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外骨骼机器人进入加速发展期 全球市场规模将达百亿美元 竞争格局尚待成型

外骨骼机器人产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充分发展。2000年,外骨骼机器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刚需应用丰富,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将达百亿美元规模。国内外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基本同步,在资本的关注下中国市场趋向成熟。相比人形机器人领域存在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巨头系企业的格局,专门制造外骨骼机器人的企业目前还以创新型企业为主,竞争格局尚待成型。

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丰富,全球市场或达百亿美元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外骨骼机器人本质是可穿戴式机器人,是一种将人和机械动力装置整合在一起的可穿戴设备。根据结构,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划分为上肢外骨骼、下肢外骨骼;根据应用领域,外骨骼机器人可以划分为军用、工业、康复等类型。

外骨骼机器人分类

分类依据

类别

特点

应用场景

应用领域

军用、工业用外骨骼机器人

可帮助使用者增强肌肉能力、减轻负荷,故也称为增强型外骨骼机器人

某些场景比较简单重复对人体个性化设计要求低,对实现的功能要求没有医疗端那么精细

工业领域内主要是重体力劳动、未完全实现自动化的领域,如汽车制造业、物流行业等军事领域主要是用来提高单兵作战能力

康复型外骨骼机器人

帮助老年人、残疾人以及中风、偏瘫患者等群体进行康复训练,是当前中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的主要应用领域

康复领域内可以分为B端和C(民用端)

可帮助使用者通过行走训练提升肌肉力量恢复下肢神经、避免关节及肌肉萎缩

结构

上肢外骨骼机器人

穿戴部位为使用者背部,一般可帮助使用者增强上肢力量

由主机箱、上肢固定结构、可动关节及连接结构等组成

主要运用于快递物流、建筑施工等高强度、劳动密集型行业,例如EksoBionics公司推出的Evo辅助外骨骼,在佩戴者执行重复性的高空任务时支持手臂,少量应用于康复领域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半覆盖型:除主机箱外下肢仅有腿部固定结构、关节及连接结构

全覆盖型:包括位于腰背部的主机箱,完全包裹两条腿外侧的金属结构,以及足底金属结构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中风、偏瘫等患者的康复训练、老年人和残疾人助行以及军事等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丰富,市场或达百亿美元。医疗、工业制造、运动领域对外骨骼机器人的需求明确。从下游行业的终端用户数占比来看,全球外骨骼机器人中医疗领域占比最大,约为41%,随后是制造业、国防航空、商业等领域。

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简介
医疗(包括助残、运动康复、养老) 因运动、工伤、意外等不同原因造成的肢体损伤患者,应有较大意愿使用外骨骼设备提供康复、助残等功能。除了伤残治疗和助力,养老也是能发挥外骨骼机器人价值的典型场景。人口基数增加的同时,对于新生事物,银发人群也在逐渐提高接纳度。数据显示,2023年银发人群开始融入智能生活,超 4 千万用户使用智能家居 APP,并向智能穿戴等类型应用快速蔓延。
工业(包括制造、建筑) 人形机器人的远景是可以取代部分工人,外骨骼机器人则是提升工人的劳动能力、减少可能的劳动损害。
运动(包括户外、运动训练) 户外、极限和常规体育运动场景也是一个外骨骼机器人主流场景,奥运会火炬传递、始祖鸟 Mo/Go™等事件都对应这一应用场景。对于体育运动参与者来说,外骨骼既可以增强运动能力、提升运动成绩,也可能减少疲劳程度、降低危险。而且在户外运动爱好者群体中,设备往往是投入较大的重点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根据数据,2022 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行业规模为 9 亿美元,2030 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行业规模有望达到 146.7 亿美元,CAGR 达 42.2%。

根据数据,2022 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行业规模为 9 亿美元,2030 年全球外骨骼机器人行业规模有望达到 146.7 亿美元,CAGR 达 42.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国内外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基本同步,目前开始进入商用和加速阶段

外骨骼技术的产生不晚于上个世纪初,产业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充分发展。国内外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基本同步,自2000年开始进入加速阶段。预计到 2028 年中国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24 亿元,2023-2028 年CAGR 为 50%

