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分析:高压快充车带来庞大需求 新型硅碳前景可期

前言:硅的理论比容量较高约4200mAh/g,是石墨克容量的10倍;硅碳作为负极材料有望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高压快充车型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硅碳负极材料行业需求上升。不过,硅碳负极材料能引起电池快速衰减,所以工艺上采用纳米化和碳包覆的方式来改善其性能,而CVD气相沉积硅碳路线即新型硅碳,可以有效改善其循环性能。因此,新型硅碳负极材料优势明显,受到诸多资本青睐,未来前景可期。

1、硅碳材料理论克容量较高

负极材料最主流的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与天然石墨比较,人造石墨在循环、倍率、高温等方面性能更优。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市场份额高达82.5%。硅基材料作为锂电负极的新一代材料,市场份额占比较小仅为3.4%(以石墨和硅碳混掺后计算)。

负极材料最主流的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与天然石墨比较,人造石墨在循环、倍率、高温等方面性能更优。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仍占据市场主流地位,市场份额高达82.5%。硅基材料作为锂电负极的新一代材料,市场份额占比较小仅为3.4%(以石墨和硅碳混掺后计算)。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与传统石墨不同,硅(Si)负极材料是通过合金化的方式与金属锂结合,实现脱嵌锂反应。硅的理论比容量较高约4200mAh/g,是石墨克容量的10倍;硅碳作为负极材料有望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受到广泛的关注。

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与硅碳复合材料性能对比

性能指标

天然石墨

人造石墨

硅碳复合材料

比容量(mAh/g

340-370

310-360

4200

首次效率(%

90%

93%

84%

循环寿命(次)

>1000

>1500

300-500

工作电压

0.2V

0.2V

0.3-0.5V

快充性能

一般

一般

倍率性能

一般

一般

安全性

良好

良好

优点

技术及配套工艺成熟,成本低

技术及配套工艺成熟,循环性能好

理论比能量高

缺点

比能量已到极限,循环性能及倍率性能较差,安全性较差

比能量低,倍率性能差

技术及配套技术不成熟,成本高,充放电体积变形,导电率低

发展方向

低成本化,改善循环

提高容量,低成本化,降低内阻

低成本化,解决与其他材料的配套问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高压快充车型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硅碳负极材料行业需求上升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快充时电流比较大容易产生极化,当负极电位低于0V时,就容易发生析锂现象;石墨负极整体电位较低,充电末期电位接近0V,在大倍率快充时,极易发生析锂。根据硅负极的充放电曲线,其充放电平台在0.3-0.5V左右,整体高于石墨负极材料。因此,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优先嵌入硅,然后在石墨层间嵌入锂,掺硅整体提高负极的平均电位,从而降低发生析锂的概率,利于电池的快充。

目前,800V高压快充基本覆盖B级及以上车型,2022年800V高压快充车型在B级及以上车型市场渗透率在5%左右,2023年多家车企推出800V高压快充车型,如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吉利、智己、阿维塔、广汽、合创、极星、北汽等,全年800V高压快充车型在B级及以上车型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15%。由此可见,高压快充车型渗透率快速提升,推动硅碳负极材料行业需求上升。

部分已发布及待发布的支持800V高压快充车型

车企

车型

快充效率

上市时间

比亚迪

海狮07EV

/

20245

仰望U8

/

20239

EV

/

20249

海豹

/

20248

理想

MEGA

12min500km

20243

小鹏

X9

10min300km

20241

G6

10min300km

20236

蔚来

子品牌阿尔卑斯NT3

/

/

子品牌乐道L60

/

20245

奇瑞

智界S7

5min215km

202311

星纪元ES

/

202312

吉利

极氪007

/

202312

银河E8

5min180km

20241

智己

智己LS6

15min570km

202310

智己L6

12min400km

20245

小米

SU7

5min220km15min510km

20243

阿维塔

阿维塔12

/

202311

广汽

昊铂SSR

/

202310

昊铂HT

15min425km

202310

合创

合创V09

1s1km

202310

极星

Polestar5

5min160km

/

北汽

阿尔法T5

10min260km

20231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新型硅碳负极材料优势明显,未来前景可期

不过,硅碳负极材料在充放电发生合金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剧烈的膨胀与收缩,同时负极表面剧烈的变化,易引起表面SEI膜的破裂,导致消耗大量活性锂离子,引起电池快速衰减,所以工艺上采用纳米化和碳包覆的方式来改善其性能。例如,CVD气相沉积硅碳路线即新型硅碳,其核心是通过低成本生产的多孔碳骨架来储硅,并通过多孔碳内部的微孔来缓冲硅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从而改善其循环性能。

不同类型硅碳材料性能对比

类别

传统硅碳负极

预锂化硅氧负极

新型硅碳

制备工艺

球磨

热处理

CVD

结构特征

硅≥50nm;颗粒空隙缓冲

硅≤5nm;硅酸锂缓冲

硅≤10nm;多孔空隙缓冲

克容量

容量低,≤650mAh/g

容量较高,≤1450mAh/g

容量高,≥1750mAh/g

首效

较高

低,需要预锂化

循环性能

循环性能差,≤500cls

循环性能好,≥1000cls

循环性能好,≥1200cls

缺点

粒径较大,且容易引入杂质,纯度较低,且粒径分布不能有效控制

氧化亚硅在充放电过程中会生产Li2O等非活性物质,导致SiOx材料首次效率较低(约70%

规模化生产一致性难度较大

优势

工艺简单

循环稳定性有较为明显改善

膨胀率低,循环优异。同时由于生产流程短,设备少,理论成本低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资本纷纷涌入,新型硅碳企业百花齐放

