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巩膜镜行业分析:多款产品获批上市 或将惠及超亿人 市场将进入快车道

前言:屈光不正是指平行光线进入无调节的眼球之后没有聚焦于视网膜的一种情况,当前患者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而角膜不规则散光矫正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对于中重度角膜不规则散光,传统的框架眼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矫正效果有限,并且容易产生角膜病。巩膜镜通过液体填充层使不规则界面变得规则,提升视觉质量,能治不规则散光、重度干眼等问题。因此,各大眼科医院开设诊疗门诊模式及验配工作,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及爱尔眼科等,部分药企也开始在巩膜镜上开展研发和布局。不过,我国巩膜镜推广仍面临诸多难题,但随着技术创新、需求刚性等因素将促进市场进入快车道。

1、我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逐年上升,已经超过5亿人

屈光不正是指平行光线进入无调节的眼球之后没有聚焦于视网膜的一种情况,近视眼和远视眼是两种常见类型。目前,我国近视人群基数大、近视人数不断增长,2021年中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达56063万人,其中成人近视32557万人,成人远视23506万人;预计2025年我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将达61774万人。

屈光不正是指平行光线进入无调节的眼球之后没有聚焦于视网膜的一种情况,近视眼和远视眼是两种常见类型。目前,我国近视人群基数大、近视人数不断增长,2021年中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达56063万人,其中成人近视32557万人,成人远视23506万人;预计2025年我国屈光不正患者人数将达61774万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巩膜镜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目前,主流屈光手术包括角膜手术、晶体植入手术:1)角膜手术通过切削角膜使得角膜变薄(“减法”手术),主要包括准分子激光手术、半飞秒手术、全飞秒手术,特点包括可矫正视力度数范围大,精度高且手术恢复时间短,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认知度相对高。晶体植入手术通过植入人工晶体调节视力(“加法”手术),特点包括不破坏原有人体角膜,晶体可取出,但价格相对较贵,市场普及率不及角膜手术。

两种主流屈光不正手术对比

比项

角膜手术

晶体植入手术

主要术式

准分子激光手术、半飞秒手术、全飞秒手术

ICL晶体植入术、PRL晶体植入术

术式特点

可矫正视力度数范围大,精度高且手术恢复时间短,消费者认知度高

不破坏原有人体角膜,晶体可取出,价格相对较贵,市场普及率较低,手术可逆(晶体可取出)

原理

通过不同方式将角膜削切成一个凹透镜,让光线焦点从落在视网膜前改为落在视网膜上

在眼睛里面植入一枚人工晶体,就像放入一副“隐形眼镜”

适用人群

100-1200

ICL50-1800度;PRL1000-3000

安全性

外眼手术对安全性要求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少,术后存在干眼可能

内眼手术对医生技术要求更高,安全性也更低,术后罕见干眼

价格

普遍低于晶体植入手术

价格较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巩膜镜能治不规则散光、重度干眼等

而角膜不规则散光矫正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角膜不规则散光分为原发性(如圆锥角膜)、继发于其他角膜疾病(如角膜基质营养不良)和继发于外伤或手术三种类型。对于中重度角膜不规则散光,传统的框架眼镜和硬性角膜接触镜(RGP)矫正效果有限,若采用RGP,中重度不规则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仍然欠佳,且部分患者存在RGP不耐受、难以适应RGP异物感的问题。

巩膜镜作为一种新的屈光矫正方法,通过液体填充层使不规则界面变得规则,提升视觉质量,在圆锥角膜、角膜移植手术后、屈光术后、角膜外伤等原因导致的不规则散光矫正中有重要价值。此外,对于高度近视或者高度散光的患者,配戴框架镜的视觉效果不佳,而RGP活动度较大,巩膜镜可以解决患者眩光和像差的问题,视觉质量更优。再次,中重度干眼伴有屈光不正的患者,也可选择配戴巩膜镜。

巩膜镜与其他接触镜产品的特征对比

接触镜类型

直径

主要材料

主要适用范围

硬性巩膜接触镜LS

14.5-17.8mm

硬性材料(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

矫正不规则散光、近视、远视,一定范围内的规则散光

硬性角膜接触镜RGP

8-10mm

硬性材料(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

矫正近视、远视,一定范围内的规则散光

软性亲水接触镜SCL

13.5-14.5mm

软性材料(水凝胶、硅水凝胶)

矫正近视,部分也可矫正远视,一定范围内的规则散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部分医院开设巩膜镜诊疗,国内已有多款产品获批上市

随着巩膜镜材料更新迭代,高透氧的性质角膜的氧气供给有所提升,减少因角膜缺氧导致的并发症,巩膜镜重新被认识和认可,当前各大眼科医院开设诊疗门诊模式及验配工作,部分药企也开始在巩膜镜上开展研发和布局。