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时间

发展情况

早期阶段

1890

俄罗斯人尼古拉斯·亚根的发明了用压缩空气包为动力的类外骨骼系统

1917

美国发明家开发了以蒸汽为动力的外骨骼机器人

1960

最早的外骨骼项目出现,来源于美国军方的增强型军用装甲,同期康奈尔大学也开始研究人体增强概念,很快开始研发外骨骼机器人

1970

通用电气设计了 Hardman 系统,包含 30 多个关节、能举起 1500 磅重量

快速发展阶段

2000

DARPA 重点支持 EHPA(增强机体外骨骼)项目下,UC Berkeley 研发出下肢 BLEEX样机

2001

ReWalk Robotics(已上市)在以色列成立,为首个通过美国 FDA 的医疗外骨骼系统

2004

日本筑波大学教授创办 CYBERDYNE 公司,核心产品为 HALHybrid Assistive Limb)外骨骼

2005

Ekso Bionics(已上市)成立,立足军事、医疗等场景,长期保持和 DARPA 合作

国内外基本同步发展

2000

清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外骨骼相关研究

2004

浙江大学研制出可穿戴式柔性外骨骼机械手

2004

大艾、布法罗等机器人公司的国产品牌开始起步追赶

2013

南京军区总医院博士后工作站发布我国首部外骨骼装置“单兵负重辅助系统”

2014

中科院常州先进所研发 EXOP-1 外骨骼系统正式进入调试阶段(22 个传感器、6 个驱动器、1 个控制器,造价 30 万元)

2017

迈克机器人发布 BEAR-H11 外骨骼机器人,全球首次采用柔性驱动器为输出,帮助残障人士站立行走

2018

大艾机器人获中国首个外骨骼机器人 NMPA 注册证(可向市场销售),标志着产业正式在医疗康复领域商业化

2022

冬残奥会上 AiLegs 艾动助力胸 7-8 高位截瘫患者传递火炬,团队还研究了 AiWalker艾康外骨骼机器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外骨骼机器人获得资本关注,行业趋向成熟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投融资热度也逐渐上升,且A-D 轮投资增多,行业成熟度有所提升。过去,外骨骼机器人获得投资界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一级市场,特别是早期投资环节。2020年以来A-D轮的后续投资增多,从侧面反映行业的成熟度有所提升。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投融资热度也逐渐上升,且A-D 轮投资增多,行业成熟度有所提升。过去,外骨骼机器人获得投资界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一级市场,特别是早期投资环节。2020年以来A-D轮的后续投资增多,从侧面反映行业的成熟度有所提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外骨骼机器人竞争格局尚待成型,中国企业中伟思医疗注册资本较领先

相比人形机器人领域存在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巨头系企业的格局,专门制造外骨骼机器人的企业目前还以创新型企业为主,竞争格局尚待成型。目前海外以欧美、日韩等地区的企业为主,但体量也较为有限。

海外外骨骼机器人代表企业

国家 代表企业
美国 AlterG、Bioness、Ekso Bionics、HuMoTech、Indego、Levitate、Lockheed Martin、Raytheon、Roam Robotics、Springactive、SuitX、UniExo
加拿大 Bionik Laboratories、B-Temia、Human in Motion、Robotics、Revision Military、Trexo Robotics
澳大利亚 Rex Bionics
法国 ErgoSante、Wandercraft
日本 Archelis、ATOUN、CYBERDYNE、Honda、Innophys、Skeletonics
韩国 Angel Robotics、Daewoo、Hyundai Motor、SG ROBOTICS、Walkbot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国内市场看,代表性的外骨骼设备企业包括大艾机器人、布法罗机器人、傲鲨智能、中航创世纪、迈步机器人、迈宝智能、傅利叶智能、英汉思、极壳等。从注册资本看,伟思医疗处于较领先位置,其次是大艾机器人、中航创世、程天科技、丞辉威世等。

从国内市场看,代表性的外骨骼设备企业包括大艾机器人、布法罗机器人、傲鲨智能、中航创世纪、迈步机器人、迈宝智能、傅利叶智能、英汉思、极壳等。从注册资本看,伟思医疗处于较领先位置,其次是大艾机器人、中航创世、程天科技、丞辉威世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正迈向教育强国 教育机器人行业极具发展潜力 技术进步带动市场高增

