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分析:多家企业业绩承压 以旧换新或成市场转折点

前言:医疗器械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966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12700亿元,但2017年增速回落后增速整体下行,2023年受医药反腐风暴、过量采购等因素影响,达到最低10%。不过,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承压,但是仍然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具体来看,一是,我国县医院设备配置率偏低,很多医院的CT、MR、DSA、PET已超期服役,而国家贴息及颁布以旧换新等政策促进需求释放。

1、医药反腐风暴、过量采购等致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持续放缓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医疗器械主要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物品,包括各种医用材料、医用设备、医用器具、医用耗材、医用软件等。医疗器械的种类非常广泛,包括医用影像设备、手术器械、康复设备、诊断试剂、口腔医疗器械、眼科医疗器械、心血管医疗器械、呼吸系统医疗器械等。

医疗器械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966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12700亿元。在增长率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存在波动,在2017年增速回落后,一直稳定在10%的增速中,2023年达到最低10%。

医疗器械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966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12700亿元。在增长率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存在波动,在2017年增速回落后,一直稳定在10%的增速中,2023年达到最低1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导致医疗器械市场增速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医药反腐风暴、过量采购等。在医药反腐风暴方面,近年来,虚报费用、收受贿赂等乱象在诸多医院层出不穷。例如,有院长搁置医院其他领导人员的反对意见,将进口价约1500万元的直线加速器以3520万元买入,吃掉约1600万元的回扣;部分医院通过巧设“技术参数”等特定条件,打着“科技”“智能”的幌子,加码“定制”招投标筛选规则,如四川一院长为企业量身定制招标标准,将医院的药品及耗材供应商从200余家压缩到与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7家,规避监管机构的监管。

自2023年“最强医疗反腐”开启后,各类贪腐行为均被查处,许多医疗设备的价格随之下降。不过,这也导致那些未曾参与贪腐的管理人员为规避风险,中止对于各类医疗设备的采购,也让诸多医疗机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采购犹豫”。

在过量采购方面,由于新冠疫情期间发生过量采购,导致64排以下CT等中低端影像设备一直处于存量消化阶段。

2、多家医疗器械企业业绩承压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医疗设备厂商业绩也承压。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截止2024年前三季度,怡和嘉业、祥和医疗等企业营业收入均下滑,GPS营收规模达到近10%的降幅。

2024Q3我国主要医疗器械上市公司经营数据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亿元)

扣非净利润(亿元)

毛利率

营业收入同比增减

净利润同比增减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减

毛利率同比变动

迈瑞医疗

294.85

106.37

104.37

64.87%

0.34%

-2.49%

-2.31%

0.71%

联影医疗

69.54

6.71

4.64

49.41%

-4.71%

-20.41%

-22.41%

0.85%

开立医疗

13.98

1.09

0.86

66.59%

-1.87%

-31.01%

-36.13%

-2.13%

澳华内镜

5.01

0.37

0.15

69.25%

16.79%

-17.45%

-55.24%

-0.28%

怡和嘉业

6.02

1.25

0.85

51.20%

-36.31%

-53.74%

-62.88%

4.91%

祥生医疗

3.62

0.98

0.89

59.15%

-9.85%

-30.42%

-33.86%

-0.48%

GE医疗(中国区)

10.89

/

/

/

-15%

/

/

/

飞利浦(中国区)

6.51

/

/

/

-9%

/

/

/

西门子(中国区)

12.52

/

/

/

-10%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仍然有较大释放空间

不过,虽然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承压,但是仍然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具体来看,一是,“采购犹豫”其实没有消除医院需求,仅延迟需求。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2062家县医院设备配置率偏低,29项医疗设备配置率低于30%,缺口明显。可见,我国医疗器械需求仍然有较大的释放空间。

二是,医疗器械具有固定更新周期、技术迭代和功能升级需求等特点。当前有很多医院的CT、MR、DSA、PET已经超期服役,需要淘汰过期、失效和落后的设备,购置新的、更高质量的设备。

医疗设备更新周期

设备类型

折旧时间/

具体品种

高压氧舱

10

-

病房护理设备

10

病床、推车、婴儿暖箱、通讯设备

高能射线设备

8

直线、感应、回旋、正电子加速器

光学仪器及窥镜

6

验光仪、裂隙灯、手术显微镜、内窥镜

医用超声仪器

6

A超、B超、M超、UCT、超声净化设备

医用磁共振设备

6

永磁型、超导型、常导型

医用X线设备

6

普通X线机、CT、造影机、数字减影机、X光刀

医用核素设备

6

核素扫面仪、SPECT、钴60

消毒设备

6

各类消毒柜、洗刷机、冲洗机

医用电子仪器

5

心、脑、肌电图、监护仪器、起搏器等

物理治疗及体疗设备

5

电疗、水疗、光疗、体疗、蜡疗、热疗等

生化分析仪

5

电泳仪、色谱仪、自动生化分析仪

体外循环设备

5

人工心肺机、透析机

手术急救设备

5

手术台、麻醉机、呼吸机、吸引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以旧换新,有望成为医疗器械市场关键转折