与此同时,多个资本纷纷涌入,为硅碳负极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速新型硅碳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的步伐。以碳什科技为例,从2022年7月成立起,企业在8个月便完成天使轮和天使+轮融资,仅天使轮融资金额便达到数千万元。

我国硅碳负极供应商融资情况

企业名称

融资日期

融资进度

投资方

融资额度

资金用途

兰溪致德

2024-07

D

尚颀资本

/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复合材料领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碳佳科技

2023-03

Pre-A

IDG资本独家投资

数千万元

加速布局中试产线,推进产品量产与商业化

格龙新材料

2023-05

A+

星航资本(领投),毅园资本,五源资本、百度风投等跟投

数千万美元

公司加速硅基负极等产品的量产交付

碳什科技

2023-04

天使轮

由险峰长青领投,同创伟业、顺为资本跟投

数千万元

建立苏州母公司及研究院

2023-07

天使+

同创伟业领投,险峰长青、顺为资本、华方资本跟投

数千万元

两个生产基地的设备采购以及补充运营资金

江门和创

2023-08

天使轮

千乘资本领投,源来资本跟投

数千万元

产品迭代、实验条件扩充、现有生产设备的量产放大等

物科金硅

2023-08

A+

吉利共创和清流资本领投,同创伟业作为老股东持续追加投资

数千万元

二期产线建设,适当扩大硅基负极产能,完善技术迭代,实现最新型硅碳定型及吨级量产。

索理德

2024-1

A

控股东海和中信建投追投,江峡绿色基金和兴湘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跟投

数亿元

高性能锂电新材料的研发、产线建设、补充流动资金等

格源

2024-01

天使轮

襄禾资本、武岳峰科创联合领投,麟阁创投跟投

过亿元

/

2024-09

Pre-A

麟阁创投持续投资、天堂硅谷跟投

苏州纽姆特

2024-03

A

千乘资本领投

千万元级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动!我国水电站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振 市场长期成长性确定

雅鲁藏布江工程开动!我国水电站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振 市场长期成长性确定

2025年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雅鲁藏布江下游规划5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6000-7000万千瓦。据长江水利数据,此次开工建设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共规划5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预计为6000-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00亿kwh,以外送消纳为主,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我国纳米材料行业:政策支持技术革新 市场具备进一步发展空间 纳米膜增长潜力大

全球纳米材料市场持续扩容,2024年全球纳米材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562亿美元。从地区分布情况看,欧美为全球纳米材料主要市场,总占比达61.8%;亚太地区在环保意识和科技发展下对特殊材料需求愈发强烈,从而成为全球第三大纳米材料市场,占比达26.6%。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全球固态电池行业商业化进程将加速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 有望成为市场引领者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在固态电池发展方面都已有自己的国家战略或发展蓝图,全固态电池有望逐步实现量产:日本丰田公司已经宣布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韩国三星等公司已经宣布建设全固态电池生产线。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我国阴极辊行业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 市场高度集中 泰金新能市占率领先

近年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终端行业蓬勃发展,我国电解铜箔产量不断攀升,为阴极辊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我国电解铜箔产量由2019年的43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103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09%。值得注意的是,电解铜箔产品结构呈现明显分化:2019-2023年电子电路铜箔产量从29.2万吨增至

2025年07月17日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全球光伏背板市场需求萎缩 玻璃背板成主流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业绩承压

近年来,全球光伏背板需求增速持续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24年大幅萎缩至7.32亿平方米,同比降幅达28.16%。随着双玻组件凭借更高发电效率的优势在市场中快速普及,玻璃背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7.7%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64.6%。

2025年07月16日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我国光伏硅料深陷产能过剩泥潭 市场价格腰斩至“白菜价” 行业巨头盈利普遍下滑

目前我国光伏硅料面临着产能过剩格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硅料产能高达500万吨以上,然而市场需求却仅为300万吨。此外,硅业分会在2025年4月发布的《多晶硅市场一季度回顾及二季度展望》中,也明确指出了市场供过于求的严峻形势。截至2025年4月底,国内硅料产能达257万吨,而实际需求仅100万吨出头。

2025年07月15日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我国氢燃料电池行业增速超全球 成本下探将促应用拓展 营收困境下头部企业转型自救

氢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是工业脱碳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国家明确扶持的赛道。近年来,《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发布,利好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

2025年07月14日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制备技术成熟、新能源带来核心动力 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 2025年规模将超450亿元

石墨烯凭借超高载流子迁移率和极高的导热率,应用渗透至多个领域,其中新能源领域将成为行业扩张核心动力。石墨烯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成熟,我国石墨烯产业规模效应初显,其中石墨烯粉体年产能快速突破、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整体来看,随着供需两端向好,我国石墨烯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450亿元。

2025年07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