例如,2023年8月3日,我国首款自主研发国产硬性巩膜接触镜“艾康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用于矫正不规则散光,或同时合并2500度远视至2500度近视,角膜规则散光小于500度的屈光不正患者,带来更好的诊疗解决方案。公开资料显示,艾普柯已在全球有超5万个成功验配记录,且一次验配成功率高达71%。

2023年10月31日,上海申昊目健科技宣布其研发的巩膜镜作为临床急需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进口注册批件,适用于矫正远视、近视和不规则散光。

2024年8月,世纪康泰自主研发第2代非球巩膜镜美视季上市。

我国已上市的巩膜镜产品

产品

光学设计

直径规格

适用范围

艾普柯EpiconA巩膜镜(Capricornia)

三区设计,独立调整;全区360°独立点对点调整,适用于所有眼表,双环曲设计,可个性化定制复杂镜片;镜片硬度和表面湿润性达到平衡

14.5mm16mm

矫正不规则散光,可同时合并+20.00D-20.00D范围的近视及远视,及角膜规则散光小于2.5D的屈光不正患者

艾康菲硬性巩膜接触镜(维视艾康特)

四区设计,灵活匹配更多角膜及巩膜形态;矢高验配理念,各区独立调整,各区域镜下生理盐水层厚度更均匀;弧面着陆区承压均匀,包容性高,佩戴更舒适

14.8mm15.6mm16.3mm

矫正不规则散光,或同时合并有+25.00D-25.00D,角膜规则散光小于5.00D的屈光不正患者

CS巩膜镜(Valley Contax)

三区设计,理想的边缘设计、着陆区环曲度;Controlled- Toric Periphey设计概念确保镜片在配戴过程中保持稳定,全天保持良好视力和舒适度

14.8mm15.8mm16.8mm17.8mm

矫正不规则散光,或同时合并有+30.00D-30.00D的近视及远视患者

美视季硬性巩膜接触镜(世纪康泰)

四区设计,匹配多种角巩膜形态,着陆区切线设计可实现泪液交换和配戴稳定的平衡,360°同轴切线设计可控制光线路径、降低视觉失真

14.6mm15.6mm16.4mm

矫正不规则散光,可同时合并-25.0025.00范围的近视及远视,及角膜规则散光≤4.00D的屈光不正患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美视季®硬性透气巩膜接触镜”亮相大会。该产品为国内首款真正四区独立调节设计巩膜镜,预计将于2024年内正式获证上市,将帮助患者解决不规则角膜散光、角膜疾病、屈光不正等多种复杂的临床问题。美视季®硬性透气巩膜接触镜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3个月内各观察时间点患者的戴镜矫正视力稳定,且维持在较高水平;眼压与基期相比明显下降,整体使用安全性较好。

同时,2023年至今,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等眼科领域头部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以及爱尔眼科、何氏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等民营连锁,都已开展巩膜镜验配。

其中,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干眼中心与接触镜中心联合设置了“疑难角膜病巩膜镜联合门诊”,由角膜干眼专业医生和视光学接触镜专业医生联合出诊,为患者提供从治疗到矫正的全流程服务。

2024年,爱尔眼科则启动巩膜镜技术诊疗门诊,针对高度近视、高度散光、中重度圆锥角膜、屈光手术后、眼外伤后角膜不规则散光、角膜移植术后和中重度干眼等复杂情况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4、巩膜镜推广仍面临诸多难题,但技术创新、需求刚性等促进市场将进入快车道

虽然巩膜镜优势较多,各大医院、药企纷纷布局,但是在应用与推广上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如验配难、使用较复杂,价格昂贵,少则上万元,消费者认知度偏低等等。

我国巩膜镜行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及解决策略

<strong>我国巩膜镜行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strong><strong>及解决策略</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近几年来,巩膜镜企业、医疗机构以及眼科设备企业着力破解验配效率难题。例如,Intalight赛炜基于如意全眼OCT的技术功能,推出更快捷的巩膜镜验配解决方案;唯仁医疗OCT的A.I.S接触镜智能验配系统设置巩膜镜验配功能;维视艾康特2023年推出OCT产品,以支持巩膜镜更快捷的验配。

同时,在维视艾康特公司的帮助下,基金会发起了“光明新生-巩膜镜患者配戴援助项目”,于2024年1月1日启动,线上申请平台同步开放,总计3000片。该项目旨在帮助眼表疾病患者得到规范、及时、有效的治疗,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优质医疗技术可及性。项目针对经专科医生诊断需配戴巩膜镜且符合援助标准的患者,将给予免费巩膜镜援助,以帮助角膜不规则散光及其他各类眼表疾病患者进行矫正治疗,加强疾病进展控制,促进光明视界恢复。

综上所述,未来,在患者刚性需求、医疗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器械企业技术突破等因素驱动下,我国巩膜镜行业将进入快车道。(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由2020年的640.52亿元上升至2024年1170.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2.64亿元

2025年10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