中国正迈向教育强国 教育机器人行业极具发展潜力 技术进步带动市场高增

我国是教育大国,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为教育机器人行业发展奠基。我国向教育强国迈向,教育机器人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潜力,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5年04月29日
高压清洗机行业分析:欧美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 中国出口实现高增

高压清洗机行业分析:欧美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 中国出口实现高增

目前,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高压清洗机已经逐渐普及,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2032年将增长至37亿美元。由于海外家庭户数增多、欧美汽车保有量稳定,使得欧美成为全球高压清洗机行业主要需求区域。在中国市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产品的普及,国内家用清洗机普及有望得到迅速提升,市场发展潜力大。同时,伴

2025年04月24日
受益于技术优势及下游发展 我国真空镀膜设备行业将持续扩容 但国产化率仍待提升

受益于技术优势及下游发展 我国真空镀膜设备行业将持续扩容 但国产化率仍待提升

随着智能手机出货量、集成电路及光电器件产量增长,市场对真空镀膜技术需求多,真空镀膜设备迎来增长机遇。与传统镀膜方法相比,真空镀膜技术具有低污染特性,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真空镀膜技术应用向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太阳能等其他领域拓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真空镀膜设备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容。目前磁控溅射设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正处于加速追赶阶段 产量快速上升 氢燃气轮机发展潜力大

我国燃气轮机行业正处于加速追赶阶段 产量快速上升 氢燃气轮机发展潜力大

早期,我国燃气轮机以技术引进与仿制为主,但经过多年发展,行业已进入加速追赶阶段。受益于制造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及进口替代加速,近年来我国燃气轮机产量快速增长。在数字新基建和绿色低碳发展双重驱动下,燃气轮机发电有望成为数据中心领域供电的重要方案,打开燃气轮机行业新的增长空间。

2025年04月23日
机器人灵巧手行业分析:需求即将大规模释放 国产产品价格优势显著

机器人灵巧手行业分析:需求即将大规模释放 国产产品价格优势显著

近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现实的速度,开始陡然加快,而在其商业化之前还有一个挑战,是量产。进入2025年,国内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相继宣布各自的量产消息。2025年1月17日,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在北汽越野车公司举行了乐聚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仪式。该公司表示,乐聚人形机器人已迈入批量交付新阶段。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注塑机行业:高端产品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 贸易顺差额持续扩大

我国注塑机行业:高端产品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 贸易顺差额持续扩大

近年来,在通用型塑料、汽车和家电等核心应用领域需求驱动下,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稳步扩容。虽然注塑机中低端市场已基本实现完全自主,但高端领域仍有部分需求依靠进口补充。2024年注塑机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出口均价显著提升,进出口价差大幅收窄。尽管其净出口量有所波动,但在出口额增长和进口额下降的双重作用下,贸易顺

2025年04月22日
亚洲领跑全球直线导轨行业 中国处重要地位 滚珠导轨占主导 市场寡头垄断格局明显

亚洲领跑全球直线导轨行业 中国处重要地位 滚珠导轨占主导 市场寡头垄断格局明显

按照滚动体的不同,直线导轨可分为滚珠导轨、滚柱导轨、滚针导轨、其他导轨,其中滚珠导轨应用于线切割机床、数控机床以及通用机械传动的直线运动,占据市场主导。全球直线导轨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台湾、日本和中国大陆三个地区,市场主要被THK、上银科技(HIWIN)和 NSK三家企业瓜分,行业寡头垄断格局明显。

2025年04月20日
全球无人叉车行业蓬勃发展 中国销量一骑绝尘 三大因素推动平均销售单价下降

全球无人叉车行业蓬勃发展 中国销量一骑绝尘 三大因素推动平均销售单价下降

无人叉车成本主要集中在软件方面,其中定位及导航装置成本占比最高。无人叉车普遍采用导航方式包括磁导航、激光导航和视觉导航,在导航技术的支撑下,无人叉车自主性和智能化不断突破,在诸多领域展现强大潜力。

2025年04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