三是,近两年,国家为医疗器械市场提供支持以高频、多维、全方位政策。例如,2023年3月,国家卫健委对“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进行更新:2023年医疗器械配置证的放宽,任何医疗机构都可直接购置目录外的医用设备,无须再向省市申请报备,使得部分碍于配置证原因未能满足中高端医学装备配置需求的二三级医院,有能力在政策发布后进行新的采购,本质上极大提高了医疗设备市场的基本盘;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提及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包含148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央财政贴息从1个百分点提高到1.5个百分点。

2021-20247月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关于设备更新相关政策

政策名称

要素

主要作用

发布时间

《关于做好医疗卫生领域2024年设备更新工作的预通知》

明确提出发展新一代医学影像装备,推进智能化、远程化、小型化、快速化、精准化、多模态融合、诊疗一体化发展。这为医学影像设备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

全产品

202112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

逐步放宽了大型医用设备的审批管理。例如,2023版目录将64排及以上CT1.5T及以上MR调出管理目录,医疗机构购买此类设备不再需要卫健委审批。

高端、超高端

20233

《关于做好医疗卫生领域2024年设备更新工作的预通知》

推进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提升县域医学影像设备配置水平,并缩小城乡医疗差距。

低端、中端、高端

20245

《推动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支持乡镇卫生院合理配置CT、提升县域医学影像中心设备配置水平,促进远程医疗延伸到乡村,以及推进城市医疗设备更新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等。

低端、中端

20245

《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

银行向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符合再贷款报销条件的,中央财政对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本金贴息1个百分点。

全产品

20246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

统筹安排约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全产品

2024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政策提及3000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分配给医疗领域的比例约7%~9%(根据我国每年发行专项债中医疗卫生专项债规模占比估算),即210亿-270亿元,假设国债资金占总投资额的50%,预计医疗设备更新总规模有望达到420亿-540亿元。

同时,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截至2024年7月24日,各省已公布的设备更新项目涉及投资额超过200亿元,预计总投资金额前五的设备依次为CT、超声、MRI、DR、内窥镜,占比分别为22.1%、15.8%、11.0%、8.6%、7.3%,累计占比超60%。

我国各类设备预计总投资额

设备类型

预计规模占比

预计设备更新规模

CT

22.1%

93-120

超声

15.8%

66-85

MR

11.0%

46-59

DR

8.6%

36-47

内窥镜

7.3%

31-40

直线加速器

5.8%

24-31

DSA

4.7%

20-2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且,我国医疗设备更新逐步进入到意向采购阶段,前期批复项目有望逐步落地。根据数据,截至2024年11月17日,我国医疗领域设备更新采购意向预算总金额达177亿元;我国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招标公告已披露的预算总金额达48亿元。

截止202411月我国医疗领域设备更新采购意向及招标公告已披露预算总额

月份

周数

更新采购意向预算总金额

更新招标公告已披露的预算总金额

预算金额(亿元)

项目数量(起)

预算金额(亿元)

项目数量(起)

4

14

0

4

0.01

9

15

1.13

7

0.11

6

16

0.64

15

1.85

53

17

0.44

9

0.02

15

18

0.2

4

1.27

4

5

19

1.9

11

0.45

10

20

0.23

12

0.58

13

21

2.92

11

0.23

11

22

6.52

36

2.23

22

6

23

8.46

23

1.72

53

24

2.94

10

4.64

21

25

3.39

11

1.54

20

26

-

12

1.44

15

7

27

1.83

14

0.35

13

28

3.24

12

0.06

12

29

4.67

27

0.07

10

30

3.16

15

-

10

31

0.4

9

4.49

15

8

32

6.99

17

4.03

13

33

18.23

18

0.13

11

34

1.81

7

0.07

9

35

4.23

14

4.14

17

9

36

-

15

0.34

12

37

15.68

27

0.09

10

38

5.82

18

0.48

7

39

3.69

27

2.1

15

10

40

6.17

11

0.03

5

41

-

23

0.12

11

42

3.69

23

0.42

21

43

16.17

30

0.58

37

44

3.83

21

3.95

29

11

45

10.75

26

6.56

44

46

10.44

30

6.10

3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此可见,3000亿国债刺激下的设备“以旧换新”最有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医疗机构当前面临的“采购犹豫”,而配置许可管理目录、设备更新相关政策则能进一步扩大医疗器械市场容量。(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政策与资本驱动 我国临床前CRO行业迎风而起 “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形成

临床前CRO作为药物研发的“加速器”与“卖水人”,在医药创新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前,在政策、资本与产业升级的多重驱动下,中国临床前CRO市场正以超越全球的增速迅猛扩张,2023年市场规模已超400亿元,预计至2030年将逼近900亿大关。同时,高壁垒铸就了特定的市场格局。中国临床前CRO市场在经验、人才和设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国产品牌逐步崛起 正逐步在血液透析器等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在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下,近年来我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快速扩容,由2020年的640.52亿元上升至2024年1170.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6.27%。 2025年上半年我国中国血液透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62.64亿元

2025年10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