网箱的成功出坞、“国信1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等设备不断取得突破。“德海1号”“澎湖号”“福鲍1号”和“经海系列”等40个桁架类深水网箱已陆续投入使用。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建成重力式网箱2万余口、桁架类网箱40个,以及4艘养殖工船。

尽管我国已取得显著成就,但传统的海水养殖仍主要局限于近海区域,远洋渔业的开发仍具有巨大的潜力。为此,“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海洋牧场,推动可持续远洋渔业的发展,并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消费展现出较强韧性 但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

我国双胶纸行业持续扩张产能,2020–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8%,并呈现山东等区域集聚特征。尽管面临“双减”政策推行、出版数字化及电子阅读普及等多重挑战,但我国双胶纸消费仍展现出较强韧性,消费量由2020年的830万吨整体上升至20204年的903万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益凸显,产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6

2025年09月08日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政策技术双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农业正从“试点示范”迈向“规模化推广”

人工智能+农业,即人工智能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趋势,其主要是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农业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深入推进,不仅能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抓手,更从根本上夯实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层支撑能力

2025年09月02日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首发“反内卷”倡议! 我国造纸行业产销量增长 市场价格或将持续上涨

随着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我国纸及纸板的生产量及消费量也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25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3625万吨,较2023年增长5.09%;消费量13634万吨,较2023年增长 3.56%,人均年消费量为96.83千克(14.08亿人)。2015—2024年,纸及纸板生产量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金针菇产量缩减但出口量增长 龙头企业营收与利润空间萎缩

我国工厂化金针菇日产能从2010年的988.9吨增长至2023年的5109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46%。产量则自2020年起逐渐下滑,2023年降至200万吨以下。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国金针菇市场面临供需失衡局面,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导致产品价格整体下行。在此背景下,行业龙头企业雪榕生物和众兴菌业均遭遇了明显的

2025年08月12日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 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蛋鸡养殖行业盈利先降后增 存栏量攀升 区域均衡化发展 大型集团话语权增强

鸡蛋良好的市场需求,激发了蛋鸡养殖方的养殖积极性,推动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持续攀升。养殖成本下降,盈利逐步提升,是国内在产蛋鸡存栏量增多的另一重要原因。2024年以来,受饲料成本下跌影响,蛋鸡养殖成本持续走低,蛋鸡养殖盈利呈现先降后增的走势。

2025年07月05日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我国瓦楞纸产量及消费量稳步增长 行业进口替代及出口市场空间大

作为包装材料用的瓦楞纸,加工成纸箱后可代替其他包装材料,具有成本低、重量轻、运输方便、节约木材、以纸代塑,减少白色污染,多次循环等优点,近年来得到良好的发展。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瓦楞纸产量为3145万吨,同比增长7.89%,2015-2024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2%。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